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豆芽     
刘同 《课外阅读》2015,(4):10-12
<正>12岁,我跟武子在初中相遇,又因为成绩都排在班级后几名而成为朋友。一般成绩差的人不喜欢看自己的试卷,也不计较得了多少分,但我们俩却特喜欢攀比。"你看我48分,比你高两分。""你才51分,哈哈,我58分。"老师对我们这种奇怪的比较感到好奇,当着大家的面叫  相似文献   

2.
“清贫”一向是我生活的坐标,孟子曾用“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告诫我们,鲁迅曾说过:“生活太安逸了,工作就被生活所累”。这一句句警言,无时不刻不环绕着我。我作为一名高职生,要在学校生活5年,5年是不多,但我要在这5年中慢慢长大,而父母却一天天地衰老。可我还要已操劳了大半生的父母养育5年呀!5年哪!父母用血汗挣来的钱,能用来摆阔吗?不,绝不能,因为这每分钱都代表着父母的心呀!爱迪生小时靠在风雨里卖报一分一分积攒钱上学,做实验,从没有吃过好东西,也没有享受过。邓小平在留学中一边打工,一进学习,在那简陋的洋房…  相似文献   

3.
2002年我首次参加高考,分数为436分,我觉得我的失败在于未发挥好。于是,我抱着希望参加了复读班。一年来,我时常感到孤独,压力也特别大。2003年高考时,我才考了412分,比第一次低了24分。我真的很想不通,300多天的复读,换来的分数竞然是“倒退”,我是那样努力,为什么高考却总考得不理想?现在我第二次复读了,说实话,我真担心2004年高考会不会考得更差?河南赵宝亮  相似文献   

4.
“我的文章成了高考题,而我却不会做……”,一位今年刚从北京一著名高校毕业的优秀毕业生,在博客里十分感慨。据报道,发表于2008年12月24日《中国青年报》的《寂静钱钟书》被选为福建省2009年高考语文阅读题,原文作者近日自己试做了一遍题,总分15分中只拿了1分。尤为荒谬的是,一个被作者认为“说出了我内心最真实意图”的选项,参考答案却判定为错误。  相似文献   

5.
我最好的朋友:你好!最近好吗?我想你过得一定很不错,可是这段时间我却一直不敢面对你。我好害怕你的眼神,并不是你对我不好,可是你对我越好,我就越不安心……还记得那次考试吗?也就是我被老师表扬的那一次,我是100分,而你只得了97分。也许你已记不清了,但我却记忆犹新,因为,那是不光彩的100分……  相似文献   

6.
车五乙 《青少年日记》2006,(8):F0003-F0003
我儿子已经八岁了,可是却整天只知道玩。为此,我很头疼。他数字还好,语却一塌糊涂。那天我语重心长地说他:“小风,你怎么语就考了60分啊!咋回事啊?”他不但不悔,还反击我说:“我们语老师特没劲,章也没趣。都考了60分了,及格了。”  相似文献   

7.
姐姐:你好,最近身体还好吗?我这学期期中考试的成绩不理想,虽然数学得了100分,但语文只得了90分。我的数学成绩有了明显的进步,语文却退步了,我感到很愧疚。你知道,我以前的数学成绩不好,是因为弄不清概念。上学期,我们班换了一位数学老师———郭老师,郭老师很关心我的学习,我在她的耐心指导下,弄清楚了过去感到模糊的一些概念。郭老师还常常鼓励我,要我学好数学,这样,我每次数学考试成绩都在98分以上。姐姐,你一定为我的进步感到高兴吧!我的语文考得不好的主要原因是在读课文,背课文的时候没有注意标点符号,而…  相似文献   

8.
笔有幸参加了今年高考作的阅卷工作。历时六天,内心时常被公平与同情撕扯着。当我面对凝聚着考生的心血、在考场上精心打造的800字的作而不得已打上不及格的分数甚至十几分、几分时,我的内心在承受煎熬。我不明白12年的寒窗苦读,学生们怎么连话题都读不明白。在作教学中,我们经常强调个性、创新,可我们的许多考生还在犯着最初级的错误——审题失误。  相似文献   

9.
成士荣 《教师》2010,(34):12-12
在教学教育活动中,我们经常会遇到来自各种学生的不同问题,然而解决这些问题的手段却因各人的差异而存在着千变万化。而我在英语教学中最常用的一个方法便是:用书信与学生进行交流。这种方式既能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又能让问题得到深人的解决。如:我所教的12班中有位姓洪的学生,他是一位头脑灵活,但却很懒的学生;平时上课喜欢开小差,上课长期是一副无精打采的样子。由于该生在刚考过的一次单词比赛中只获得了11分的成绩(试卷总分为100分,有100个这册书的单词),  相似文献   

10.
参加英语专业的自学考试以来,我的成绩除了英国文学史及作品选读61分(以下简称英国文学)以外,其他课程都在74分以上。但是,我却一直为这个61分而感到骄傲。  相似文献   

11.
李妍 《师道》2005,(2):12-13
做教师八年了,说实话不喜欢这个职业。虽然不喜欢,但我却在努力地工作着。教师真的是个神圣的职业.我生怕自己不小心玷污了她的名声而误人子弟,就越发的小心翼翼。因此我在工作中取得了一些成绩,也得到同事和领导的认可。可我的心里知道自己并不喜欢教师这个职业,却又没有勇气挑战自己改行做自己喜欢的事情,从头而来的艰难让我不敢轻易冒险。  相似文献   

12.
重考是福     
每一学科都能一次通过,是所有自考考生梦寐以求的,但真正能如愿以偿者毕竟凤毛麟角,因而重考成为大多数考生不愿面对却又必须面对的现实。但如果说重考是福,怕是令人难以置信,然而这确是我的真实体会。我重考的学科是中国古代文学史,该学科是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段的重头戏。2000年上半年我以57分痛失过关的机会,偏偏下一次考试不但换了教材,而且由一门课改成了两门课(分两次考试)。我的其他学科都已通过,眼看就要拿到文凭,这下可好,毕业时间至少推迟一年半,还要再重新学习一部教材,至少再参加两次考试,而这些仅仅由于…  相似文献   

13.
伟大的笨蛋     
刚满12岁,我就步入了考试这块冷漠的领地。主考官们最心爱的科目,几乎毫无例外地都是我最不喜欢的。我喜欢历史、诗歌和写作,而主考官们却偏爱拉丁文和数学,而且他们的意愿总是占上风。不仅如此,我乐意别人问我所知道的东西.可是他们却总是问我不知道的。  相似文献   

14.
时光易逝,似水流年.在我慢慢成长的日子里,有两个人额上的皱纹在增加.发间的银丝在出现……这便是我们的爸爸妈妈. 他们逝去的青春究竟被谁拿去?恐怕这个问题谁也答不上来.我只知道我长得越来越高,越来越壮,而他们却在一天一天消瘦;我在一天天长大,而他们却一天比一天衰老;我在一天一天自立,而他们却越来越"依恋"我.他们把自己的青春注入了我的身体里,我长大一分,他们的生命便失去一分.  相似文献   

15.
无言的谴责     
人言岁月无痕,而我感恩岁月有痕的生活。有稚童相伴的日子怎能无痕?岁月流逝,爱痕却越来越深,从中我悟出了许多做人的道理和教育的真谛!我永远不会忘记那双眼睛,那双充满谴责的眼睛,尽管这无言的谴责使我内心痛苦多年,但我宁愿承受,宁愿这谴责陪伴我一生……那双眼睛曾经那么熟悉,曾经那么明亮,充满好奇;那么清澈,充满天真。那是六年前的事了。小川,一个很帅气的男孩,期末考场上他愁眉不展,站在一旁监考的我心里却有几分得意:他平日里不勤奋,作业拖拖拉拉,学习态度也不端正,我的苦言相劝常成为他的耳旁风,这次正好让他…  相似文献   

16.
2007年1月20号是我第二次考研。不是我曾经不努力,而是竭尽了全力。只是我不明白,我学了心理学专业,考的也是心理学专业,可是当我看到成绩的那一瞬间,却不能描述出自己心里的感受;我努力了两年,也曾在那间名为“考研自习室”的教室认认真真苦读了五百多天,可是,出乎我的意料之外,今年的专业课只考了89分,比去年的118分  相似文献   

17.
E-mail诉衷情     
有一天晚上,我在查看个人电子信箱的时候,发现了这样一封信:张老师:您好!今天我们发了昨天考的数学试卷,我得了100分,我非常高兴。按惯例,每位得100分的同学都可以得到一枚勤学雏鹰奖章。别的得100分的同学都得到了,我却没有。我检查了一下试卷,发现确实是100分,写得也很工整。是我有什么地方做得不对吗?请和我说清楚吧。一位不太高兴的学生有这种事?肯定是因为我的粗心遗漏了这位同学的雏鹰奖章。这位同学的来信及时提醒了我。第二天,我想办法弥补了自己的过失,那位同学的脸上又绽放了灿烂的笑容!像这样的信,我收到过不少…  相似文献   

18.
我想做一天差生,差得让老师咬牙切齿,让家长头疼。小学时,我总是班里的优秀生。试卷拿回家,如果低于90分,就会被家长痛斥一番;而差生的待遇却让我眼红,有几分提高,就可以向爸妈“领赏”,尽管只是六七十分:  相似文献   

19.
“变性”     
素质教育一例SUZHIJIAOYUYILI秋是个男生,却长着一双秋水涟涟的女生一般的眼睛,让人平添几分爱怜。见过秋的人,没有谁不认为他是个好孩子。而我并不这样认为,因为秋老是让我生气。有一回上课,我给大伙儿做惯性演示实验。老师上课,也是表演。舞台表演并不要所有人都注意,上课则不行,要所有孩子们都得睁大眼睛。纸片飞去了,但鸡蛋并没砸碎,它落了下去,安然无恙地躺在一个盛水的烧杯里。孩子们高声惊叹着,而秋和旁边的一群女孩子,却忘情地嘀咕着,一点也没听清我讲什么。下课后我把他叫来。我的脖子胀得很粗,准备好好训他…  相似文献   

20.
肖琦文 《初中生》2009,(12):54-55
你相信吗?我的烦恼源于我考了100分。我考过许多个100分,每次都十分高兴。而这一次却让我伤透了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