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学生的创新意识是在主动探索知识的过程中得到培养的。建构主义学习观提出:“知识并不能简单地由教师或其他人传授给学生,而只能由学生根据自身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主动地加以建构。”因此,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要鼓励学生用自己的方法去探索和思考问题。在教学实践中。我通过“猜——试——想——议——做”的方式.努力营造创新氛围,鼓励学生大胆探索,  相似文献   

2.
张伟 《教育探索》2008,(5):54-55
计算机辅助教学(CAI)是改革传统数学教学的好方式之一,但因为受教师的认识及计算机软硬件条件等的限制,目前应用数学CAI仍有许多不足.为此,在数学CAI的推广应用中,应重视应用建构主义理论作指导,将建构主义、计算机多媒体技术与数学教学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3.
学具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如何有效地利用学具展开教学活动,使思维、操作、表达有机结合,促进学生的发展呢?下面的教学片断能带给我们一些启发.……  相似文献   

4.
数学教学要从应试教育转变为素质教育,必须从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中解脱出来,采用多种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在课堂教学中实行“练、讲、悟、导”不失为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文章从三个方面论述了小学数学教学的根本特点,即在新课导入、教学方法上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教学过程中发挥教师的搭桥、引导作用,并能在学生独立思考、动手操作的基础上充分运用合作探究式的教学方法。这是在新课程实施当中作为一个小学数学教师必须具备的教学技能。  相似文献   

6.
培养学习者的创新能力是我们数学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目标.在实际的学习中,由于学习者在掌握知识和解决问题时所采取的方法不同,其学习与解决问题的效果也不尽相同.因此,新课程要求我们数学教育工作者要有新的教育、教学理念.  相似文献   

7.
冯俊 《小学教学研究》2005,(12):23-24,26
当前许多“版本”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评价标准不知不觉地走进了越来越“理想化”和“细化”的误区。教学评价应努力尝试从“真实”、“扎实”、“大气”、“灵气”等四个方面来重构新课程下小学数学好课的标准。  相似文献   

8.
唐恒钧 《中学教研》2004,(12):18-20
前苏联著名数学教育家A·A斯托利亚尔指出:“几何教学问题仍然是中学数学教育现代化的最复杂的问题之一”而“数学教育现代化首先的意思是教学的思想接近现代数学,即把中学数学建立在现代数学的思想基础上。”考察近些年陆续推出的各国数学课程标准,演绎推理在处理几何内容上的绝对统治地位已不复存在,更多地采取了变换、向量等现代数学思想方法。本文将通过一则案例,试图讨论各种处理方法所具有的独特价值及其存在的困境。  相似文献   

9.
“创设情境”是数学教学中常用的一种策略,是学生参与学习的具体现实环境;是学生掌握知识、形成能力、发展心理品质的重要教学资源;是沟通现实生活与数学学习、具体问题与抽象概念之间的桥梁。它直观、生动、形象,能引起学生更多的联想,诱发学生思维的积极性,从而使学生自主、快乐地参与到学习中来。情境创设得好,既可以将数学知识还原到生活中去,让学生感受到学习的价值,又可以吸引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数学活动。那么,创设情境需注意哪些问题呢?  相似文献   

10.
岳军 《新课程研究》2010,(5):163-163
信息技术作为一种工具,在教学中已经得到广泛应用,其中在教育教学应用最多的应是多媒体辅助教学和互联网资源共享。用好信息技术这门工具,对学生学习兴趣和效率将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小学语文教学法》是师范学校一门重要的专业课,直接为师范毕业生从事小学语文教育教学工作服务。它的教学兼具双重任务:既要学生“会学”,又要学生“会教”。由此可见,这一学科性质决定了我们在课堂教学中不仅要引导学生理解教材,学习教法,而且要注重实践环节,即切实加强对学生实际操作能力的训练。为此,我们提出了“自学导读———教师点拨———范例引路———参与实践”四位一体的课堂教学模式。该模式从专业课的特点出发,从未来教师的需要出发,以学生教学能力的形成为指归,它遵循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训练为主线的原则,把教师讲授和学生自学结合起来,把教育理论与教学实践结合起来,有效地训练学生的教学基本功,以适应现实和未来小学语文教学需要。该模式的具体操作程序是:自学导读。在定向、定量、定目标的前提下,教师提出问题和要求,学生自读教材。这样做能促进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发挥,使学生由被地学习转化为积极主动的学习。教师点拨。在检查学生自学的基础上,教师点拨、答疑,并适当补充与教学内容有关的当前小语教改信息。这样不但使学生能动地理解、把握了教材内容,而且拓宽了学生视野,弥补我们的课本不能短周期翻新的不足。范例引路。根据教学内容和重点放教学录像...  相似文献   

12.
众所周知,同一数学问题,应用不同的知识和方法,则会得出不同的解题方案.  相似文献   

13.
成功的人才教育不是灌输知识,而是将开发文化宝库的钥匙,尽可能地交给学生,因此,在新理念指导下的数学课堂,教师应重视和加强学生学习策略的指导,让课堂“动”起来,让学生“活”起来,使学生会读、善究、巧思、活用,  相似文献   

14.
尹旭华 《中学文科》2009,(18):119-119
课程改革的施行,远程教育的发展,深深地影响着课堂教学。教育教学要重新认识课堂及其教师、学生、教材等诸组成要素,树立新的课堂观、新的教师观、新的学生观和新的教材观。  相似文献   

15.
《数学课程标准》在“课程目标”中明确指出要让学生“形成解决问题的一些基本策略,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发展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为了让学生把解决问题的一些具体经验提升为数学思考,不断增强运用策略解决问题的有效性和自觉性,进一步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苏教版教材从第二学段开始每一册都编排有一个“解决问题的策略”单元,相对集中地介绍解决问题的一些基本策略。  相似文献   

16.
陈庆 《教学研究》2006,(6):559-562
面对时代的挑战,数学课堂既要超越知识和技能的篱笆,又要突破以“人文“代替数学的重围,走向智慧.追求人文,生成智慧的学习;营造充满情趣、乐趣的数学课堂,这是笔者对心中的数学课堂的诗意畅想.……  相似文献   

17.
小学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是思维的抽象、概括过程。教师在数学教学中要充分、灵活。实施思维培养的三大思维环节是质疑、探索、解决。  相似文献   

18.
[题目]右图中,大圆半径为6,则其阴影部分面积为_____。(2002年全国小学数学奥林匹克决赛A卷第6题)  相似文献   

19.
在“活动”中学习学生是认识活动的主体,活动是主体存在和发展的基本方式。教师要把学习数学的时间和空间都还给学生,让学生拥有主动权,让学生主动地参与教学活动,在愉快的活动中获取知识。教学中,我巧妙地把自己置于幕后,把学生推到台前,把课堂真正地还给学生。例如:在讲等底等高的圆柱和圆锥的体积比较时,学生4人一组,每组有一对等底等高的圆柱和圆锥,还有一个大一些与一个小一些的圆柱和一盆带红颜色的水。每一组同学都拿起圆锥和那3个圆柱,比一比高和底面的圆直径的大小。然后,学生把圆锥装满水倒在自己选择的圆柱里,只许倒3次,看看有怎样的情况。通过实验,学生自己得出的结论是:当圆柱和圆锥等底等高时,圆锥倒3次刚好倒满圆柱。这堂课,我自始至终引导学生自己在活动中发现规律,探索知识,同学们都感到很愉快、很自豪。我想:只有把主动权还给学生,让学生主动参与的学习,才是有效的学习。在“主动”中发展学生的学习不是简单地接受知识,应在体验、领悟和创造中学习。让学生自己去探索知识、解决问题至关重要是方法。教师要找准新旧知识之间的连接点,以知识的魅力激发学生,满足他们好胜、好奇、好表现的心理,让每个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过程中,都有表现自己才能的机会。...  相似文献   

20.
数学是思维的体操,数学活动的本质是学生的数学思维活动,忽视学生数学思维训练必然会导致数学课堂效率低下。尽管大多数学生都具备能进行有效数学思维的禀赋,但是现实中并非所有的学生都能利用这种禀赋,不少学生数学学习效率不高通常与他们思维习惯不好以及数学思维品质不高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