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科技风》2015,(21)
本研究以应用型本科教学的《计算机图形学》作为改革课程平台,利用"微课"使得学生可以通过预习参与教学,融入课堂教学之中,激发学习兴趣,使得学生可以实现课内课外学习本课程的"零障碍"。  相似文献   

2.
正课堂教学是传播知识和获取知识的主渠道,如何充分发挥课堂作用,既减轻学生负担又提高教学质量,这是当前教学方法改革中应着重研究的问题。我们每一个教师在课堂教学实践中都有意识或无意识采用了一定的教学模式进行教学,如:洋思学校的"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模式,启发式教学模式等,都阐明了"以学定教"的重要性,把学生的学摆在课前,就相当于教师上课要先备课,那么学生上课要先备学,这就是预习。预习可以让学生先巩固与  相似文献   

3.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根据不同课型合理设计不同的导学单,本文结合预习导学单、活动导学单、研讨导学单、梳理导学单四种不同类型的导学单,以导学单为依托,引导学生预习、交流、合作、探究、梳理,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相似文献   

4.
颜增水 《科教文汇》2009,(17):125-125
数学课堂是一个教学互动、师生共同发展的成长历程。因此在新形势下加强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研究务必成为每一位教师共同面临的课题。近年来,我在新课改理念的引领下,在自身的教学实践中,注重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研究。从教学基本环节出发,作了一定的探索与实践,基本结论是:教师要“预习指导——加强备课——课堂教学——教后反思——辅导校正”;学生要“预习新课——认真参与教学活动——复习后完成作业”,从中研究出了一套符合我校特色的,以“导学稿”为载体的教与学的新模式。本人从导学稿的基本内涵、导学稿的作用、导学稿的实施要求这三个方面谈谈导学稿为我们带来的好处。  相似文献   

5.
预习是学习的重要环节与阶段,却常因学生不会预习或预习的低效率而流于形式。本文结合初中科学课前预习的实践研究,对如何采用"三管齐下"的策略,提高初中科学课前预习有效性进行了详尽的阐述。"三管齐下"指:(1)设计合理、科学的讲学稿,(2)布置适量、适度的预习作业,(3)改变授课方式等三个方面齐头并进,加强预习的方法指导,对预习的结果进行及时的检测,课堂上让学生有效的运用预习的成果。  相似文献   

6.
罗春辉 《内江科技》2007,28(6):140-140
"三段式教学法"是培养学生多种思维能力的有效途径.笔者紧抓课前的预习自学、优化课堂教学和加强实践环节这三个阶段,从而达到令人满意的预期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7.
张晓峰  解朦  赵欢 《科技风》2022,(3):136-138
随着"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云平台等技术的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课堂教学模式、信息化教学手段也在不断创新.本文以我校物联网应用技术专业《微控制器技术及应用》课程实施的"云课堂+虚拟仿真的CDIO教学模式改革"为例,对有关做法进行梳理、总结,经过实践探索发现,经过云课堂课程预习、自学、仿真,正式课堂的CDIO教学模...  相似文献   

8.
预习是培养学生良好语文学习习惯的关键,尤其对于低年级学生来说更是重中之重。培养良好预习习惯是一个日积月累的过程,有效的预习可以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为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提供保障,是语文课堂顺利进行的前提,因此让预习成为学生语文学习的良好习惯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9.
预习培养了学生的自学习惯和自学能力,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是"以学定教"高效课堂的重要前提。首先晓之以理,明白预习的重要性;其次润物无声,教给学生预习方法:读、标、注、查、问;第三,循序渐进,预习效果反馈评价。  相似文献   

10.
周志娟 《科教文汇》2013,(11):72-73
英语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课前预习的习惯。预习能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学生通过预习能把握学习进度,明确教学中的重、难点内容,学习能做到张弛有度。部分学生认为在课堂上认真听讲就可以了,没有提前预习的必要。其实,没有良好的预习习惯以及预习中发现问题并总结原因都是预习环节缺失的根源。教学中应倡导学生重视预习,科学地提高预习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11.
预习导航,就是教师根据文本与学生的学情设计的形式多样的课前学生自学的学习单。预习导航是实现学生自主预习的有效途径,可以使我们的友善生命课堂教学更有针对性,更高效。  相似文献   

12.
预习,是上课前重要的准备工作,它是学生接受新课知识、学习的第一步,对于新课知识的学习,原则上说只是起到一个"探路"的作用,使学生大致了解课程项目的整体框架,真正掌握新知识主要在后续学习活动中。我们劳技教学的预习不仅能让学生获得学习的成就感,更能有助于自我管理能力的形成。积极参与学习劳技,实现有效的、多项和高质量的互动,从而实现劳技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3.
课堂教学作为一种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其本质是以对话、交流与合作为基础的知识建构活动。生态课堂背景下的"对话教学",要求教师通过开放式的问题、情境活动,引导学生联系自己的经验、体验、问题、想法或预习时收集的信息,进行多种形式的交流,从而开发学生的"原始资源",实现师生交往过程中的资源生成。  相似文献   

14.
课堂教学是一门很深的学问,具有极强的艺术性。如何让课堂充盈着生命的活力,让语文学习真正成为学生享受精神、走向智慧的过程?这正是我从教以来一直努力探索的:课堂的生命力,萌芽于有效的预习中;勃发于精彩的"对话"里;延续在生活的"点滴"间。只有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让我们的课堂每天都焕发出新的生命力,才能给孩子一片充满生命力的学习天空。  相似文献   

15.
刘萍 《知识窗》2010,(1X):57-57
<正>21世纪是创新教育的世纪。创新教育的主阵地是课堂,如何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创造性思维,我认为可从课堂教学的具体环节入手,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一、指导预习激发兴趣教师应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指导学生,搞好课前预习。在课前预习时,教师可以给学生提供必要的预习提纲,学生通过预习、  相似文献   

16.
随着新课改的大力实行,素质教育取代了应试教育后,课堂教学实际上已经逐渐发展为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这三个步骤上来,而课堂提问是当今教育工作者的一种常用的课堂教学方式,也是考查学生复习、预习和增强教学效果的一种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17.
姚睿 《科技风》2015,(3):212
随着教育改革不断推进,以"充分理解、敢于突破、高效执行、科学创新"为方向的教改路线不断推陈出新。反思式课堂教学方法更在其基础上以"教而反思"为指导,阐述了以教师与学生为共同主体,通过迭代式反思,激发学生参与意识,引发学生再思考,最终掌握知识要点的教学方法与理念。研究实践表明,反思式课堂教学取得了显著的研究与实践效果。  相似文献   

18.
在以学生为中心的信息化教学模式中,通过将交互式技术应用到教学实践过程,开发出交互式学习平台,借助该平台,学生完成预习任务,课堂实践任务;教师依据预习反馈数据确定教学设计内容,实现以学定教;根据学生历史数据进行智能分组,实现组间同质,组内异质;体现"重结果,更重过程"的评价原则,形成多维度教学评价体系。  相似文献   

19.
如果一位老师能抓好学生预习的好习惯,学生在课堂上就能发挥其主动性,把被动体变为主动体培养其学习的兴趣,在课堂教学中,就能取得很好的教学效果;反之,如果预习抓的不到位,一是学生只是被动的去接受知识,二是课堂效果,即:在课堂教学中,就不能有很好的教学效果以及教学效率。  相似文献   

20.
模式是机制,有什么样的教学模式就有什么样的教师,有什么样的教学模式就有什么样的学生。课堂教学模式不断规范着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模式的探讨,既要打破传统课堂教学模式“满堂灌”的弊端,也要防止当下课堂教学“不讲或少讲”的悖论现象发生,可设置为“检查预习、呈现目标、问题导学、达标测评”四个模块,有效驱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的转变,从而极大地提高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