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刘墨菲 《湖北档案》2013,(11):36-38
1901年9月7日,英、美、法、德、日、俄、奥、意等列强逼迫软弱无能的清政府签订了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辛丑条约》,从此中国背负起4.5亿两白银的巨额赔款,分39年付清,按年息4厘,共本息9.8亿两。美国作为当时的受益国,获得赔款3293.9万余两(折合美金约2444.1万),但当时美国的实际损失只有1365.5万美元。对此美国进行了两次退款,条约的善后处理鲜为人知。  相似文献   

2.
1900年八国联军攻占北京,火烧圆明园,慈禧太后弃都而逃.1901年,清廷被迫同列强签订<辛丑条约>.条约第六款规定,赔偿俄、德、法、英、日、美、意、奥八国及比、荷、西、葡、瑞、挪六个"受害国"的军费、损失费等项4.5亿两白银,年息四厘,分39年按条约所列办法及汇率,折合各国货币还清,以关税、常关税、盐税作抵押.  相似文献   

3.
王澈 《历史档案》2005,(3):F0002-F0002
义和团运动兴起后,英、美、德、法、俄、日、意、奥八国组成联军,以保护使馆安全等为由,于1900年(即庚子年)发动了侵华战争,并攻占北京。次年(即辛丑年)。9月,清政府被迫与十一国公使团签署《辛丑条约》,  相似文献   

4.
1901年《辛丑条约》规定清政府向西方各国赔款白银4.5亿两,史称"庚子赔款"。20世纪初,美国为增进两国友谊,决定向中国退还超额索取的部分庚款,英国、荷兰等国也相继退还庚款,这笔经费促进了中国各项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图书馆事业便是其中之一。  相似文献   

5.
一 清光绪二十六年(1900)春夏,中国北方爆发义和团反帝运动,俄、英、美、日、德、法、意、奥等八国组成联军进行镇压。八国联军攻陷紫禁城,大掠北京。慈禧太后携光绪皇帝仓皇出逃。第二年,清政府与英、美、俄、德、日、奥、意、法、西、荷、比等十一国签定屈辱的《辛  相似文献   

6.
正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清政府与西方列强签订了屈辱的《辛丑条约》,其中第六条规定:中国向列强赔偿4.5亿两白银,按4%年息,分39年还清,本息共达9.822亿两。因为赔款是针对1900年(庚子年)义和团运动导致八国联军出兵中国攻占北京所引起,故被称为"庚子赔款"(简称"庚款")。在美国朝野的敦促和中国驻美公使梁诚的努力下,1908年5月25日,  相似文献   

7.
1900年(光绪二十六年)5月,英国驻华舰队司令爱德华·霍巴特·西摩尔(Edward Hobart Seymour)率领联军二千余人大举进犯北京,7月,英、美、德、法、俄、日、意、奥八国联军攻占北京.此前,慈禧太后挟光绪皇帝仓促逃往西安.清政府代表奕劻、李鸿章奉命乞和,于1901年被迫签订了空前屈辱的《辛丑条约》.  相似文献   

8.
95年前的4月29日,清华学堂在清华园正式开学。这就是清华大学历史的开端,此后学校规定每年4月的最后一个星期日为校庆日,延续至今。1.学堂成立背景。1900年八国联军镇压义和团运动,翌年清政府被迫签订丧权辱国的《辛丑条约》,当中有一笔庚子赔款,计4.5亿两白银(本息合计9.8亿两白银),其中美国分得32,000,000两(合24,000,000多美元)。美当局承认他们索取的“实属过多”,同意将多余部分用于退款办学。经驻美公使梁诚等人的艰苦努力之下,退款办学终于得以在1909年开始实施。1909年,清政府在北京设立游美学务处,由外务部和学部共同管辖,负责选派…  相似文献   

9.
徐泓 《出版史料》2010,(2):118-126
一、引言 自从英国殖民主义在1840至1842年和1856至1860年发动两次入侵中国的鸦片战争,中国战败后,清政府被迫签订不平等条约,如《南京条约》和《虎门条约》。1858年,俄、美、英、法又迫使清廷签订《中俄天津条约》《中美天津条约》《中英天津条约》《中法天津条约》。1860年,英法两国,又迫使清王朝签订《中英北京条约》《中法北京条约》等。  相似文献   

10.
1900年:由英、德、俄、美、日、法、意、奥组成的八国联军在德国人瓦德西的率领下攻陷北京,清帝仓惶出逃,离开了他们经营了二百余年的京城,民间自发的义和团运动也在清政府和联军的镇压下遭到绞杀。 1901年:清政府被迫与列强签订《辛丑条约》。其内容包括:共计赔偿白银98200万两,外国可在京津一带驻军,两年内不准进口武器,对外国人认为对他们不友好的45个城市在5年内不准其居民参加科举,中国派出使臣向各国致道歉等等。清政府对内对外均已毫无尊严可言,  相似文献   

11.
最早的外国驻京使馆张碧君1858年6月,清政府分别与俄、美、英、法等国签订了《天津条约》,其中均规定各国可派公使常驻北京。如《中英天津条约》第三款规定:“大英钦差各等大员及各眷属可在京师或长行居住,或能随时往来。总候本国谕旨进行;……至在京师租赁地基...  相似文献   

12.
王玲 《历史档案》2003,1266(4):105-106
1900年,由法、英、美、意、德、奥、俄、日等国组成的八国联军发动了侵华战争,6月17日攻占天津大沽口,6月21日清政府被迫正式向八国联军宣战。由于清政府内部主战派与抗战派矛盾严重,清军主力部队调动受到掣肘,延误了许多有利战机,致使侵略者长驱直入。八国联军仅用了一个多月的时间,8月14日攻占北京。随后,侵略军分兵攻打山海关、保定、正定并攻至山西境。  相似文献   

13.
第一次鸦片战争后,英法等国为达到通过修约扩大在华利益的目的,以亚罗号事件和西林教案为借口,发动了第二次鸦片战争.继占领广州后,英、法、俄、美四国公使又合谋继续北上,咸丰八年(1858)五月分别逼迫清政府签订了《天津条约》. 《天津条约》签订后,英法联军撤离天津,沿海路陆续南下.咸丰帝对条约内容不满,令大学士桂良等与英法...  相似文献   

14.
张学良(1901—2001),字汉卿,号毅庵,张作霖的长子。1928年6月4日,张作霖在日军制造的皇姑屯事件中遇害。28岁的张学良主政东北,继任东三省保安总司令及东北政务委员会主席。主政东北期间,张学良大力发展体育事业,将其体育理念在东北大学贯彻实施,为我国体育发展留下了宝贵财富。一、张学良体育理念的形成张学良出生于1901年,正值晚清政府与德、奥、比、日、美、法、英、意、俄、西、荷兰等11国代表在北京签订《辛丑条约》。作为中国近代史上赔款数目最庞大、主权丧失最彻底、精  相似文献   

15.
<正>1895年,日本在中日甲午战争中获胜后,强迫清政府与之签订了《马关条约》,割占中国辽东半岛,但在法、德、俄三国干涉下未果。俄国以干涉还辽有功为由,强租旅顺和大连,并攫取了在中国东北境内修筑和经营中东铁路的权利。在建造与经营铁路的过程中,俄国以修建及保护设施为借口,在铁路两侧侵占了大量土地,形成了特定的"铁路用地"区域。1904年2月8日,日俄战争爆发,俄国战败,将长春至大连的铁路及其一切附属权全部"转让"给日  相似文献   

16.
世纪之交近在眼前,我们更应该以世纪的眼光关注历史,展望未来。 用世纪的眼光观察百年历史,我们就会清晰地感觉到:20世纪,是中国人民从屈辱中站立起来并不断走向民主、自由、富强的世纪。 100年前的中国,腐朽的封建制度走向其历史终点,闭关锁国,国弱民穷,任人宰割。1840年英国发动鸦片战争,迫使清政府签订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1894年的中日甲午战争,当时舰队总排水量居亚洲第一世界第四的北洋水师全军覆没,导致1895年《马关条约》的签订。1900年沙俄出动10多万侵略军侵入我国东北地区,制造“海兰泡惨案”并“血洗江东六十四屯”。1900年,英、美、德、意、日、法、俄、奥组成的八国联军  相似文献   

17.
王培 《北京档案》2011,(8):11-13,19
一、京师大学堂的"拒俄"怒涛第一次鸦片战争后,沙俄加紧对中国的武装侵略,强占我国黑龙江流域的庙街和库页岛等地。1856年英法发动侵华的第二次鸦片战争,沙俄趁火打劫,迫使清政府签订《瑷珲条约》和《北京条约》,战后又签订《勘分西北界约记》(1864年10月)和《改订伊犁条约》(1881年2月),侵占我国东北、西北边疆领土达150多万平方公里。  相似文献   

18.
清代的外务部及其文书档案制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外务部的前身——总理各国事务衙门 1840年鸦片战争后,英、法、俄、美等资本主义国家,先后强迫清政府订立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清廷不但割地、赔款,而且还开放广州、福州、厦门、宁波、上海为通商口岸。以后交涉日益繁多,为此,清帝特设“钦差大臣”管理五口通商事务。第二次鸦片战争后,1860年10月(咸丰十年九月)英、法联军侵占北京。清廷先后与英、法签订了《北京条约》,互换了《天津条约》,除再次割地、赔款外,还特别规定了各国公使常驻北京。侵略者  相似文献   

19.
李珍 《北京档案》2021,(9):52-54
清华大学档案馆馆藏有这样两份档案:一份为宣统元年(1909)清政府外务部关于朱批赏拨清华园建游美肄业馆的劄文,一份为宣统三年(1911)清政府外务部关于朱批游美肄业馆改名清华学堂的劄文,此可喻为清华大学的"准生证"与"出生证". 一、清华大学的前身 清华的前身——游美肄业馆,原系一所留美预备学校,其创办源于庚子赔款.1900年八国联军攻陷北京,次年清政府被迫签订了《辛丑条约》,赔偿白银4.5亿两,分39年还清,加上利息共计9.8亿两,史称"庚子赔款".其中,美国按比例分得3200多万两白银,合2400多万美元,而实际损失为1100多万美元.随着银价下跌,金价日增,"各国赔款,不允还银".1904年底,中国驻美公使梁诚与美国国务卿海约翰就还金还银问题会晤,谈话中海约翰曾透露所获赔款"原属过多",梁诚得知这一信息后劝说美国核减退款.经多方努力,1908年美国政府决定将部分超收赔款退还中国政府,作为派遣学生赴美留学之用.这一举措的真实意图在于培养一批亲美分子,借以控制中国,扩大在华利益,如1906年伊里诺大学校长詹姆士(Edmund J. James)给总统罗斯福的一份《备忘录》中所言:"我们现在一定能够使用最圆满和巧妙的方式,控制中国的发展.——这就是说,使用那从知识上与精神上支配中国的领袖的方式."  相似文献   

20.
八国联军占领期间天津若干问题考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00年夏季,由英、俄、德、法、美、日、意、奥八国军队组成的联军发动侵华战争,他们进攻的第一个目标就是天津城。7月14日,天津城失守。由此,天津经历了长达两年的外国军队占领时期,直到1902年8月15日,清政府代表袁世凯接管天津政权为止。这次事件,不仅是中国近代历史上被多国军队长时期军事占领的唯一记录,而且还出现了由八国联军组成的占领军政府——都统衙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