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国地质灾害及防灾减灾浅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地质灾害作为一种常见的自然灾害,对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有着广泛而深刻的影响。本文对我国地质灾害的分布规律和影响、地质灾害频繁而严重的主要原因及我国的防灾减灾策略进行了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自然灾害频繁发生,对人们的人身安全、财产安全造成严重影响。培养公民的防灾减灾意识至关重要。在中学地理教学中,应加强防灾减灾教育,提高学生的生存、自我保护能力。本文对防灾减灾教育进行分析,并为中学地理教学进行防灾减灾教育提供建议。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自然灾害频繁发生,对人们的人身安全、财产安全造成严重影响。培养公民的防灾减灾意识至关重要。在中学地理教学中,应加强防灾减灾教育,提高学生的生存、自我保护能力。本文对防灾减灾教育进行分析,并为中学地理教学进行防灾减灾教育提供建议。  相似文献   

4.
我国自然灾害频发且损失日趋增大,但我国公众防灾素养不高,大部分学校开展灾害教育较晚,学校如何开展灾害教育、广大师生如何提高防灾减灾意识值得广大教育工作者思考。本文重点论文学校管理工作如何纳入灾害教育的重要意义及开展策略。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极端自然灾害的频繁发生,我国迫切需要通过灾害教育进行防灾减灾。高校灾害通识教育是实现传播和普及社会公众灾害知识、持久有效地提升社会公众灾害意识和防灾减灾技能的重要环节。作为我校灾害通识教育课程的“自然灾害概论”,从理论课程定位、理论课程建设、实践教学建设等多个方面开展了建设和探索,以期为开展高校灾害通识教育提供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6.
《老年教育》2009,(5):48-48
经国务院批准,自2009年起,每年的5月12日为全国“防灾减灾日”。 我国是世界上自然灾害较为严重的国家之一,灾害种类多:分布地域广、发生频率高、造成损失重。在全球气候变化和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背景下,我国面临的自然灾害形势严峻复杂,灾害风险进一步加剧,灾害损失日趋严重。  相似文献   

7.
分析了影响陇海兰新铁路正常运营的各种灾害的特征,依据主导因素原则,对陇海兰新铁路沿线自然灾害进行了规划,阐述了防灾减灾措施。  相似文献   

8.
中国是世界上自然灾害多发的少数国家之一,具有自然灾害种类多,发生频率高、强度大,分布广、地域差异明显等特征.近年来,我国自然灾害发生频繁,损失巨大,造成了人员的身心创伤,增加了社会不安定因素,破坏了自然资源与环境.这就从客观上要求我们要提高防灾减灾教育必要性的认识,借鉴国外先进的防灾减灾教育经验,从政府重视开始,推动防灾减灾教育普及化、经常化和法制化;从基础教育着手,把防灾减灾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采取多种形式,加强对公众的防灾减灾宣传;加强防灾减灾专业人员的培训,为落实科学发展、构建和谐社会做出应有的贡献.  相似文献   

9.
中国是世界上自然灾害最多的国家之一。在联合国"安全社区"的理念之下,中国学者们提出了"社区减灾"的思路。研究以中国农村社区减灾工作开展情况为依据,探讨了我国农村社区防灾减灾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和矛盾。针对这些主要问题,研究者结合农村社区实际状况提出了可行性建议。  相似文献   

10.
高校灾害防御意识教育是一个关乎生命的重要问题。本文基于我国高校开设灾害防御意识教育课程的现状,旨在探讨通过开设灾害防御意识教育的相关课程,使学生正确地认识和对待各种灾害事件及其严重后果,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自救观念,使他们掌握相关的应急自救知识与技能。近年来极端自然灾害频繁发生,我国迫切需要广泛开展灾害教育以促进防灾减灾工作更好地开展。高校灾害通识教育是实现向社会公众传播和普及防灾知识、持久有效地提升社会公众灾害意识和防灾减灾技能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