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古镇、古村蕴含着丰富的文化艺术遗产,但很多遗产濒临失传或绝迹,亟需加强保护和传承工作.近年来,随着数字化技术的发展,为古村古镇的文化遗产传承和传播提供了更多的选择和更好的表现形式.如何利用数字化技术更好地保护古村古镇的文化遗产是当下重要的历史性课题.  相似文献   

2.
女书的地域性和特有的教育传承方式、女书发源地的不合理开发以及部分外国学者的掠夺性研究导致流传于世的女书档案越来越少.为了保护好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需要在详细调查的基础上,进行抢救性的保护工作;通过征集现有的女书档案,将其纳入科学的保管条件下;在建立女书档案联合目录的基础上,开展女书档案的数字化工作,为各领域学者的研究提供共享信息;并对现有的开发方式进行批判性的思考.  相似文献   

3.
数字化保护是一柄双刃剑,它既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提供信息技术支持,也不断产生新的保护问题,数字化保护该何去何从是学界和社会关注的热点。本文认为,明确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化属性对数字化保护的理论诉求,是探索数字化保护路径的关键。非物质文化遗产以地方性知识为本质属性,以活态性为核心特征,注重生活世界向日常生活现象的意义表达。依据以上文化属性观察可以发现,数字化保护的基本理念、语义设计、分类与评价体系、组织规范、社会效益等均存在着的文化风险。作为非遗文化属性的综合载体,传承人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数字技术合理衔接的纽带,是解决数字化风险的关键,应该掌握充分的话语权,参与数字化保护的全过程。这将有利于数字技术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命力。  相似文献   

4.
社会和学术界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越发重视,数字化保护已然成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新热点。通过数据库建设、数字化应用和大数据分析,数字技术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提供了强大的技术支持。然而,当前数字化保护存在"重技术、轻文化"的现象,面临着忽视地方性、难以展现非遗活态性、重形式轻意义等文化问题。应倡导一种"参与式数字化保护"理念,赋予传承人和拥有者参与数字化保护的权利,让他们参与进来,数字化保护才有可能够完成非遗保护与传承的历史使命,并逐渐融入民众的日常生活。  相似文献   

5.
在数字化馆藏方面,多媒体展示、虚拟现实、增强现实等技术的应用极大丰富了展示手段,提升了用户体验和参与度。与技术企业、学术机构的合作为数字化提供了技术支持和专业知识。然而,数字化过程也面临着版权、法律等问题,应谨慎应对,确保合法合规。同时,技术标准的制定和信息安全的保障对于数字化质量和长期保存至关重要。综上所述,数字化馆藏建设不仅是文化与技术的结合,更是传统与创新的融合,为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和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新的途径和可能性。  相似文献   

6.
郑慧 《山西档案》2012,(2):70-71
湖南省江永县的女书是目前所知世界上唯一的女性文字,女书文化是珍稀的文化遗产。女书文字大约出现在清代中期,当时的女书作品数量极少,写作水平也低。清末民初,女书作品数量逐渐增多,内容日渐丰富,写作水平也得到提高,达到兴盛期。  相似文献   

7.
数字技术之于文物修复的意义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物作为文化遗产是不能再生也不可能永生的文化资源,难免受到自然及人为因素的破坏。数字技术以其科学先进的优势,为文物修复提供技术支持,也为文物保护修复、学术研究、参观鉴赏、信息共享与开发利用等提供精确的数字化资源,对文物的全方位保护和在广度、精度、深度的文化传承方面具有非凡的意义。本文即致力于数字技术对于文物修复的意义的归纳整理,从文物保护与文化传承这两方面进行探讨,希望在文物保护事业和科学研究领域有所助益。  相似文献   

8.
文茹  秦茂盛 《中国出版》2023,(18):25-29
出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出版业传承与创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最直接的方式。本文从出版业与文化传承、信息技术与文化传承相结合的角度,借助机器学习的方法搭建神经网络模型,将西安鼓乐俗字谱古曲谱集进行数字化处理,实现人工智能对俗字谱的复原与传承,为探索非遗乐种的创新性传承,推动出版业数字化转型升级提供新路径。  相似文献   

9.
林伯珊 《图书馆学刊》2008,30(3):106-108
着眼于我国水书文化研究的发展,结合水书资源的实际现状,探讨水书资源数字化建设。贵州水族地区所收藏的水书文献已初具规模,水族文献数字化建设势在必行,这对弘扬我国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和传承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0.
信息时代的到来,以数字化的方式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播提供了技术支撑。充分利用互联网的对话优势,从传播学的现实意义出发,可以使传承和保护非物质文化从理论上的可能变为现实中的实践。我们应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整体的人类文化行为来研究,深入探索网络时代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播模式,充分利用多媒体和数字化手段探寻非物质文化遗产网络传播的手段和方法,构建非物质文化遗产信息网络传播平台,有效地保存非物质文化遗产自身的传播规律和大众传播规律。  相似文献   

11.
湘西边陲的茶峒具有丰富的文化遗产,由于保护意识缺失和传承手段相对落后,很多文化遗产正濒临灭绝。数字化技术的快速发展为文化遗产的传承和保护提供了更多选择和优化路径。本文从数字传播角度探讨以边城茶峒为代表的古村古镇文化遗产在保护和传承方面更为有效的方法和路径。  相似文献   

12.
权玺 《青年记者》2016,(33):83-85
图景
  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简称“非遗”)的数字化传播,是新媒体环境下非遗传承所必须直面的首要问题。尽管从应然性的角度而言,数字化给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和发展带来了更多的可能性,但围绕着数字化背景下非遗传承人的权益保护、非遗展演的场域变迁、非遗文化的技术复制、非遗资源的开发利用等问题的争论仍不绝于耳。也就是说,非遗的数字化传播在受到追捧的同时,也始终受制于对其技术价值的质疑。  相似文献   

13.
《文化遗产》2010,(3):85-90
女书及女书文化的传承随着时代的变迁,社会的发展,特别是传承人主体由自然传承人、半自然传承人到非自然传承人的演变,经历了三个不同的阶段。本文根据田野调查和文献资料综合分析其演变的过程,归纳其演变的特征,总结其演变的规律,为运用适当的手段阻止或延缓其传承的中断提供相应的对策,力图对当下和今后女书及女书文化的可持续传承作出一些新的探讨和反思。  相似文献   

14.
数字化背景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利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黄永林 《文化遗产》2015,(1):1-10,157
本文基于目前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存与保护、传承与传播,以及创新与发展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重点探讨了数字化背景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与开发利用问题: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数据库建设、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数字分类和检索体系构建、虚拟现实和可视化展示技术、新媒体传播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再现与传播的作用,以及数字技术在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产业发展中的运用等问题,试图通过这些问题的探讨为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和利用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5.
作为文化遗产的守护者、研究者及传播者,博物馆肩负着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任。数智技术的变革发展推动了博物馆的转型升级,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注入了新的活力。技术中介的时空互嵌与关系整合已成为数字智能时代的显著特征之一。本研究以关系时空为切入点,探讨数智活化文化遗产的义理通路,阐释传统文化与数字科技相互赋能的关键,挖掘数字化重连在文博转型中的价值内核,并对“让更多文物和文化遗产活起来”的数智实践路径展开详细探讨。本研究试图勾勒出数字技术环境下博物馆文化保护、传承与创新传播的图景,为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实现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提供建设性思路。  相似文献   

16.
嘉兴东临大海,南倚钱塘江,历史上为避免潮灾的侵袭,先民们创建了宏伟壮观的海塘工程,同时也创造了鱼鳞石塘、龙王庙、塘工号子等众多海塘文化遗产。为充分发掘海塘文化在地方经济建设和传统文化教育中的价值,从非物质文化遗产抢救保护和传承的视角梳理"嘉兴海塘文化"资源,探索海塘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方案和有效利用途径,进而为其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支撑和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17.
中外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已经受到世界各国的广泛关注,建立起适应数字时代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机制,是当前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要发展趋势。在梳理国外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主要路径以及我国在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实践思路的基础上,认为中外在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方面形成了各具特色、形式多样的解决方案,既具有初始阶段技术驱动特点、政府引导效益明显等共同点,同时在管理体系、投入机制、保护体系、法律保障等方面存在不同之处,从而为本国文化资源在数字化空间的生存与发展提供了可持续前进的动力。  相似文献   

18.
影像技术的发展改变着我们的生活,随着影像技术的发展,小屏微影像、电影电视节目等大屏影像、VR影像等成为人们生活中获取信息的重要媒介。女书文化作为一种古老的文化,与现代影像传播手段相结合,为女书文化的传播注入了活力,它对提升受众对女书文化的认同感,以及对女书文化的保护与传承具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9.
在数字化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人们逐渐认识到了数字化技术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开发与保护中所起到的重要作用,尤其是数字化存储与采集技术更是占据着重要的位置,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数据收集与分类体系以及数字化技术的综合应用这两个问题都不容忽视.杨红编著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研究》一书,2014年3月1日由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针对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的核心问题,提出了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资源的核心数据元素收集方案,并且建立了相关的数字编码体系,这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以及数据库的建立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书中提到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类别的四种分层次方式,大致解决了数据管理需求与分类之间的矛盾,也是一项较大的突破.数字化存储与采集和数字化复原技术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这一切都建立在非物质文化遗产分类体系之上,数字技术可以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中许多相对较为繁琐复杂的信息转化为简单的数据,并且以这些数据为基础建立相关的管理模式,这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开发与保护开辟了一条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20.
首先分析女书档案保护的成就与问题。再从档案信息化角度提出女书档案的数字化保护策略;从人文环境角度探讨女书档案传承的方式及基本规律,提出恢复女书习俗和培养传承人的举措;从社会环境角度强调女书文化符号的发现与宣传,需要政府有关部门、社会民众的积极参与与支持;最后从自然环境角度提出女书文化生态旅游发展的举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