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据说,宋朝的范仲淹幼年不幸,却从小就懂得立志。有一次,一个算命先生来到了他们村里,看到范仲淹从旁边路过,就问他:“我帮你看看未来,如何?”范仲淹说:“你帮我看看,我将来能不能当宰相?”  相似文献   

2.
蔡呈腾 《师道》2008,(11):47-47
许多学生觉得C老师很“神奇”,特别是那些在班级中成绩一般的学生,在他们眼中,C老师简直就是他们“肚子里的蛔虫”。课堂上他们哪里不懂,哪些方面掌握得不好,哪些知识还需要进一步了解,接下来会提出什么问题等,C老师都好像提前一步知道似的。总是在他们还没有举手开口问问题之前,C老师要么就讲这个问题,要么就请有问题的同学提问。C老师每次讲到的,正好就是他们最想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谁知道得多     
《小读者》2011,(6):14-14
一个小孩儿问他父亲:“爸爸总是比儿子知道得多吗?” “是的。”父亲答道。 “谁发明了蒸汽机?”孩子接着问。  相似文献   

4.
据说有三个秀才去参加科举考试,考试前,他们到一个算命先生那里算命,想算算他们当中谁能考中举人,那算命先生什么也没说,只伸出一个手指头,这三个秀才问什么意  相似文献   

5.
约会     
一直到初中二年级有“生理卫生”课之前,我都不知道小孩子是从哪里来的。 其实这个问题从小就问过母亲,她总是笑着说:“是垃圾箱里捡出来的呀!”我也知道这是母亲的闪烁之词。如果天下的垃圾都会幻化为小孩子,那些拾荒的人还敢去乱翻个不停吗?我们是垃圾变的?真是不可思议。  相似文献   

6.
最近有几位家长问了我一个相同的问题,就是当他们问自己孩子问题时,总是问不出什么答案,不知道孩子在想什么,也不知道他们在幼儿园学会了什么。我通过观察了解,发现这几位家长大致有一个相同的地方,就是经常问孩子一些相同的问题。如:“今天在幼儿园表现怎么样?”“上课发言了没有?”“今天学了什么?”……经常是这样,孩子当然没有与你交谈的兴趣。这里提供几种有利于与孩子交谈的方法,供大家参考。一是做谈话的发起者。要引导孩子们说话,成人得有想像力。比如问“告诉我,你今天最高兴的一件事是什么,最不高兴的一件事是什么…  相似文献   

7.
寇丽娟 《幼儿教育》2011,(12):31-31
姥姥问:“想吃米饭还是包子?”宝宝答:“都行!” 爸爸问:“今天去姑姑家玩吗?”宝宝答:“都行!” 妈妈问:“宝宝穿哪件衣服,黄的还是蓝的?”宝宝答:“都行!” 不知从什么时候起,不管你说什么,宝宝总是一个回答“都行”。真的是都行吗?有的时候虽然宝宝嘴上说都行,可真要做起来,却又板着小脸,撅着小嘴,满脸都在告诉你:“我不高兴。”要么就是看似在做,但他的小心思好像又在惦记其他的,一副心不在焉的样子。他的小脑袋里到底想些什么,你还真有点捉摸不透。  相似文献   

8.
长久以来,我认为在见面的前五分钟就可以听到人们心灵深处充满想象力的愿望。去地方一家小卖部拿了处方回来后,我告诉丈夫说,新来的药剂师希望成为一名诗人。“你怎么会知道?”他问。“我不知道,我只是感觉他们有故事要讲。”  相似文献   

9.
焦玉梅 《山东教育》2005,(34):52-52
“老师,又有六七个人没交作业。”我班的英语课代表按时送来了作业本。我看看表,正是课外活动时间,便问:“他们又干什么去了?”“不知道到哪里玩‘拍卡’去了,这几天简直是玩疯啦。”  相似文献   

10.
幽默专卖店     
浪费时间学生:老师,我要上厕所!老师:刚才下课为什么不去?学生:老师,你不是说下课的时间是很宝贵的吗?用来上厕所,就太浪费了!妙语串串烧算命先生:推算起来,你有十年运苦。老王:那十年后呢?算命先生:那时候你就慢慢地习惯了。十年运苦一群小蚯蚓跟着蚯蚓妈妈向前爬行,那只最小的蚯蚓问“:妈妈,爸爸去哪里了?”妈妈说“:孩子,你爸跟着渔夫钓鱼去了!”蚯蚓的回答小花“:小明,你昨天为什么没来上课?”小明“:我牙疼,拔牙去了。”小花“:你现在牙还疼吗?”小明“:那谁知道,那颗牙现在在牙科医生手里呢。”牙疼病人进牙医诊所后猛掏钱包。牙医“:…  相似文献   

11.
5岁的壮壮最近总是缠着妈妈问:“妈妈,我是从哪来的?”“等你以后长大了就会知道的。”“可我现在就想知道嘛……”看着不依不饶的壮壮,妈妈着实犯了难,怎么告诉他呢?  相似文献   

12.
心语园园主:我要告诉你一个秘密,最近我上学,总是有读初中的大哥哥问我“借”钱,可我哪来那么多钱呢?因此,上学之前我总要悄悄地从妈妈的手袋中拿钱。我知道偷偷拿钱不对,但是大哥哥说不给他们钱就要“修理”我,还警告我不准告诉爸爸妈妈和老师。我该怎么办?  相似文献   

13.
儿子的班主任生病住院了,我问他:“老师稿了,你们同学有没有哭啊?你们有没有去医院看看老师呢?”儿子很冷淡地说:“我不知道别人会不会去,我是不想去的,我只知道现在的代课老师很好,我们都很喜欢她。”  相似文献   

14.
常燕玲 《父母必读》2013,(5):117-117
每个孩子的成长过程中都有这么一个阶段,哪怕已经知道了答案,他们还是会不停地问:“这是什么?”他们是真的好奇吗?  相似文献   

15.
唐朝诗人贾岛有一首很有名的诗《访隐者不遇》:“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如果我们把这首诗改写成散文的形式会怎么样呢?我在松树卡问童子:“你师傅哪里去了?”童子回答说:“采药去了。”“到哪儿采药去了?”“就在这山里。”“山里哪个地方呢?”“深山到处都是白云,我也不知道他在哪里。”  相似文献   

16.
贫穷     
一天,富有的父亲带着小儿子去乡下旅行,想让他见识一下穷人是怎么生活的。他们在农场最穷的人家里待了一天一夜。旅行结束后,父亲问儿子:“这回你知道穷人是怎么过日子的了?”。是的!”“有何感想?”儿子回答:“我发现咱们家里只有一只狗,可是他们家里却有四只狗;咱们家仅有一个水池通向花坛的中央,可是他们竟有一条望不到边的小河;  相似文献   

17.
四年级的学生小林,长得胖乎乎的,细长的小眼睛总是含满了笑,善于并乐于与教师交流,但对待学习却马马虎虎,他有一个小他一岁的妹妹在同一个班。
  近来,小林突然对他的考试分数紧张了,每次期末综合练习后,他总是跟在我的后边问:“老师,我考了多少分?”
  “不知道。”
  “这次考不好就死了。”
  “是不是成绩差了要挨打?”
  “哼!他们才不打我呢!比打我还惨。他们当我是透明的,早上你想起床就起床,不起来他们也不会叫你,我喊他们也不理……”小林一口气讲出了他的感受。  相似文献   

18.
鸟与人     
小鸟问它父亲:“世上最高级的生灵是什么?是我们鸟类吗?”老鸟答道:“不,是人类。”小鸟又问:“人类是什么样的生灵?”“人类……就是那些常向我们巢中投掷石块的生灵。”小鸟恍然大悟:“啊,我知道了!……可是,人类优于我们吗?他们比我们生活得幸福吗?”“他们或许优于我们,却远不如我们生活得幸福!”“为什么他们不如我们幸福?”小鸟不解地问父亲。老鸟答道:“因为在人类心中生长着一根刺,这根刺无时不在刺痛和折磨着他们。他们自己为这根刺起了个名字,管它叫贪婪。”小鸟又问:“贪婪?贪婪是什么意思?爸爸,您知道吗…  相似文献   

19.
李敏 《小学语文》2007,(5):64-64
开学初,一个同事问我:“学生没有写作兴趣,有没有好的办法激发他们的兴趣?”其实这个问题也困扰我很久了,批阅学生的作文,常常让我头疼不已!问题太多了!要么拖沓冗长,词不达意;要么干巴无味,错字连篇……该怎么做才能改变现状呢?我陷入了思索。  相似文献   

20.
佚名 《教师博览》2010,(2):19-21
“他们什么都不缺?恰恰缺少意义和追求。他们不知道有什么在前方等待着他们。于是他们想:为什么我们活着呢?我们为什么做这件事情呢?父亲辛辛苦苦干的事情我为什么要去做?我自己如果有喜欢的事情我要去干,但我自己也不知道我到底喜欢干的是什么东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