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嘉州四季图     
《乐山师范学院学报》2011,(4):F0003-F0004
春 腊梅余香尚未尽,河边垂柳又翻新。海棠之国花竞放,黄鹂娇莺闹新情。  相似文献   

2.
昨梦芳洲采白藏.归期且喜故园春。(钱起《送褚大落第东归》) 有的诗题点明送别之意,诗中出现“白蒴洲”这个地点。如:  相似文献   

3.
水流花谢两无情,送尽东风过楚城。蝴蝶梦中家万里,子规枝上月三更。故园书动经年绝,华发春唯满镜生。自是不归归便得,五湖烟景有谁争?  相似文献   

4.
春夕崔涂水流花谢两无情,送尽东风过楚城。蝴蝶梦中家万里,子规枝上月三更。故园书动经年绝,华发春唯满镜生。自是不归归便得,五湖烟景有谁争?崔涂,字礼山,江南人。光启进士。家境贫寒,一生多羁旅各地。诗多羁愁别恨之作,善于借景抒情。  相似文献   

5.
晨光中的花池里,春,在开,也在谢。海棠枝间缀着一嘟噜一嘟噜红艳的小花骨朵儿,一个个忍不住就要咧开嘴笑出声的样子。其实,此时海棠叶的美是绝不亚于花骨朵儿的,那一簇簇的叶,恰似一朵朵绽开着的鲜嫩的绿色小花,别有一种清新灵秀的韵致。  相似文献   

6.
晨光中的花池里,春,在开,也在谢。海棠枝间缀着一嘟噜一嘟噜红艳的小花骨朵儿,一个个忍不住就要咧开嘴笑出声的样子。其实,此时海棠叶的美是绝不亚于花骨朵儿的,那一簇簇的叶,恰似一朵朵绽开着的鲜嫩的绿色小花,别有一种清新灵秀的韵致。  相似文献   

7.
现代散文作家唐弢1935年写就的散文名作《春》,文风朴实清新,正像夹着泥土和花草气息的阵阵春风,给人温馨和煦的感觉。文章构思立意独特,感情真实执着。全文写“春”似虚实实。眼前之春虽写得很少:“天气暖和起来了,走在马路上,穿着过冬的衣服便觉得热辣辣地,店铺橱窗另换了一种陈设,电线木上贴着劝种牛痘的布告,画着一个有辫子的小孩。”“在种完牛痘的归途上,我抱着孩子,穿着过冬的衣服,在太阳底下走着,浑身热辣辣地发黏,我在淌汗。”可这眼前之景让作者“第一次意识到”“是春天了”,更重要的是让“我又想起了故园的风物”:故园景物、儿…  相似文献   

8.
紫陌飞尘,望十里、雕鞍绣毂。春未老,已惊台榭,瘦红肥绿。睡雨海棠犹倚醉,舞风杨柳难成曲。问流莺,能说故园无?曾相熟。岩泉上,飞凫浴;巢林下,栖禽宿。恨荼(艹縻)开晚,谩翻红玉。莲社岂堪谈昨梦,兰亭何处寻遗墨?但羁怀、空自倚秋千,无心蹴。这首《满江红》词,是辛弃疾逝世前一年,即宁宗(赵扩)开禧二年(1206)客居临安时所写,是他辞去第二次绍兴知府兼两浙东路安抚使的任命之后的作品。这首至今尚未引起辛词研究者充分注意的佳作,不但词句优美流利,词中还暗寓了作者的经历和心情,它表明  相似文献   

9.
诗词鉴赏     
诗词鉴赏游子吟孟郊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零陵早春柳宗元问春从此去,凡日到秦原凭寄还乡梦,殷勤入故园诗词鉴赏...  相似文献   

10.
《一日的春光》这篇散文讲述了作者寻春而不见春,在春意阑珊之时因饱尝海棠之景而顿觉无憾于整个春天的心路历程。行文自然顺畅,读来意味隽永。  相似文献   

11.
一、[南吕]四块玉·马嵬坡马致远睡海棠,春将晚,恨不得明皇掌中看。霓裳便是中原乱。不因这玉环,引起那禄山,怎知蜀道难!1.“南吕”是宫调“,四块玉”是“,马嵬坡”是。2.对这首元曲的赏析,恰当的一项是()A.“睡海棠,春将晚”,这是以花喻人,说杨贵妃就像晚春时节的睡海棠一样娇柔妩媚。B.“恨不得明皇掌中看”,是说杨贵妃恨不得让唐明皇把她像海棠一样放在手掌上把玩观赏,表现了她恃宠娇恣的心态。C.此曲前半部分(以“不因”为界)主要是描写,着重写了唐明皇与杨贵妃荒淫作乐的生活,简明精炼,为后文的议论作了很好的铺垫。D.此曲化用了李白…  相似文献   

12.
大明湖之春     
北方的春本来就不长,还往往被狂风七手八脚地刮了走。济南的桃李丁香与海棠什么的,差不多年年被黄风吹得一干二净,地暗天昏,落花与黄沙卷在一处,再睁眼时,春已过去了!济南的秋冬,风倒很少,大概都留在春天刮呢。  相似文献   

13.
王健 《文教资料》2012,(31):73-74
散文《肖邦故园》是一篇表现波兰钢琴家音乐创作心路历程与独特艺术魅力指向的精品力作。文章通过故园的历史与现实的强烈对比,将简陋清寒的“侧屋”升华凝练为波兰民族的圣地、波兰人民的精神家园;深刻揭示了故园与肖邦音乐的源流关系,肖邦音乐的爱国情感、民族情愫正是来自对故园生活、故园风景乃至故国无法割舍的挚爱:细致描述了故园的优美景色和蕴感的无穷魅力,“你是在和肖邦促膝谈心”充满了唯关浪漫,令人回味无穷。  相似文献   

14.
北方的春本来就不长,还往往被狂风给七手八脚的刮了走。济南的桃李丁香与海棠什么的,差不多年年被黄风吹得一干二净,地暗天昏,落花与黄沙卷在一处,再睁眼时,春已过去了!济南的秋冬,风倒很少,大概都留在春天刮呢。  相似文献   

15.
托马斯·哈代是十九世纪末著名的英国现实主义及悲剧主义作家之一。哈代的现实主义主要是通过对当时英国资本主义冲击封建宗法制度而形成的,通过对当地农民、工人、小商人悲惨生活现状的真实描述来反应现实;哈代的悲剧主义主要源自故园多塞特乡村被资本主义商业化和工业化冲击而渐去渐远产生的纠结和怀念。哈代为了怀念已经被英国工业革命冲击而逝去的多塞特乡村,通过浓厚的故园情来构建自己的"威塞克斯王国",进而舒拓"怀念故园而故园不再"的故园情结,表达对逐渐消失的封建宗法制度下的多塞特式故园的留念,呼吁在工业革命的同时应兼顾民众家园的情怀。  相似文献   

16.
尽管仍是春寒料峭,明媚的阳光一出,三月的暖阳终于战胜了冬的寒冷,校园内外便充满了春的气息。早晨从小区出来,一路的花开,步入校园。迎春花那明艳的黄、海棠那探出头来的花骨朵儿,就愉悦了我的心。春去春又回,这个春天到了,很快又会过去。每天待在教室苦学的学生知道吗?于是决定今天上作文课。课堂,就带到教室外面吧——一起去看花。  相似文献   

17.
在沦陷区严酷的生存环境里,诗歌中的故园也是悲哀的.但透过悲哀的表象,诗人的爱国之心和反抗精神构成了沦陷区故园诗的第二个和第三个层面.故园诗在这里具有了沟通历史与现实的载体作用.  相似文献   

18.
大明湖之春     
老舍 《新读写》2011,(7):49-51
北方的春本来就不长,还往往被狂风给七手八脚地刮了走。济南的桃李、丁香与海棠什么的,差不多年年被黄凤吹得一干二净,地暗天昏,落花与黄沙卷在一处,再睁眼时,春已过去了!记得有一回,正是丁香乍开的时候,也就是下午两三点钟吧,屋中就非点灯不可了;风是一阵比一阵大,天色由灰而黄,而深黄,而黑黄,  相似文献   

19.
一位天才,一位艺术大师——肖邦,渐行渐远,然而,最弱的,最温柔的,真正震憾我们灵魂的狂风暴雨——肖邦音乐,依然回荡在肖邦故园。悠悠故园,有你,有我,最重要的是还有肖邦。让我们一起,就在这里,和肖邦促膝谈心。故园的灵魂——音乐  相似文献   

20.
刘洋 《大学生》2020,(4):80-81
天津大学卫津路校区有海棠800余株,大部分的海棠树龄接近40年,树龄最大的超68年,一树繁花吸引众多游人合影留念。校园里除了花香绵长的西府海棠,还有梨花海棠、贴梗海棠,以及金黄蜂、奈微利等珍稀品种。在北洋园校区,海棠堤有西府海棠、垂丝海棠、木瓜海棠等16个品种、1100余株。对于天大,海棠花开不仅仅是春天的象征、那更是天大的历史见证、是校园的文化符号、是天大人的情感纽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