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青海地区多民族聚居,族群的互动促进了语言的接触和交融,使这一地区的各种语言呈现出不同于本来系属语言的特点。本文从青海境内各语言在语音、词汇、语法方面的接触入手,分析论述了青海地区多元文化交融下语言接触后产生的复杂现象。  相似文献   

2.
正词汇是语言的基本单位,是语言意义的载体。离开词汇,语言就是无源之水,同时也失去了实际意义;离开了高效的词汇学习,就会造成学生理解和表达的障碍。语言学家Bolinger认为:"词汇所包含之信息远远超过语言的其他组成部分。"Wilkins总结了词汇学习的重要性:"Without grammer very little can be conveyed,without vocabulary nothing can be conveyed.(没有语法,难以表达;没有词汇,无法表达)"。可见,掌握好词汇是学好英语的关键。一、回归认读,避免"blind word"现象  相似文献   

3.
东西方的化差异影响到人们的思维方式,而思维的差异又造成了语言的差异。因此,在英语教学中,教师要通过词汇,语法与篇章的教学揭示隐含的化信息,比较化词汇和意向,以正确处理化造成的语言差异。  相似文献   

4.
吴丽彦 《函授教育》2003,7(6):81-82
东西方的文化差异影响到人们的思维方式,而思维的差异又造成了语言的差异。因此,在英语教学中,教师要通过词汇,语法与篇章的教学揭示隐含的文化信息,比较文化词汇和意向,以正确处理文化造成的语言差异。  相似文献   

5.
贵州省榕江县是一个以苗侗少数民族为主的多民族杂居的一个县,由于该县特殊的语言环境,苗、侗等少数民族语言仍然具有强大的影响力,汉语方言受到侗族语言强势影响,不仅语音上“夹侗”,词汇上亦如此。在某种特殊条件下,少数民族语言也会对汉语产生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6.
张宁 《培训与研究》2007,24(12):121-122
语言输入与语言特色的关联教学应引起外语教学界的重视。本文从词汇和篇章两个层面的教学入手,强调语言输入过程中应加强对语体、语用等这些基本属性的认知教学,并在语言输出过程中以此为评判语言教学成功与否的重要标准。  相似文献   

7.
"三一语言学"理论中的显性和潜性存在于语言世界和非语言世界中。在语言世界中,语言系统中的语音、文字、词汇、语义、语法等子系统都有显性和潜性;在非语言世界中,文化世界、心理世界和物理世界也都有显性和潜性。显性和潜性理论不仅是语言学的全息论,也是哲学全息论。  相似文献   

8.
青海地区多语种共存,语言生态丰富,各种语言呈现出不同于本来系属语言的特点。本文从青海境内各语言在语音、词汇、语法方面的特征入手,简要分析了青海地区语言研究的语言生态学意义。  相似文献   

9.
词汇是受语言接触影响最大的语言要素,服饰词汇是基本词汇的重要组成部分,满汉语言接触对各自的服饰词汇系统都带来巨大挑战并产生了较大影响。满汉服饰词汇在语言接触中,一方面体现了自身的民族服饰文化特色,突显了原有满汉服饰词汇指称体系不对等的特点;另一方面也展示出强大的语言调节能力,通过借词和再构新词的方式,满足了文化交融过程中对服饰名物的指称需求,促进了文化融合与语言发展。满汉服饰新词产生的方式既受本民族词汇系统的制约,又受接触语言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而影视文学是一个民族文化生活的缩影。词汇作为语言的建筑材料,是承载文化内涵和信息的最基本的语言单位。英文影视为学习者提供了英语民族如何进行交际的真实情景和鲜活的语言,使学习者能够正确地理解和使用词汇。  相似文献   

11.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语言交际是跨文化交际的主要途径。对比承载中英茶文化的语言词汇,分析两国茶文化的异同,有助于我们在跨文化交际中实现信息的准确传递。  相似文献   

12.
运城学院英语专业学生在四项语言技能以及下属的微技能学习过程中面临许多问题。包括词汇和句法的应用能力差;接触真实语言材料的机会少;篇章知识匮乏影响接受性技能方面的理解和产出性技能方面的表达等。对此,应进一步激活词汇,梳理语法,加强真实语言材料的应用和语篇篇章结构学习,提高思维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13.
高原 《华章》2008,(20):159-160
语言迁移是原有的知识对学习新知识产生的影响.翻译是双语信息转换的过程,尤其会受到语言迁移的影响.语言迁移对翻译的影响主要表现在词汇、句法、文化三个方面,在翻译教学中,学生必须要进行大量的英语阅读,教师则要运用正确的方法引导;利用正迁移,避免负迁移.  相似文献   

14.
词汇教学是语言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只有储备一定数量的词汇.才能实际运用语言.正如Wilkins所说.在语言交际中.没有语法.只能传递很少的信息;没有词汇,将没有信息可传递。然而在多数英语教师的教学过程中.教学效果最差的恰恰是词汇.我认为可以尝试以下六种方法。  相似文献   

15.
逆向教学从宏观和微观的角度激发学生不断去思考,从而更深地领悟、欣赏章的内涵。在外语教学中,运用逆向教学分析、欣赏不同语体中的语言功能、词汇的作用,更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实际语言能力,使学生对词汇的掌握达到由量到质的飞跃,以达到完成语言信息思维相互作用的过程。这在高级英语教学中显得更为重要。本结合教学实践,探讨了语体语言功能以及词汇在逆向型教学中的效果。  相似文献   

16.
李元宵 《海外英语》2014,(18):276-277
语言抑制机制是成功口译的重要因素,在口译活动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该文根据语言理解中的抑制机制模式和口译过程中的释意模型,主要考察语言抑制机制在口译活动中的重要作用,认为主要有判断信息重要性、监控输出结果等方面的作用。主要表现为词汇层面,抑制能阻止由于激活其他词汇信息而产生的干扰,如同形异义词带来的干扰;句法层面,抑制能清除前面句法结构的干扰;语篇推论层面,抑制能阻止之前不准确的推论的干扰。  相似文献   

17.
高原 《华章》2008,(19):159-160
语言迁移是原有的知识对学习新知识产生的影响.翻译是双语信息转换的过程,尤其会受到语言迁移的影响.语言迁移对翻译的影响主要表现在词汇、句法、文化三个方面,在翻译教学中,学生必须要进行大量的英语阅读,教师则要运用正确的方法引导;利用正迁移,避免负迁移.  相似文献   

18.
在语言学习中,篇章中词语的理解与把握无疑是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许多学生在交际中所犯错误不仅来源于语法,而且有相当一部分来源于词汇。语言要素中的词汇,反映了人们对客观世界的理解。而词汇学习又是语言习得的重要部分和基础。在实际的词汇学习中,学生对词的概念意义一般掌握得较好,但词进入具体的语言环境中,由于受语境各种因素的制约,可能使词的意义发生某些变化。[第一段]  相似文献   

19.
湟水河流域的汉语方言和少数民族语言在长期的接触、融合、渗透中,各自的语言要素发生了变异.从语音、词汇、语法三个层面可分析和讨论湟水河流域的语言接触现象.  相似文献   

20.
语言抑制机制是成功口译的重要因素,在口译活动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该文根据语言理解中的抑制机制模式和口译过程中的释意模型,主要考察语言抑制机制在口译活动中的重要作用,认为主要有判断信息重要性、监控输出结果等方面的作用。主要表现为词汇层面,抑制能阻止由于激活其他词汇信息而产生的干扰,如同形异义词带来的干扰;句法层面,抑制能清除前面句法结构的干扰;语篇推论层面,抑制能阻止之前不准确的推论的干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