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自然环境对人类历史的发展有很大的影响。亚非四大文明古国都出现在大河流域;资本主义最早萌发在海路、陆路贸易频繁,被称为东西方贸易中间站的意大利;在美国经济的发展中,地理环境也起了重要作用,它资源丰富,大西洋、太平洋又把它与欧亚列强远远隔开,使其在两次世界大战中远离战场免遭战祸……所有这些都表明,自然环境与人类历史的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2.
早就有人提出疑问,通常大河流域总是会伴随着一些古代文明,为什么单单亚马逊河流域没有出现文明古国呢?学者们曾解释说,亚马逊不是个适合人类  相似文献   

3.
大河流域应成为我国可持续发展研究的一个主战场,理由有三;一是大河流域孕育重要的内河经济带;二是大河流域开发往往伴随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三是大河流域生态环境问题有其特殊性。  相似文献   

4.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通过看录像、观察图片、阅读资料、自学课文等,使学生了解大河流域人类文明的历史,包括埃及、巴比伦、印度等文明古国的相关历史知识。2.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探索金字塔的建筑历史,认识古代人民的聪明才智,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精神和创造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教学汉谟拉比法典、印度种姓制度等知识,使学生认识奴隶制度的实质,提高学生认识历史事件本质特征的能力。教学流程  相似文献   

5.
《邢台学院学报》2016,(3):160-164
自从人类有了教育,就有教育技术。四大文明古国都处于古代大河流域的冲积平原,那里诞生了人类最早农业文明,从而加速了世界教育技术的发展。公元4世纪,爱琴海文明出现,教育技术中心从河流流域转向温带海洋沿岸。荷兰、英国等海外殖民者的崛起,教育技术中心向这些国家迁移。1658年夸美纽斯《世界图解》的发表,标志着教育技术学的诞生。  相似文献   

6.
中西官僚体制产生的不同方式国家是从民族社会的分化中产生的.最初的国家官吏一般地是从氏族军事民主制机构中的氏族贵族转化而来的,但由于社会经济生活方式等历史条件的差别.氏族社会解体程度的不同,氏族贵族转化为国家官吏的具体方式以及其后发展形成的官僚政治体制在中西方都大不相同.中国是一个以大河流域的农业经济为基础发展起来的文明古国,在原始生产力极低的条件下,内陆大河流域的生存环境,农业灌溉经济的自然规律,都在客观上要求中国的先民们必须更多地依据组织的生产力,领先一个大的社会共同体,才能较好地治理利用大河…  相似文献   

7.
中学课本上的《亚非奴隶制国家》,包括埃及、两河流域(巴比伦)、印度和波斯等地区。由于自然条件和历史因素的差异,这些地区走在西方的前面,最早进入了阶级社会,出现了奴隶制国家,并创造了人类最古老的文明.讲述这一章应着重指出:第一,亚非奴隶制国家形成的途径、特点,使学生对历史发展的规律性有所认识。第二,各个国家的具体特点,使学生从这些特点中,深入了解奴隶制国家的本质特征。第三,古代亚非国家的文化成就,使学生认识亚非的古老文明是世界文明的源头。一、亚非奴隶制国字形成的途径、特点这几个古代亚非国家,都代表…  相似文献   

8.
陈京荣 《文教资料》2013,(26):37-39
历史上,四大文明古国都诞生在大河流域,河流与人类文明历来就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随着元代大都直抵杭州的通惠河、会通河等的相继开通,北地杂剧作家、表演艺人纷纷通过运河向南移动.在北曲南传、南北曲交融的同时,北杂剧的重心也日开始随之向南移动.  相似文献   

9.
中国古代史教学中强调中国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拥有5000年的文明史。与此同时,世界文明的另外的三个起源地:埃及、巴比伦、印度也都在大江大河流域建立了古代文明。而这些文明都以古代的农耕生产和农耕文明为基础,也就是说四大文明古国都是以农业生产立国。因此在人教版中国古代史的教材中突出了农耕文明教学这条主线,因此,如何把握农耕文明在中国古代史教学中的地位是古代史教学的关健。  相似文献   

10.
历史课的新课导入要因课而异 ,切忌千篇一律 ,缺乏变化。要抓住学生的兴趣点和注意点 ,打好开场锣鼓 ,为随后的课堂教学铺好基石。我在教学中 ,或是对熟悉的一些历史片断进行描绘 ,采用谈话法导入新课 ;或是结合历史故事本身的真实性和生动性 ,采用故事法导入新课 ;或是采用名言、成语导入新课 ;或是采用图示法导入新课。如讲《大河流域的亚非古国》时 ,先在黑板上画出一个形似等腰三角形的金字塔 ,并在塔尖、塔腰和塔底分别标明国王、奴隶主等统治阶级和奴隶、农民等被统治阶级 ,由此直观而形象地导入新课。一堂成功的课 ,善始还需善终。好…  相似文献   

11.
《大河流域的文明曙光》一课是世界古代史了解人类早期文明产生的重要内容。本课内容通过教师挖掘学生兴趣点,激发学生探求欲望。同时,课文涉及到的故事材料相对较丰富,教师可以加以取舍的进行介绍,提高课堂的活跃度。  相似文献   

12.
亚非部分一、古代文学(前三千年——前三、四世纪)第一节 概述(一)古代亚非文学的总体特点:①历史悠久。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学。产生于前三千年甚至更早。②多源性。古代亚非文学是在几个大的文明中心独自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在尼罗河流域产生了古埃及文学,在两河流域产生了古巴比论文学,在恒河流域产生了古印度文学,在地中海和约旦河之间产生了古希伯莱文学),以后才有了相互的交流和影响。③同人民的口头创作有紧密的联系。④同宗教有十分密切的关系,很多文学作品在内容上同宗教有直接关系或具有浓厚的宗教色彩。  相似文献   

13.
宋桂梅 《教师》2012,(27):90-90
常言道:好的开头等于成功的一半。古人作文讲究“凤头、猪肚、豹尾”,文章开头要写得精彩,写得漂亮,才能扣人心弦。课堂教学是一门艺术,好的导入可以先声夺人,能激发出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望。笔者在多年的历史教学中,对课堂的导入作了一些尝试和研究,取得了明显成效。1.充分利用导语导入新课各科教材中,课文前面都安排有文辞优美,充满激情的导语。教师声情并茂的一段朗诵开场,往往能激发学生思考,使学生迅速进入学习状态。如《上古亚非文明》这一课的导语是这样的:亚非大陆是人类文明的摇篮。这里大河奔流,土地肥美,孕育了古老的东方文明。巍峨壮观的埃及金字塔、严密完备的巴比伦法典……我就是通过精彩的导语背诵,进入新课的。学生发光的眼神、迫切的心情告诉我,这一课将非常成功。2.联系时事导入新课每天国内国际都有大事小事发生。  相似文献   

14.
四大文明古国创造了各具地域特色的灿烂古代文化 ,而文化一经产生 ,就会发生文化扩散。所谓文化扩散是指某种文化事物或者现象通过各种形式从一地传往另一地的过程。因此 ,古代四大文明古国的文化以发源地为核心向外扩散 (扩展扩散和迁移扩散 )。由于四大文明古国的文化所产生的大范围的世界性影响 ,及阿拉伯文化的独特性历史作用 ,本文对它们的文化扩散作简要阐述。一、两河流域的文化扩散古代两河 (亚洲西南部的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 )流域的文化在文学、天文学、数学、建筑、医学等方向都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并以两河流域为中心向邻近甚…  相似文献   

15.
小朋友们,你听说过长江吗?你知道它是一条什么样的河流吗?现在就听我来告诉你:在我国,分布着许多江河流域,其中长江是我国的第一大河,仅次于美国亚马逊河与非洲的尼罗河,排在世界第三位,是世界上非常著名的一条大河。  相似文献   

16.
水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与发展的源泉.世界四大文明古国都依水而建,中华民族发祥于黄河流域,古埃及孕育于尼罗河流域,古印度开端于恒河流域,古巴比伦起源于底格里斯河和幼发拉底河两河流域.  相似文献   

17.
作为大河流域的黑龙江流域文明,长期以来一直没有得到学术界的重视。黑龙江流域的古代民族曾经创造了独具特色的历史文化。从新的角度来审视黑龙江流域的历史与文化是非常必要的。从介绍黑龙江流域的自然地理环境入手,粗线条地勾勒黑龙江流域古代民族的历史文化脚步,旨在告诉人们:黑龙江流域的历史与文化也属于中华民族文明起源的摇篮之一。  相似文献   

18.
作为大河流域的黑龙江流域文明,长期以来一直没有得到学术界的重视。黑龙江流域的古代民族曾经创造了独具特色的历史文化。从新的角度来审视黑龙江流域的历史与文化是非常必要的。从介绍黑龙江流域的自然地理环境入手,粗线条地勾勒黑龙江流域古代民族的历史文化脚步,旨在告诉人们:黑龙江流域的历史与文化也属于中华民族文明起源的摇篮之一。  相似文献   

19.
1 数学来源于人类的生产实践活动 中国、印度、巴比伦、埃及等世界四大文明古国是数学的发源地. 在这些国家里,大河流贯,土地肥沃,适宜农牧. 人们为了驯服河流、丈量土地、窥测天象、制定历法、计算财富等事宜,便逐渐积累了数学知识.  相似文献   

20.
感谢周杰伦     
刚刚开学,人教版《世界历史》九年级上册第2课《大河流域——人类文明的摇篮》就让我费尽了思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