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教学内容:九年义务教育数学第八册第84页~第87页教材。教学目标:感受各种计量单位,从生活中体会物质质量的大小、物体的长短、面积的大小、时间的长短,并能进行同种事物计量单位间的简单换算;发展学生估算、测量等技能。教学重点:感受各计量单位的意义。教学准备:每人准备计算器,测出走100米所需要的时间,称出100粒大米的质量,采购两种500克重的物品。教学过程一、联系实际、感受计量单位的意义学生回忆一下已学过了哪些计量单位。(质量单位、长度单位、面积单位、时间单位)1.质量单位师:昨天,老师要同学们准…  相似文献   

2.
教学内容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教科书第八册———常用的计量单位中的长度单位和面积单位。教材简析本单元涉及的所有的量与常用的计量单位在以前的各册教材中均已学过,学生都有一定的记忆和认识,对学生来说都不属于新知识。因此本单元的教学任务是让学生切实感受到量的计量源于生产和生活实际,系统地整理、归纳、总结常用的计量单位,掌握相邻计量单位间的进率。教学目标使学生知道计量的产生,并能充分认识到计量在生产、生活中的重要作用。进一步理解和掌握常用的长度单位和面积单位的实际意义及单位间的进率。对每一种量的常用计量…  相似文献   

3.
受传统教学的影响,教师在教学单位换算问题时往往先简单地教给学生口诀,然后进行大量训练,学生对于其中的换算原理一知半解,解题时错漏百出。教师有必要明确单位换算教学的价值和基本策略,进一步加深学生对量和计量单位概念的把握,促进学生明确计量单位之间的进率关系,从而实现对单位的正确换算。  相似文献   

4.
在小学阶段,教学了长度、面积和体积等计量单位.这些计量单位的进率各不相同,倘若让学生死记硬背,既浪费时间和精力,又容易出现差错和遗忘.如何帮助学生记准、记牢这些进率?下面就单位换算这一问题谈谈我们的教学尝试.  相似文献   

5.
为了让学生能较好地掌握计量单位的化聚方法,我在教学中摸索出先把计量单位化聚进行归类,再结合图示进行教学,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下面以面积单位的化聚为例加以说明。  相似文献   

6.
学习三类"计量单位(长度单位、面积单位、体积单位)的认识"中的某一知识后,学生的作业、考卷中常会出现些令人啼笑皆非的错误。面对这些错误,教师应对"图形与几何领域"中三类"计量单位的认识"的教学进行调研和实践,试图寻找提高"计量单位的认识"的教学效益的途径。  相似文献   

7.
小学课本《地理》上册第15页、第19页的练习或课文中使用的长度单位是公里;第24页在比较七大洲的面积时使用的单位是平方公里。而学生在同期学习的六年制第九册数学课本中使用的长度单位和面积单位分别是千米和平方千米。这是国家统一规定使用的计量单位,而地理课本中仍采用国家统一规定前使用的计量单位。由于课本中使用的计量单位不统一,容易给学生造成误解,同时给数学教学带来不必要的麻烦。为此,笔者建议将地理课本中使用的公里和平方公里分别改为千米和平方千米。这样不仅可以免除学生的误解,而且有利于落实国家要求使用统一计量单位的规定。  相似文献   

8.
在小学阶段,学生学过了许多计量单位,诸如长度单位。面积单位和体积单位,等等。这些计量单位的进率各不相同,如果让学生死记硬背,既浪费时间和精力,又很容易遗忘和出差错。如何帮助学生记准、记牢这些进率,在总复习阶段复习这些内容时,我是这样做的:首先向学生讲清楚长度相邻两个单位之间的进率是10;面积相邻两个单位之间的进率是IOO;体积相邻两个单位之间的进率是1000,并通过直观教具或相应的计算加以验证,使学生掌握这几种不同单位进率的~般规律。其次应把这些计量单位联系起来推理,因为面积单位。体积单位在计量时都是…  相似文献   

9.
在《量的计量》的第一课时“常用的计量单位”的教学中,由于存在的单位多(长度单位与面积单位),进率杂(进率有:10,100,1000,10000,1000000),造成了学生掌握这部分内容的困难。学生中普遍出现单位混淆、进率乱用的现象。同时,由于这部分内容又是对学生已学的内容进行的知识整合,  相似文献   

10.
计量单位是小学数学教学中的一个重点内容,而单位换算则是学生学习计量单位的一个难点。学生在单位换算时经常出错,概念不明确,进率不明确,转化不明确。基于对学生单位换算错误的原因分析,提出了让学生在课堂上通过动手操作,正确理解量与计量单位的含义,明确单位之间的进率关系,从而正确地进行单位换算的教学策略,使单位换算不再闹笑话。  相似文献   

11.
本单元知识主要是认识土地面积单位公顷、平方千米,土地面积单位间的进率,土地面积单位的换算,解答有关土地面积的应用题。 “公顷、平方千米”是新的面积计量单位。从学生的年龄特点看,四年级学生对“公顷、平方千米”没有感性认识,从数学知识看“1公  相似文献   

12.
教材简析与教法指要 本单元内容是学生学习过的长度单位、面积单位、重量单位和时间单位的汇总,是一次对各种常用计量单位的系统整理,这种分散与集中相结合的汇总和整理是义务教材区别于通用教材的体现之一。 这种集中与整理有两个主要目的:一是通过整理过去分散学到的计量知识使学生得到一个较为完整的计量认知结构;二是为后面学好体积单位以及把单名数或复名数改写成小数表示的单名数做铺垫。  相似文献   

13.
在学生学习计算图形的周长和面积时,往往会把长度单位与面积单位混淆,这主要是对长度和面积的概念不清。对长度单位和面积单位不理解造成的。如何教学生区分这两种不同的计量单位呢?本人通过十多年的教学实践和学习,总结出以下几种方法: (一)演示法上课时,让某一学生走到讲台上,为老师擦一擦讲台,然后提问:刚才这个学生从座位走到讲台这段距离  相似文献   

14.
教学设计一、教学准备教学内容:人教版盲校义务教育实验教科书数学三年级下册第五单元例4。学情分析:本班共有12名学生,认知水平无明显差异。其中,低视力学生4名,因视觉功能有限,均使用盲文课本。但在实际教学中,他们仍然可以发挥剩余视力的优势,进行简单的视觉认知,并在小组学习中带领全盲学生完成各个教学环节的学习。课前,学生已经掌握了面积的概念和计量单位,学会了用数方格的方法比较面积的大小和用面积单位来计量或估计面积,为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计算的教学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5.
"面积单位"是苏教版《数学》三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第2课时的内容,学生在学习这部分内容之前已经学习了长度单位、时间单位和质量单位,认识了面积的意义,并且有了运用正方形比较两个图形面积大小的经验。面积单位的学习一方面要联系第1课时的经验,让学生自觉产生运用正方形作为面积单位的意识,自主生长面积单位的意义;另一方面要让学生理解面积单位与以前所学习的单位之间的关系,运用研究其他单位的方法研究面积单位,积累计量单位的研究经验。  相似文献   

16.
【案例】“九义”教材数学第八册“常见的计量单位”,其内容在前几册书里学生已分别学习过,本册是对其进行归纳整理,为名数的改写奠定基础。我采用了让学生小组集体“自备、自教、自评”的形式,让学生的个性和才华充分展示。周五的数学课上,我对同学们说:“下周一我们要上‘常用的计量单位’,它分为长度单位、时间单位、重量单位、面积单位四个部分。我准备以小组为单位进行一次‘教学’比赛。每组选择其中一部分为教学内容,教学形式和教具由各小组自己商量准备,老师随时为每个小组提供技术支持和后勤服务。”话音刚落,同学们就欢…  相似文献   

17.
基于"建模思想"的数学课堂教学,给学生提供了一个独立思考、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实践过程,是课堂有效教学的重要载体。在数学教学过程中,让学生积极参与数学模型的创建过程,能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结构,培养数学学习能力和应用意识,体验到充满活力的学习过程。以《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单元教学为例,本单元教学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包括面积的意义和常用的计量单位。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让学生积极参与数学模型的创建过程,有效地构建"面  相似文献   

18.
教“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关键在于切实理解面积的意义,明确面积单位和长度单位是两种不同的计量单位。楚雄师范附小张老师教这部份教材的第一节课,认真研究了学生的认识规律,充分发挥了学具的作用,在教法和学法上作了有益的探索,教学过程如下。  相似文献   

19.
<正>培养学生的量感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重要目标之一。下面以长度单位为例,阐述培养学生量感的策略。一、多重感官体验二年级学生初学长度单位时,厘米是基本单位,米是衍生单位;但是到三年级学习毫米、分米、千米时,基本单位调整为米更合适。在基本计量单位的教学中,要让学生通过操作和体验,  相似文献   

20.
教学计量单位的体会南宁市中山路北段小学展秀婷量与计量这部分内容在小学阶段占有重要的地位。由于学生对计量单位接触少,生活经验不足,感到难理解,常常只是记住单位名称,背好进率,做对题目。要按大纲要求让低年级学生建立起人民币单位、时间单位、长度单位和重量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