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郭连盛 《语文天地》2013,(16):62-63
"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说到底,学生必须运用语言文字进行听、说、读、写、思,而读是其中最重要的能力之一,因此,阅读教学在初中语文教学阶段,乃至整个教育过程中都有相当重要的地位。如何为学生打下扎实的阅读基础,如何训练与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笔者就此谈一些点滴体会。  相似文献   

2.
阅读的过程应该伴随着高度活跃的思维活动,这就是"思读"。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让思考渗透到学生的整个阅读过程中。教师不仅要拓展"思读"的内容,而且还要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通过开展相关活动,迁移运用课堂内学习的阅读技能等方法促进学生进行"思读",提高他们阅读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3.
没有问题的引导,就不会有思考的过程;没有质疑的声音,就不会有创新的实践,正如孔子所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在教学过程中,就是要促进学生"学"与"思"的完美结合,因此,教师在初中数学教学中,要学会运用问题引导学生思考,要善于运用问题促进学生学习。  相似文献   

4.
教师在阅读教学中应该注重"阅读、思考、表达"这三种能力的迁移和运用,引导学生重视语言形式的学习,注重表达方法的领悟.教师应充分发挥教材的"例子"功能,引导学生发现语言文字的规律和言意融合的妙处,习得阅读方法、思维方法和表达方法,并加以迁移运用,有效地提高学习效率.  相似文献   

5.
<正>语文教学是干什么的?说白了,就是教学生学语言、用语言的。那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落实"语言文字运用"这个核心目标呢?一、体现引导学生"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过程讨论这个问题前,有必要先弄清楚"学习语言文字运用"与"语言文字运用"的区别。简单地说,"运用"是目标,"学习"是过程。学  相似文献   

6.
"读"与"思"是不可分割的。在学习过程中,两种行为相互促进,相辅相成。作为阅读的引导者,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引导学生一步一步地学会思考,学会从不同侧面解读文本。  相似文献   

7.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要将学习和思考充分结合起来,在学习的过程中进行积极的思考,在思考的同时也要善于学习。初中阶段的语文教学过程中,阅读思维能力的培养至关重要,文章详细分析了初中语文教学中阅读思维能力培养。  相似文献   

8.
白玉华 《家长》2022,(4):45-46
"让学引思"是一种教学理念,也是一种教学方式."让学"就是让学生亲身经历学习过程,在时间和空间上保证学习活动的真实发生和正常展开;"引思"就是引发、引领、引导学生思考,保证学生思维活动的深入进行,养成思考的习惯,实现学习者和思想者的统一.如果家长能够借助和利用"让学引思"这一理念培养孩子阅读,会激发孩子阅读的积极性和主...  相似文献   

9.
新课标提出:语文课程应注重引导学生多读书,多积累,重视语言文字运用的实践,在实践中领悟文化内涵和语文运用规律。而带领学生进行阅读训练,在阅读过程中发展学生的思维,学习语言文字的运用能力是实践之道。笔者认为:在真正的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从细细揣摩领悟中,去学习语言文字的运用方法是最恰当的。本文就将针对上述观点,展开具体论述。  相似文献   

10.
《考试周刊》2015,(85):57-58
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学习语言文字运用重在"用"字,通过课堂培养学生的"语用"能力,语文教学中,要一眼看课文内容,一眼看文章的写作方法,要在读准课文的基础上,深入、透彻地理解课文内容,充分利用学生对课文的深度阅读、理解,引导学生学习作者的表达方法,并在具体的语言实践中尝试运用各种表达方式,找准语用点,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相似文献   

11.
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学习语言文字运用重在“用”字.通过课堂培养学生的“语用”能力,注重让学生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识字;将童年生活的状态及经验同语言文字的学习运用相结合;以语文知识、方法和语文技能,即本体性教学内容为目标展开教学.准确把握年段特点,尊重学生对文本内容个性解读的同时,注重在阅读过程中教给学生阅读的方法,培养学生归纳概括等语用能力;充分利用学生对课文的深度阅读、理解,引导学生学习作者的表达,并在具体的语言实践中去尝试运用各种表达方式,找准“语用”点,提高课堂效率.  相似文献   

12.
正《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这句话准确界定了语文课程的性质,明确告诉我们,学习语文的重点在于语言文字运用。强化语言文字运用,可以提高学生的语言感悟、运用能力,在听说读写的扎实训练中提升语文综合素养。贯彻落实课标精神,阅读教学就应该以提高学生语文能力为目标,把落脚点放在语言文字运用上,以语言文字运用为重点,引导学生在听、说、读、写、思的语言文字运用中提高语文能力,实现语文阅读教学的本真回归。  相似文献   

13.
正阅读教学的重中之重是学习语言文字运用,而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前提则是引导学生整体阅读。整体阅读不但能帮助学生深入学习,还能培养学生自主阅读、课外阅读的能力。当然,课堂教学并不缺乏整体阅读,但是学生的阅读大多依赖于教师引导的语境、课堂营造的情境、同学交流的场景,因此还谈不上是真正的整体阅读。既然学习  相似文献   

14.
在素质教育背景下,传统的"填鸭式"教育理念不仅不利于学生的成长,甚至会抑制学生的学习兴趣。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既要引导学生主动学习,更要引导学生主动思考,真正实现学思结合、以学促思,这样才能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一、尊重主体地位,提倡自主学习"以学促思",就是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主动的思考。  相似文献   

15.
正小学语文课堂上的提问是激发学生阅读、思考、讨论的重要方法。当下语文教学强调学习语言文字运用,而课堂教学进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机制下,因此教师的提问显然不是控制学生被动学习,而是体现为对学生学习状态的及时把握和有效引导。一、问在认识不清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学生往往容易停留在浅层、表层意义上的"读过",与要求在文字中走  相似文献   

16.
小学语文教材中课后的“思考·练习”是教材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提示了教师的教路,学生的学路。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教科书(修订版)中的“思考·练习”体现了3个“注重”:注重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整体感悟,理解课文内容;注重引导学生对语言文字及表达方式的感悟、积累、运用;注重引导把阅读知识和阅读技能,从课内向课外扩展开去。这就从根本上转变了学生的学习方式,变学生的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变机械的学习为灵活的学习。“思考·练习”的设计主要体现了以下特点: 一、体现了阅读训练的自主性 古人曰:“学贵自悟”。语文教学应该是学生自读、揣摩、感悟的过程。学生对文章的感悟和鉴赏,具有很强的个性特点。每个学生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都有各自注重的阅读焦点,有自己阅读的程序和方法,他们在阅读过程中所产生的感悟和见解自然也就各不相同。修订  相似文献   

17.
现代阅读观指出:阅读是学生搜集信息、处理信息、认识世界、拓展思维、获取审美体验的主要途径之一,阅读的过程实际上是学生与文本之间的对话过程,而阅读教学的过程则是学生、教师、文本三者之间的对话过程。可见,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中的重要环节,也是语文教学中的难点。那么,如何引导学生进行阅读呢?我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做起。一、全面渗透"快乐学习"思想教师要把"快乐学习"的教育思  相似文献   

18.
杨再隋教授说:"语文课就是教师引导学生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课,是引导学生提高语文素养的课。"可见,语文课教学在学生的学习中很是关键,而扎实有效的语文课尤为重要。一、教学设计要恰当有效课本中所选的课本文质优美,蕴涵着丰富的民族思想、民族风俗和强烈的民族情感。如何让学生在学习语言文字的过程中感悟文章所渗透的思想教  相似文献   

19.
语文学习是一个引导学生理解文字之美、培养学生语言文字应用能力的过程。在初中阶段,语文阅读的教学更应该贴近语文学科教育的主旨,在带领学生阅读的同时注重学生独立分析、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在这一过程中,意境式教学的应用能够为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优化开辟新的路径,为教学优化带来显著推进。因此,结合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教学特点,对意境教学法的应用进行探究。  相似文献   

20.
语文教学中,学生的理解能力多数是在阅读过程中形成的,而对语言文字的运用则通过习作得来,对阅读和习作来说,学生的识字能力是重要前提,是低年级语文教学的重要部分。新课程标准对低年级语文教学的要求是"多认少写",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多多识字,利用学生熟悉的语言因素,并将其作为学生识字的主要素材,结合学生生活实际与学习经验,使学生掌握科学识字方法,将识字与运用结合起来,让识字教学更直观、形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