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传统儒学与古代散文的历史走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几千年的历史发展中,作为中国传统文化轴心的是孔子开创的儒学,它所产生的一整套文化价值观念,成为左右文学发展的主要杠杆.在传统儒学影响下,古代散文在其整个历史流程中,封闭性的理论结构和开放型的创作心态始终显示出尖锐的矛盾,同时也为古代散文的发展标示了一条明显的轨迹.  相似文献   

2.
新世纪以来,在中国大陆以儒学为核心的传统文化热潮颇有方兴未艾之势。乘着这股传统文化热、国学热、儒学热,影视界翻拍经典的高潮势不可挡。其中电影《孔子》的推出具有一定代表性。《孔子》对古装战争片模式的重复、对儒学思想的隔膜误读、对市场的自觉倾斜妥协等原因,使得影片重释孔子的预期并没有实现,远未触及儒家文化传统的核心。这些问题在其他影视翻拍剧中同样存在。在大众传媒时代,儒家文化传统该如何重建,这样一个急迫而重大的命题,摆在了我们面前。  相似文献   

3.
王殿卿 《中国德育》2006,1(11):40-44,95
孔子及儒学的再生是社会变革的产物。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是现代化的动力而非阻力。中国进入文化建设的新时代,优秀的传统文化在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随着国力提升,中华文化必将再次走向世界。新形势下,对孔子和儒学的价值应做新的评价和开发。  相似文献   

4.
儒学与儒教     
中国传统思想产生于春秋战国时代,儒家就是当时一个影响较大的学术团体,被称为“显学”。当时儒学只是理性的政治哲学,也可以说是政治智慧。汉代独尊儒术以后,儒学更受重视,在两汉之际就产生了迷信儒学的纬书,对孔子与儒学加进了一些神奇的内容。从那以后,历代当政者都要到孔子庙祭祀孔子,这就产生了信仰儒学的儒教。简单地说,历代书院是传承理性的政治智慧,各地的孔子庙则是出于信仰儒教,祭祀孔子的地方。这就可以明确了儒学在书院中传承,儒教在孔子庙中持续。儒学与儒教并存于世,可以相互配合,也可以各自发展,不必要求统一。  相似文献   

5.
儒学实践理论概念考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自孔子创立儒学开始,实践便成为其重要的思想内容之一。然在传统儒学中,实践往往被局限于道德范围之内。儒学要发展就必须对现实社会中存在的时代问题给予创造性的解决,而儒学实践理论这一概念将传统儒学的道德实践和现实时代问题很好地结合起来。儒学实践理论是儒者以仁爱为内核对时代问题进行思考和理论创新的建构的哲学,即在儒学实践理论这个概念中,其主体是具备道德价值、强调个体的修为、拥有浓厚的历史文化意识、在道德价值观照下去审察历史和现实的哲学工作者和思想者,其理论的内核是仁爱,其中心内容是反思时代问题和理论创新,其本质是建构的理论哲学。  相似文献   

6.
《考试周刊》2016,(38):12-13
朱熹作为继孔子、孟子之后最杰出的儒学大师,其一生都在为教育事业奋斗。朱熹的弟子汇集朱熹关于读书的训导编订的"朱子读书法"是古代最有影响的读书方法论,为后世提供了诸多借鉴。  相似文献   

7.
司马迁在《史记》的《孔子世家》、《仲尼弟子列传》、《孟子荀卿列传》和《儒林列传》等几个篇章中,系统记载了春秋战国、秦汉之际以至西汉前期儒学的兴废与发展状况,是我国最早的一部儒学史。它可分为三个时期:春秋战国时的儒学,其代表人物为孔子、孔子弟子及孟子、荀子;秦汉之际的儒学,此时六艺湮没;汉代儒学,其代表人物为诸学者及学官。纵观整个儒学史,司马迁的写作始终围绕着两个重点:一、儒学与六艺的关系;二、儒学在各个时代的不同遭遇。  相似文献   

8.
<正>儒学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和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民族精神的主流,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是凝聚之学、兼容之学、经世之学、致用之学。在儒学与孔子热的背景下,过度演绎孔子故事与传奇已让孔子面貌有些失真。中学历史教育有责任和义务基于家国情怀向学生传播一个真实的孔子,让孔子回归成一位可敬可爱、可亲可近、可圈可点、温柔敦厚的思想家、政治理论家、教育家,让学生感悟"至圣"也是在困厄与磨砺中产生  相似文献   

9.
王殿卿 《今日教育》2007,(10S):20-21
儒学普及的现状 十几年来,普及儒学的活动有了很大的发展。近年来,国际儒学联合会、中国孔子基金会、中华孔子学会、炎黄文化研究会等学术团体.在海内外作了很多富有实效的宣传和普及儒学工作。一些省市纷纷成立的“儒学会”“孔子研究会”“炎黄文化研究会”等学术团体,面向基层和群众积极开展儒学普及工作。[第一段]  相似文献   

10.
《大学》在儒学史上具有比较特殊的地位,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有着积极的意义。宋代《大学》居《四书》之首,达到与《五经》同尊的地步。《大学》纵贯儒学发展的两个主要阶段———先秦儒学和宋明理学,本文试研究《大学》与先秦儒学的关系。先秦儒学是儒学发展的第一阶段,从春秋时期孔子创立儒学到战国末年直至秦汉之际,儒学有个发展、演变的过程。儒学的产生有着深厚的社会根源,它在殷周文化大传统中酝酿,〔1〕适合中国的宗法社会和自耕自足的农业经济,所以有强大的生命力。先秦儒学在百家争鸣中成为显学,但它在先秦只是一个民间自由学术派别,…  相似文献   

11.
魏晋玄学主要探讨名教与自然之关系.魏晋时期,儒学顺两汉独尊传统,仍深居人心,孔子亦继续保持圣人形象,在此情形下,很多玄学家便不得不正视儒学,何晏与王弼都注释了<老子>、<周易>、<论语>三部经典,其中两部属于儒家.王弼一方面顺文化传统,认孔子是圣人,主张孔子高于老子;另一方面又深契道家,不觉便以老解<易>、以老解孔,多有不当之处.通过辨析王弼对儒道两家三部经典的注解及圣人体无论,来评价其儒道融合思想.  相似文献   

12.
儒道两家思想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战国时代,儒墨并称显学,但到汉代,墨学中绝了。道家是隐士之学,虽非显学,却有广泛的影响。汉代以后,儒学成为中国社会的主导思想,道家之学亦延续不绝,成为儒学的补充。儒道两家的哲学思想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和演变都具有重要而深远的影响。儒学创始于孔子。孔子的思想是夏商周三代政治文化的继承与总结。儒家对于远古时代的神话与传统不感兴趣,孔子删定《尚书》,断自尧舜,对于尧舜以前置而不论。(近代疑古学派怀疑尧、舜以及大禹俱非历史人物,但是从先秦儒、墨、道、法各家著作来看,各家  相似文献   

13.
儒的前身是官学的学官 ,为人师是他们的职业 ;儒士作为术士 ,就是习传诗书、礼乐等经艺之人 ,被人称为儒术、儒家。在孔子之前中国就有了儒、儒术、儒家之称。孔子出身于儒士 ,是儒术的集大成者 ,他创立了儒家学派 ,他们的观点 ,主张称为儒学 ,儒学在批判、继承古代文化方面有独到的贡献 ,因而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代表 ,在世界文化史上独领风骚  相似文献   

14.
《考试周刊》2013,(A3):25-26
<正>儒家传统是中华民族传统价值观中的一支,儒家学派是中国哲学思想中最重要的学派,儒学是在继承、发挥殷周礼仪文化的基础上,孔子创立、孔孟发挥的政治伦理文化。在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可以说儒家思想逐步发展成为中华文明的主导思想。儒学作为一种文化曾以强势的道德意识及政治理想成为贯穿中华民族历史的主流价值观,成为传统中国人立身处世的原则和规范,时至今日,在科技飞速发展的今天,儒学还有存在价值吗?因为一百年来,中国受西方功利主义的影响,功利主义盛行,在某些中国人的心中,功利主义已占了上风。功  相似文献   

15.
《考试周刊》2019,(48):1-2
《论语》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共20篇492章,是中国春秋时期一部以语录体为主的散文集。它主要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比较集中地反映了孔子的思想,是传统儒学的重要代表作之一。其中所涵盖的孔子关于社会政治、教育和伦理等方面的原则和方法,是中国早期社会的重要文化来源,与此同时,它也阐释了某些普遍的社会心理,主要包括仁、义、礼、智、信等。仁、义、礼、智、信之间是相互制约、相辅相成、和谐共生的。  相似文献   

16.
孔子,是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者,儒学教育理论的奠基人。  相似文献   

17.
民主作为17世纪启蒙思潮的理论建构,构成了西方现代价值观的重要特性。面对这个依然强势的西方中心主义观点,杜维明提出新儒学的发展关键在于对其价值提出挑战和回应。孔子本人的学说恰恰为儒学的发展提供了具有创发性的传统根基。这不仅使它能在启蒙思潮产生时,开发出中国文化的引导作用,而且有可能对西方现代性面临的困境作出回应。  相似文献   

18.
《孔子家语》是一部儒家经典著作,在一定程度上真实反映了早期儒学发生、发展的情况,是研究孔子及儒家思想的重要资料。书中体现了儒家伦理道德思想、政治思想和教育思想,对后世有着积极而重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儒的前身是官学的学官,为人师是他们的职业;儒士作为术士,就是习传诗书,礼乐等经艺之人,被人称为儒术,儒家。在孔子之前中国就有了儒,儒术,儒家之称。孔子出身于儒士,是儒术的集大成者,他创立了儒家学派,他们的观点,主张称为儒学,儒学在批判,继承古代文化方面有独到的贡献,因而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代表,在世界文化史上独领风骚。  相似文献   

20.
孔子思想已经产生两千五百年了,为什么今天忽然在国际上热起来了?同学们普遍认为,这是因为中国近三十年的变化日新月异,令世人刮目相看。的确如此,中国GDP迅速超过20万亿元,居世界第四;硬实力巨变的背后是起支撑作用的软实力,包括孔子和儒学的中华传统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