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卡图卢斯(约公元前84—约前54年),生于意大利北部一个比较富裕的家庭,16岁开始写诗,青年时代成为罗马“新派诗人”的领袖,传留至今的诗歌有116首。他是古罗马地位相当重要的一位大诗人:“不仅是罗马第一个有完整诗集保留下来的诗人,也是第一个让世人了解罗马上层社会内心感情的诗人,更是第一个让世人了解一个人内心的罗曼史的诗人,同时也是第一个可以列入世界诗人之林的罗马诗人”(刘文孝主编(《罗马文学史》)。在世界诗歌史上,卡图卢斯不愧为一位具有开创意义的抒情诗人,是近代爱情诗人的祖师:他“继承发扬了萨福的个人化抒情诗传统,  相似文献   

2.
盖乌斯·尤利乌斯凯撒(公元前102/100?7.12/13—前44.3.15)(a)是你,我的孩子?苏埃托尼乌斯:《凯撒》,凯撒家族列传(约作于公元120年)(b)卡斯卡,你这个坏蛋,你在干什么?普卢塔克:《凯撒传》(约作于公元120年)(c)你也是,布鲁图?传统的说法盖乌斯·尤利乌斯·凯撒于际公元前44年3月15日在罗马元老院的一次集会上被刺身亡。他的炙手可热的权势,他的傲慢自大,他所表现出来的对君主政体和神学的明显的热望,引起平民和贵族的一片恐慌。以朗吉努斯和布鲁图为首的一帮大约有60人的反叛者,策划并执行了谋杀他的计划。  相似文献   

3.
服装藏族的衣着服饰多姿多彩,主要是传统的藏装。其特点是长袖、宽腰、大襟。农区及城镇服装有藏袍、藏衣、衬衫等。藏袍多用值爸制成,也有用毛料制作的。藏装左襟大,右襟小,有的右腋下针一纽扣,多用红、蓝、绿等色布作腰带。男式藏装的领、袖、襟和底边镶色布或绸子,装饰典雅大方。穿时讲究在里层套一白色或红绿衬衫。一般夏天或劳动时只穿左袖,右袖从后面拉到胸前,搭在左肩上。天气炎热或劳动时,左右袖均不容,而束在腰间。冬天两袖大多穿上。女式藏袍,多以爸爸、毛料、呢子做成。藏族妇女夏秋容无袖的藏袍,里面套上颜色鲜艳的…  相似文献   

4.
“我要让罗马在我手中变成大理石之城”,也许是罗马帝国的第一个大帝——非凡的尤利乌斯·凯撒的继承人奥古斯都·凯撒大帝谈及他为这座不朽之城所做的贡献时可能讲的话。  相似文献   

5.
满族的民风习俗,有两个特点:一个是骑射民风,另一个是萨满色彩。满族的骑射民风,表现在衣食、住行。乐舞、礼仪等方面。衣饰满族男人穿的抱,因满洲、蒙古、汉军八旗官兵穿着,而称为旗袍。它的样式是:圆领、大襟、左衽、束腰、四开禊、有扣袢、马蹄袖。男袍的质料,依地域、时间、部落、贵钱不同而有所不同。以渔猪为生的部落,多农兽皮、鹿皮、鱼皮,他们被称为“鹿皮达子”、一鱼皮达子”O以农耕为生的部落,多衣麻布、棉布,贵者衣丝绸O但在明末战争岁月,士兵们从明军战死者身上,剥下绸缎衣裳,自己穿着,以此为荣。袍的外面套…  相似文献   

6.
奥维德生活在古罗马文学全盛时期的末期,有人认为,比起早期那些苛刻死板的罗马作家来,他的风格似乎更接近于阿里奥斯托等晚些时期的优雅的意大利作家。在用诗讲述浪漫神话方面,没有人比他更富激情,没有任何作品比他的更杰出。他的《变形记》以尤利乌斯·凯撒死后变成一颗星星而告结束。奥维德是一位天才的诗人,无论是父亲的怒斥,还是金钱的诱惑,不论是国王对他的仇视,还是来自罗马的禁锢,都不能使他停止诗歌创作。在他陷入悲惨境地的日子里,他曾对自己说,与其继续坚持发挥他的“招惹是非”的天赋,不如干脆斩断自己的手指。尽管如此,他一生从未停止过创作。  相似文献   

7.
《文化市场》2000,(2):41-41
本届凯撒奖进一步反映了多年以来法国电影界两个不同流派之间的根本对立,即面向大众的流行电影和追求电影本身表现效果的艺术电影之间的对立。  相似文献   

8.
凯撒死了。罗马的政体向另一种形式发展着,意识形态也随之发生变化,影响到时尚与习俗。罗马的纨裤子弟从何时起甘冒被指责为女人气的风险,大胆地用许多戒指来装饰自己的手指,这已经无从稽考了。这种风气是慢慢发展起来的,还是象野火一样一夜之间便蓬勃而起,这也不得而知,因为严肃的历史学家好象对这种细微末节不屑一顾。结果只好由普林尼来对这种时尚加以论述了。不过普林尼生活的时代已经是公元一世纪中叶了,那个时候佩戴大量珠宝的风气已经达到了这样的程度,使那个碎嘴的老罗马人普林尼可以用他的生花妙笔来留下绝妙的写照。他描写一位罗马姑娘简单的订婚仪式道:“她从头到脚满是珍珠宝石。”塞尼卡的话也表现出这种风气的极致。他宣称:“我们用戒指装饰自己的手指,每一个关  相似文献   

9.
王晓庆 《寻根》2008,(2):100-103
古代,商人们从长安(今西安)出发,经过甘肃、新疆,源源不断地把我国制造的丝绸、茶叶、瓷器等输送到波斯、罗马等地。与此同时,中亚、西方等地的骏马、佛教、医药等也陆续输入中国。  相似文献   

10.
一、罗马妇女的婚姻,都由家长包办,没有自己的选择权 古罗马时代的婚姻实行一夫一妻制,有配偶者不得重婚。在罗马早期,父亲享有至高无上的权威,对自己的孩子有绝对的控制权。《十二铜表法》明确规定,家长对于家属有生杀的权力。在罗马,男女满7岁即可订婚。法律规定了结婚年龄,男性必须年满14岁,女性必须年满12岁。但是在现实生活中,还是有大量不到法定婚龄就结婚的妇女。罗马父亲们很早便把自己的女儿嫁出去,十二三岁的女孩子们结婚非常普遍。有些女孩甚至未及青春期便巳出嫁。  相似文献   

11.
卡萨勒罗马庄园遗址,1997年被联合国列为世界文化遗产。这处庄园遗址位于西西里岛中部山城皮亚扎-阿尔梅里纳西南5公里处的乡下,占地约3500平方米,原是西西里岛上规模最大的一座罗马庄园。其建造年代,考古界一般认为:它最大的可能是罗马帝国皇帝马克西米恩在位(公元286-305年)时建造的离宫。此后可能是在汪达尔人和西哥特人统治时期被焚毁。再后又被1611年发生的洪水淹没而逐渐埋入地下。  相似文献   

12.
《江格尔》是蒙古族英雄史诗,它长期在民间口头流传,经过历代人民群众、特别是演唱(江格尔)的民间艺人江格尔奇的不断加工、丰富,篇幅逐渐增多,内容也越来越丰富,最后成为一部大型史诗,几百年来,在蒙古族地区广为流传;迄今,国内外已经搜集到的共有60余部,长达10万行左右。我是一名舞蹈演员,热爱舞蹈艺术,特别是蒙古舞蹈艺术,也热爱(江格尔)史诗,我想从舞蹈演员的视觉谈一谈(江格尔)史诗与蒙古舞蹈的关系。在这一方面有许多值得研究的东西,比如(江格尔)史诗对蒙古舞蹈的作用;在(江格尔)史诗中的(托布秀尔乐舞)、…  相似文献   

13.
翻译可畏     
凯撒和埃及女王克娄巴特拉热恋,还生了个孩子,这是尽人皆知的。可是,这两个人究竟用什么语言交谈呢?出乎意料,他们用的竟是希腊语,说得准确些,是古希腊语中一种叫做会话体的语言。约在公元前200年,罗马帝国隔着地中海与南面的迦太基争霸,这便是布匿战争。据文献记载,这次战争的主角罗马名将西比奥与敌将汉尼拔会面的时候,也是用希腊语交谈的。公元前的地中海一带,完全是希腊语的世界。《新约圣经》也是用希腊语写的。在当时的罗马,不论是武将还是文官都竞相学习希腊语。其后随着罗马帝国版图的扩大,拉丁语普及整个西欧。后来,又相继出现了西班牙语的时代、法  相似文献   

14.
郝彤 《世界文化》2008,(3):9-10
公元前3世纪末,地中海世界爆发了一系列大小战争。“战略之父”汉尼拔率领大军翻过阿尔卑斯山进攻意大利,罗马与迦太基之间长达16年的第二次布匿战争遽然爆发;马其顿、亚加亚同盟和埃托利亚同盟之间展开希腊人的争霸战争,塞琉古与埃及则在亚细亚半岛大动干戈。一时间,地中海世界战火纷飞,烽烟四起。战争的结果令当时的希腊化世界惊讶不已:罗马胜利结束了第二次布匿战争之后,兵锋直指东方。尘埃落定之后,罗马这个勃兴于台伯河边的意大利半岛国家,缔造出一个地跨欧、亚、非三洲,囊括地中海的史无前例的大帝国。  相似文献   

15.
王玉冲 《世界文化》2008,(11):16-17
“伟大属于罗马”,罗马帝国的荣耀牢牢地印在西方人的心灵深处。而记录其兴衰的《罗马帝国衰亡史》(以下简称《衰亡史》)纵横干年、内容丰富、行文恣肆,不仅令史家为之倾倒,亦令文人骚客为之忘倦,风行世界数百年而不衰。正是由于这部历史巨著,其作者爱德华·吉本(1737—1794)成为18世纪英国最伟大的史学家,且跻身世界伟大的历史学家之列。  相似文献   

16.
在罗马市中心的东南,有一座号称世界第八奇观的古罗马角斗场。尽管从小到大我们多次看到过它的照片,但当我们穿街过巷走近它的时候,还是禁不住为这座历经2000年风雨依然昂首挺立的世界最古老的竞技场拍手叫绝。记得歌德说过,"建筑是凝固的音乐"。古罗马斗兽场这个庞然大物,虽然仅剩大半个骨架,但它磅礴的气势,刚健、雄浑的造型,宛若一部残缺的生命与历史的悲壮乐章。它的外观呈椭圆形,圆润而古雅,外墙的最高处有十几层楼(48.5米)那么高,4层结构,外部全用大理石包裹。  相似文献   

17.
安格尔(1780-1867)是法国19世纪古典主义画派大师。他自幼学习绘画,16岁进大卫的画室, 21岁获去罗马留学奖学金,因政局动荡未能成行。5年后,他被派往意大利。在罗马和佛罗伦萨逗留的*,年间,他努力汲取古希腊、罗马及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精华;对提香等著名画家的裸体人物,进行了深入的研究。这些都给他的绘画技巧打下深厚的基础。1824年回国后,安格尔的油画《路易十三的誓约》受到官方的狂热赞扬。他先后被委任造型艺术学校校长、法国皇家美术学院院长,还曾获得荣誉军团骑士称号。安格尔在艺术上追求抽象的、静穆的古典美,主张艺…  相似文献   

18.
兄妹     
时间 当代.某日下午 地点 彝族村寨路口 人物 甲,女,18岁,山区彝族、肢残人(穿彝族服装) 乙,男,18岁,城市人、肢残人(城市青年打扮) [幕启:青山,小溪,一块搭在小溪上供人过往的桥板被山洪冲塌。  相似文献   

19.
日本《世界日报》援引日本国际商务交流协会提供的一份统计资料显示,日本年轻人的英语意识正在发生变化。2011年度,日本全国参加被称为顶级职业英语能力测评的托业(TOEIC国际交流英语考试)的考生人数达227万人,比上年度增长了3成。为了应对全球化的挑战,将托业成绩作为上岗和晋升条件的企业日趋增多,大学方面作为提高毕业生就业比率的一项对策,也开始专注托业考试。另一方面,日本的海外留学人数增幅趋缓。美国教育考试服务中心(ETS)的统计显示,2011年度日本参加留学所需英语能力托福(TOEFL)考试的考生人数同比增长8万人,增幅不过11%。相比之下,托业考生的增幅显著。  相似文献   

20.
《穿皮衣的女人》(封面)这幅画的作者是西班牙著名绘画大师格列柯,画中的那位穿皮衣的女人名叫多纳·耶罗马尼·德·拉斯·奎瓦斯,是格列柯十分喜爱的女人。格列柯经常把她的形象画在自己的作品中,他画的圣母和女圣者们具有奎瓦斯的特征。这幅画作于1577年,当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