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朱晓燕 《学周刊C版》2011,(11):110-110
赏识教育是一种尊重个体成长规律的教育.它充满了爱和人情味。在新课程改革中运用赏识教育.可以促进课堂和谐.使课堂充满乐趣。一是公平、公正地对待学生.让每个学生都快乐学习。二是将表扬和批评相结合.表扬要落到实处.批评要恰到好处.让每个学生都健康成长。三是讲究语言、行为和肢体语言的艺术.实现由自发赏识到自觉赏识的转变.让每个学生都获得进步。四是保持豁达宽容,让学生学会赏识,既懂得赏识自己.也知道赏识别人.  相似文献   

2.
在教育学生的过程中,不论是表扬还是批评,都会对学生产生一定的心理强化作用。一般来说,教师对学生应多加赏识,可是必要的时候对学生做适当的批评也是一种教育的手段。批评学生时,教师应因人而异,把握时机,做到和学生心灵相通,达到批评教育学生的目的,从而促进学生的成长。  相似文献   

3.
杨子英 《考试周刊》2012,(73):176-176
70年代出生的学生是在批评与自我批评中长大的。时代不同了,现在,很流行赏识教育。事实证明,赏识教育的作用远远大于批评教育。它让80年代、90年代出生的学生更自信,更成功。表扬是认同别人的一种重要方式.同时它也是赏识教育的最直接方式。老师要学会赏识学生。同时。作为学生他们要学会赏识一切,包括他们的老师,同学,甚至自己。学生们在成长过程中,有的受表扬的多一些,认同感、成功感容易满足,往往容易取得成绩;有的学生不管在家里,还是在学校,都极少获得表扬,久而久之,失去了上进心和自我认同感.缺乏自信心。转化工作就难做了。  相似文献   

4.
每个人在人生的道路上,无论是成功者也好,失败者也罢,他们都离不开学校的教育,更离不开老师的批评。尤其是当代的孩子,他们都是在"赏识"中教育成长,特别是班主任对学生的批评教育可就有讲究了。  相似文献   

5.
在人们推崇赏识教育的今天,有必要重提批评教育,应该认识到批评教育对于每一个成长中的中小学学生具有特殊的意义。不同的教师在具体运用批评教育时,会有单纯指责、粗暴触动及感受爱心、共同成长不同境界的区别,而不同境界的批评教育又会带来不同的教育效果,其中的关键还在于把握好批评教育的艺术。  相似文献   

6.
随着教育改革和素质教育不断推进,对于中职学生赏识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这也是本文分析研究的重点,而中职学生赏识教育视域下具体批评艺术则是本文探究关键。要做到基于深入挖掘批评艺术需要建立在中职学生学生个性特点分析基础上,更要认识到赏识教育的必要性,只有掌握赏识教育特殊方法,才能真正地了解到批评艺术的内涵,从而真正做到在赏识教育下进行批评教育。  相似文献   

7.
赏识在父母的操作中很容易进入两种误区: 一种认为赏识只能是表扬加鼓励,不能批评。事实上作为一种系统的教育方法.赏识教育在操作层面上与批评、挫折是相辅相成的,好像手心手背,缺一不可,这是孩子的成长轨迹决定的。  相似文献   

8.
在全社会都在高调呼吁赏识教育的今天,应该认识到批评教育对于每一个人尤其是成长中的中小学学生具有特殊的意义。不同的教师在具体运用批评教育时会产生单纯指责、粗暴触动、感受爱心、共同成长的不同境界的区别,而不同境界水平的批评教育又会带来不同的教育效果,其中的关键还在于把握好运用批评教育的艺术。  相似文献   

9.
赏识教育是对人民教育家陶行知教育思想的继承和发扬。赏识教育在教育中意义重大,正确地运用赏识策略教育学生,其教学效果是不可忽视的。爱学生就要学会正确赏识学生,让每一个学生在我们的赏识中健康成长,快乐成长。  相似文献   

10.
赏识教育是源自于爱的教育,是伴随孩子的整个成长阶段的,但我们在赏识孩子的同时,要把握赏识的度,赏识教育要具体真诚,要及时,要长久,同时赏识教育要允许失败,不拒绝合适的批评。  相似文献   

11.
李进庆 《中国教师》2009,(Z1):412-413
"赏识教育"有助于学生的成长、成才,本文就如何进行赏识教育,赏识教育在教育教学中有哪些切实可行的操作进行深入分析,倡导教师赏识自己的学生,进行赏识教育。  相似文献   

12.
王新梅 《河南教育》2005,(11):42-43
有人认为教师无权惩罚学生。尤其是在推行赏识教育的今天,我们应当充分肯定学生、赏识学生,这样才能激励他们进步。所以不能批评学生,更不能惩罚学生,因为批评和惩罚会对他们的心灵造成伤害。而有人提出,我们每个人走上社会后都会因为做错事而受到相应的批评和惩罚,为什么学生在学校就不能受到批评和惩罚呢?没有惩罚的教育是不完整的,并不利于学生的成长。教师能不能惩罚学生?如果能,应该注重什么问题?如果不能,怎样才能达到较好的教育效果?请您对此发表高见。  相似文献   

13.
李新娟 《考试周刊》2014,(88):121-121
随着赏识教育在家庭和学校的推行,越来越得到家长和老师的肯定。其特点是肯定孩子的正确行为,引导其积极向上地进取,并追求成功。但赏识教育也存在误区,赏识并不是拒绝批评。在日常教学中,作者在实践赏识教育中结合赞赏和批评,正确引导学生不断取得进步。  相似文献   

14.
赏识教育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教育方式,赏识教育关注学生的生命本身,它注重对受教育者积极情绪的调动。教师在运用赏识教育的过程中,要注意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来进行,对学生的赏识要及时并且要客观、具体,同时赏识应与批评或惩罚等有机结合起来,这样才能使赏识教育发挥实效。  相似文献   

15.
<正>在当今的学校教育中,我们大力提倡赏识教育、无批评式教育,而在教育过程中对学生的批评越来越不被认可,唯恐伤了学生的自尊心,影响孩子们的身心发育。这个出发点当然是好的,但是有违教育的基本规律。教育是为了培养人。如果学生通过教育最终成为体魄强健、心理健康、知识渊博、具有创造能力的人,那么教育本身的目的也就实现了。但在这个成长过程  相似文献   

16.
当下,赏识教育、无批评式教育颇受追捧,人们都期望进行一种理想的教育,没有负面的批评、惩罚,家长放心,学生开心,在表扬和鼓励的激励下学生健康地成长。然而,教育实践证明这是不现实的。前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认为:"合理的惩罚不仅是合法的,而且是必要的。"  相似文献   

17.
于艳 《吉林教育》2009,(7):100-100
每个人在人生的道路上,无论是成功者也好,失败者也罢:他们都离不开学校的教育,更离不开老师的批评。尤其是当代的孩子,他们都是在“赏识”中教育成长,特别是班主任对学生的批评教育可就有讲究了。那么怎样行之有效的批评学生呢?本人觉得对学生的批评教育手法就像电脑上的鼠标,点击准确,就会收到如愿以偿的效果;点击不当,则会弄得老师焦头烂额,对学生的教育就不会达到预期的目的。  相似文献   

18.
宋炎玲 《河南教育》2005,(11):42-42
教师能不能惩罚学生? 有人认为教师无权惩罚学生。尤其是在推行赏识教育的今天,我们应当充分肯定学生、赏识学生,这样才能激励他们进步。所以不能批评芎粤生。更不能惩罚学生,因为批评和惩罚会对他们的心灵造成伤害。而有人提出,我们每个人走上社会后都会因为做错事而受到相应的批评和惩罚,为什么学生在学校就不能受到批评和惩罚呢?没有惩罚的教育是不完整的,并不利于学生的成长。教师能不能惩罚学生?如果能,应该注重什么问题?如果不能,怎样才能达到较好的教育效果?请您对此发表高见。  相似文献   

19.
在现代教育中,人们常提到赏识教育这个理念。但这个新的理念往往被一些家长、教师片面理解,而没有真正探究它的内在本质和意义。赏识教育,其关键在于发现每个学生的闪光点,用发展的观点看学生。对每个学生的成长都抱有坚定、乐观的态度,所关涉的是刷新教育理念,是传统的师生、亲子关系的重新定位,而他不应仅仅拘泥于表面化的表扬和批评。赏识教育体现了一种崭新的教育理念,对培养健康人格、挖掘学生多方面的潜能具有重要意义。在教育教学中,教师如何贯彻赏识教育这种新的理念,以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呢?下面就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谈几点粗浅的体会:  相似文献   

20.
常攀攀 《中国教师》2014,(19):32-34
<正>时下,我们均耳闻目睹过这样的事情:父母对孩子过分赏识,导致孩子的"自大"和"自我中心";教师对学生的学习错误或不足的指正,引发师生关系的紧张;一些孩子将外界的丁点儿批评视为对他们的轻视或嘲弄,哪怕是善意的提醒或是诚挚的关怀,也会自暴自弃,酿成意料之外的悲剧。我们不禁会问:是什么原因导致这种状况的出现?对孩子一味的赏识教育是否有利于他们身心的健全成长?如何才能均衡赏识教育与批评教育的关系?一、赏识教育滥用的危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