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青少年学生"网瘾"现象之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当前,青少年学生中存在“网瘾”现象已是不争的事实,其形成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网络本身的原因,也有青少年自身生理和心理的原因。而使青少年学生摆脱“网瘾”的关键在于综合治理,特别是加强健康网络建设,加强健康上网教育,加强规章制度建设等等。  相似文献   

2.
李玉奎 《宁夏教育》2006,(7):130-131
谈及青少年的心理建康问题,专家调查指出,有16.7%的青少年学生存在着严重的心理障碍问题,随着年龄的增长,心理障碍问题呈上升趋势。其中少年(初中生)为13.76%,青年初期的学生(高中生)为18.7%,青年(大学生)为25.3%,女性青少年重于男性青少年,农村青少年重于城市青少年。从这一组数据中,我们可以看出青少年的心理腱康问题是严峻的,它严重阻碍着苛少年智力潜能的充分发挥,阻碍着他们学业的进步、优良道德品质的形成及人际之间的正常交流。  相似文献   

3.
王雷 《时代教育》2007,(8Z):131-131
历史教育对青少年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具有独特的意义和价值。在当代,青少年学生对历史知识的冷漠令人担忧。对青少年学生进行历史教育,应从国格和人格两个方面着手,同时,对青少年学生进行历史教育对教师和学生本身都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相似文献   

4.
青少年违法犯罪问题已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密切关注。据有关部门调查结果表明,近几年来青少年违法犯罪呈现上升和低龄化态势。甚至发生了学生打死家长、砍死同学等事件,反映出当前青少年法制教育中存在的严重问题。青少年犯罪的原因是复杂的,既有自身因素,也有学校、家  相似文献   

5.
随着互联网的迅猛发展,网络已成为青少年学生学习知识、交流思想、休闲娱乐的重要平台。青少年学生是一个庞大的上网群体,网络对其成长产生了复杂的影响。因此,面临网络的种种挑战与考验,如何加强青少年学生网络道德教育已成为我们教育工作者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就网络社会的特征和网络对青少年学生的影响进行了分析,并对加强青少年学生网络道德教育提出了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6.
青春期性教育亟待实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青春期青少年存在着性发育迅速成熟与性心理相对幼稚的矛盾,由于性无知带来的一系列的心理困惑,并可能造成一定的心理问题,甚至导致性犯罪。因此,应把性教育作为青春期教育的核心,并通过切实有力的措施,帮助青少年正确的认识、对待青春期的性生理、性心理问题,使青少年能够顺利地度过青春期的性生理、性心理问题,使青少年能够顺利地度过青春期。  相似文献   

7.
廖锦 《贵州教育》2010,(15):1-1
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他们正处于长知识、长身体、智力开发的重要时期。办什么样的学校和怎样办好学校,把青少年学生培养成什么样的人以及如何进行培养,这是事关教育成败的根本问题。  相似文献   

8.
旅游日渐成为了人们生活的一种需要,它不仅代表着人们拥有了更高的物质享受,还体现着更高的精神追求。对于青少年学生来说,在假期中参加一些旅游活动对他们的成长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越来越多的社会团体、学校、家长也开始广泛关注和重视青少年学生假期旅游。分析了青少年假期旅游的特性,然后从五个方面对假期旅游在青少年成长过程中的积极影响进行了探讨,并提出青少年出行时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9.
徐安德 《德育信息》2002,(6):27-31,22
党中央颁发《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不久,中共教育部党组就发出通知,要求各教育部门认真学习贯彻《纲要》。通知强调指出,青少年学生是公民道德教育的重点人群,学校是对青少年进行系统道德教育的重要阵地,加强公民道德教育是学校德育的重要内容。各级各类学校要把青少年道德建设放在学校教育  相似文献   

10.
让学生如何健康成长和如何减少青少年犯罪的问题,已经引起全社会的普遍关注,也是党和政府十分重视的问题之一。其意义不仅在于保持社会稳定,保证改革开放的顺利进行,而且更重要的是关乎祖国的未来。因此,全社会包括教育部门必须抓好此项工作,加强综合治理,切实保证青少年的健康成长。 当前,青少年违法犯罪问题越来越突出,并呈低龄化趋势。据调查,青少年首次触犯刑律的年龄,已由16岁至17岁提前到14岁至15岁,在有的城市查获的刑事案件的作案人员中,青少年竟占 80%以上。据此,综合治理,大力营造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的环…  相似文献   

11.
江泽民总书记提出的“依法治国,以德治国”的重要战略思想,进一步明确了青少年学生德育工作在新时期的重要地位和正确方向,但现在社会犯罪率不断攀升,且呈知识化、低龄化特点,校园暴力时有发生,青少年违法犯罪屡屡听闻。那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条件下,如何加强青少年道德教育,预防青少年学生的违法犯罪,是摆在我们每一个德育工作者面前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2.
机遇与挑战--网络时代青少年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网络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为青少年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它不仅拓展了时空、丰富了资源、增强了预警,而且还大大提高了效率;另一方面对青少年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也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它易引起青少年学生心理焦虑、道德沦丧、性心理畸型和人际互动障碍等问题。为此.提出了在教育青少年学生正确对待网上信息,引导他们克服网络依赖倾向的同时,既要利用网络的有利条件,深入开展青少年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又要通过加强校园网的建设与管理,努力缩小网络对青少年学生心理健康的不利影响等对策。  相似文献   

13.
青少年学生自杀的社会心理干预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青少年学生自杀的比例近年呈上升趋势。章研究青少年学生的原因及一般规律,提出有针对性地进行社会心理干预的措施方法。遏制悲剧重演,需要学校、家庭、社会共同形成关心援助的社会支持系统,关爱青春生命。  相似文献   

14.
文章对青少年学生性道德教育进行了界定,分析了当前青少年学生性道德失范现象,探讨如何加强青少年学生的性道德教育。  相似文献   

15.
当前,加强青少年性教育问题已引起社会各界,尤其是学校的关注。通过问卷调查,我们认识到:学生关于性的困惑很多,主要表现在性生理、性心理及性道德方面。这些困惑已影响着青少年身心健康成长。为此,我们建议广大教育工作者应尽快引导青少年走出“性盲区”。  相似文献   

16.
网络道德——学校德育的新内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今天,络已走进千家万户,极大地拓展了青少年的知识视野,激发了学生的探索精神,教会了青少年扩散式的思维方式,大青少年经受了前所未有的比书本知识更加广泛和强烈的信息冲击。与此同时,上的不健康的糟粕也泥沙俱下,既给广大青少年,也给德育工作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  相似文献   

17.
青少年网络道德教育的误区及矫治策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红彬 《教育探索》2003,(11):79-81
目前,青少年的网络道德教育在观念上、方法上和内容上存在着许多误区,中小学校应采取积极有效的应对策略,转变思维方式,辩证地认识网络,提高驾驭网络的能力,科学面对青少年的网络道德教育问题,培养青少年的自我约束和自我控制能力。  相似文献   

18.
诚信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更是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的根本。加强青少年的诚信教育,已成为全面落实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的主要任务之一。从近些年来中专生身上存在的诚信品质的欠缺等问题来看,要加强青少年诚信教育是很有针对性的。为了把他们培养成为适应市场、自食其力、奉献社会的高素质劳动者,  相似文献   

19.
为深入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党的十六大精神,贯彻落实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基本方略,切实维护青少年的合法权益,预防和减少青少年违法犯罪,营造有利于青少年健康成长的良好社会环境,共青团中央、教育部决定联合在教  相似文献   

20.
“八荣八耻”的社会主义荣辱观,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树起了新的标尺,对于今天青少年的成长、成才至关重要。热爱祖国、服务人民、报效国家是青少年成长的目标和价值的体现,勤奋学习、诚实守信、遵纪守法是青少年立足社会的基本要求,崇尚科学、团结互助、艰苦奋斗是青少年学习研究和未来事业发展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