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教师对教育哲学的漠视,是一种狭隘的缺乏哲学素养的错误教育观。教育哲学素养不是纯粹的知识体系,它应该是教师的一种教育态度、一种教育思维品质。教育哲学素养对于教师的职业生涯来说极其重要,可以坚定教师的教育信念,开阔教师的教育视野,启迪教师的教育智慧,发展教师的理论思维。  相似文献   

2.
观课又称课堂观察,类似于我们常说的听课。不过,观课作为教育研究的范畴,比听课内涵更丰富,更能表达出教师专业发展的一种形态。它包括作为教师教育方式的观课、作为理论研究方法的观课和作为考评手段的观课。其中作为教师教育方式的观课,是以教师专业发展为目的的,又称同事互助观课;这是一种横向的同事互助指导活  相似文献   

3.
陈继伟 《教书育人》2008,(10):34-35
"观课"又称"课堂观察",类似于我们常说的"听课".不过.观课作为一种教育研究的范畴,包括以作为教师教育方式的观课、作为理论研究方法的观课和作为考评手段的观课.而作为教师教育方式的观课,是以教师专业发展为目的的,又称同事互助观课,这是一种横向的同事互助指导活动,不含自上而下的考核成分和权威指导成分,而是教师同事之间的互助指导式的听课.  相似文献   

4.
赏识教育是一种教育理念,一种教育方式,是尊重个性差异、因人施教、不怕失败的教育,是我们应掌握的一门教育教学艺术。赏识教育充分体现了新时期的学生观、教师观、教育观。它以鼓励表扬为手段,以尊重差异为前提,用赏识的眼光点燃学生的激情,唤醒学生的热情,调动学生的兴趣,张扬学生的个性,发展学生的技能。教师、家长、学校、社会都要用赏识教育去发掘学生的优点,创设学生发挥潜能的情景。  相似文献   

5.
赏识教育是一种教育理念,一种教育方式,是尊重个性差异、因人施教、不怕失败的教育,是我们应掌握的一门教育教学艺术.赏识教育充分体现了新时期的学生观、教师观、教育观.它以鼓励表扬为手段,以尊重差异为前提,用赏识的眼光点燃学生的激情,唤醒学生的热情,调动学生的兴趣,张扬学生的个性,发展学生的技能.教师、家长、学校、社会都要用赏识教育去发掘学生的优点,创设学生发挥潜能的情景.  相似文献   

6.
顾云 《现代语文》2007,(8):88-89
教育观念是指人们对教育现实的一种价值取向的理性认识,是指导教育行为的一种思想意识,它对教育实践起着重大的指导作用。农村教育要实现现代化,必须要实现教育观念的现代化,即要摈弃一些陈旧的落后的教育观念,如灌输注入、教师权威、课堂中心论、仓库理论、片面的质量观、人才观、评价观;树立一套先进的教育观,如终身教育观、教育民主观、和惜发展观、整体优化观、效益效率观。下面我将从除旧和布新两个方面阐述教育理念  相似文献   

7.
教师期望与教育公平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王青 《教育探索》2005,(7):25-27
教师期望的性质和程度影响教育资源在不同学生身上的分配,从而造成教育不公平。传统的智力观和学生观是造成期望效应中的教育不公平的根本原因。加德纳的多元智力理论和斯腾伯格的成功智力理论要求建立发展的、乐观的、科学的学生观,只有在这种新型学生观指导下,教师才能公正合理地运用期望效应,促进每一个学生成长。  相似文献   

8.
美国大学教育学院教师教育专业设置的关键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保证教师培养的有效性,美国大学教育学院教师教育专业设置的关键因素包括:以本州州政府的专业认定标准和教师标准为基本依据;大学的学术评价与奖励制度需要重新理解和重视教师教育;需要以积极的教学观和教师观统领整个教师培养过程;教师教育课程应该体现整合性与关联性、实现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教师教育者应该重视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去培养教师。  相似文献   

9.
长期以来,许多教师对其自身的教育目的缺乏清醒的认识,对于是否存在教师主体的教育目的存在疑惑。然而教师的教育目的观或显性或隐性地存在于具体的教育教学活动中,体现出基于工具理性主义、经验主义及无目的观念下的发展状态,影响着教师教育教学活动,影响着学生的发展。因此,教师应该基于社会教育目的并超越它,以学生的发展、幸福为导向,以教育理论为辅,构建作为其主体的教师教育目的观。  相似文献   

10.
廉洁教育是非常必要的,应该成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其目的是让学生将廉洁观念内化,形成惯性思维,以廉洁观念指导行动。在教育目的指引下,高校开展廉洁教育应遵循正反结合、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和言传与身教相结合等三项原则,主要引导学生树立法制观、道德观、权力观、成就观、责任观和挫折观等六种正确观念,选择示范教育与警示教育两种途径。  相似文献   

11.
廖周亨 《师道》2003,(12):39-39
鲁迅先生说过:“教育植根于爱。”只有爱学生的教师,他才可能教育好学生。我们应该坚信:只有教不得法的教师,没有教育不好的学生。师爱是一种伟大而神奇的力量,它是儿童智力、道德、个性发展的风帆。一位老教师曾意味深长地说:假如你厌恶学生,那么,当你教育工作刚开始时,就已经失败了。法国教育家卢梭曾说过:“凡是缺乏师爱的地方,无论品格还是智慧都不能充分自由地发展,只有真心实意地去爱学生,才能精雕细刻地去塑造他们的灵魂。”然而,在丧失了正确尺度的把握后,我们将无微不至的关怀,方方面面的照顾,多种形式的包办代替都视为了无私的爱…  相似文献   

12.
教育活动是促进学生身心发展的自觉实践。在这一活动中,教师的学生观起着很大的影响作用。因此,树立一种正确的学生观是教育活动取得理想效果的根本保证。本文试图通过对历史上所出现过的几种典型学生观的分析,来探索一种适合当代的正确的学生观,以指导教育实践。  相似文献   

13.
1.用爱去浇灌心灵之花,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在教育活动的各种关系中,教师和学生的关系是最基本、最重要的关系。师生关系如何,将直接影响教育教学工作的效果。因此,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非常重要,它有利于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更好地搞好班级工作。教师要树立正确的学生观,做到理解学生、尊重学生、信任学生,用全部的爱去关心学生、激励学生。同时,教师应全面了解学生,做学生的良师益友。著名心理学家马斯洛认为,人人都有尊重的需要,作为班主任更应该懂得如何去尊重学生。  相似文献   

14.
在"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化的过程中,多年来由于"应试教育"形成一套传统滞后的教育模式显然已不适应现代教育的需要。优化滞后的体育教学方法已成为教学改革的当务之急。体育学习是教师指导下学生的再创造活动,这种活动首先体现为教师和学生的生命活力,它的具体表现就是教师在课堂上设法把学生引入一种活动中去,使学生在活动中获得积极向上的人生体验,以满足学生的求知欲、表现欲、发展欲、成就欲。因此,体育教学应该以学生为中心,把学生视为教学活动的主体,尊重学生的个人经验,创设适当的环境,想方设法满足学生渴望参与学习的天性。  相似文献   

15.
一、“策略”的提出1.课程理念必须更新。在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蓬勃发展的今天,我们必须重新认识一些新教育思想,更新教育理念,以全新的教育价值观、教学观、教师观、学生观等去迎接新的教育时代的到来。目前,教育改革的核心问题应该是逐步从“师本”教育体系走向“生本”教育体系.从教师的一言堂,过渡到平等、民主、自由、开放的学习氛围,充分发挥学生自己的主观能动性,  相似文献   

16.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是当代教育心理学的主流思潮,它倡导的学习观对教师继续教育的改革与实施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本文在探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关于学习、知识与学习方法的基本观点及其教育意义的基础上,提出了适应教师继续教育教学改革在学生观、教学观和课程观方面应该树立的新理念。  相似文献   

17.
解希静 《陕西教育》2007,(12):13-13
生态一词原本是生态学的术语,联系到我们的教育教学中来,就是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环境之间的动态平衡关系.生态式教育思想强调以一种生态的眼光、态度、原理和方法来观照、思考、理解、解释复杂的教育问题,并以生态的方式来开展教育实践.它是一种系统观、整体观、联系观、和谐观、均衡观下的教育,是一种充分体现和不断运用生态智慧的教育.教育教学的生态化是当今一种重要的思潮,是课堂教学的一种后现代教育观取向,实施生态式教学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18.
我们可以将教育功能观划分为正向教育功能观和负向教育功能观。正向教育功能观和负向教育功能观均具有一定的理论观点、社会存在基础和合理性,但同时也有一定的片面性。对教育功能观的研究和分析,提示我们在教育理论研究中应该树立一种全面的教育功能观,辩证地看待教育功能问题。同时,在教育实践领域中,我们应该按教育规律办事,制定科学合理...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源于北美大陆的反思型教师教育理论日益受到我国教师教育界的关注。反思型教师教育是对技术型教师观和经验型教师教育模式的一种否定。它强调教师教育的核心应是培养教师对现有的教育理论与教学实践进行批判性反思的意识与能力,通过反思加实践,教师不断地对教育理论进行解构和自我建构,从而获得自身的专业发展。反思型教师教育模式对英语教育专业学生创新与实践能力培养有着深刻的启示。  相似文献   

20.
多元智能理论是全球当前影响比较大的一种智能理论,它认为每个人都至少具备七种智能,而且这些智能是互相影响,互相作用的.这一理论对教学和班主任工作具有重要指导意义,它有利于教师在教学中形成积极乐观的学生观、科学的智力观和正确的教育观,有利于班主任全面地了解学生,科学地教育学生和客观地评价学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