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董仲舒借鉴了先秦诸家的“自然天论”思想,并吸收了殷周时期神秘的“天命”理论,而且综合了秦汉之际人们所获得的自然知识,以解决西汉社会的政治、经济问题为出发点,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天”的哲学。“天”在董仲舒的哲学体系中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其既统摄董仲舒的“天人”思想学说,又贯穿董仲舒思想的始末。在董仲舒“天”的哲学理论中,为了解决儒学在西汉发展时所遇到的,如何将先秦儒家的德治理想与专制体制相结合的问题,“天”被赋予了多层含义,但最为重要的是董仲舒对天赋予了儒家伦理道德的成分,并以“仁”作为判断是非对错的标准,君主被要求规范自己的言行、取法天的仁德之政。  相似文献   

2.
儒家传统思想是我国优秀文化思想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伦理思想、教育思想、学习思想以及教育方法论等,至今仍具有强大的现实意义。以孔孟教育教学思想为代表的先秦儒家教育传统的基本原则和方法,是与现代教育教学理论相一致的,而且更符合中国文化传统,在教育教学实践中更富有可操作性,是我国教育教学理论现代化的宝贵财富。先秦儒家教育思想与现代教育理念有很多契合点,也对我们当前的语文教育有诸多启示。一、处理好语文学科工具性和人文性的关系众所周知,我国先秦儒家教育就是以“立人”为根本宗旨的,《大学》中明确指出:“大学之道,在…  相似文献   

3.
先秦儒家官德思想顾名思义就是指先秦儒家关于古代官员道德的思想,又可以理解为先秦儒家的政治道德思想,是儒家政治哲学的核心组成部分。在时代发展的今天,重温先秦儒家官德思想的价值意蕴,以先秦儒家官德思想审视我国公务员职业道德之流弊并在此基础上结合当代实际对公务员职业道德建设做出有益的思考和探析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这既是儒家传统政治道德思想现代转生的价值诉求,也是以儒家传统政治道德思想为借鉴匡正公务员职业道德的现实需要。  相似文献   

4.
先秦法家的杰出代表荀子的《天论》是一篇论述“天”和“天人关系”的文章。为适应春秋战国时期政治上变革与反变革、复辟与反复辟的斗争,哲学上展开了大道观的论争。《天论》就是站在新兴地主阶级的立场上,从朴素唯物主义的角度,总结这场沦争的重要著作。 “天”是不是有意志,有没有一个主宰万物的上帝,这是当时哲学上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两条路线斗争的焦点。荀子的《天论》明确提出“天行有常”、“明于天人之分”和“制天命而用之”的命题,科学地阐明了“天”只是自然现象,有其自身运行的规律;它与人世的吉凶、治乱无关;人应当在自然条件许可的情况下,控制它、利用它,使它为人类服务。荀子唯物主义的宇宙观,产生在战国晚期生产和科学比较发展的基础之上,集中反映了当时新兴地主阶级变革政治的进步要求,有力地批判了维护奴隶制反动统治的“天命”、“畏天”、“天人合一”等唯心主义和形而上学的天道观。《天论》所阐明的朴素唯物主义的宇宙观成为法家思想的一个重要的哲学基础,成为当时批判儒家妄图复辟奴隶制的种种反动言行的锐利思想武器。它不仅在哲学上的两条路线斗争中捍卫了唯物主义,而且在政治上也是对奴隶主阶级的致命打击,并为新兴地主阶级夺取政权制造舆论。  相似文献   

5.
人际之和思想是先秦儒家追求人与人之间的和谐进而达到和谐社会的美好理想,人际之和思想由先秦宗法社会制度中派生而来,宗法社会家国同构的特点要求以伦理道德来维系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仁”是先秦儒家的人生理想,先秦儒家体“仁”、实践“仁”就是为了人与人之间的和谐。  相似文献   

6.
先秦儒家理想人格思想是中国传统的理想人格思想的根基,先秦儒家对理想人格的追求有圣人、君子两个不同的层次,文章着重分析君子人格,展现了先秦儒家理想人格的丰富内涵及其影响。  相似文献   

7.
天道概念源自于天命神学,最早产生于《左传》、《国语》中。《左传》、《国语》中的天道观有三层意涵:道德义、天人感应的神学义、普适天人的宇宙法则。《左传》和《国语》的天道观在儒家的天论中有重要意义,它涵括了儒家天道概念的三项主要意涵和两大天道观模式(天人感应和天道自然),为儒家的天论准备了必要的条件和基础。《左传》和《国语》天道观的最大意义也正是在于,将对天的认识发展到"道"的水平和层次,而只有在"道"的层面上,使儒家的天论得以真正形成和展开。  相似文献   

8.
论先秦儒家的“义利观”及其现代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义利观为核心,系统考察了先秦儒家义利观的思想内涵及其逻辑发展过程,先秦儒家从孔子到盂子再到荀子,围绕着道义原则与功利原则、群体发展与个体存在,理性要求与感性欲望等问题展开激烈的论争,在总体上形成了一个注重道义原则、注重群体发展、重视理性要求的传统,先秦儒家的义利观既有其理论贡献,也有其不可克服的内在缺失。客观地评价先秦儒家的义利观,从传统资源中汲取养分,对于我国现代社会转型过程的价值转换和价值体系重建有着极为重要的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9.
<正> 先秦儒家美育思想初步形成了自己的体系,并且一直影响着中国古代美育思想的发展。只有对先秦儒家美育思想进行系统的探讨,才能真正认识整个中国古代美育思想的基本特征。一在先秦儒家的美育思想中,关于美育功能的思想非常丰富,可以说它是先秦儒家美育思想论述最为全面、最为深刻的一个问题。  相似文献   

10.
礼乐合称并不表示二者在先秦政教中始终一体而并重。礼教与乐教的关系与地位的不断变化,实质反映了先秦意识形态政策的变迁状况,对儒家礼乐文化思想之形成以及汉代意识形态政策之取向都产生了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11.
人性论是先秦儒家十分关注的话题。儒家注重修养,而人性论又是修养的前提和基础。人性论最早由春秋末年的孔予提出,孔子对人性的简单表述在学术界引发了很大的分歧,也为后来儒家人性论的发展打造了一个良好的平台。先秦人性论的形成是政治、经济、文化和学术背景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在先秦人性论产生的背景基础上,通过分析孔子、孟子和荀子提出的“性”的含义和道德本质,着力梳理出他们的“人性论”观点,并以此为线索剖析性善论和性恶论之间的差别。‘  相似文献   

12.
先秦儒道诸子的散文是具有浓郁诗意的哲理散文,其中的《论语》、《老子》、《庄子》的诗意色彩尤其浓郁。温柔敦厚的诗人之风潜移默化地熏染了孔子师生的言谈,这使得《论语》中孔子师生的言谈成为诗意的言说。老子对自然社会的诗意思索,凝成了五千言的长篇“哲理诗”。庄子也是一位诗人气质的哲学家,对诗意人生的追寻使得他的著作成为诗意沉思的哲学巨著的同时也成为了带着哲学沉思的文学杰作。  相似文献   

13.
在中国古代社会 ,儒家王权受命说主要根源于开国之君及其先祖的圣德与武功。不过 ,自先秦延及两汉的儒家“圣王革命”、“顺天应人”的王权受命理论在认识上 ,使得王朝的改换或传延被视为“天予人归”的必然结果。这一儒家学说对汉晋间政治既起着昭示警戒作用 ,更在一定程度上麻醉着统治者及其黎民百姓。在汉魏禅代、魏晋易姓的王朝和平过渡中 ,权臣在利用儒家这一学说时篡改了先秦儒家的由内圣而外王的真精神。  相似文献   

14.
先泰儒家富有深厚的生态伦理底蕴,具有贵人贼畜的特点。这一道德等级论由其“天人舍一”的思维方式决定,由其生态价值观规定,有着独特的感情心理基础。在当代,先秦儒家生态伦理思想日益显示出对人类生态实践的巨大意义,给予我们诸多启示,具有重要的文化价值。  相似文献   

15.
《性自命出》为郭店竹简中一篇颇为重要的先秦儒家佚籍,篇中有论及音乐之源起、音乐之功能、音乐之宗旨等方面的内容,虽语焉不详,却与《乐记》表现出既相同也相异的音乐美学观念。《乐记》为孔门乐教传承的经典,浸润着孔子及其弟子的儒家思想,集中体现了先秦时期的音乐观。  相似文献   

16.
儒家思维模式的重要特征之一就是"推"。正是通过"推",儒家构建了自身的理论体系。"推"是一种伦理型、内向型思维,实质是一种映射推衍,关注的是关系系统。"推"对中国人的传统思维模式产生了深远影响,同时对培育当代中国人思维模式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7.
先秦儒家之“孝”是平等的,主张父子对等,主张谏诤,反对盲从.但是在与君权的斗争中,先秦儒家处于绝对的劣势,使得其不得不接受君权对先秦儒家之“孝”的篡改.结果是先秦儒家之“孝”中积极的一面被忽略,代之以专制、奴化的成分.这种变异有内外两方面的因素,内因方面,先秦儒家之“孝”理论本身不够完善;外因方面,统治者发现了先秦儒家之“孝”的弱点和漏洞,并利用其来巩固自己的专制统治.  相似文献   

18.
晚明思想家、文学家李贽在其著作《焚书?琴赋》中提出了“琴者心也”的观点,这一命题对晚明及其后的琴乐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许多学者认为这是对儒家礼乐思想的反叛。然而,深层挖掘“琴者心也”之“心”的思想内涵并梳理历代琴论,可以发现,李贽此说并非空谷之音。“琴者心也”是顺着主流琴乐思想之外的注重古琴自身艺术特性的琴乐思想发展而来的,这种思想并非离经叛道,而是一种对僵化的琴论的内在批判,以引导琴论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9.
儒家文艺美学是以儒学为主导的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可按照儒学在发展演变过程中自然形成的早期、中期和近期三个历史阶段,探讨儒家文艺思想与孔学、经学、理学、心学和现代新儒学的关系,分析与儒家美学相关的各种命题、范畴和理论问题。从"天人合一"、"体用一源"到"智的直觉",是儒家思想能与时俱进而脱胎换骨的生机所在,也是贯穿儒家文艺美学发展的内在理路和思维方式。  相似文献   

20.
"周秦文化互补",是指关中特别是指其西府宝鸡市传统文化的主要模式,系"周文化"与"秦文化"的对立统一,今日应以前者为主导。关中"西府"宝鸡市的凤翔"秦文化具有改革开放、自强不息、广纳贤才等品格在文化领域,对秦文化的"焚书坑儒"和霸道,应予反思和批判。周公创设的"仁政",开创并奠定了中国数千年来以仁爱、和谐、礼乐、"无逸"和顺应自然、保护生态等为价值观念选择的政治-文化模式,使中华文明成为世界上唯一一个在本土数千年绵延不断的文明体。西安大都市圈即关中文化建设战略,要使"以人为本"价值观建设与关中地域的传统文化资源相结合,包括应抓住继承发挥源自本地的周公仁政价值观念遗产,并促其向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以人为本"转化,关天区这里也有一个"两河流域",指的是泾河和渭河,它们都与关天和西府关系密切。关天地域文化具有"泾仁渭霸"结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