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4 毫秒
1.
课前准备 教师通过各种途径收集恐龙的相关资料,构建《恐龙时代》的网站。 教学过程 师:同学们对动物都很感兴趣,那你们知道有哪些动物比较大吗? 生:大象比较大,是陆地最大的动物。 生:鲸很大,是海洋中最大的动物。 师:那有没有动物比它们还要大? 生:恐龙。  相似文献   

2.
一、导入新课,看图猜恐龙的名字,激起学生的学习热情师:同学们,通过前一课的学习,我们知道大约两亿年前,美丽的地球曾经被一种强大的爬行动物所主宰,它们就是——(师指黑板,学生读:恐龙)师:喜欢恐龙吗?猜猜看,这些恐龙叫什么名字?(课件出示雷龙图片)生:梁龙。生:蛇颈龙。生:细鄂龙。生:雷龙。师:到底谁猜对了呢?(出示“雷龙”字样,猜对的学生跳起来欢呼,师抚摸着该生的头)你真聪明,恐龙知识真丰富!师:再猜!(出示梁龙图片。)这个准能猜对!生:梁龙。师:你怎么知道?生:因为梁龙特别长。师:说得对。(出示剑龙图片)它是谁?生:剑龙。师:这个呢?(出…  相似文献   

3.
一回顾内容,聚焦重点师:这一节,我们继续学习《恐龙》一课。看老师板书课题,"恐"是个上下结构的字,下面"心"字底的卧钩要指向字的中心。我们一齐读课题———生:(齐)恐龙。师:通过第一节课的学习,你对恐龙的情况有哪些了解?生:我知道大约在两亿年以前,地球上就有了恐龙。师:你知道了恐龙生活的年代离现在十分久远。生:我知道大约在6500万年以前,这些恐龙在地球上就神秘地消失了。  相似文献   

4.
一、创境导入,认识小水珠师:同学们,愉快的综合实践活动课又开始了。今天,我带来了一个小朋友(多媒体演示小水珠)。同学们,你们认识它吗?(生答小水珠。)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与水有关的知识,请同学们跟老师一起来板书课题吧!(板书:生活中的水)二、了解水在地球上的占有量师:同学们,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吗?生:地球仪。师:那么你们知道地球仪上哪种颜色代表水,哪种颜色代表陆地吗?生:蓝色代表水。生:青、黄、绿等颜色代表陆地。师:现在我们来看看,地球上是水多还是陆地多?生:地球上水多。三、认识水的作用师:是的,地球总面积的近三分之二都是水。课…  相似文献   

5.
恐龙的故事     
我知道许多小朋友都喜欢恐龙,这些怪模怪样的庞然大物曾经是地球上最大的动物,并且统治地球许多年。但是,如果小好奇问你:谁最先发现了恐龙呢?世界上最大的恐龙又是哪一种呢?这样的问题你就不一定能回答得出来了吧。想知道答案吗?那就和我一起坐上时光机,回到1822年吧。(小好奇)  相似文献   

6.
亲爱的小朋友:古时候,我们的地球上,曾经有一种动物叫恐龙,恐龙高大威猛。可突然有一天,恐龙全都没有了!现在,我们只能看到恐龙化石,恐龙为什么会灭绝呢?地球上究竟发生了什么事?让我们来说一说这个有意思的问题。 *恐龙被外星人带走了。(王桦 3岁)  相似文献   

7.
秦玲 《科学课》2008,(6):40-41
一、谈话导入师:同学们,你们看老师手里拿着什么?生:手电筒。师:现在我把开关往上一推,你们看到了什么?生:小电珠亮了。师:关于手电筒,你最想知道什么?生:想知道小电珠是怎样亮起  相似文献   

8.
恐龙为什么会从地球上消失? 孩子们都喜欢恐龙,但现在除了在画片上,玩具上看到恐龙的样子外,只能到博物馆去看它们的化石了。恐龙作为地球上曾有过的“居民”,生活在距今约3.5亿年前的中生代时期,当时恐龙极为繁盛,是地球上最强霸的动物。到了中生代末期,也就是7000万年前,恐龙却神秘地从地球上消失了。科学家们研究认  相似文献   

9.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出“示代‘号2041’行动”课题)师:看到这个课题感觉到奇怪吗?猜猜是什么意思?生:这可能是警察抓坏人的行动。生:这肯定是在某个时间里要发生的事情。生:我认为是一个间谍的代号。师:大家都很有想像力。今天是2041年4月1日,科学技术已经相当发达,我们已经拥有超光速飞船。现在我们就要进行一项秘密行动——代号‘2041’行动。今天,我们的目的是了解月球的有关情况。生:我想知道人们从古代就幻想有一天能飞上月球,这一愿望实现了吗?生:我想知道是哪个国家的宇航员最先登上月球的?生:月球上和地球上是一样的吗?师:同学…  相似文献   

10.
曾经主宰地球的恐龙家族为何完全从地球上消失?这一直是个未解之谜。最近,美国科学家在研究鳄鱼生育原理的过程中发现了恐龙灭绝的可能原因:男女比例失调,雄性恐龙的灭亡导致了恐龙大灭绝。要知道某位孕妇腹中胎儿的性别需要借助科学仪器,因为人类的性别是由染色体决定的,在卵子受精的时候就已经决定▲鳄鱼的蛋了的。但是对于海龟和鳄鱼来说,事情就简单得多,它们想生“儿”生“女”并不是染色体在起作用,而是孵化时的温度。如果海龟妈妈想生一窝“女儿”居多的蛋,它可以选择不同的孵化点下蛋,比如,在温暖的阳光最常光顾的那片沙滩上。在动物…  相似文献   

11.
小朋友们好,你们喜欢恐龙吗?希望了解恐龙吗?那就跟我来吧。 恐龙真是太大了,样子也奇奇怪怪的。很久很久以前,这种神奇的动物一下子全部从地球上消失了,给我们留下了无数的谜。我希望通过这届多多沙龙,能使小朋友们对恐龙有个初步的了解,知道在没有我们人类以前,恐龙曾是地球的主人这回事情。欢迎给我来信,我的地址是:内蒙古军区八一幼儿园(010051)。  相似文献   

12.
教者直接引入,然后开火车读生字,正音。接着5位学生逐段朗读,教师再正音。师:通过读课文,我们知道了狮子大王宣布要在所有的动物当中选一位大王。有哪些动物来参加竞选?最后是谁被选上了?生:是小猴子。师:哦,说话要完整。哪位小朋友能完整地说一说?生:最后小猴子被选上当了万兽之王。师:有哪些动物来参加竞选呢?生:袋鼠、猫头鹰、猴子,最后是猴子当选。(师在黑板上贴出狮子、袋鼠、猫头鹰、猴子的图像。)师:读了课文,咱们知道了这是一个非常有趣的童话故事。你们喜欢吗?生齐:喜欢!师:吕老师想啊,要是能把这个故事读出感情,甚至加上动作演一…  相似文献   

13.
一提到恐龙,必定是众多小读者关注的热点,而有关恐龙的书报、电影、资料等更是无尽其数。人们对这些早已灭绝了的大家伙们津津乐道,无比着迷。可你们知道吗,恐龙是地球陆地上自有动物出现至今为止体型和重量最大的动物,这当中的原因是什么呢?  相似文献   

14.
师:(出示课前准备好的各种自然事物、现象的课件)同学们,美丽的大自然为我们展现了一个无比神奇的世界。你瞧,那大大小小、形态各异的动物王国;那千姿百态、争奇斗艳的植物家园;还有那叹为观止的自然奇观。同学们,当你置身于这样奇异的世界,你是否为此而惊叹,是否对它们产生极大的好奇,有没有你最感兴趣的问题?生:我对植物最感兴趣,我最想知道为什么枫叶到了秋天就要变成红色?生:为什么会打雷,为什么会有闪电?生:宇宙到底有多大?真的无边无际吗?宇宙里有外星人吗?生:动物到底有多少种?生:鲸鱼为什么会喷水?生:我想知道我们在地球上,为什么掉…  相似文献   

15.
恐龙真的全都灭绝了吗?如果真是这样,那有多么遗憾啊!其实不用遗憾。现在大多数恐龙专家都认为,恐龙并未灭绝,鸟类就是恐龙的后裔!还有人认为,当今地球上有一类我们非常熟悉的动物,它们比那些会飞的鸟儿与恐龙的关系更为近乎,它们很可能是某种恐龙和现代变种。  相似文献   

16.
议论文以理服人,哲理性是它的主要特点;记叙文以情感人,形象性是它的主要特点。常识性的文章是以知识性为主要特点,正因为如此,许多教师在教常识性文章时,更多关注的是知识的理解和方法的掌握,从而导致学生学得乏而无味,兴趣索然。前不久,听了《恐龙》一课,引起了我的诸多思考。常识性文章,只要上出了语文味,学生就会学得有滋有味。上出语文味[教学片段](阅读课文2 ̄5自然段,再看看插图,想想自己能读懂些什么?和伙伴交流交流。)师:你读懂了什么?谁来向大家汇报?生:我知道了恐龙的种类很多。师:你是从哪一自然段知道的?生:文章的第二自然段向…  相似文献   

17.
班级:银川二十小学 一(1)班 时间:1985年8月10日 教材:四省市六年制教材第三册 评课者:特级教师卫班元 第一教时 师:小朋友,现在是什么季节?知道吗? 生:现在是夏季。 师:对,现在是夏季。今天我们来学一课讲秋天的课文。这课课文应该在二年级上,今天你们提前来学,夏季学秋季的课文。不过,我知道你们在一年级上过听说课,知道很多秋季的知识,对吗?你们也学过秋天的课文,哪一课呀? 生:《大雁》。  相似文献   

18.
你知道地球上从古至今生存过的所有物种中最庞大的动物是什么吗?嘿嘿,可不是恐龙哦,而是蓝鲸!它可算得上是生活在海洋深处的"巨人"啦。你知道蓝鲸到底有多大吗?你知道它是如何吃东西的吗?它的身上还有多少你不知道的秘密?别着急,看完下面的故事,你就知道啦!  相似文献   

19.
何威  胡友诚 《湖北教育》2003,(21):33-34
师:小朋友们,现在是什么季节? 生(齐):秋季! 师:是呀!我们这儿是秋季,可在神奇的动物王国冬天已经到了,你们想去看看吗? 生(齐):想! 师:那好,闭上你们的跟睛,让老师带大家去看看吧!(出示大雪纷飞的课件)睁开眼吧!你们看见了吗? 生(兴奋地齐说):哇,下雪啦!  相似文献   

20.
曾云 《江西教育》2012,(12):40-41
<正>【教学片段】……师:这节课几件事?生:四件事。师:第一件——生:作者。师:知道吗?生:知道。师:谁?生:冯友兰。师:他是哪儿的人?生:河南唐河人师:他的身份,是干什么的?生:哲学家。师:我们知道这些也就够了,在家里家长问你:魏老师讲了什么呀?讲的哪课书?生:《人生的境界》。师:这篇课文谁写的?生:冯友兰。师:噢,冯友兰是干什么的呀?生:哲学家。师:他是哪儿的人呀?生:河南唐河。师:都会了,有没有不会的?生:没有。师:我看他低头了,会吗?生: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