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中国职工教育》2014,(10):190-191
全日制学术学位和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现有研究的基础上,借助Citespace软件进行可视化分析。从培养定位、课程设置、实践能力和培养质量等方面促进二者之间的协调互补,有利于推动全日制硕士研究生教育的优化发展。  相似文献   

2.
全日制教育硕士具有教师职业定向性和实践取向性特征,以教师的职业需求为导向,以教学实践能力培养为重点,是保证教育硕士研究生培养质量的关键.目前教育硕士实践能力培养存在的主要问题是课程设置实践性体现不充分、实践教学要求落实不到位、导师指导实践的力度不足.因此,教育硕士教育改革必须着力做好三方面的工作:一是优化课程设置,加大实践课程比重;二是强化实践措施,落实实践能力目标;三是完善双导师制,发挥导师合力作用.  相似文献   

3.
全日制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教学模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全日制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是一种新型硕士培养模式,培养目标是高层次的中小学教师,其明确的专业性和定向性要求培养过程高度重视实践教学,培养教学实践能力。课程设置需要注重实践取向,课程教学需要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实践教学需要综合运用多种教师专业发展培训形式,注重临床教学和模拟教学,健全教育实践基地学校和专业实训基地,充分发挥双导师制功能,并通过行动研究提高教育硕士教学改革研究能力。  相似文献   

4.
职业实践导向的全日制教育硕士课程开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育硕士具有职业性与实践性两种特征.在现实的全日制教育硕士课程开发中存在着课程目标宽泛笼统、课程结构布局不合理、课程内容学问中心化、课程实施中学生主体性缺失等问题,需要从凸显专业学位的职业实践性、增设反思性实践课、建构个人知识、重视学生研究性学习四个方面入手,在全日制教育硕士的课程开发中贯穿“职业实践导向”,保障全日制教育硕士的培养质量.  相似文献   

5.
分析了案例教学在全日制教育硕士研究生培养中的作用,认为案例教学是连接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的桥梁,充分发挥案例教学中教学目标实践取向、教育情景实践应用、教学内容实践转化、教学效果实践迁移等作用机制,可以较好弥合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之间的裂口、保障教育硕士的人才培养质量。为进一步提升教育硕士研究生案例教学的质量,培养单位应加强教育硕士案例库建设和教师队伍建设。  相似文献   

6.
教育质量是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生命线,高质量教育硕士的培养有赖于课程教学,因此,科学设置学位课程就成为提高培养质量的关键问题。目前教育硕士课程设置存在重理论轻实践,重外语轻应用,学科交叉课程不足,课题研究及论文撰写有误区等问题。文章拟从课程总体设置、课程设置的分类、课程实施、课程评价等方面提出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7.
对首届全日制教育硕士学科教学(语文)专业教学技能大赛暴露出的全日制教育硕士研究生专业学习问题进行了分析,认为这些问题源于高校在教育硕士研究生的培养上存在培养模式与基础教育脱离、实践教学缩水与教师指导缺位、对专业素养的培养重视不够等问题。认为教育硕士研究生教育还需要进一步提升实践教学的内涵与质量,关注课程学习的有效性,摒弃培养过程中的功利性。  相似文献   

8.
印第安纳大学教育技术硕士究生培养方案及其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育技术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是决定教育技术硕士研究生培养质量高低的基础因素.美国是教育技术的起源地,其硕士研究生培养也处于世界领先水平.尽管我国与美国的国情不同,但是教育技术的学科本质是不变的.因此,借鉴美国教育技术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的优点对于提高我国教育技术硕士研究生的培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基于以上思考,本文在分析印第安纳大学教育技术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实际,提出我国教育技术硕士研究生的培养方案应明确培养目标、完善课程设置,重视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实现多元授课方式,并扩大与社会的联系,为学生提供多种实践渠道.  相似文献   

9.
研究生的培养过程管理作为我国现代高等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显得尤为重要,更是研究生教育质量的核心。本文主要以管理学相关理论和研究生的教育现状为研究的切入点,基于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过程管理的各个环节,从课程设置、双导师制度、课外实践、毕业论文等角度,分析影响其培养过程质量提升的因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的改进与完善措施,从而达到全日制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质量提升的目的。  相似文献   

10.
结合我国全日制教育硕士研究生培养的实际,在分析现有全日制教育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存在的不足基础上,就如何构建教育硕士研究生的创新型培养模式的问题,从培养目标、课程设置、教学方式、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给出了若干措施和建议,为高校全日制教育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的进一步发展和完善提供参考依据和借鉴。  相似文献   

11.
对全日制英语学科教育硕士在课程设置、授课方式和实习状况的调查,发现在职前英语教师教育中存在课程设置与学习需求脱钩、教学方法单一、教育实习缺乏规划和监管等问题。结合社会文化理论,提出了几点对策:一是要根据外语学习的特点,开设学生需要的课程;二是选择丰富多样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实践教学能力;三是建立多种实习渠道,克服教学理论与实践"两张皮"的现象。  相似文献   

12.
全日制教育硕士专业学位从2009年开始面向本科应届毕业生招生,已经五年了。教育硕士质量的高低与其课程设置是否合理、有效密切相关。本文通过文献资料法和访谈法,以某师范大学为例对全日制教育硕士课程设置现状进行调查,对其成功经验、存在问题及其原因进行剖析,最终提出改善现状的建议,以期推动高等师范院校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的改革和发展,提升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教育的质量和效益,加快培养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以D大学为个案,运用问卷调查法和文本分析法,对全日制英语教育硕士专业知识的发展状况进行了跟踪研究,着重分析了全日制英语教育硕士专业知识各基本成分与各类教师培养课程之间的关联。研究发现:全日制英语教育硕士专业知识整体发展较好,但各成分呈现不同程度的发展水平;不同类型教师培养课程对于英语教育硕士专业知识发展的贡献程度不同,教育实践课程对英语学科教学知识发展贡献最大,学科素养课程对英语学科知识发展有较高贡献,学科教学课程对课程知识积累有促进作用,教育理论课程对教育理论知识没有起到应然的促进作用;并据此得到一些有助于教师培养项目持续改进的结论。  相似文献   

14.
《考试周刊》2017,(23):36-37
理论与实际的脱节,导致全日制教育硕士课程体系在课程结构、课程内容、课程实施及课程评价等方面存在一些问题。高校应优化课程结构、更新课程内容、改进实施方式、采用多元评价,加强全日制教育硕士人才培养。  相似文献   

15.
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是一种重要的研究生教育方式,但由于起步晚,其培养模式不健全。作者从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本质特点出发,结合在教育培养中表现出来的问题,建议我国全日制专业硕士培养应着重注意以下几点:培养理念、招生、课程设置、导师制度、实践及质量监督,并以此构建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来不断完善和规范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教学。  相似文献   

16.
全日制教育硕士专业实践是教育硕士转型为专业化人才的重要环节。研究其专业实践质量评价有利于健全全日制教育硕士的培养体系、提高培养质量、推动基础教育改革。然而,检视当前我国全日制教育硕士专业实践质量评价现状,存在缺乏制度安排、评价主体模糊、缺乏科学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等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全日制教育硕士研究生实践环节的设计和实施与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培养质量的高低有着直接而重要的关系。本文以辽宁师范大学为例,对其实施的全日制教育硕士实践培养模式进行了详细的分析与归纳,进而从教育硕士实践工作的制度保障、教育硕士实践工作的基地保障、教育硕士实践工作的运行程序三个方面展示了学校"三位一体"的全日制教育硕士实践环节的培养模式。这一模式的设计与实施不仅体现了学校全日制教育硕士培养模式的成功特色,也为全日制教育硕士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可资借鉴的经验和平台。  相似文献   

18.
全日制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是硕士培养的一种新模式,培养目标是高层次的中小学教师,其明确的专业性和定向性要求培养过程高度重视实践教学,培养教学实践能力。针对全日制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教学现状,需要创新实践教学模式,确立切实有利于学生发展的实践教学目标、设计系统化的实践教学内容体系、构建理论与实践一体化的贯通式实践教学过程、制定科学的实践教学评价指标体系。  相似文献   

19.
陈露 《文教资料》2020,(5):194-196
课程设置是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的中心环节,课程设置的科学性和合理性是保障我国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质量的重要因素。本文选取东部地区六所招收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硕士研究生的地方高校,基于培养方案,对课程设置进行文本分析。目前,各院校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目标的设置趋于一致,课程类型设置不完整、学分比例分配不合理。为了提高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质量,亟须优化课程设置,提高其合理性和科学性。  相似文献   

20.
从入学条件、培养目标、学习年限、课程设置、教学方式和质量控制等几个方面对中美情报学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进行了比较分析,提出了中国开展情报学硕士研究生教育的新思路:重新审定情报学硕士研究生的培养目标,明确职业定位,实施个性化教育;构建动态化的课程模块体系;共享全国情报学教育资源,实现跨校选择课;加强与其他学科的渗透与合作,开拓情报学研究新领域;改革激励机制,发挥学生的创新潜能;强化动态评估,加强研究生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