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高中物理上册第八章《机械振动和机械波》中有两条图线,如附图甲、乙所示,课本上对这两条图线作了说明:“一列简谐横波在t=3秒时的图象和距波源x=12厘米处质点的振动图象。”(见课本278页)即甲图是t=3秒时的波形图线,乙图是P点的振动图线。教材中把波形图线和与之对应的振动图线同时画出来,是为了比较这两种图线的异同。实际上不必两条同时画出,因为根据两条中的任一条,再加适当的条件,就可以画出另外一  相似文献   

2.
(1)全等三角形的概念·符号两个三角形,将它们放到一起,如果能够完全重合,那么,就说这两个三角形是全等三角形.将一个任意的三角形纸片,放到一张平展的纸上,用细细的笔,贴着这个三角形纸片的边缘画一周,再拿开三角形纸片,纸上留下的笔迹  相似文献   

3.
物理课的学习,离不开画图。其中有些图线,如磁力线,振动(波动)图线、交流电图线和p-v图线等,用直尺和三角板都画不出来。常用的一些图形如汽车、滑轮、小车等图形画起来也很费时间。为了画图线往往会影响听课。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仔细分析了各种物理图线和图形是由哪些基本图线组成的。为了使用方便,尽可能地把这些基本图线和图形集中在一块模板上,并尽可能使它们排列合理,用途多样,使用方便。  相似文献   

4.
片段一认识面积单位(数学活动:男孩子起立,来看一张画有16个格子的纸片。女孩子起立,来看同样大的另一张画有18个格子的纸片。)师:同学们,谁看的那张纸片的面积大?生:女生看的大,男生看的小。师:为什么呢?生:女生看的有18个格子,男生看的只有16个格子呀。(教师将两张纸片同时展现在学生面前,比大小。)生(全体):哇!上当了!生1:老师骗人,您为什么诚心让我们看格子,而您画的格子又不一样大?师:那我为什么要画一样大的格子呢?生:只有格子一样大了,我们才能数一数,知道哪张纸的面积大,哪张纸的面积小。师:好极了!小朋友,你说的这一样大小的格子,…  相似文献   

5.
本刊封面上的图线是两个相互垂直的简谐振动的合运动的径迹。相互垂直的两个简谐振动,如果频率相同,合运动的轨迹一般是一个椭圆(也可能蜕化成一条直线或一个圆)。如果频率不同,合运动轨迹比较复杂。本刊封面图线就属于这种情况。但是,不管两个振动的频率比如何,也不管它们的振幅和初位相怎样,其轨迹总可以通过振动方程 x=A_1cos(ω_1t+α_1)和y=A_2cos(ω_2+α_2)用参考圆的方法画出。当频率比成简单的整数比时,其轨迹就是我们通常看到的利萨如图线。用实验来研究上述振动合成的方法很多,比较  相似文献   

6.
华士忠 《物理教师》2006,27(10):24-25,53
1问题的来由笔者在上导体的伏安特性曲线新课时,讲到电学元件电流I和电压U的关系可以用图线来表示,画出的I-U图线叫做伏安特性曲线,在金属导体中,电流跟电压成正比,伏安特性曲线是通过坐标原点的直线(图1).具有这种伏安特性的电学元件叫做线性元件.提问学生图1中的两条直线哪一  相似文献   

7.
魔兔     
光线能够透过空气,那么,当光线透过水时,情况是不是跟透过空气时一样呢?●不透明点心托盘一个●两厘米见方的一片纸●彩色铅笔若干枝●胶水本实验可请伙伴们一起做。1.在纸上画一只兔子,再将纸贴在托盘里,托盘放在桌上。2.请你的伙伴们往后退,直到看不见托盘中纸片上的兔子为止  相似文献   

8.
不倒玩具     
材料:厚纸片(可用铅画纸,白卡纸或废包装盒纸)。做法: 1.按图一剪一圆片,对折。2.按图二画一装饰娃娃。底部剪半圆形,同对折的圆片一样。3.将图二装饰娃娃纸片与对折圆片粘合,即成。玩时可用手轻轻拨动,即会摇动。4.用此做法,还可制作动物不倒玩具(见附图)。  相似文献   

9.
本文介绍两个有效方法(思路),可以轻松破解振动和波的图象问题. 1.图形移动-重合法 将其中一条图线沿横坐标轴移到另一条图线,从图线沿横轴移动的距离的物理意义入手破解题目.  相似文献   

10.
纸上的童心     
《下一代》2007,(Z2)
许多年过去了,我还是常常沿着记忆的隧道回过头去看小时候画在纸上的一张画,那是一张用铅笔勾画、用蜡笔涂染的画,小小的、硬硬的、白白的纸片上稚拙地立着一座彩色的房子。  相似文献   

11.
飞的理由     
小时候经常玩一种游戏,将一张长方形纸片剪三刀,然后折成"丫"字型的形状。从高楼放下,纸片打着旋往下落,宛如直升飞机的螺旋桨,又像自由飘逸的蒲公英.玩得多了,便想到在纸上画上些彩色的图样,于是五颜六色的蒲公英在天空中飞舞,场面颇为壮观.  相似文献   

12.
飞的理由     
小时候经常玩一种游戏,将一张长方形纸片剪三刀,然后折成"丫"字型的形状,从高楼放下,纸片打着旋往下落,宛如直升飞机的螺旋桨,又像自由飘逸的蒲公英.玩得多了,便想到在纸上画上些彩色的图样,于是五颜六色的蒲公英在天空中飞舞,场面颇为壮观.  相似文献   

13.
2003年全国高中数学联赛1试第15题:一张纸上画有半径为R的⊙O和圆内一定点A,且OA=a,折叠纸片,使圆周上某一点A1刚好与A点重合.这样的每一种折法,都留下一条直线折痕.当A1取遍圆周上所有点时,求所有折痕所在直线上点的集合.  相似文献   

14.
“三张广告纸是怎么落下来的?哪张纸落得最快?”听到老师的指令,孩子们一个个兴奋地操作起来,并七嘴八舌地说个不停:“纸团是直的落下来的。”“‘纸丫’是一转一转扭下来的。”“纸片是像树叶一样飘下来的。”整节活动看上去就像是一群孩子在玩撕纸片、丢纸头的游戏,老师没讲什么科学道理,但基本上所有的孩子活动后都能在黑板上画出纸团、“纸丫”和纸片的降落曲线。  相似文献   

15.
《科学课》2004,(3)
你观察过纸片在空气中下落时的样子吗?让我们一起做做看!1.观察下落的纸分别画出纸团和纸片下落的路线。纸团和纸片下落方式有什么相同,有什么不同?2.制作纸飞翼使用剪刀要注意安全!飞翼留在空中的时间长短与飞翼的什么特征有关?1.2.3.按下面的步骤证明自己的猜想。提示:每次测试都应从同一高度下落,并用相同方法记录下落的时间。1.测一测改造前飞翼留在空中的时间。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平均值:2.改变飞翼的一个特征。3.测一测改造后的飞翼留在空中的时间。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平均值:4.比较哪个飞翼留在空中的时间更长?各组交流实验结果。降…  相似文献   

16.
一、准备课前让每个学生准备长方形纸片两张(一样大),用来表示“单位1”。二、操作 1.引导学生把一张长方形纸对折后再对折,说出长方形纸张平均分成了几份,让学生找出表示3/4的部分,涂上阴影,如下:  相似文献   

17.
跳熊     
材料:一次性纸杯两只,橡皮筋、白卡纸。 做法:1.在纸杯口剪四个凹槽,深度8~10mm,将橡皮筋折成8字形,嵌入凹槽。(见图1) 2.剪两个直径15mm的长纸片,粘在另一只纸杯底端作小熊的耳朵,并画出小熊的脸。(见图2) 玩法:将纸熊套在另一只纸杯上,用力向下一按,纸熊会借助橡皮筋的弹力,向前蹦跳出去。(见图3)  相似文献   

18.
HAPPY CALENDAR     
潘 藉毖 黔the paper一赢书 rlgllt· re师en, 民Firially,帅w一_a加sstoP _at一岭rid一ofthe卿itti户g wool一 藻渺旦少渺李一 竿州_v1.橙赘蒸卜 }”tl‘入V·布01土,不a只n 氰赢鬓 文:你需要做的:1.把硬纸片对折成两部分;2.在纸的 写上“一月”;3.在纸上粘上毛线;4.在纸上写上一月份的日期, 星期日”;5.最后,在毛线的末端画一个汽车站牌。噢,做得好!看, 如果 你总会成功的 和情HAPPY CALENDAR  相似文献   

19.
一、揭题 1.教师出示写有“圆”字的圆形纸片。提问:这张纸是——(圆形的)?教师将这张圆形纸片贴在黑板上,作为课题。2.请学生举例:你在哪里也见过圆形呢?(学生可能回答:硬币、透明胶布、轮胎……)教师注意帮助学生初步感知列举的是圆还是圆形物体。  相似文献   

20.
《中学生物教学》2017,(4):51-52
<正>1活动准备学生每组2~4人,同时选出组长;每组准备两种颜色的橡皮泥,大白纸一张;用橡皮泥做成颜色、长度相同的两条染色单体;同源染色体颜色不同、长度相同;在纸上画一个足够大的初级性母细胞、中心体和纺锤体;写有基因A、A、a、a、B、B、b、b的小纸片8块;将A与A、a与a分别贴在一对同源染色体的姐妹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