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前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信息化管理主要提供毕业生就业信息,构建毕业生就业信息沟通渠道,提供毕业生网上信息交流功能,提供毕业生网上职业测评等功能。其建设存在未实现统筹兼顾,信息化功能不够完善,对往届毕业生的信息获取不足,与毕业生的双向沟通不足等问题和不足。应建立应届毕业生自助式网络服务平台、往届毕业生就业反馈机制、高校毕业生就业信息化闭环管理机制,提高对毕业生就业的服务和指导力度。  相似文献   

2.
高校扩招以来,高校学生面临就业的竞争和压力,高校就业指导工作也面临着挑战和压力。随信息技术的发展,网络成为高校学生就业的主要途径之一,高校就业服务指导工作面临信息化的建设和改革。各高校纷纷建立本校的就业信息指导网站,不断为毕业生提供就业信息和就业指导等服务。但在不断发展的社会环境下,高校就业服务信息化建设中存在一些问题,本文针对现实和问题提出切实可行的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3.
今年,宁夏大中专学校共有毕业生24148人,比去年增加1068人,增幅达12%。该区主要采取:一是引导和鼓励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积极实施高校毕业生服务自治区经济建设重点项目计划。二是强化毕业生就业市场建设,大力实施“毕业生就业信息化工程”,组建“宁夏大学生就业网络联盟”。三是继续深化以社会需求和就业为导向的高等教育改革。四是完善政策体系,深入推动大学生自主创业工作,建立“高校毕业生创业基金”和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咨询指导培训平台。五是提高能力、加强服务,切实做好家庭经济困难毕业生就业援助和离校后的就业服务。六是努力营造关心支持毕业生就业的社会环境,对在毕业生就业工作中做出突出成绩的单位、个人和扎根基层建功立业的优秀毕业生予以表彰奖励。  相似文献   

4.
谈高校毕业生就业信息服务平台的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田新山  陈君 《教育探索》2012,(8):147-148
目前一些高校在毕业生就业信息服务平台建设过程中还存在着重硬件投入而轻软件建设、信息服务平台资源分散和对毕业生进行指导的功能薄弱等方面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高校应转变毕业生就业信息服务平台建设的思路,应在升级平台硬件的同时改进软件系统,应强化信息服务平台的交互功能,应优化信息服务平台的队伍建设.  相似文献   

5.
山东理工大学毕业生就业工作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注重加强就业基地建设、就业信息化建设、就业市场建设、大学生创新与创业教育、就业指导和就业服务,着力构建领导主抓、部门统筹、学院为主、全员参与的毕业生就业工作体系,努力提高毕业生就业质量和就业率。  相似文献   

6.
就业是最基本的民生,关乎人民幸福、社会稳定与经济发展。高校毕业生就业总量压力较大,就业结构性矛盾凸显。立足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实践,从高校视角,以问题为导向,研究疫情平稳转段后,塑造就业组织体系、就业服务行动、就业资源体系、就业信息平台、教育体系改革、就业生态体系等六大要素构成的高校毕业生整体就业环境,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7.
为真实了解大学毕业生的就业意愿,有效地帮助他们尽早尽快实现上岗就业,我们在一些高校毕业生中进行了一次问卷调查。通过调查给我们的启示是:学校要进一步加强对大学毕业生的教育、引导,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要畅通信息渠道,为毕业生提供更多的就业信息;要加强就业与创业指导课的教学与实践,帮助毕业生提高走向社会、服务社会的能力。  相似文献   

8.
随着高等教育的高速发展,高校毕业生逐年递增,成千上万招聘单位需求人才信息更新迅速,这对高校就业信息管理提出了更高要求。高校就业信息网日益成为各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工作的重要载体和平台,但目前高校就业信息网存在形式呆板、体系不完善等问题。高校毕业生就业信息网的必须寻求有效的建设思路,以完善信息化服务,保证就业政策及信息的畅通。  相似文献   

9.
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对于促进教育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在新的形势下,应从更新就业工作理念、开展全程化就业创业指导和特色就业管理服务等方面入手,提升就业工作的内涵建设,促进毕业生充分、高质量就业。  相似文献   

10.
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新视角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就业是民生之本"。高校毕业生是国家宝贵的人力资源,其就业情况关系到我国经济建设、社会稳定和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关系到高校的持续、健康和协调发展。以改革创新的精神,从"运行机制平台化,就业工作前移化;有形市场基地化,无形市场网络化;指导教育全程化,职业规划个性化"三个新视角探索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是我国高等教育跨越式发展的现实要求。  相似文献   

11.
随着高等职业教育的快速发展,高职毕业生就业问题已成为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重要问题。全面构建毕业生就业工作体系,切实落实服务育人,是做好新形势下高职生就业工作的前提。本文拟从组织领导、政策指导、市场建设、教育服务等方面探析加强和改进高职毕业生就业工作体系的建设。  相似文献   

12.
论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模式的构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模式的构建要将“一把手工程”落到实处;加强制度建设,建立“三级组织架构”,创造“三全”工作氛围;启动“全过程就业指导工程”,把职业发展教育和就业服务贯穿到大学生活的各个阶段;加强就业工作的信息化、网络化建设和毕业生就业市场建设;树立“窗口”意识,为毕业生提供周到的就业服务;加强理论研究,探索内在规律.不断创新高校大学生职业发展教育和毕业生就业工作。  相似文献   

13.
大学生毕业离校后,因工作等关系就容易与学校失去联系,增大了学校收集毕业生信息的难度,导致相关资源流失,这是目前我国各高校面临的一个普遍的问题。为了切实给在校大学生以及毕业大学生提供服务,为社会输出适用人才,为学校培养人才提供有效信息,高校亟需建立起就业追踪的长效机制。针对当前高校毕业生就业追踪工作在实践中暴露出的诸多问题,应当狠抓毕业生信息收集、追踪、成果转化等各环节工作,建立高校毕业生就业追踪长效机制。  相似文献   

14.
在当今信息时代,信息已被视作现代社会的重要战略资源,成为推动社会全面发展的关键因素。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环节,必然会随着信息网络的普及和发展不断拓宽思路,更新手段。建立规范化、科学化、法制化的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成为合理配置毕业生资源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5.
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的信息化路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余蓝 《现代教育技术》2010,20(1):140-142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网络化是指导理念与技术革新的有机融合,是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在新形势下向前推进的必然趋势和要求。我国现有的毕业生就业服务信息网站在网络资源整合、就业环境预测、社会职业状况、信息服务系统、生涯教育课程开发、职业性向测评和网上咨询辅导等方面与国外相比还有很大差距。实现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网络化的路径主要有就业信息的网络化与合理应用、指导内容的多样化与方式创新、主体需求的个性化与互动交流等。  相似文献   

16.
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建设的探索与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建设经历了三次重大转变,目前呈现出全新的特点。当前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建设的基本战略包括准确定位、精炼品牌、竞合联动、路径整合四个方面。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建设的策略与保障包括五个方面:研究先行、科学决策是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健康发展的前提;内外同动、两线并举是毕业生就业市场建设的内容主体;突破"时空瓶颈",一流的信息服务是毕业生就业市场的保障和补充;搭桥、联动是毕业生就业市场建设的重要途径;机构、编制和经费实现"三定"是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建设的基本条件。  相似文献   

17.
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就业指导中心成立于2004年1月17日(以下简称“中心”)。是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一个集就业服务、指导和管理的处一级职能部门,主管学院毕业生的就业工作。在学院领导的领导、关心和支持下,中心以“学生为本,服务至上,创新高效,树立品牌,实现毕业生的充分就业和良好就业”为宗旨,以社会需求为导向,积极运用新的理念,新的改革措施,不断创新的方式开展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  相似文献   

18.
高校毕业生就业难问题已日益凸显,开展行之有效的就业服务与指导已刻不容缓,加强对就业困难群体的服务与指导对调动社会资源,挖掘各方潜力,提高就业率,保持社会稳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从主客观层面分析了高校毕业生困难群体的形成原因并提出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19.
李明 《辽宁高职学报》2006,8(6):132-133
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高职教育要以就业为出发点,教学以就业为目标,加强就业指导队伍建设,加强学生政治思想工作,建立和完善就业指导的研究、心理指导、“准就业”实践、就业信息体系。以创新的思路,不断加强和改进大学毕业生就业指导和服务工作。  相似文献   

20.
实施“五大工程”,促进大学生就业工作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河海大学秉承九十四年办学传统,以水利为特色,以社会需求为导向,在大学毕业生就业工作中树立"以人为本、善待学生、服务学生"的工作理念,追求以"全面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和就业竞争力,促进毕业生充分高质量就业"的工作目标,构建以"素质拓展、市场开发、信息快递、优质就业、联合牵手"为核心的五大就业工程,努力实现大学毕业生就业工作新跨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