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小学教学(数学版)》2009,(10):F0004-F0004
这里是孩子们成长的乐园,这里是培育英才的摇篮。满怀豪情的教育人在这里勤耕不辍,他们集天地之智慧,揽日月之精华,合众志以图强,实现了一个又一个教育的奇迹,创造了一次又一次教育的辉煌。每一个理想都在这里播种发芽,每一个希望都从这里扬帆远航——这里就是郑州市管城回族区工人第二新村小学。  相似文献   

2.
王春忙 《陕西教育》2006,(12):42-42
就应试教育而言,课程改革是继素质教育以后的又一教育教学改革举措。它对教育的震撼非常之大,涉及到了每一所学校,每一位教师与每一个学生。  相似文献   

3.
地处南京市西南的雨花台区是一个城郊结合区,这里有全国闻名的雨花台烈士陵园,有历史悠久的南郊古迹,青山蔼蔼,风景如画。如今,雨花台区的教育发展成就,给这片钟灵毓秀之地又增添了一道绚丽的光彩。这个经济和地理位置在全市并不占优的区,在教育工作上却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第一,取得了一个又一个殊荣。“九五”以来,该区高举教育现代化大旗,全面推  相似文献   

4.
重兴与崛起──我们的思想是怎样解放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8年12月18日,北京人民大会堂。党和国家领导人同首都600O多位各界人士一道,在这里举行了本年度最隆重的一次会议,纪念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20周年。在当代中国的历史上,十一届三中全会是一个光辉的标志,它表明中国从此进入了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新时期。20年间,中国发生过史无前例、天翻地覆的变迁。因为这些变迁,每一位与会者、以至每一位中国人都能在自己熟知的领域中找到值得骄傲和追忆的激情岁月。让历史闪回到20年前。1978年前后,尚未从拨乱反正中完全恢复过来的中国教育,一方面呈现出前所未有的繁荣和蓬勃发展之势;而…  相似文献   

5.
仲夏之时,我有幸参加了门源县教育系统举办的师德师风教育活动。在这里我真正地接受了一次道德的洗礼,经受了一次爱的浸润。互助县一中郭炳山老师的严而有度,关爱有加;西宁十四中庞晓丽老师的“态度决定高度,情感改变一切”的肺腑之言,着实让人感动。短暂的学习使我晤出这样一个道理:老师不可以不德高,人若无高德,岂能安贫乐道;人若无高德,又怎能“化作春泥更护花”?  相似文献   

6.
在法国罗浮宫阿波罗艺术馆,陈列着一块有着三百多年历史的珍贵宝石。这块宝石历经了无数次战争,辗转多人之手,伴随着一次又一次的灾难与噩运,最终才落户这里。1701年时,印度的一个奴隶发现了这块宝石,  相似文献   

7.
《新教育(海南)》2009,(11):26-26
12年前.她走进乐东万冲中心校.选择了教师这一职业。她坚信这里将会是她人生的一次升华。她有一个执着的信念:全身心投入教育事业.努力工作.不断进取.尽我所能.让每一个学生都成长.让每一个家长都放心。  相似文献   

8.
毛前 《学语文》2008,(5):26-26
新课程理念告诉我们:教学是师生共同成长的过程。课堂教学是语文教学的大本营,课堂教学艺术是每一个语文教师业务能力提高之路上永恒的话题。提高课堂教学艺术水平,是语文教育的保证。每一节语文课其实就是一次充实的情感旅程,在这旅途中,我们的课堂教学艺术可以有三种境界。  相似文献   

9.
一、后绿色课程的理念基于学校创设优良学习生态,为学生优质发展奠基之办学理念,融合多尔的后现代课程观的诉求,我们提出了后绿色课程之理念,努力让每一个学生在这里自由呼吸,希望我们的学生能够感悟绿色,展现活力,健康成长。让每一个学生在这里自由呼吸,是促进每一个学生优质  相似文献   

10.
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曾无数次地向自己发问:理想的校园,该是怎样的?理想的校园在学子们的心目中具有怎样的地位?在教育中又具有怎样的价值?理想的校园,带给人的是身心的愉悦,这里紧张却不疲惫,严整却不压抑;理想的校园,带给人的是内心的充实,这里每一个角落都播种着知识,让人自觉自愿地去拓展智慧的空间,置身其间永远不会感到空虚和无聊;理想的校园,带给人的是精神的舒展,心灵的自由,这里不只有试题作业,还有书声、歌声、笑声;理想的校园,带给人的是人格的平等,灵魂的敞亮。这里尽管也有贫富的差别,但却没有人格上…  相似文献   

11.
一根断弦     
吴建平 《老年教育》2014,(10):22-22
<正>巴黎,举世闻名的浪漫之都。一场盛况空前的音乐会正在这里举行。欧利布尔,这位在四弦上纵情放飞高山流水,让整个世界为之倾倒的小提琴大师,带给听众的是一次倾情的灵魂放牧。音乐厅座无虚席,一曲又一曲,每一个音符都是飞翔的天籁。听众迷醉了,大师迷醉了,巴黎迷醉了……突然,轻轻"嘣"的一声,欧利布尔心头一紧,立刻明白是小提琴上  相似文献   

12.
家长的责任     
我觉得,把少年儿童培养成为坚强的革命后代,不仅是每一个教师的责任;也是每一个家长的责任。在这里我想从几件琐事来谈一点感想。我有一个在幼儿园的孩子,今年五岁。有一次,我们全家在闲谈的时候讲到了旧社会有多少人走投无路,有的逼得做小偷,有的只好做叫化子。他听到这里突然问我:“妈妈,什么叫做叫化子?”我告诉他就是讨饭的。他又问我:“什么叫讨饭的?讨饭的人是什么样子呀?”我费了好大的劲才把这个问题讲清楚。又有一次,他要爸爸讲故事,一听讲的是旧社会的事,他忙说:“不要讲旧社会,旧社会的事苦死了。”这个孩子的天真的谈话引起了我的注意,我觉得他向我们做父母的人提出了一个值得重视的问题:对这些幸福地生长在新社会里的孩子,我们究竟应该怎样教育他们呢?平时,  相似文献   

13.
让“丑小鸭”自立自强哈尔滨铁路第五小学宋君枫我这里所说的“丑小鸭”,就是通常所说的“差生”。应该怎样对待这些学生呢2我的体会是,要尽力精心培养每一个学生,既要爱身边的“白天鹅”,又要爱身边的“丑小鸭”,使学生在我身边既感到一片慈母之爱,又体会到一颗严...  相似文献   

14.
教育制度创新有其内在规律,是在规律的制约下展开的。但是,在每一个社会,教育制度的每一次创新,又都是由社会、历史、经济、文化、心理和自然等多种因素的交互作用促成的。因此,任何一次教育制度创新,都将体现为必然性和偶然性之间的辩证统一。  相似文献   

15.
25年前,西方现代管理教育在这里走上中国的大学讲坛;21年前,国外的MBA学位教育又率先在这里引进;3年前,还是在这里,我国首批EMBA学员步入课堂。这里,就是以首开中国现代管理教育之先河而斐声海内外的大连理工大学管理学院。  相似文献   

16.
你说,我说,大家说;你做,我做,一起做。心灵在空中自由飞翔,智慧在舌尖指尖滚动,知识在快乐中收获,能力在不知不觉间增长。这里是一片阳光地带,这里是健康成长的乐园,这里就是我们刘家庄小学的小班化教育。   如何利用小班化优势,促进每一个学生全面而富有个性的发展是我们开展小班化教育的根本宗旨。为此,我们在小班化教育的教学组织形式、教学方法策略、教育教学评价等方面进行专题研究,就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如何使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地得到发展进行了积极探索。   一、转变观念,教师角色重新定位   教育面临…  相似文献   

17.
正一、基础教育是否忽视了另一种均衡基础教育的优质均衡发展,要面向全体学生,也要促进每个学生的全面发展,这两样事情是不能分割的。我们说的"教育以人为本",这里的"人"应该是指"每一个人",这里的"每一个人"还应该是指"完整性的人"。所以教育必须重视两种均衡:一种是每一个人在基础教育阶段的发展,与其他人相比较是否获得了公平均等的机会,这就是坚持面  相似文献   

18.
文山子 《师道》2012,(6):59-60
1 教育是件功德无量的事业。做好教育,可以造福苍生,可以惠泽我们的子孙后代。然而,教育又是一件实实在在的精细活,需要我们每一个人尤其是从事教育的工作者,要有一颗真诚而平静的心,持之以恒对教育精雕细刻。做教育最忌的是急功近利、浮躁猛进。做教育需要有长远眼光,但下手时又得从身边的一点一滴做起。在学校,事事处处皆关教育,换而言之。教育涉及到学校的方方面面。比如,校园环境的布局,教师的言行举止,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教育虽有规律可循,但教育又不能循规蹈矩。教育重要的是要适应学生,而不是使学生适应我们机械的教育。  相似文献   

19.
论思想品德课中的创新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陶行知先生说:“人类社会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那么,现代教育如何发掘每一个孩子蕴藏着的无限的潜在创造力,而使他们成为创造之人呢?作为教师应注意选择好每一个“创造之地”,把握好每一个“创造之时”来造就一个“创造之人”。思品课是实施小学德育的主渠道,在德育中占有重要的位置,因此,努力改革思品教学,实施创造教育是大势之趋,刻不容缓。于是我在重视继承思品课传统的同时,注意了创造教育与传统教育的区别,进行了在思品课中实施创造教育的教改实验的探索。  相似文献   

20.
九千年前,一位雄霸四方的王者,为人类留下了一笔叹巨额文化遗产,而又在几千年后,又有一群人踏寻王者的足迹来到这里,怀揣着激情,满载着人民的寄托,塑造了一个教育的梦想。于是,马额初中便悄悄走进了我们的视线,今天,我们将与她第一次亲密接触……[第一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