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文言文中,虚词与虚词配合,或虚词与实词配合,或前后或者中间插入一定成分,组成固定搭配的形式,称为固定句式。固定句式具有一定的整体意义,在阅读翻译时不要拆开理解。掌握句式变化,对快速、正确进行文言文翻译有很大帮助。  相似文献   

2.
截止目前为止的维吾尔语研究成果表明,维吾尔语中的词按照语义、形态、句法三条标准,分为名词、形容词、数词、代词、副词、动词、量词、情态词、助词和双词等十一种词类。这十一种词类又可以按其能否表示词汇意义,在句中能否表示一定语法意义并充当某种句法成分等,分出实词和虚词两大类。实词是具有词汇意义和语法意义,在句中能充当某种句法成分的词。维吾尔语中,名词、形容词、数词、代词、量词、副词、动词、摸拟词等属于实词。不具有词汇意义,在句中不能充当句法成分,而仅仅连接词语和句子,帮助它们组合起来,起附加意义作用的词类叫虚词。  相似文献   

3.
英语母语留学生汉语习得语法偏误研究综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周静  祝爱华 《天中学刊》2006,21(6):97-100
近年来,学术界对英语母语留学生汉语习得语法偏误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英语母语留学生语法偏误的类型有句法偏误、语义搭配偏误、语用偏误等类型。偏误形成的原因有内部原因和外部原因两个方面。今后对语法偏误的研究应注重实词研究,加强系统的整体研究,尤其是展开对语篇语境偏误的研究以及与其他母语学生习得的比较研究。  相似文献   

4.
汉语里,副词游走在功能词与内容词之间,这种虚实的两重性决定了副词在汉语词类中的重要地位,是实义词和虚词的中间站。在共时平面上,它凸显了汉语句法形态、功能类型的诸多特点;在历时层面上,它勾连起实词和虚词,是探索实词如何向虚词演变的最佳观察样本群。  相似文献   

5.
采用文本分析法对146名智障学生书面语中的897例句法偏误进行分析。研究发现,句法偏误主要表现为搭配不当、语序不当和成分冗缺。其中,搭配不当主要体现为主谓、谓宾搭配不当;语序不当主要体现为主谓、谓宾语序不当,且该问题存在跨障碍程度的稳定性;成分冗缺主要体现为主、谓、宾的冗缺,且该问题存在跨年级段的稳定性;高年级段学生的句式杂糅问题更为突出,含义不明问题存在跨年级段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6.
论拟声词的实词性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代汉语里的拟声词是一个特殊的词类 ,由于其自身的特殊性 ,对于拟声词到底是实词还是虚词 ,目前还是众说纷纭 ,尚无定论。从句法功能、词汇和语法意义、所表示的概念及审美功能诸方面进行分析 ,均能发现拟声词的实词性特征  相似文献   

7.
汉语词汇很早就出现实词和虚词的区分。虚词大都是通过实词转变而来,通常是由于某个实词或因句法位置或者组合功能的变化而造成词义演变,或因词义的变化而引起句法位置、组合功能的改变,最终使之失去原来的意义。本文对“却”、“了”两个虚词的语法化作了一个较为详细的描写,并从历时的角度对其演变作出解释。  相似文献   

8.
现代汉语里的拟声词是一个特殊的词类,由于其自身的特殊性,对于拟声词到底是实词还是虚词,目前还是众说纷纭,尚无定论。从句法功能,词汇和语法意义,所表示的概念及审美功能诸方面进行分析,均能发现拟声词的实词性特征。  相似文献   

9.
文章针对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中的偏误带来的思考提出了格式本位研究,并以“在+V”格式与“V+着”格式的比较研究为例说明格式教学对于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的价值.该思路是在紧密现代汉语语法特点的基础上提出来的:虚词往往不能单独充当句子成分而需要与其他实词搭配才能入句的特点,决定了以格式为本位的研究是可行的,在此基础上的格式本位教学也就为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0.
与文言实词相比,文言虚词有如下特点:语义不甚明确甚至无解,却能表示一定的语法关系,表达一定的语气神情;除代词外,都不能担当句子的主要成分,不能单独用来回答问题,只起辅助作用,帮助实词构造句子,表达意思,语法功能远比文言实词强;数量虽少但使用频率极高,用法灵活多变.由此可以找到学习文言虚词的一般规律:依据具体的语境和语法关系来辨识虚词.以活对活,学会辨识,是攻克学习文言虚词难关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11.
文章通过对聚焦式语料与开放式语料的分析,发现韩国留学生在习得汉语比较句过程中存在否定副词"不"误用、程度副词误用、成分残缺、搭配不当、句式杂糅、语序不当等6种偏误。出现偏误的原因有母语规则负迁移、目的语规则泛化、目的语规则理解掌握不到位等。只有找出偏误的诱发因素,才能有效避免偏误,提高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2.
前言 成语是熟语的一种,是人们相沿习用具有书面色彩的固定短语.它具有意义的整体性、结构的凝固性两个基本特征.成语虽然是一种特殊词汇,可以进行结构分析,可视为短语,但它在语言中的性质和作用,仍然和普通词汇一样,它的两大基本特征及其在语言使用中的可重复性都决定了它可以作为句法分析的最小单位--词出现,从成语在句子中充当的句法成分来看,它在句子中的作用相当于"实词",而相当于虚词的成语则未曾发现,故成语也具有名词、动词、形容词等实词的性质与特点,可充当句子的某一成分.  相似文献   

13.
古汉语中的固定格式是指几个虚词(或虚词加实词)经常在句中前后呼应配合使用构成的句法格式。《史记》共有10个“何”字固定格式,使用共59例。分析描写它们的意义和用法,是研究上古汉语以及汉语语法史的基础性研究工作。  相似文献   

14.
词组,有的书上称这为短语或仂语,有的书上则称之为结构。名称虽然不同,实质却差不多。词组是由若干个词按一定的语法规则组织起来的比词大的造句单位,是语义上和语法上都能逐层搭配起来的没有一个语调的一组词。词组主要由实词与实词组成,也可以由实词与虚词组成,词组与词一样,是造句单位,是语言的建筑材料。词组和词都能组成一个具体的句子。在具体的句子中,每个词组都有具体的意义和用法,这是一定的。但是如果把它们从具体的句子中抽出来再加以分析,它们就可能不止一种意义了。我们就把这种不止一种意义的词  相似文献   

15.
文言虚词是与文言实词相对而言的。一般说来,实词的意义比较具体,在句子中充当主要成分;虚词的意义比较抽象,有时甚至只起语法作用,没有实在意义。在文言中,介词、连词、助词、叹词归为虚词,没有争议;有些代词和副词,特别是表示指示和疑问的,用法接近虚词,一般也算作虚词。  相似文献   

16.
陈文焕 《广东教育》2009,(10):28-29
文言虚词是与文言实词相对而言的。一般说来,实词的意义比较具体,在句子中充当主要成分;虚词的意义比较抽象,有时甚至只起语法作用,没有实在意义。在文言中,介词、连词、助词、叹词归为虚词,没有争议;有些代词和副词,特别是表示指示和疑问的,用法接近虚词,  相似文献   

17.
目前词汇教学研究逐渐受到重视,但多数研究集中在虚词的教学研究上。实词是语言中的核心,语言教学中实词教学应该摆在重要位置。动词的教学有着各种具体手段、方法,但基本方法是搭配训练,对动词做较为详细的二级分类,是在教学中实施规范的动词搭配训练的前提与基础;应编写一部动词语义释义词典,以保证动词教学规范得以有效实施。  相似文献   

18.
黄薇  彭杰 《现代语文》2013,(1):143-146
汉语虚词是对外汉语教学中的一个重点和难点,尤其是在虚词中占很大部分的副词,是非汉语母语的学习者使用偏误频出之处.本文将对汉语和越语中的一部分常用副词从意义、用法两个角度作简单的对比,从而观察汉越两种语言中副词的意义、用法、搭配及入句条件等方面有何异同,希望对越南学习者习得汉语副词以及对越汉语教学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9.
文言文教学一定要遵循中学语文教学大纲。按大纲要求,高中语文教学中的文言文部分要使学生掌握文言实词、文言虚词在具体语境下的含义,了解常见的古代文化常识,能够阅读浅显的文言语段。从这一点出发,教学、训练就不会出现大的偏差,在此基础上再研究文言句法、谋篇布局以及作品  相似文献   

20.
文章认为黄伯荣、廖序东的《现代汉语》教材中对虚词的界定存在两处不当:"虚词不能作句法成分"不准确;"虚词没有词汇意义"不正确。虚词可以界定为不能独立充当句法成分的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