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实验取得的成绩 (一)确立了信息技术课程在基础教育课程体系中的地位 2000年10月,教育部颁布《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试行)》,标志着计算机课程开始向信息技术课程转变。《普通高中技术课程标准(实验稿)》的发布,更确立了信息技术课程在基础教育课程体系中的地位,极大地促进了信息技术教育的发展,各级教育部门分别制定了一系列政策、计划,推进本地区信息技术课程的开设与实施。如,江苏省把中小学“校校通”工程列为2005年省政府为民办实事内容,投入7亿元对经济薄弱县区进行直接帮扶,确保到当年年底全省基本实现“校校通”。在此基础上,针对义务教育阶段信息技术课程纲要功能衰竭、内容过时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从2000年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工作会议召开至今,《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试行)》(以下简称《纲要》)已经陪伴义务教育阶段信息技术课程建设走过了八上年头。  相似文献   

3.
“螺旋上升”式信息技术课程内容设计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螺旋上升”式课程设计和教材编排方式在当前基础教育界已经得到普遍应用,但是在信息技术课程中还远未成型,甚至大家对这门课程能否实现“螺旋上升”式设计尚存疑虑。在过去的一年多时间里,我们承担了研制《江苏省义务教育阶段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试行)》(下称(地方)新纲要)的工作,现在已经在全省颁布实施。在这份(地方)新纲要中,我们尝试以“螺旋上升”的方式构建课程内容结构,取得了初步成功,这是信息技术课程发展上的一次突破。本文以(地方)新纲要为基础,对义务教育信息技术课程中的“螺旋上升”式设计思想和基本思路进行解读。  相似文献   

4.
义务教育阶段的信息技术课程已开设若干年,相关的课程指导文件却仍然是2000年的《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试行)》。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课程的发展既需要有科学的指导方针,也需要有具体可行的课程标准。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使得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内容不断发生变化,这给义务教育阶段信息技术教师的教学带来了诸多困惑。  相似文献   

5.
中小学信息技术教材建设现状及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教育部2000年和2003年分别颁布的《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试行)》(以下简称《指导纲要》)和《普通高中技术课程标准(试验)》,中小学信息技术教材领域也迎来了一个发展的春天,“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据不完全统计,现在市场上出现的中小学信息技术教材已有200多套。事物总在矛盾中发展的,  相似文献   

6.
《江苏省义务教育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中指出:在义务教育信息技术课程的第三阶段——初中阶段,要求“学会使用一种动画制作软件尝试制作简单的动画,了解动画生成的基本原理。”  相似文献   

7.
周芹 《考试周刊》2010,(37):153-154
2000年,教育部颁布了《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试行)》,使信息技术教育真正成为中小学必修课程。广大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师在新的指导纲要指引下不断探索、  相似文献   

8.
周俊 《考试周刊》2009,(14):178-179
《江苏省义务教育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中指出:义务教育阶段信息技术课程的总体目标是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 “信息素养”的概念是1974年美国学者提出的。信息素养包括三个层面:文化层面(知识方面),信息意识(意识方面),信息技能(技术方面)。到1989年.信息素养的概念逐渐被普遍认可,正式定义为:“要成为一个有信息素养的人,  相似文献   

9.
郭静 《小学生》2010,(8):6-7
1从《江苏省义务教育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说起 《江苏省义务教育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指出:小学阶段信息技术课程的目标在于学生通过动手与动脑相结合的信息技术体验与学习,初步掌握应用信息技术的基本技能,结合生活与学习实际,理解信息技术的重要性,开始形成健康的应用信息技术的习惯,勇于积极尝试应用信息技术,富于个性地解决实际问题。针对这一标准,我们的信息技术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之前就应该回答这样一个问题:“作为一名信息技术教师,  相似文献   

10.
《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试行)》中规定:小学阶段“课程教学内容安排”模块一要求学生掌握“键盘的基本操作”;模块二要求学生掌握“文字输入”。作为一所“现代化教育示范学校”,我校从一年级起开设信息技术课程,二年级开展键盘教学,针对年级特殊化,怎样才能有效地进行键盘教学呢?  相似文献   

11.
2000年,教育部召开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工作会议,印发了《关于在中小学普及信息技术教育的通知》和《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试行)》。文件要求“中学要将信息技术课程列入毕业考试科目。考试实行等级制。有条件的地方可以由教育部门组织信息技术的等级考试的试点工作。在条件成熟时,也可考虑作为普通高校招生考试科目”。2003年,教育部颁发了《普通高中技术课程标准(实验)》(以下简称新课标),明确提出了信息技术教学评价方式为纸笔测验和上机考试。  相似文献   

12.
2000年11月14日,教育部颁布了《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试行)》(以下简称《纲要》),《纲要》明确提出"信息技术课程的设置要考虑学生心智发展水平和不同年龄阶段的知识经验和情感需求"。因此要培养小学生学习、使用计算机的兴趣和意识,就必须根据他们自身的特点进行课堂教学。在教学实践中我了解到:初次接触《信息技术》这...  相似文献   

13.
沈裔 《小学教学研究》2010,(5):78-78,80
《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试行)》明确规定了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和意识.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信息技术基本知识和技能.了解信息技术的发展及其应用对人类日常生活和科学技术的深刻影响。  相似文献   

14.
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与教学面面观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对《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教学指导纲要(试行)》的思考 1999年11月开始,我参与了《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教学指导纲要》(以下简称《纲要》)的制订工作,经过一年多时间国内多  相似文献   

15.
王颖 《成才之路》2013,(4):91-91
我国各地小学阶段的信息技术教育起步比较晚,江苏省小学阶段的信息技术教育起步虽然比较早,但各地执行的力度相差比较大,苏北地区尤其是苏北农村地区执行相对滞后。《江苏省义务教育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以下简称《纲要》)确立了信息技术课程在基础教育课程体系中的地位":在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中,信息技术教育是九年义务教育综合实践活动课程  相似文献   

16.
初中信息技术课程课堂分类教学模式探索与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信息技术课程是中小学教育重要的组成部分。教育部在2000年颁发的《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试行)》中对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内容及目标作了相应的规定。  相似文献   

17.
研究缘起 绘图是学生在小学阶段学习信息技术不可或缺的一个内容。“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试行)》(以下简称《纲要》)对于这部分内容提出了四个具体的目标:绘图工具的使用;图形的制作;图形的着色;  相似文献   

18.
国内外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我国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现状 从1984年邓小平提出“计算机的普及要从娃娃抓起”到1992年7月教育部颁发《关于加强中小学计算机教育的几点意见》;从1994年10月,教育部颁发了《中小学计算机课程指导纲要(试行稿)》到2000年10月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工作会议提出加快在中小学普及信息技术教育并颁发《关于在中小学普及信息技术教育的通知》,  相似文献   

19.
《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试行)》规定,信息技术课程的主要任务是“通过信息技术课程使学生具有获取信息、传输信息、处理信息和应用信息的能力”,“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我们应充分利用信息技术的这些学科特点,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和创新能力,从而提高教学实效。  相似文献   

20.
义务教育阶段的信息技术课程已开设若干年,相关的课程指导文件却仍然是2000年的《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试行)》。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课程的发展既需要有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