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高中学生心理健康现状的研究报告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客观地了解高中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方法 :采用《心理健康诊断测验》研究了 830名城市及农村高中学生。结论 :高中学生在总焦虑水平方面有 3.74% ,在内容量表方面有 9.5 1%需要特别指导 ,合计 13 .2 5 % ;高中学生焦虑倾向明显的是冲动倾向、身体症状和过敏倾向 ;学生的总体焦虑水平受学习焦虑影响明显 ;农村学生比城市学生、女生比男生、一年级学生比二、三年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差  相似文献   

2.
聋生心理健康状况的初步调查   总被引:4,自引:3,他引:4  
为了探查聋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本研究采用《心理健康诊断测验》(MHT)对重庆市180名聋生进行了测量。结果发现:聋生的心理健康总体状况良好;男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优于女生,城市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优于乡村学生,从五年级到高二聋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呈M状发展;聋生的学习焦虑和过敏倾向较普通学生为轻,而孤独倾向较普通学生为重。  相似文献   

3.
本研究采用心理健康诊断测验(MHT)和父母养育方式问卷(EMBU),对4所普通住宿制高中学生采取随机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进行施测。结果表明,珠三角地区普通高中住宿生心理健康水平总体较好,个别学生存在较为严重的焦虑情绪,自责倾向、学习焦虑、恐怖倾向、身体症状和对人焦虑是主要存在的心理问题,需要进行及时的心理疏导。本文提出了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对策。  相似文献   

4.
为探究农村留守初中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与学业成绩之间的关系,为开展相应的学业心理辅导提供实证依据。本研究采用周步成等人修订的《心理健康诊断测验》(MHT)调查220名农村留守初中生,运用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探究农村留守初中生心理健康与其学业成绩之间的关系。结果显示:总体健康状况与学生的数学成绩、英语成绩及三科总均分呈显著相关;进一步的回归分析发现,孤独倾向、对人焦虑和恐怖倾向可以用来解释学生三科总成绩的变异;孤独倾向可以用来解释学生语文成绩的变异,孤独倾向和对人焦虑可以用来解释学生数学成绩的变异,对人焦虑和孤独倾向可以用来解释学生英语成绩的变异。农村留守初中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对其学业成绩有显著的预测作用,关心学生的心理健康,塑造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会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业成绩。  相似文献   

5.
采用《心理健康诊断测验》(MHT)与《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对贵州省聋中学生的心理健康与社会支持现状及其相互关系进行调查,对调查数据经过描述性统计、t检验、相关与回归分析等分析,结果显示:①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检出率较高,恐怖倾向、自责倾向、身体症状、对人焦虑等出现率较高,学习焦虑与冲动倾向不明显;②学历层次是影响学生心理问题健康的原因之一;③学生获得的社会支持水平较低,听力损失较重者获得的客观支持度高;④客观支持对聋中学生心理健康水平有直接影响,主观支持有间接影响。  相似文献   

6.
听觉障碍儿童的心理健康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本研究采用《心理健康诊断测验(MHT)》与《Piers-Harris儿童自我意识量表》对223名听觉障碍儿童进行了测试,探讨听觉障碍学生心理健康的现状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听觉障碍学生的心理问题的检出率由高到低分别是恐怖倾向、身体症状、对人焦虑和冲动倾向;性别、障碍程度和城、乡环境因素中,仅性别因素在心理健康方面产生了显著差异;听觉障碍学生自我意识水平发展的高低与心理健康状况的焦虑程度呈显著的负相关;自我意识中的焦虑和合群两个因子对心理健康的总焦虑程度有较强的预测效应。  相似文献   

7.
本课题采用中学生心理健康诊断测验(MHT)量表对永登县第一中学在校学生进行了心理健康测评。测验结果表明:该校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总体良好;男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明显好于女生;高一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最差,高三次之,高二稍好;文科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比理科生差,重点班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稍好于普通班。针对上述特点,本文分析了高中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影响因素,并提出加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和不断提高学生心理素质的对策和措施。  相似文献   

8.
采用心理健康诊断测验(MHT)对部分高中留守学生和部分高中非留守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行测查,并探讨高中留守学生与父母分离状况对其心理健康状况的影响。结果发现:第一,高中留守学生心理健康水平比非留守学生差。第二,高中留守女生心理健康水平比男生差;高一留守学生心理健康总体水平与高二留守学生没有显著差异,但在学习焦虑、冲动倾向、过敏倾向方面比高二留守学生差。第三,父母均外出的高中留守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比仅父亲外出的差,但与仅母亲外出的没有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9.
采用心理健康诊断测验对641名初中生进行调查,包括学困生290名,普通生351名。结果表明:(1)学困生在学习焦虑、对人焦虑、过敏倾向和冲动倾向4个方面的心理健康状况比普通生差;(2)学困男生在学习焦虑、恐怖倾向和冲动倾向3个方面的表现比学困女生好;(3)学困生心理健康状况的年级差异不显著。针对学困生心理健康水平的现状,应结合学生本人、教师和家庭这三个不同的群体对其心理健康进行有效的干预,以提高他们的心理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10.
为探讨边疆地区职校生心理健康与社会支持的关系,采用《心理健康诊断测验(MHT)》和《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对地处边疆地区的云南省某职业学校260名学生进行调查。结果显示,边疆地区职校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总体上是良好的,但学习焦虑、自责倾向、对人焦虑、过敏倾向相对于孤独倾向、恐怖倾向、身体症状、冲动倾向比较严重。在0.05水平(双侧)上,学习焦虑与主观支持分和社会支持总分呈显著正相关,过敏倾向与对支持的利用度呈显著正相关,孤独倾向与社会支持总分呈显著负相关,身体症状与主观支持分呈显著负相关。  相似文献   

11.
采用《心理健康诊断测验》和《儿童社交焦虑量表》对广东省盲校55名小学生进行测试,探讨4-6年级视障小学生的心理健康与社交焦虑的特征及其相互关系。研究结果表明:视障小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良好;男生的孤独倾向显著高于女生,视障小学生的过敏倾向和社交焦虑程度存在显著的年级差异;恐怖倾向因子对社交焦虑有显著的预测效应。  相似文献   

12.
高一新生心理健康的现状及其人口学变量特点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鑫强 《考试周刊》2007,(34):130-131
本文采用《心理健康诊断测验》(MHT)量表分析湖北省重点中学高一新生心理健康的现状及其人口学变量特点,以为高一新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及管理工作提供依据。发现高一新生的焦虑总分的异常检出率较小,平均得分偏低,但各因素的异常检出率较大,学习焦虑最为严重;女生除孤独倾向、过敏倾向外在焦虑总分及恐怖倾向等六因子等方面显著高于男生;除孤独倾向、恐怖倾向、对人焦虑外城镇来源与农村来源在焦虑总分及学习焦虑等五因子等方面均存在显著性差异。高一新生的心理健康问题集中的因素不同的学校有不同的侧重点,人口学变量特点对高一新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具有影响作用。  相似文献   

13.
农村初中生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采用华东师范大学周步成等主修的(心理健康诊断测验)(MHT)量表。对486名农村初中一、二年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进行了评定。结果表明。3.71%的农村初中一、二年级学生存在心理问题或较严重的心理问题。主要表现为恐怖倾向,自责倾向和身体症状等;农村初中一、二年级学生在对人焦虑倾向、身体症状和恐怖倾向三个方面存在着显著的性别差异;初中二年级是农村初中生心理问题出现的转折期。  相似文献   

14.
农村留守寄宿高中学生心理健康现状及教育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留守儿童的教育状况和心理健康现状是目前全社会关注的问题,了解他们的心理健康状况是教育和心理辅导的基本前提。本研究通过分层取样的方法选取皖西北地区部分市、县、区留守寄宿高中学生和普通高中生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心理健康诊断测验》(MHT)作为研究工具,发现留守儿童的学习焦虑、恐怖和孤独倾向方面的检出率较高,在人际交往方面需要引起关注。  相似文献   

15.
目的:调查初中寄宿制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状况。方法:运用《心理健康诊断测验》及个别访谈法调查初中寄宿制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状况。结果:初中寄宿制农村留守儿童(1)在学习焦虑因子上得分偏高,孤独倾向因子完全正常,其余因子中等;(2)在恐怖倾向、过敏倾向因子以及总分方面呈现显著的年级差异;(3)在自责倾向因子上呈现非常显著的家庭背景差异;(4)在学习焦虑、对人焦虑、恐怖倾向、冲动倾向因子以及总体水平上呈现非常显著的性别差异;(5)在自责倾向、身体症状和恐怖倾向因子以及总分方面与非留守儿童的差异显著。结论:初中寄宿制农村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需要关注。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中山市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为进一步推进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心理健康诊断测验》对中山市各级各类学校2626名中小学生进行调查。结果:53.69%的中小学生存在不同程度的适应不良,学习焦虑、过敏倾向、自责倾向和身体症状是主要的心理健康问题;学习焦虑异常在各学段学生中都比较突出,初中阶段存在明显心理健康问题的学生比例远高于高中生和小学生;男女学生在各因子上的得分存在显著差异。建议:深化教育改革,增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构建系统化、系列化和科学化的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体系。  相似文献   

17.
采用《心理健康诊断测验》(MHT)和《中学生基本情况调查表》调查乌鲁木齐市重点高中、示范性高中和普通高中的500名学生,并对影响高中生心理健康的部分因素进行了相关分析。结果显示:乌鲁木齐市高中生的心理问题主要表现为学习焦虑、过敏倾向、孤独倾向、自责情绪等方面;影响心理健康的主要因素有:高中生的自我情绪管理、父母的管教方式、学生与家长的关系、与老师及同学的关系等。  相似文献   

18.
采用SCL-90对福建省某高校2015~2019年连续5届共9238名农村生源大学新生心理健康状况进行测查与分析。结果表明,农村生源大学新生心理健康总体状况并不比城镇生源差,但强迫症状和恐惧两个因子得分较高;女生心理健康水平总体低于男生,在强迫症状、焦虑、恐惧、精神病性因子方面较为突出;来自独生子女家庭的学生有更高焦虑、偏执倾向,且焦虑水平高于全国青年均值;来自非完整家庭的学生有更高抑郁、焦虑倾向,且焦虑水平也高于全国青年均值。基于研究结果,建议要将积极心理学的理念融入到农村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以生为本提升学生心理健康自助能力,不断健全和完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体系,深化“学校—家庭—社会”三方联动,以进一步提升农村生源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质效。  相似文献   

19.
都匀市中小学生心理健康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2006年9月至2007年3月对都匀市城乡11所中小学用《心理健康诊断测验(MHT)量表》进行了心理健康调查。调查结果显示:都匀市中小学生存在一定心理问题倾向的有6.70%,其中学习焦虑最高达55.6%;女生心理健康水平比男生低;重点学校学生比非重点学校学生心理健康要好;初中生最易出现心理健康问题。  相似文献   

20.
以我校校本教材拉丁舞班的小学生为研究对象,采用《心理健康诊断测验(MHT)》量表检验拉丁舞学习与锻炼对小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结果表明,拉丁舞学习能够有效改善小学生“学习焦虑”、“对人焦虑”、“自责倾向”、“身体症状”、“孤独倾向”和“过敏倾向”等心理方面的问题,可以有效提升小学生心理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