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以教师的“教”为中心的传统教学设计不能适应VisualFoxPro(简称VFP)编程教学。而以学生的“学”为中心的“建构主义”理论下的教学设计能够很好地克服传统教法的弊端。本文以VFP编程课为例,进行了建构主义理论下教学设计的实证分析。  相似文献   

2.
教学设计理论受心理学学习理论的影响,追求个别化教学设计,摇摆于“以学为中心”和“以教为中心”之间,当前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试图融合与互补“以学为中心”和“以教为中心”。历史和现实对我国教学设计理论的启示在于:引进学习理论时要对民族、文化和地域等的差异进行分析,从而进行修正;与多学科、多流派,尤其是与教育学及其分支学科和流派的理论进行融合。  相似文献   

3.
以"学"为中心的教学设计要素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体现了以“学”为中心的教学思想,建构主义学习环境下的教学设计是以“学”为中心的教学设计;本文回顾了以“学”为中心的教学设计的发展历程,对以“学”为中心的教学设计的内容要素进行了分析研究,并对其进行了反思.  相似文献   

4.
传统教学往往容易走向“以活动为中心”和“以灌输为中心”两大误区。UbD理论强调“以始为终”,从预期学习结果出发,教学评价先于学习活动设计,运用UbD理论开展单元教学设计有助于发展学生的化学学科核心素养,引发深度学习。文章基于UbD理论以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氯及其化合物”为例,设计3个课时的教学任务,并对UbD理论下的教学设计进行总结与反思,以期为高中化学教师在教学设计中使用UbD理论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教学模式是指在一定的教育思想、教学理论、学习理论指导下的教学活动进程的稳定结构。新疆电大根据开放教育护理专业(专科)的特点,体现“以学生为中心”的远程教育的观念,为实现教学目标,指导、帮助和促进学生学习,构建“导学——助学——督学”的教学模式并贯穿于整个教学和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  相似文献   

6.
二、以学为中心的课件设计   1.以教为中心的课件设计原则   如上所述,在80年代后期(即 CAI发展的第二阶段后期),人们已开始认识到教学理论(尤其是教学设计理论)对CAI课件开发的重要意义,因而逐渐自觉地应用教学设计理论作为CAI课件脚本设计的指导思想.不过,那时候运用的还是传统的教学设计理论,其特点是以教师为中心,只强调教师的“教“而忽视学生的“学“,全部教学设计理论都是围绕如何“教“而展开,很少涉及学生如何“学“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正>UbD(Understanding by Design)理论以“促进学生真正理解”为目标,倡导以单元为单位、以“目标—评价—活动”的模式进行逆向教学设计,帮助学生建构有意义的知识结构,发展核心素养。基于UbD理论的单元整体教学设计可以分为三个阶段:一是明确预期的学习结果,二是确定合适的评估证据,三是设计合理的教学过程。笔者基于UbD理论的核心理念建构了以下单元整体教学设计流程,并以初中数学“二次函数”单元为例,做具体阐释。  相似文献   

8.
彭静 《早期教育》2004,(8):U001-U001
在早期教学设计理论中,教学设计被区分为三个层次:以产品为中心的教学设计、以课堂为中心的教学设计和以系统为中心的教学设计。“大教学观”认为,课程开发也是一种以系统为中心的教学设计行为。  相似文献   

9.
国外教学设计理论经历了产生期、形成期、盛行期和革新期等发展阶段。本土化过程以学习理论作为主要因素,将其划分为以“教”为中心、以“学”为中心以及“学教并重”的教学设计模式。这种划分固然有助于理解,但难免会破坏对教学设计理论发展的全面掌握,继而产生理论与实践不能充分结合的问题。基于此,探讨了教学设计理论本土化问题产生的原因,提出了相应的策略和建议。  相似文献   

10.
网络课程教学设计的基础是“双主理论”,它是将以“教”为中心和以“学”为中心这两种教学设计理论进行有机结合而形成的一种新型的教学设计模式。网络课程的教学设计是网络教学的关键,网络教学应在“双主理论” 的基础上把握好教学设计,从而提高教学效果和教学效率。  相似文献   

11.
我们需要什么样的教学设计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陶丹 《现代教育技术》2008,18(11):42-45
在分析1994~2007年《中国电化教育》和《电化教育研究》中的教学设计案例以及教学设计研究论文的基础上,总结出中小学教师教学设计存在的问题和教育技术领域教学设计研究者的关注点,指出教学设计研究者应与中小学教师共同合作,从教学实践问题出发进行本土化的教学设计研究。  相似文献   

12.
当前教学设计理论呈现多元化发展,文章紧扣当前教育信息化时代背景,首次对基于信息视野教育原理的教学设计进行研究,即以教学系统的教师、学生、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媒体、教学交互、教学工程七要素不断迭代深入为总体思路进行教学设计,并通过案例进行了实践验证,期望为教育信息化时代教学设计及其相关理论提供一些借鉴。  相似文献   

13.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国际教学设计领域开始摆脱传统教学系统设计模型“专注于某种心理学取向的教学程序”的困囿,走向整合心理学、技术、文化、测量、评价、管理等多学科的开放的专业领域。《教学设计的国际观(第1册):理论·研究·模型》汇编了欧美教育、心理、文化,特别是教学设计领域学者的理论与实践著作,从多维视角梳理了教学设计发展的历史沿革,阐述了教学设计的理论基础、研究基础和实践基础。新范式教学设计强调以一种开放的态度来认识关于教学设计的各种理论、基于教学价值和方法论取向批判性地接纳不同研究成果,注重信息技术与教育理念的整合,注重新的评估理念和方法,注重复杂系统视域中的学习环境的建构,注重跨学科研究和跨领域的应用。  相似文献   

14.
当前教学设计研究面临两大现实困境:一方面由于其受心理学以及心理学实验的影响较深。研究成果不能有效反映现实情境,对教学实践的指导作用受到质疑;另一方面已有的教学设计研究集中在描述性问题和因果性问题上,缺乏对“如何设计”这一机制性或过程性问题的深入思考。当前国际有关学习与教学设计研究的发展趋势表明,教学设计研究需要创建可用的、境脉申的、聚焦学习的教学设计理论。在创建和改进教学设计理论过程中,“前设性”与“涌现性”的理论创建与改进研究路线是两条可能的研究路线。这种研究路线必须扎根于真实课堂情境,在真实教学境脉中发现和解决问题,并将革新的学习环境设计活动与基于证据的经验研究结合起来。这是创建可用的教学设计理论、走出教学设计现实困境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15.
在静态的教学设计中引入对课堂整体进程的有效控制是教师教学目标得以实现,教和学效果不断提高的重要保证。首先介绍了策略、教学策略、教学控制策略等概念,然后构建了动态教学设计模型,最后介绍了应答集团分析及如何在此基础上实施课堂整体进程的控制策略。  相似文献   

16.
教学设计的内涵及其应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教学设计的内涵随着社会的发展得到不断的深化,对此不但可以从狭义和广义两方面来理解,还可以从绩效技术的发展、教学设计的科学性和艺术性等角度来认识。通过对教学设计的应用层面、应用模式等基本要素的简要分析,阐述了教学设计应用的两个现实问题。  相似文献   

17.
在中小学课堂教学设计的实践中,教学目标编写存在着种种误区和问题,已经严重影响了课堂教学质量。文章首先指出了四个现存问题,然后从教学设计和新课改的高度分析了问题产生的原因。最后,从教学设计培训、新课程培训角度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对策。  相似文献   

18.
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之教学策略设计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教学策略的制定是任何学科教学设计的重要环节,对于新的教学内容——媒介素养教育来讲,也不例外。本研究通过实证调查,分析了大学生的媒介素养现状,媒介素养教育的特殊性。从教学设计的角度分析了国外的媒介素养教学策略,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提出了对大学生进行媒介素养教育的教学策略。  相似文献   

19.
This paper reports on a curriculum project in which principles of instructional design are integrated with real-world experiences in a corporate environment. Working in design teams, graduate students served as instructional developers in a corporate environment. The course instructor acted as project leader. Initially, both the client organization and design teams expressed confusion concerning their roles in relation to the course instructor. Design teams initially used technical language not readily understood by the client. The lack of guidance in instructional models on the development of appropriate instructional strategies was noted by all teams. Design teams concluded that knowledge of instructional design principles is a necessary but not sufficient preparation for professional activity as instructional developers. By the end of the three-month project, both the client organization and the design teams expressed strong satisfaction with the process and the outcome.  相似文献   

20.
网络课程是通过网络表现的某门学科的教学内容及实施的教学活动的总和。在依据网络课程开发基本原则的基础上,针对“教育技术学”网络课程的使用者特征与教育技术学的教学要求,该文从“教育技术学”网络课程的界面设计、整体结构框架设计,以及各模块功能的开发等方面阐述了本“教育技术学”网络课程的整体规划设计与开发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