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张娟 《教师》2014,(21):62-62
正音乐是幼儿活动整体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我国大半个世纪以来的音乐课形式几乎就是"唱歌课":一种是传统的民间艺人"梨园式"的教唱——教师唱一句,幼儿跟一句,唱会即为完成教学任务;另一种是受专业音乐教学的影响,其模式为:基本训练(发声训练、视唱练耳)—歌唱(范唱、识谱、教唱、歌唱处理)。随着我国课程改革的深入,尤其是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及达尔克洛兹教学法的传入(提倡学习"游戏性、元素性"音乐)使幼儿能以最自然的方式  相似文献   

2.
雨在歌唱     
正你们听过雨歌唱吗?我想大家一定不知道吧?我的家乡在长沙,许多景物都告诉了人们春雨在怎样唱歌,唱什么歌。岳麓山告诉我说:"春雨唱的小溪之歌,多么好听!听到了哗啦啦——哗啦啦……春雨是滴在叶子上产生的水之歌。"湘江告诉我说:"春雨是落在我旁  相似文献   

3.
歌唱是最情绪化、最能触动心灵的艺术之一.在当今的歌唱艺术领域里,对"唱声"与"唱情"的争论颇为激烈,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我们习见的演出实践,也为这种现状提供了鲜活的例证.所以说,几乎可以用白居易的"古人唱歌兼唱情,今人唱歌唯唱声",来品评歌唱艺术的表演倾向.实际上,有人把"唱声"强调为重形式,把"唱情"说成是重内容.我们应当在发展声乐艺术的同时,摆正和规范"声"与"情"的关系,使它在职业或业余歌唱的艺术实践中,发挥应有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歌唱需要什么条件? 发声器官的生理机能,在说话和歌唱方面实际上是一致的。每一个人都有着潜在的歌唱能力,凡是会说话的人,就有条件学习歌唱。当一个孩子降临这个世界,声音就伴随而来,只是需要加以发展。如果你是一个正常、健康、能讲会笑的人,当然就有一副能唱的歌喉。至于歌唱的能力和质量,肯定各有差异,而且都需要进行学习来提高。每个人的声音都存在着很大的个体差别,当然,这意味着不一定每个人都能成为  相似文献   

5.
歌唱是人类最早用来抒发思想情感的艺术,也是3-6岁幼儿感受音乐常用的一种教学手段。现阶段的歌唱教学活动存在为唱而教,按部就班等问题。而游戏是孩子的天性,是最能调动幼儿兴趣和热情的方式。通过各种游戏化的策略,运用游戏化情境、材料、语言、互动等方式,唱动结合,让歌唱活动更加自由、灵动、丰富多彩,让幼儿体验到“玩”一样的感觉,在游戏中感受歌唱,在歌唱中享受快乐!  相似文献   

6.
歌唱对于共鸣音响的要求比平时讲话更多。共鸣音响恰当,不但能增大音量,发展音高,而且能使歌声动听、悦耳,从而达到发展音域,扩大音量,丰富声音色彩变化的目的。歌唱的声音必须有一定的高度和一定的强度。“某人唱得真高”,“某某的声音真响”,这是最简单的评语,也是歌唱最起码的要求,“高”与“响”跟共鸣有着密切的关系。1.音高中的共鸣人声的每个声部,每个人都有各自的自然音域。准确地确定个人属于哪个声部非常重要。每个声部有每个声部的音域,每个人有各自的最低音和最高音,跨自己的音域范  相似文献   

7.
歌唱是人类最基本的音乐活动,是人类音乐生活中最普及的内容,也是音乐教育的不可缺少的重要途径之一。在目前我国经济、文化相对还不发达的状况下,并不是人人都能买得起、学得起乐器,但是人人都有“声带”,人人都能唱歌,“歌喉”是每个人都具备的最方便、最自然、最“便宜”的“乐器”。而歌唱又是提高全民音乐素质的便捷而有效的手段。  相似文献   

8.
声乐演唱的学习过程中,每位学习者必经的、也是躲不过的一道坎就是"声情并茂"的歌唱,这个每节课、每首歌都能听到的词,就像是老生常谈一般,但即便是这样,每个声乐学习者也都明白"声情并茂"的演唱是歌唱的最理想状态。本文通过"声"与"情"的关系来讨论声乐演唱中"声情并茂"的正确把握,以此为声乐学习者在演唱的过程中提供一些理论上的帮助。  相似文献   

9.
王璐 《儿童音乐》2012,(1):52-53
初中阶段是身心发展的重要阶段,学生嗓音处于童声到成年的变声期。变声期是人体生理变化的正常反应,喉咙有暂时性的充血,分泌物过多,声带闭合差等现象出现。因此,变声期的歌唱教学,一定要注意方法。课标对初中阶段唱歌课的要求是:能主动地参与各种演唱活动,养成良好的歌唱习惯,能够自信、有表情地演唱歌曲。但在教学实践中,我发现教师往往只注重学生学会歌曲,积极参与表演,而对引领学生如何演唱却关注极少,因此,初中学生虽爱唱歌,但不会"歌唱"。学生喜欢唱一些流行音乐,而不喜欢唱课本上的歌曲,他们用稚嫩的声音模仿明星们,想怎么唱就怎么唱。这种心态与状态非常危险,教师有责任改变这种状况。作者通过总结这几年在初中唱歌课中的教学实践,试图构造一种新的唱歌课的教学模式,让学生通过长期的歌唱  相似文献   

10.
提起"唱"这个字眼,人们总会想起唱歌,唱戏,洋嗓子,土嗓子等等方面.实际上,"唱"就分这么两大类:"美声唱法"和"民族唱法"."美声唱法"是意大利语翻译过来的一个词,意为"美唱","美好的歌唱".它源于17世纪的意大利,是民族的,作为一种演唱风格而独立存在.但它很快便在世界范围内产生了巨大影响,经过300多年的锤炼,已具有一整套完整的理论和训练方法,是当今世界最完美最科学的一种歌唱方法.看来,在艺术领域内越是民族的东西,越有世界意义;另一方面,越是世界性的东西越要和各民族的创造相结合,才能继续弘扬光  相似文献   

11.
不刻意雕琢的玉最珍贵,因为它美得纯粹;不刻意修剪的树木最难得,因为它美得真实。生命也应如此--寂静清芬,人淡如菊,活得洒脱,活得自在。作为第54届格莱美奖最大赢家的阿黛尔曾经说过这样一句名言:"我不唱不喜欢的歌,不穿不合适的衣服,更不会变来变去,我始终忠于内心。"每次外界拿她的体重说事,她总是理直气壮地反驳:"我为耳朵歌唱,而不是眼睛。"就是她这种不为外界所动的真实,让全世界都为她疯狂。可见,真实的人生往往更加灿烂,真  相似文献   

12.
陈丽丽 《小学生》2013,(9):117-117
【设计说明】本课教学设计的主题围绕"音乐课堂中的有效歌唱教学"进行了探讨。歌唱教学是学好音乐的重要条件,是整个音乐教育的基础。音乐教育家柯达伊认为:"有了歌唱的基础,更高层次的音乐教育就能得以发展。只有人声——这个人们生而有之的而且是最优美的乐器,才是使音乐文化属于每个人  相似文献   

13.
我的小学学业是在一个教学条件十分落后的村小完成的。当时那所学校只有5位民办教师,每个人包揽一个年级所有科目的课程。我最喜欢上的是音乐课,是数学老师兼任的。她常用沙哑的嗓子教我们唱《粉刷匠》和《歌唱二小放牛郎》。虽然她只会教这两首歌,但我们每次都唱得非常开心。  相似文献   

14.
在歌唱中,音乐浸化着语言,而语言又溶解着音乐。语言的读音与咬字的清晰是歌唱的一项重要技术.在歌唱时母音唱得好,就能把声音唱的美丽,子音唱得好就能将字唱的生动,使听众理解。  相似文献   

15.
孔子说:"兴于诗,立于礼,感于乐。"音乐教育家柯达伊也曾说过:"有了歌唱的基础,更高层次的音乐教育就能得以发展。只有人声——这个人们生而有之的而且是最优美的乐器,才是使音乐文化属于每个人的沃土。如果首先学习歌唱,然后学习其它,将使学生具有多种音乐能力的准备。"由此可见歌唱教学在音乐教育中有着不可替代的地位。唱歌教  相似文献   

16.
歌唱课中,教师一般会安排以学习一首歌曲为这堂课的主要任务,围绕这一任务教师将组织展开一系列的导入、练习甚至欣赏、演唱等等活动。如何根据学生实际,在这一系列教学活动中突出歌唱课的重点,解决难点?笔者的体会是:一、重点要"着重"歌唱教学中,一般会把重点放在让学生唱准音调,准确把握旋律,有感情地唱好歌曲。如果定下了歌曲教学的重点,就要想方设法最合理地把时间用到这里。  相似文献   

17.
歌唱是一门艺术,而声乐教学是一项内容丰富、技术性、科学性极强的系统工程,它通过对歌唱器官各个环节的综合训练来塑造最美好的人声.然而当前教学活动中,在许多人包括许多学生的心目中,都认为唱歌越大声越好.由于长时间的不当歌唱,造成声带疲劳、充血而产生了声音嘶哑等现象,带来了一系列的嗓子病变.为了克服喊唱等带来的种种不足,采用获得正确歌唱状态的最有效方法就是用轻声进行歌唱.  相似文献   

18.
如今到处都强调品德教育。我这个四十多岁的人,从小就是在品德教育的号召中长大的。记得小时候总唱一首歌:"我在马路边,捡到一分钱,把它交到警察叔叔手里边……"后面的词记不清楚了。总之,歌唱的是拾金不昧,一分钱交公会受到表扬。  相似文献   

19.
歌唱课中,教师一般会安排以学习一首歌曲为这堂课的主要任务,围绕这一任务教师将组织展开一系列的导入、练习甚至欣赏、演唱等等活动.如何根据学生实际,在这一系列教学活动中突出歌唱课的重点,解决难点?笔者的体会是: 一、重点要"着重" 歌唱教学中,一般会把重点放在让学生唱准音调,准确把握旋律,有感情地唱好歌曲.如果定下了歌曲教学的重点,就要想方设法最合理地把时间用到这里.  相似文献   

20.
声乐教学中,只要我们遵循"婴儿啼哭"方法原则,每个学习声乐的人都能尽快进入歌唱的"自由王国","自然"是歌唱发声最高权威,也是从事声乐艺术事业的所有人共同遵循的最高准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