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张东滨 《函授教育》2002,(1):9-10,42
学历后继续教育是指接受过大学教育后的各类人员(包括虽然没有大学学历,但经过继续教育和工作实践已取得中级以上职称的专业技术人员)进行职业需要的新知识、新技术、新技能的学习培训是人们为适应社会发展和社会科学进步创造一个不间断学习环境条件。从这一概念的内在含义本身来讲,  相似文献   

2.
职业继续教育的发展是实现职业教育终身一体化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学习方式灵活的远程教育对于实施职业继续教育具有积极意义.特别是在国家办好开放大学的战略部署下,广播电视大学系统正在逐步完成向开放大学的战略转型,远程职业继续教育将大有可为.以天津职业继续教育需求为例,尝试探讨开放大学建设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3.
20世纪80年代,传统的成人自由教育弊端日益凸显,英国大学继续教育面临危机.在英国经济发展需求、新职业主义思潮、政府市场化改革及相关利益群体推动等因素的引导下,大学继续教育机构引入职业继续教育课程,推动了其在课程理念、内容、组织形式、资助方式等方面的转型.职业继续教育课程的引入提升了大学继续教育自主创新意识和竞争意识,完善了大学继续教育课程体系,推动了师资培训活动的开展.  相似文献   

4.
一、学历后继续教育的性质及时代特征学历后继续教育是指接受过大学教育后的各类人员 (包括虽然没有大学学历 ,但经过继续教育和工作实践已取得中级以上职称的专业技术人员 )进行职业需要的新知识、新技术、新技能的学习培训是人们为适应社会发展和社会科学进步创造一个不间断学习环境条件。从这一概念的内在含义本身来讲 ,学历后继续教育自然而然地界定在终身教育的系列里 ,是终身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我们研究人的一生任何阶段教育都要以终身教育的思想去分析和探讨 ,我们说教育不能局限于那种在规定的时间内吸收固定的内容 ,而是被视…  相似文献   

5.
继续教育最早起源于英国,他们对结束义务教育而不能升学的青年实施了一种“中学后教育”。在我国,继续教育已成为我国高等教育发展中的一个新的办学层次,它的任务是对具有较高专业知识的在职专业人员和管理干部进行知识更新。其继续教育的对象不仅是教育系统以外的高中级专业人员,还包括大学的教师和科学研究人员。实际上,我国的继续教育在广大中小学教师中也早已普遍实施,  相似文献   

6.
所谓继续教育,是指具有一定教育程度的在职人员,为适应职业需要而不断进行的获得和完善知识技能,发展智能和提高创造潜力的培训或进修。它是相对于职前一定的学历教育而言的,其对象涉及到各行各业、各种学历程度的人员,中学教师大学后继续教育只是其中的一个层面和分支。国家教育委员会《关于改革和发展成人教育的决定》指出:“有条件的高等学校要把开展继续教育作为一项重要任务”。教育学院作为培训中学在职教师、教育行政干部的具有师范性质  相似文献   

7.
叶凌雪 《教育探索》2008,(5):140-141
发展职业继续教育,深度开发人力资源,提高在职劳动者的整体素质,是世界各国增强国际竞争力的成功经验。目前,西方发达国家职业继续教育的发展趋势主要表现为职业继续教育的终身化、办学主体的市场化、课程设置的灵活性和师资队伍建设的开放性。这为我国职业继续教育的发展与改革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8.
吴志勇  康飞宇 《继续教育》2004,18(11):18-20
世界一流大学有三大功能: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而继续教育实际上发挥着人才培养和社会服务的部分功能。如何完成好这两项任务?首先要求高校继续教育工作者在理念上有所创新,对高校继续教育的功能定位要准确,即要把大学后职业能力开发作为重点,有效组织大学后职业继续教育。为此,在继续教育工作的理念上要有所创新:  相似文献   

9.
台湾目前青年失业问题加剧,青年职业继续教育的需求强烈。台湾青年希望提升职业竞争力,政府更期待促进青年就业。全文探究了台湾青年职业继续教育的策略与趋势,首先说明面对社会变迁及生涯发展困境,台湾青年职业继续教育需求快速提升;其次探讨台湾提供青年职业继续教育的方案,然后说明台湾青年职业继续教育的相关策略;最后提出台湾青年职业继续教育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0.
<正> 一、继续教育的对象与任务继续教育的对象范围,各国的划定也不一样。有的国家把它限定在工程师范围;有的限定于中级以上职称的科技人员;有的限定为具有大学本科专业文凭者(即大学后继续教育);也有的国家把它的范围扩大到所有科技人员。我国继续教育的对象,国家人事部划定为:在职专业技术人员。所谓专业技术人员,包括工程技术人员,也包括专业管理人员;包括自然科学专业人员也包括社会科学专业人员。即把大学后继续教育同中等教育后继续教育放在一起,通盘考虑,但重点是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的中青年业务骨干。我们之所以这样来划定继续教育的对象范围,是从我国的国情出  相似文献   

11.
《继续教育》2000,(6):9-11
为学刁借鉴发达国家继续教育的经验,推动我国继续教育工作的开展,中国科协组织部分协会的有关人员于2000年6月25日至7月7日赴德国考察继续教育情况。代表团就德国有关继续教育的政策、法律、体制、运行机制等情况进行了考察、交流,听取了政府主管部门、大学、职业学校、培训中心、企业的情况介绍。一、德国继续教育的概况德国的继续教育包括为获得学校毕业证书的学校补充教育;为获得职业资格的职业教育,包括职业进修、升级、改行、转岗以及为提高工人的技能而进行的各种专业教育;对大学毕业生进行再教育的学术教育等。196…  相似文献   

12.
随着终身教育思想的兴起,继续教育也在不断地升温,人们对继续教育越来越重视.在其产生之初,继续教育主要针对的是工程技术人员的再教育,随着社会政治、经济、文化与科技的高速发展变化,继续教育的对象范围也在不断地扩大,渗透到其他一些领域.从宏观的面上划分,其主要针对的是大学后在职的专业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的再教育.但笔者的调查显示,目前继续教育的对象仍以专业技术人员为主.  相似文献   

13.
提升职业能力是普通高校继续教育深入行业企业开展职工培训的主要目标,职业能力是指人们从事某种职业的劳动技能、职业道德、价值观念等多种素质的综合,加强对从业者职业能力的培养既是普通高校继续教育校企合作发展的内在需求,也增强了从业者在工作岗位的核心竞争力,因此,校企融合继续教育在传授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同时,必须采取各种有效措施来提高受教育者的职业能力。  相似文献   

14.
两院院士张光斗教授最近谈到继续教育时说:继续教育是向大学后在职人员进行新思想、新理论、新材料、新工艺、新方法讲授传播,以发展生产力为目的的。关键问题是这些新科技如何来,科技成果士。何转化成为生产力的。如果没有这些新科技和新生产力,那继续教育就没有传播内容了。新科技和新生产力有两个来源。一是我国高校教师和研究机构研究人员进行研究、开发工作,取得新科技成果,由高校教师和研究机构研究人员进行继续教育,把新的科技成果讲给大学后在职人员听,后者实践经验丰富,双方相互切磋,教师和研究人员进一步完善新科技成果…  相似文献   

15.
大学后继续教育刍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学后继续教育是当今世界教育发展的普遍趋势,在一些发达国家已得到广泛开展,成为整个教育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我国,随着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发展,社会经济对大学后继续教育的需求将会愈来愈迫切,其重要意义和作用将日益显示出来。因此,对大学后继续教育进行一些研究和探讨是非常必要的。一、大学后继续教育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所谓大学后继续教育,即对已具有大学专科以上学历或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的在职专业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的教育,是高等教育的延伸、提高和完善。它对提高在职专  相似文献   

16.
大学提高教育质量和培养人才的关键在于大学教师,大学教师的专业素养和职业前景是普通高等学校发展与提升竞争力的核心优势。大学教师必须是在知识分子中慎重选取并能够正确处理好教学与科研权重关系,又具备理想的思想政治素养、职业精神素养、教育教学素养、科学文化素养和科研能力素养,且有志于普通高等学校教育的优秀人员。  相似文献   

17.
美国高等院校大学后继续教育特点探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终身教育理念时代,大学后继续教育成为适应经济和社会发展人才需求的重要途径。相应地,高等院校又增加了承担大学后继续教育的重要角色。本文基于美国高等院校的大学后继续教育历史较长、发展成熟的前提,对其特点做了概括性分析。美国高等院校大学后继续教育秉承终身教育理念,具有教育形式多样化、教育层次高级化、教育管理法制化、教育服务全程化、教育运作市场化等特点,并且多种形式的政府支持促进了大学后继续教育的发展。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随着高校规模的不断扩大,对高校行政人员的工作提出更多更高的要求。文章尝试探讨建立多元化的继续教育模式,为高校行政人员提供继续教育的学习机会和学习方式,提高其业务能力和自身综合素质,以增强高校综合竞争力。  相似文献   

19.
本文对重庆医科大学三峡库区乡镇卫生院医学检验人员培训项目进行了介绍,认为通过短期继续教育的形式,可有效提高基层医院人员业务素质,提高学员的职业能力,有利于发挥现有大学教育资源的作用,更好地服务社会。  相似文献   

20.
青年职业继续教育中所称"青年"指的是15岁到24岁的人口,至于职业继续教育,在台湾较普遍的名称为"职业进修教育",系指持续增进个人职业新知能所修习的教育活动。当前青年面对就业与失业的挑战,对职业继续教育的需求甚殷,除个人希望藉此提升市场竞争力,政府更期待由此促进青年就业、降低青年失业率。因此,要减少青年失业率、提升青年劳动参与率,是政府必须严肃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