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前,中学语文教师对于教材文本的使用仍然普遍性地处于两个极端:一是对教材文本过于依赖,形式处理消极刻板,内容解读也多趋于对教参的机械套用,不敢越雷池一步;二是矫枉过正,对教材文本的态度过于随意,脱离文本肆意拓展,教材文本似乎越来越被沦为边缘。成为无限链接的超文本。前者容易造成“读死书,死读书,读书死”的现象,  相似文献   

2.
教材钻研的深度是教师课堂行为的决定因素之一.语文教师钻研教材总是从解读文本开始的,但往往很多小学老师解读文本过于缺乏耐心和细心,这并不是说他们花在钻研教材方面的时间不够,而是定势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创造性组合教材是指教师根据教学的需要.以语文教材中的某一个教学文本为依据.灵活地和教材中或者教材之外的相关文本组织在一起使用的方法。[第一段]  相似文献   

4.
现代教育已经否定了“教教材”的教学理念,取而代之的是“用教材教”。诠释学中关于文本理解和解释的理论更新了我们对教材的认识。在当代诠释学的视角下,教材具有开放性、历史性、生成性、主体参与性和时代性。  相似文献   

5.
论语文教材创造性使用的组合艺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创造性组合教材是指教师根据教学的需要,以语文教材中的某一个教学文本为依据,灵活地和教材中或者教材之外的相关文本组织在一起使用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文本即教材,它是一个开放的系统。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对教材进行不断地更新、拓展与补充,从而创造性地使用教材。那么,在教学中如何把握教材,把教材放在一个什么样的位置,即如何把握好它的“度”呢?  相似文献   

7.
语文教学的主要任务,是培养、训练、提高学生理解、积累、运用语言的能力。而这些能力的发展、提高,无不要求教师以教材为根本,以课文为依托,让学生有比较多的时间和机会与文本打交道,从中获取信息,汲取营养,提高对语言文字的感受、理解、积累、运用能力。学生与文本多接触、多会面、多对话,就容易认识文本、了解文本、熟悉文本、掌握文本。道理如此简单,但在一些课堂上,文本似乎成了摆设.文本被“虐待”的现象时有发生。[第一段]  相似文献   

8.
许安宁 《考试周刊》2012,(25):16-16
深刻解读文本,领会教材的本质内涵是实现有效教学的前提和保证。作者提出了深入解读语文教材文本的具体策略,即解读题目,理解文本的核心;熟读内容,把握文本的框架;自我真读,探寻文本真意,并结合教学实践加以分析,论证深入解读教材文本是提高语文课堂教学实效的前提与基础。  相似文献   

9.
教材在我国教学中具有重要的地位与作用,教材文本是多主体意志的反映,有着鲜明的教学意识.我国教材文本多为文选型,在新结构中文本具有新的特征与意义,与原文本存在一定的张力.教学功能上,教材文本具有引发与示范的功能.教材文本的特性与功能相互依存,深刻地影响着教学的实践形态.教学中核心文本带动群文阅读,教读、精读促进文本细读,对话交流提升语文核心素养等,既是现代教育研究的成果,也是新课程语文发展的方向.  相似文献   

10.
新教材观认为,教材是潜在的文本,只有经过读者(师生)与教材文本的对话,才能实现视界的融合,才能将其转化为现实的文本。因为读者的认识和眼界存在着差异,所以文本的教学价值往往会超越作者赋予文本的原初意义。面对文本的诸多价值元素,教师在教学时应该根据教学的要求进行合理取舍,把握教学节奏,让阅读教学更显从容。  相似文献   

11.
教学过程由一系列复杂而又专业的活动所组成,其中最基础和最重要的活动就是教师对教材文本的解读,教师对教材文本的解读涉及教学设计、教学内容以及教学效果。因此,对教材文本解读方式的研究显得尤为重要。【文本解读的几个概念】1.解读这里的"解读"主要是指教育教学中的解读,不同于一般的解读,它针对的是课堂教学,对象是教材,主体是教师和学生。解读是相互统一的两个过程,即教师先行"解"的过程和教师与学生在课堂学习中相互碰撞"读"  相似文献   

12.
教材中的每一个文本都有自己的个性特点。在教学中,教师要读懂文本,理解文本的原生价值和教学价值。这是教材文本独有的个性。有效的语文教学要关注文本个性,并以此为依据,设定教学目标、选择教学策略、品读重点语句,从而提高统编教材的教学效益,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  相似文献   

13.
曹明海 《小学语文》2008,(11):10-11
尊重教材文本,切实把握教材文本,发掘教材文本构成的教学内容资源,是确定教学内容的基础和前提。在教学过程中或许根据教学实际要对教材文本构成的教学内容资源做些取舍与整合,但是不可抛开教材文本的内容资源而“在碗外找饭吃”,背离教材而另搞一套。中小学语文教学实践说明,漠视教材,架空教材,抛开教材文本的教学资源,把教材文本仅作为一种“教学的摆设”而随意拓展与发挥的教学行为,只能导致教材文本的“异化”,  相似文献   

14.
教材文本是编者专家多年研究的心血,是在实践中不断修正的结晶。它是教师借以向学生传递知识、培养能力的基本载体,是教学实践中千锤百炼得出来的资源。我们不反对教师创造性地改造和重组教材,但这种改造与重组必须建立在全面把握教材意图和充分尊重教材文本的基础之上。  相似文献   

15.
在现代教材观下,教材是一种文本,是一种特殊的文本,它具有文本所具有的意义的开放性、历史性、生成性和创造性等特征,是师生互动、平等对话的媒介,是教学过程中师生对话的平台.纵观许多成功的阅读教学,都是以教师对文本深入、独到的解读为基础的:而阅读教学中很多问题的出现,都与教师对教材文本缺少深入的解读有着紧密的关联.为此,我们有必要思考和探讨语文教师对教材文本的解读.  相似文献   

16.
语文教材是中学语文课程的集中体现,是一种静态的文本。中学语文教学中的文本解读是指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感知、理解、评价、创获文本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主体(教师、学生)通过观照客体(文本)与文本作者进行对话。由于主体的差异性,解读的结论就是千差万别的,教师的主导作用就在于给学生导航,以自己的解读过程影响学生的解读。[第一段]  相似文献   

17.
影响经典教材教学解读的因素很多。过去教材编写,文学作品归于文章文体,从文章学角度进行教学解读。新课标实施以来,教材编写重视文学文体,但教学解读的文章学视角依然隐约可见,对文学文本的"这一篇"特点重视不够。文本的教学解读受主流意识形态影响甚大,通过删改、阐释,一些作品的主题被改变。解读者不熟悉作者创作思想、写作背景,不重视艺术观念的更新,导致文本误读。经典教材教学解读存在的问题会削弱学生审美意识乃至个性的培养。要改变这一现状,应当以学者化方式促进语文教师专业成长,加快知识更新。  相似文献   

18.
在开发教材文本资源时,教师应深入钻研教材,正确理解教材.在教材加工、改造与运用过程中,教师应注意效度、广度、适度的把握,进而做到用教材教.  相似文献   

19.
一、文本解读的指向教师文本解读,是指教师对教材的自主解读,解读文本的文(存在形式)、道(内容、主旨)、质(作者和文本本身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一篇作品,必须从文入手来领悟道,从质入手解析文,再从道入手把握文,从文入手把握质。具体地说,只要看用什么样的文字反映什么样的事实  相似文献   

20.
高校辅导员参与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本是指作家创造的同读者发生关系之前的作品本身的自在状态。一切文学活动都围绕文本来进行的:作家创作文本,读者阅读文本……当然,还包括编教材的专家研究和选择文本。文本进入我们的小学语文教材后,我们的语文课堂教学当然也要紧扣文本,离开了文本解读的语文课堂教学是不可想像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