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重修制度是学分制下教学活动的重要环节,完善的重修制度对提高重修教学质量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就目前学分制下重修制度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关的措施和建议,比如确定适合学生的重修形式、选派优秀教师从事重修课堂教学、加大重修监管力度、建立完善的考试考核体系,以求完善重修管理制度。  相似文献   

2.
独立学院学年学分制下重修班管理问题的分析与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重修斑的管理是学年学分制下教学活动的重要环节,由于独立学院学生的特殊身份,如何提高重修班的教学质量是教学管理部门的一项重要工作.文章从重修班上课、考试时间,学生管理,教师选派等方面入手,提出并分析了重修班教学和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法,尤其强调了为重修班配备班主任这一举措.  相似文献   

3.
采用文献资料、访谈和问卷调查等方法对普通高校大学生体育课程重修现状进行调查,重点对大学生体育课程重修的原因、过程、评价和结果进行分析,并针对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途径和策略。  相似文献   

4.
王素君 《教书育人》2012,(36):16-17
重修制和学分制、选课制、导师制构成了目前教学改革的主要内容。作为与学分制配套的重修是考试不及格的学生获取学分的途径,也是虽考试及格但成绩较低的学生取得高学分绩点的途径。大部分高校对考试不及格的学生,一般给予一次补考机会,如果补考不过,就必须重修。理论上讲,重修是保证大学生学习质量和高校培养合格人才的重要途径,而实际上高校重修制的实施往往和重修制制定的目的存在很大差距,存在着很多问题。本文拟就当前大学生重修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改进建议。当前大学生重修存在的问题(一)大学生重修人数逐年增加全国高校来看,重修人数呈逐年增加的趋势,理工科和公共课的重修人数增加最为显著,很多课程重修人数达到考核  相似文献   

5.
学分制下成人高教课程重修信息管理子系统的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成人高教学分制的广泛推进,重修成为学分制的必然要求。而一般高校在学年制下开发的教学教务管理信息系统,往往无法适应和支持重修的要求。本文通过对当前形势的分析与需求分析,提出了构建课程重修信息管理子系统的设计思路。  相似文献   

6.
《考试周刊》2018,(52):2-3
我国职业教育的发展已经取得了显著成效,为国家培养了大量优秀的技术技能型专门人才,但因学分制在职业院校的实行,课程重修的问题也日渐突出。本文以四川信息职业技术学院为例,分析了重修产生的原因、重修的对象、重修的方式、重修的管理以及如何申请,为相关院校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7.
《考试周刊》2016,(70):155-156
独立学院学生因其自身特点,重修数量持续增长。重修作为学年学分制下教学管理的重要环节,如何提高重修教学质量应是教学管理部门高度重视和认真探讨的问题。本文针对独立学院重修管理中存在的不足进行分析,提出相应改进措施和对策,以达到真正提高独立学院教学质量的目的。  相似文献   

8.
在学分制环境下,重修是高等院校教学工作中重要环节,是高校人才培养质量强有力保证,因此各高校非常重视重修工作,但在实施过程中遇到一定阻碍,不及格率逐年增加、重修选课难度大、学习过程中监管力度不够等都是不可回避的问题。因此高校应从提高重修工作管理的规范性出发,改变传统教学模式,加强教育管理,提高教师的责任心和学生的积极性,对教育体制进行深度和广度的改革,推动教育综合管治,保证高校教学质量,满足高校人才培养要求。  相似文献   

9.
随着学分制的广泛推进,重修成为学分制的必然要求.本文针对目前高校重修制度存在的一些问题,例如教学及管理中存在的松散及审查不严格等情况进行了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解决建议,以达到真正提高高等学校教育质量的目的.  相似文献   

10.
随着我国许多高校多校区建设的推进,多校区教学管理成为了管理重点之一.与此同时,高校扩招也使重修学生人数不断攀升.传统的重修模式不能满足跨校区重修的要求.受时空限制较少的网络课程可尝试成为跨校区重修的新形式.本文总结了传统重修模式的特点及其局限性、网络课程的特点及其应用优势,分析了网络课程在多校区重修管理中的可行性,并结合重修学生的特点提出网络课程在多校区重修管理应用中优化的方法.  相似文献   

11.
作为高职专业教学计划中不可或缺的公共选修课,对于优化学生知识结构、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等具有重要意义。尽管高职公共选修课教学管理成效显著,但是在教学管理方面的一些问题正逐渐显现出来。因此,必须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并采取有效的途径和相应的对策予以破解,以确保公共选修课的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2.
学生要重修的课没开怎么办?重修课和学生上课时间冲突怎么办?重修课虽开了、但学生拖延不选怎么办?这些问题高校教务部门无法回避;但很多高校由于缺乏引导、监控机制,重修报名工作的针对性较差。如果处理不当将影响学生毕业,后患无穷。亟需一种让学生一旦不及格就能方便报名,对重修报名进程能直观、明了地监控的机制。通过选课流程再造与选课系统功能的整合,我校已能较方便地实现学生重修课程整理、重修报名、冲突免听、未开课程申请、申请信息采集与集中处理、特殊情况处置和相关手续办理,同时通过规范的流程控制、严密的系统限制,严格保障各项规章制度落到实处。  相似文献   

13.
每一个大学都设置有很多专业,具有不同的专业课和培养目标。在这些专业中,有些专业就业和发展前景好,为热门专业,学生的学习的兴趣比较高。然而有的专业就业和发展前景不明确,为冷门专业,学生专业课学习动力不足。如何上好冷门专业的课程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文章以物理系光信息科学专业4年的《光电子与光子学》课程教学为例就如何上好冷门专业的课程进行讨论。认为,通过课程设计方面吸引学生,思想上引导学生,在考勤上管理学生,可使冷门课的教学质量得到提高。  相似文献   

14.
浅议加强高校公共选修课建设和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公共选修课在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中具有重要的作用,目前高校公共选修课存在数量不足、教学质量不高、选课盲目、上课时间安排不合理等问题,需要采取相关对策。  相似文献   

15.
高等院校选课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课制在我国高等院校已非常普及,网上选课为学生提供了方便灵活的选课方式.学校在选课管理上积累了一定的方法和经验,但仍存在一定的问题和不足,值得我们深入研究和探讨.本文旨在发现选课管理中的问题,并对改进措施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6.
目前我国高校计算机专业英文教育有两种模式:大学英语必修课和个别专业课程采用的双语教学。前者对计算机专业知识学习没有支撑,后者全英文的教科书和教学课件加大了学生对英语的厌烦和恐惧感,影响专业课学习,对教师的英文水平和专业水平要求也较高。为此提出螺旋学习法,其核心理念是学以致用,将英语学习应用于专业学习,循序渐进地将英语作为计算机专业课程学习工具。该方法强调每门课程专业英语词汇、课程部分章节用英文教材讲解,给出部分英文例题,学期期末设一节文献阅读课,鼓励学生自选该领域前沿英文文献进行阅读并采用英语做 Presentation。试点教学表明,螺旋法可有效增强学生应用英语学习专业知识的主动性,提高计算机专业词汇量和文献阅读水平,促进专业学习。螺旋法是一种适合中国国情的计算机专业课双语教学新模式,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7.
本文论述了高等学校教学内容和课程在整体设计中的主要弊端,论述了促使教学内容必须变革的基本因素;阐明了教学内容改革的思路,主要从课程整体优化应遵循的基本原则、建设主干课群、改造和建设单一课程内容体系、发挥隐性课程作用、课程评价等方面来说明问题;最后,指明了实现教学内容改革所需要的条件。  相似文献   

18.
研究旨在探讨清华大学学生对网络学堂的使用状况。样本数据来源于网络学堂教学数据库。通过对于用户页面访问量、作业数和课件数等变量的统计分析,验证了教师教学投入与学生学习投入的关联关系。此外,研究揭示,网络学堂中的交互性、协作性功能是促使学生积极使用网络学堂的重要动力。并发现,对于网络学堂中各种功能的使用,理工科学生和文科学生有着不同的偏好。  相似文献   

19.
作为公共课程,教育类课程存在课程地位低下、教师教学不太精细、学生学习不够认真等现实困境。作为专业课程,教育类课程有利于消除人们对教育学科的偏见,提高教师教育课程的地位;有利于增强教育学科教师的自信心,提高教师教育质量;有利于改变学生对教育学的学习态度,提高教师教育课程的学习效果。从公共走向专业,是教育类课程的时代选择。具体可通过明确课程性质,提高教育类课程地位;调整课程结构,加大教育类课程比重;转变师生观念,正确认识教育类课程的作用等途径来实现。  相似文献   

20.
Abstract

Graduate students' predominant study skill strengths and weaknesses were examined, as well a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specific study skills and achievement in a research methodology course. Graduate students (N = 122) from various education disciplines who were enrolled in 3 sections of an educational research course at a southeast university were administered the Study Habits Inventory (Jones & Slate, 1992). Students responded appropriately to 57.8% of the statements measuring study skills. Although that proportion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found for undergraduate students in previous studies, graduate students could benefit from study skills training. Study skill weaknesses were identified in the areas of note taking and reading skills. Regression and discriminant analyses led to the identification of specific study behaviors that discriminated higher and lower levels of course achievement. Implications for intervention programs are discusse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