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高等教育发展进程中的质量观历经从生产者质量观到消费者质量观,再到教育服务质量观的演进过程,尽管每一阶段有其独特的质量评判取向,但其背后潜藏着相同或相似的逻辑。这种逻辑裹挟着政策、资源、理念和需求等众多力量。它们牵引着教育资源配置方式的变化、左右高等教育向本质的回归、影响评判主体的转变及质量评判标准的多样化,共同推动着高等教育质量观的演进。  相似文献   

2.
论现代高等教育质量观与教育质量社会监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从符合性质量到适用性质量、再到满意性质量、卓越质量的质量观的变迁以及现代质量观的形成;论述了以现代质量观与现代人才观为基础的高等教育质量观;提出高等教育质量观是现代质量观和现代人才观的统一,其主要内涵是以培养高质量人才为中心,以用人单位和社会满意为质量标准,树立以特色求质量的理念,应进行教育质量社会监控。结合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教改成果及湖南省重点教改课题研究与实践成果,探讨了教学质量社会监控的实施方式。  相似文献   

3.
陆洋 《江苏高教》2005,(4):133-133
当前,从学校、社会和学生三个角度入手,在“高等教育质量”概念的解释上大致有以下观点。1.知识质量观,或称学术质量观、内适性质量观。这种对“高等教育质量”概念的解释强调大学的学术价值,也是一种传统的高等教育质量观。潘懋元先生认为,传统的教育质量观是一种知识质量观,以大学生掌握知识多寡、深浅来评价教育质量的高低。这是精英教育阶段对高等教育质量的界定。2.能力质量观。这种质量观与知识质量观相对应,前面强调掌握知识多寡、深浅,这里强调能力的培养。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司长张尧学认为,我们要特别强调三种能力:一是创新能力和创…  相似文献   

4.
质量文化建设作为高校人才培养的重要手段,是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的核心要素,对教育品质的形成有着重要的影响力。在进一步明确教育质量、教育质量保障及高等教育质量文化的基础上,高校可通过开展质量文化教育从树立科学的教育质量观和强化质量意识、坚持全面质量管理的理念、加强高等教育质量制度建设、完善质量控制与教学质量保证体系等四个方面加强质量文化建设,以确保人才培养的质量,促进高校自身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5.
王让  张赟  孙晋 《江苏高教》2013,(1):9-11
质量同时具有客观性与主观性。质量的这种特性使得质量与质量观存在着一定的辩证关系,而这种关系在大众化时代高等教育质量上体现得尤其明显。高等教育质量呈现的多样性、层次化的特点是质量的特性在高等教育产品中的体现。高等教育大众化产生的一系列变化中,质量问题尤为凸显。文章提出用主体的视角审视高等教育质量,并在多样化质量观的基础上提出了主体性质量观,认为学生的主体性应在高校内部质量保障中得到充分重视。  相似文献   

6.
大众化阶段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的构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我国已进入了高等教育的大众化发展阶段。大众化条件下高等教育的质量呈现了一些新变化。适应新形势的要求,应树立大众化条件下的多元化的教育质量观,从观念保障、政策保障、高校内部教育教学体系以及质量评价机制等方面积极构建和完善大众化条件下的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切实提高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质量。  相似文献   

7.
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阶段,由于不同利益群体的关注点有所不同,"高等教育质量观"很难达成一致,高等教育质量保障的价值取向也趋于调和,呈现出社会与个人价值取向的统一,并侧重于学生的个体价值,对高等教育质量的管理与控制成为政府、学校、社会的共同责任,同时符合以学生为代表的个体需求。从国际经验来看,西方各国凭着持续完善的高等教育质量评估体系,雄厚的评估资源,以及行之有效的运行管理机制,使高等教育质量稳步提升。中国高等教育目前已初步构建了政府、社会和高校多方参与,以各种质量管理和评估评价为核心的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具体而言,高校应从加强教学管理制度建设,构建并完善教学环节的质量标准,建立科学合理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等三个方面来构建教学质量内部保障体系。  相似文献   

8.
向春 《江苏高教》2008,(2):13-15
高等教育大众化带来了高等教育结构与体系、高等教育质量观以及高等教育性质的变化,其变化过程贯穿着学术性与职业性力量的变化。正确处理学术性与职业性之争,有助于树立多元化的质量观,建立多元化的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优化大众化高等教育体系。  相似文献   

9.
大众化高等教育质量研究综述   总被引:99,自引:7,他引:99  
本文对高校扩招以后关于大众化高等教育质量的研究进行了综述。在高等教育的质量观方面,主要对树立发展的质量观、多样化的质量观、适应性的质量观、整体性的质量观、特色化的质量观作了综述;在保障与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对策方面,主要在转变教育观念、构建全面质量管理体系、改进和完善质量监控与评价体系,建立高等教育质量市场调节机制作了综述。  相似文献   

10.
高等教育质量的内涵是对作为培养完成完全中等教育后的人的社会活动所固有的特性和参与这一活动的相关主体的显性及隐性需求之间和谐程度的价值判断.高等教育质量的价值属性要根据不同的时代、不同的价值主体、不同的高等教育体制背景进行区别理解,从高等教育职能和高等教育活动对人的培养过程两个方面进行分析.科学的高等教育质量观是以内涵发展、水平提高为核心和主题的质量观;是多元、多层次、多维度的质量观;是适应市场发展和需求的质量观;是有社会前瞻的和市场预测性的质量观.  相似文献   

11.
自从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时代以来,质量问题一直是人们讨论的热点。如何确保高等教育的质量以及提升高等教育的竞争力,达成追求卓越的目标,更是成为了高等教育的重要发展方向。本文分析了英国高校内部质量观与"质量文化"的形成,继而以伦敦大学学院(UCL)为例,从主要特征、组织形式和主要途径三个方面介绍了其内部教学质量管理政策,并在对我国高校内部质量保障机制存在问题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若干启示建议,以期对我国高校结合自身定位和特色建立内部教学质量管理体系以借鉴。  相似文献   

12.
高等教育质量是高等教育活动满足社会需要的程度。高等教育质量观是人们在特定社会历史条件下的高等教育价值选择,是对于高等教育质量高低、优劣的系统看法。随着社会进步、高等教育发展和人们认识的变化,高等教育质量观也在发展变化。根据科学发展观对高等教育的新要求,应树立科学的高等教育质量观。科学的高等教育质量观具有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满足社会需要、符合办学定位、相对性等内涵。  相似文献   

13.
高等教育强国视域下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和水平的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和水平是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核心要义,应从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为社会服务三个方面全面提高高等学校的质量。同时要从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面提高水平。高等教育质量是核心,高等教育水平是标志,两者相互促进、相互制约,达到质量与水平的辩证统一。应建立多元质量观、内生性质量观、创新性质量观、人本质量观、精英质量观,同时要建立时代水平观、特色水平观和开放水平观。  相似文献   

14.
高等教育质量:理性评价与认识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高等教育质量问题研究是高等教育国际化的新要求,是社会发展对高素质专门人才的需要,是我国高校扩招引起的对质量担忧的审视。对高等教育质量的本质属性、自然属性和时代属性的探讨,为我们认识高等教育质量观及质量观发展的不同阶段提供了基础。在分析了高等教育质量评价的主体因素及其评价标准后,论文提出树立多样化的质量观、以发展的眼光看质量、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三方面来理性地认识当前的高等教育质量。  相似文献   

15.
我国高等教育发展:规模与质量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在大众高等教育阶段,高等教育分化为高低不同的层次,要有适合不同层次教育的质量标准,不能以精英型高等教育的质量标准或某一种统一的质量标准衡量全部高等教育。处于不同层次的、适合不同质量观和质量评价标准的高等教育机构之间,教育目标不同,教育要求不同,在教育水平、教学质量、教学效果甚至学生质量等方面,都不存在可比性。无论处于高等教育的哪一个层次,只要教学活动能体现其教育价值观,实现其教育目的,就是高水平的教育、高质量的教学和高质量的学生。当前我国大众型高等教育机构面临的真正问题,不是学生整体质量相对于精英阶段明显下降,而是要根据适合自己学生实际需求的质量观制定有别于精英高等教育质量观的质量标准。  相似文献   

16.
高等教育质量及其保障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质量问题始终是一个战略问题。目前关于高等教育质量概念的界定大致可分为模糊质量、产品质量、目标质量、显象质量、外适质量、内适质量、个适质量、绩效质量等。不同的化传承、价值取向、教育制度和考察视角可以透视出不同层面的高等教育质量观,而不同的高等教育质量观又会导致不同的高等教育质量标准。但尽管如此,多姿多彩的世界高等教育发展中高等教育质量及其保障仍然有其共性特点和趋势。  相似文献   

17.
高等教育质量保障活动中存在着多个利益相关者,其中政府、社会、高校和学生是高等教育质量保障的核心利益相关者。不同的利益相关者对高等教育质量有不同的价值判断和诉求,在高等教育质量保障活动中进行着质量观和质量保障权力的博弈。为了实现利益相关者整体利益的最大化,应当重视利益相关者对高等教育质量的价值诉求和质量保障权力、完善学生利益表达机制、加强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合作博弈,以促进高等教育质量保障多元主体参与机制的建立和完善。  相似文献   

18.
我国高等教育百年发展中较强的政治本位、社会本位取向使其功利性不断加强,形成了国家意志下的单一质量观。当前的质量问题并非完全由近十年的扩招造成,与我国政府长期主导高等教育密切相关,是市场经济确立后个体质量需求日益受到重视、高教质量观走向多元的集中反映。提高高教质量须发挥高校的主体作用,依靠高校的“自为”逐步解决。政府应逐渐淡化行政干预,实现从主导者到高教质量保障体系监护人的角色转变。  相似文献   

19.
不同视角的高等教育质量观透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等教育质量是高等学校永恒的主题,不同时期应针对不同问题而强调高等教育质量,确立相应的质量观。马丁.特罗在总结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规律时指出:“随着数量的增长必然引起质的变化。”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的不断推进,由数量的增长所引发的如教育思想观念、教育功能、培养目标和培养模式、管理方式以及高等教育与社会的关系等一系列问题突显出来。而质量观,则是问题的症结。质量观是制约高等教育发展的瓶颈,是统领质量问题的先导,是影响政府和社会决策的关键要素。而影响人们质量观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本文试图从一个全方位的角度对高等…  相似文献   

20.
西部地区高等教育质量问题的思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资源占有、教育投入乃至教育质量方面都居全国落后水平的情况下,西部地区高等教育要在迈向大众化的同时,保证高等教育质量,必须树立发展的质量观、多样化的质量观和适应性的质量观,并相应建立起一个合理、公正、透明和权威的质量保证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