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革命文物是重要的革命精神物质载体,也是传承红色文化、增强民族文化自信的重要资源。革命文物档案工作作为革命文物工作、革命纪念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推动革命文物保护利用、传承红色文化具有重要意义。文章从革命纪念馆视角出发,开展革命文物档案理论研究,对革命文物档案的内涵进行界定,概括革命文物档案的特点,探究革命文物档案的主要内容及其对革命文物工作的重要价值,旨在提升革命文物档案开发与利用水平,为革命纪念馆发挥自身资源优势传承好红色精神、做好爱国主义教育服务。  相似文献   

2.
随着时代的发展,博物馆的文物保护工作对于传承、研究和利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作用日益凸显。但是,在相关工作开展过程中,博物馆普遍存在文物保护工作创新能力不强和文物修复技术水平不高等问题。文章阐述了新时代博物馆开展文物保护工作的意义,结合河南博物院的文物保护工作实际,分析了博物馆在文物保护工作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博物馆文物保护工作提升策略,以期推动文博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文物保护既要治理文物病害,最大程度延长文物寿命,还应尽可能多的提取文物信息,让其能够"活"起来。保护成果可通过博物馆等场所进行展陈宣传,以彰显其历史、艺术及科学价值,树立和坚定"文化自信"。"济南刘家庄遗址出土青铜器保护修复项目"正是基于此种思考,开展青铜器科学分析、数字化技术应用以及最大程度保留原始信息,为后期科学展示与利用积累资料。通过文物保护讲好文物及其背后的故事,丰富山东地区商代文化内涵,并为此类文物保护提供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4.
面临数字技术时代变革,博物馆需要调整定位、创新发展。文物数字化将先进的数字技术应用到文物保护、研究、管理、文化传播等领域,有利于保障并促进博物馆事业的高质量发展,并适应数字社会发展的要求。山西博物院近几年在文物数字化保护工作中开展了积极的实践应用与有益探索,取得了有意义的研究成果,其中的经验值得分享。  相似文献   

5.
黄荣光 《文化遗产》2008,(2):128-134
本文以国宝修复装潢师联盟为例阐明在市场条件下日本文物修复的职业化进程。政府通过"选定保存技术"这一法律框架对行业团体进行补贴并激励行业团体实现技术的标准化,行业团体则通过技术的标准化和引进先进科学技术手段来实现传统工艺的保护和技术创新。由行业团体主导的资格认证制度还能够保证人才培养和文物修复的质量。联盟所体现的法律背景和准入、资格和信誉制度,以及继承传统技术和开发新技术的体制能够实现文物保护的产业化和市场化,实现了保存传统修复工艺,发展传统修复工艺并形成产业的目的。还能够面向政府和有关机构争取足够的利益,开拓市场,保证本行业的可持续发展。联盟自建立到发展的过程、现在的运营形式对于中国文物修复的市场化和职业化、保障文物保存的安全性、促进传统工艺的传承与发扬、加强文物修复科技团体的构建等各方面都会有很重要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6.
王麟 《编辑学刊》2021,(1):103-107
文物建筑是不可再生的珍贵文化资源,是中华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新时代背景下加强文物建筑修缮工程报告类图书的出版对于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展示文明大国形象,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等方面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针对当下文物建筑修缮工程报告类图书出版物的编写与出版匮乏,无法满足新时代文物保护主要目标这一问题,文章从组建编写团队、构建图书内容、创新图书出版形式等方面,对文物建筑修缮工程报告类图书出版的探索与实践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7.
曹晋 《档案管理》2015,(6):53-54
2003年11月,国家文物局发布了《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记录档案工作规范(试行)》(以下简称"规范"),首次提出建立文物修复档案管理系统.但是,由于长期对文物修复档案的忽视、技术的保守等原因,导致大多数博物馆和修复组织都没有严格按"规范"执行,文物修复档案管理仍然处于缺失状态,非常不利于文物保护,也阻碍了文物工作的发展.所以,建立健全记录文物修复详细过程、科学方法、使用材料以及具体措施等的档案管理系统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8.
19世纪后半叶以来,美国在文物保护与修复行业取得的成就有目共睹。从最初学习欧洲传统文物修复,到逐步将科学研究引入文物保护领域,再到后来建立起本国专业的文物保护协会与行业标准,美国在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一套完整而具有特色的文物保护与修复体系。为了培养符合新时代文物保护需要的专业人才,美国还改变了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在高校与博物馆之间建立起了沟通的桥梁。本文拟回顾美国文物保护与修复行业的历史发展轨迹,梳理其在各个时期的具体进展,探寻其从传统向现代转型的成功经验,以期为我国文物与修复行业的发展提供借鉴与启示。  相似文献   

9.
王茜 《兰台世界》2023,(S1):21-22
<正>文物修复档案真实全面地记录了文物保护修复的详细过程,是掌握文物基本情况的第一手资料,是科学修复的重要参考依据。当前文物修复档案的管理尚未得到重视,因而加强文物修复档案的标准化与规范化管理是文物修复实践的迫切需要,也是促进博物馆文物保护事业发展的必然要求。一、文物修复档案管理面临的挑战1.档案来源广,覆盖专业多。修复档案包括:修复点交单、文物修复方案、修复日志、修后总结。具体涵盖:文物基本情况、历史与艺术价值、保存现状、检测分析、修复目的、修复流程、修复使用的材料及工具。以故宫博物院为例,文物修复涉及多个门类,  相似文献   

10.
传承红色文化有助于坚持文化自信,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传承,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建设新时代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然而,近些年红色文化传承中也存在着内涵挖掘欠缺、急功近利、资源保护力度不足、开发形式单一、缺乏创新和认同危机严重等共性问题。红嫂精神作为红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其传承过程中也存在着优势明显和问题突出的矛盾。本文将从内涵挖掘求深度、资源保护有力度、开发形式勿单一和认同危机需化解四个维度探索数字人文视角下的红色文化传承新形式,并以此为基础本文从理念指导、系统优化和技术支撑三大角度来构建红嫂精神数字人文平台,为红色文化的创新性传承提供经验借鉴。  相似文献   

11.
做好陶瓷类文物保护与修复工作,要了解文物现状,遵守修复原则,制定实施方案,准备好设备,运用传统技术和现代科技。  相似文献   

12.
刘文求 《中国博物馆》1998,(1):28-31,47
文物是人类文明发展进程的缩影,是社会历史发展的见证。保护文物是每个文物工作者的历史重任,也是每个社会公民应尽的义务。在新旧世纪转换、两种经济体制更替的历史条件下,文物保护工作所面临的最大难题莫过于来自缺乏大量的文物保护资金的困扰。在这种情况下,探索引进社会资金来搞好文物保护工作,无疑是一个十分有意义的新课题。一、文物保护工作的现状及其问题根源新中国成立之后,特别是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和政府对文物保护工作投入了大量的资金,做了大量的工作,使许多濒临毁坏的文物得到了及时的抢救和修复,文物保护工作取…  相似文献   

13.
作为文化遗产的守护者、研究者及传播者,博物馆肩负着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任。数智技术的变革发展推动了博物馆的转型升级,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注入了新的活力。技术中介的时空互嵌与关系整合已成为数字智能时代的显著特征之一。本研究以关系时空为切入点,探讨数智活化文化遗产的义理通路,阐释传统文化与数字科技相互赋能的关键,挖掘数字化重连在文博转型中的价值内核,并对“让更多文物和文化遗产活起来”的数智实践路径展开详细探讨。本研究试图勾勒出数字技术环境下博物馆文化保护、传承与创新传播的图景,为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实现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提供建设性思路。  相似文献   

14.
马红 《兰台世界》2017,(Z1):88-89
<正>文物档案是在考古调查、发掘、研究、文物检测、文物展示等项工作中形成的文字、图表、实物、拓片、模本、声像等原始记录。文物档案是珍贵的文化遗产的承载者,在文物保护工作的每一个环节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文物是人类文明发展史的记忆和见证,是不可再生的文化资源,是人类文明的记忆载体和再现历史的最好印证。如何把前人留下的文化遗产保护好,关系到民族精神的传承和发扬,关系到一个国家的文明程度以及对世界文化的影响。我国有几千年乃至更长  相似文献   

15.
向前  向瑞琪  陈海玉 《山西档案》2021,(2):53-61,52
将区块链技术应用到云南省非遗数字资源的建设中来有利于少数民族非遗文化的保护,区块链技术的去中心化、集体维护、追溯信源、公开透明等优势无疑给非遗数字资源的建设提供了革新的技术支持,助力非遗文化的保护,通过分析云南省非遗数字资源建设现状,寻求区块链技术与非遗数字资源建设的契合点,提出基于区块链技术的云南少数民族非遗数字资源系统模型,以期为云南省少数民族非遗数字资源建设提供新思路,并有效地保护云南省少数民族非遗数字资源,传承处于消亡边缘的非遗文化。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从文物修复理论产生、内涵及特点几方面等入手,试阐述了一系列修复保护方面的问题,着重讨论有关修复准则、美学、心理等与保护修复密切相关的问题,还结合中国的实际简单探讨了国际准则的中国化问题、即中国的文物保护的阶段与趋势。主要观点如下: 修复学是根据历史学、自然科学、美学、材料学的特征来认识文物、修复文物的方法学。方法学决定文物保护和修复的方式和效果。修复的本质问题就是减少和改善粘和力缺陷,恢复退化材料的附着力,提高结构连续性,确保机械强度的稳定性等问题,重新建立统一的系统的过程,进而使工作对象健康、安全、且具有统一协调观感地保存下去。保护修复理论与技术的“本土化”是中国文物保护和理论的建立的必经过程,未来中华民族文化背景下形成的遗产保护与修复模式,必将成为国际遗产保护理论的重大补充和发展。  相似文献   

17.
对文物的内部结构、缺陷、损伤等信息的检测是文物保护修复工作的基础和依据。目前普遍使用的X射线成像技术能量高、需要完善的防护条件,不仅限制了应用范围,而且对文物有一定安全隐患。红外热波成像技术是一种新型无损内部成像技术,是根据被检测物中缺陷处与正常处微小的热及热变化的不同来识别、判定缺陷的,可实现低能量、快速、非接触和原位检测,非常适合文物的检测分析。本文将主动式红外热波成像技术应用于故宫壁画、铸铁佛头、陶俑和汉白玉螭首等不同材质和类别文物内部结构的无损检测,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文物内部结构信息,同时分析了该技术对多种文物的检测能力。结果表明红外热波无损检测技术可适用于多种材料和复杂结构的文物检测,提供文物内部缺陷和结构信息,为文物的保护与修复提供一种新的检测手段,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8.
尹良鑫 《山西档案》2023,(4):110-116
乡村档案文化建设不仅关乎乡村文化记忆的传承与传统文化的保护,还在增强乡村文化认同感、乡村档案资源开发挖掘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文章基于数字人文的视角,首先从乡村档案文化建设的生成逻辑入手,剖析了其建设的必然性与技术基础,随后分析了数字人文技术应用于乡村档案文化建设的价值与意义,最后提出了建立数字仓储实现档案资源利用整合、融合数字理念调整档案文化建设观念、面向记忆传承重塑档案文化建设价值取向、构建协同联动治理机制革新档案治理模式等乡村档案文化建设的具体实施路径。  相似文献   

19.
对文物的内部结构、缺陷、损伤等信息的检测是文物保护修复工作的基础和依据。目前普遍使用的X射线成像技术能量高、需要完善的防护条件,不仅限制了应用范围,而且对文物有一定安全隐患。红外热波成像技术是一种新型无损内部成像技术,是根据被检测物中缺陷处与正常处微小的热及热变化的不同来识别、判定缺陷的,可实现低能量、快速、非接触和原位检测,非常适合文物的检测分析。本文将主动式红外热波成像技术应用于故宫壁画、铸铁佛头、陶俑和汉白玉螭首等不同材质和类别文物内部结构的无损检测,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文物内部结构信息,同时分析了该技术对多种文物的检测能力。结果表明红外热波无损检测技术可适用于多种材料和复杂结构的文物检测,提供文物内部缺陷和结构信息,为文物的保护与修复提供一种新的检测手段,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20.
中国女书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女性专用文字,是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瑰宝,目前正面临着传承危机与困境。数字化技术的出现,既对女书文化造成了很大的冲击,也给女书文化的传承提供了新型工具和渠道,对女书文化的延续和当地旅游经济的开发有着重要意义。对于这种少数民族濒危文化遗产,女书的数字化传承尤其紧迫。数字技术不仅为女书保存提供了多样化方式,也为女书应用提供了层出不穷的创新形式,为女书传播提供了多元化平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