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娟 《文教资料》2011,(17):13-14
E.M.福斯特是二十世纪英国文学史上最重要的作家之一,由于受到自身成长经历和时代的影响,他的小说中的人物形象具有明显的边缘性质,基于人物边缘性质的研究具有很大的现实和文化意义。本文以哲学中的"边缘是相对于中心而言"为立足点,综合性地分析福斯特小说中人物形象的边缘性。  相似文献   

2.
在台港文学进入文学史写作之后,对于华裔作家作品的归属问题成为一个新的命题。在"新移民小说"、"流散文学"、"华文文学"之后,"华人文学"概念被提出。本文意从文学的语言与语言的文学两个方面,分析异同并借此为海外华裔作家写作中的"留白"找寻答案。  相似文献   

3.
作家或批评家的自我中心主义在文学史上时有表现,这种现象影响着文学的健康发展。作家与批评家同是文学史的建设者,不论是作品创作还是评论写作,只有基于文学的欣赏性特征,并以此展开创作和研究,才能回归到二者本质上的“亲和”关系,促进文学的繁荣发展。  相似文献   

4.
就历史的角度而言,自80年代中期以后“二十世纪中国文学”的概念和“重写文学史”口号提出以来,中国当代文学史写作便在逐渐繁荣的过程中走向成熟。结合洪子诚《中国当代文学史》、陈思和《中国当代文学史教程》等代表90年代当代文学史写作实绩的个案来看,当代文学史观念的创新与实践、学术与个性,都因历史的沉积、容纳的限度以及当代中国高等教育的繁荣而获得了长足的发展和显著的提升。  相似文献   

5.
台湾文学中的浪漫性未曾得到文学史叙事应有的关注。本文以七等生为个案 ,辨析他作品中的浪漫精神。七等生接受了浪漫主义作家的深厚影响 ,其创作显示出后期浪漫派的鲜明特征 ,具体表现在人生与自然融为一体的生命观念、神秘超验的想象、乌托邦追寻等层面  相似文献   

6.
正从1980年代末到1990年代初开始"重写文学史"的讨论以来,文学史著潮涌般出现,不仅数量可观,而且种类繁多。就20世纪中国文学史的写作来说,不仅出版了多种文学史教材,而且还出现了各种文体的文学史著,不仅出版了许多地区的文学史,而且涌现出思潮史、论争史、流派史、批评史、作家心理史、文学观念史等专史。尽管文学史著门类众多,但是仍然没有覆盖这个时段的整个文学,新近出版的张卫中的《20世纪中国文学语言变迁史》  相似文献   

7.
主体与文化身份问题是当今文化讨论和文学研究中的重要课题。“他者”作为“文化理论关键词”之一,它是建立在相区分、差异确定的基础之上的,来源于一种“异国情调”的追寻欲望,其产生的基础是时空距离,过程是一个双重建构的过程。它所提供的对话与理解的“和而不同”观念对于比较文学研究、文学史写作、作家作品研究都具有方法论和观念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作家要穿越主流意识形态,则既不能忽视主流意识形态的影响和制约这个必然事实,亦不能被包括主流意识形态在内的政治现实所困,而要着意培养一种跳出圈外来反思的眼光、意识和能力,即“穿越”主流意识形态,建立起自己独特的“个体化艺术世界”。另外,对优秀作家而言,“面向文学史的写作”能使写作更为自觉,在文学史的背景下“创造”,但同样不排斥“文学史之外的写作”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作前准备☆文学鉴赏中的评论写作就是对各种文学现象进行分析和评价而写成的文章。它的范围很广,包括对作家、作品的评论,对有关文学问题的探讨,对文学史的研究等,其中最基本的是对作品的分析、评价。我们这里谈的评论写作,主要指的就是对作品的评论的写作。写好文学评论...  相似文献   

10.
在英国文学史上,妇女写作已成为传统。本文对传统的妇女写作与当代女性主义作家的作品进行话语对比分析,试图说明当代女性主义已把笔触延伸到意识形态手段的性质和效用,延伸到社会及文化语境这些更具普遍意义的问题之上;指出当代女性主义作家大胆地向传统文学评论中的双性同体美学提出挑战,并试图改变和颠覆西方文化领域中人们早已习以为常的以男性家长制意识形态为基础的思维定势,向传统的性别角色定型观念发起前所未有的冲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