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考虑到1949年之后台湾地区出现的"民国"文学,"民国文学"的理论建构值得反思。对大陆学者而言,无论将"民国文学"视为中性的时空概念,还是将其视为一种精神资源,如果将1949年之后台湾地区的文学天然视为"民国文学"的一部分,两种认识都有难以自圆其说的部分。实际上,"民国"是一个变化的文化空间,只有从"空间"的意义理解民国文学,"民国文学"的活力才可能被释放出来。  相似文献   

2.
民国初期地方政府的意识形态基础和政治合法性基础不是压倒一切的翻天覆地的政治革命与社会革命,而是平衡地方势力的行政常规化。民国相对于晚清,虽说结束了帝制,但在实际中未能践行临时约法的立法设计。  相似文献   

3.
民国元年,社会上涌现出300多个政治团体,兴办了100多家所谓的"政党报",实际上并非严格意义上的现代政党报刊,而是充满党派之争的"党派报"。民国元年的主流传播媒介不具备现代意义的政党报刊特征,实际上沦为党同伐异的工具。党派报的存在和发生加剧了民初乱象的同时,为中国新闻事业培养了一批专业的报人,促进了社会启蒙,并为之后的新闻传播事业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教训。  相似文献   

4.
民国是个充满魅力、令人迷醉的历史时期。在中国历史上,没有任何一个朝代像民国那样充满如此神奇的思想魅力和文化魅力。从清末民初.到1949年民国政权从中国大陆的大溃退,在不到半个世纪的历史时期内.来自中与西、古与今、上与下、灵与肉的不同文化、不同思潮、不同道统、不同观念、  相似文献   

5.
“五四”激进派对儒学及传统文化所采取的态度称为“激情评判”。在“五四”特定的文化语境中,因历史的重负和历史与现实的复杂关系,“激进派”对儒学不能不采取“激情”的方式去评判,但又因儒学的博大精深、精华与糟粕的矛盾统一以及“激进派”所运用的新思想,新方法理性因素的渗入,使创作“激情评判”中不参不渗入理性的成分。从陈独秀、胡适、鲁迅、李大钊在《新青年》上评儒的言论可以得出结论:五四激进派评儒时所批判的并非佰学的全部、儒学的精华,而是“独尊”或“一统”的儒这-儒都;批判的锋瓦并非指向古人,而是指向今人,并非反对儒学的历史价值,而是儒学与现代社会、现代生活的背离;并非诘问儒学历史的功过,而是挟击儒学被当时政治社会的利用;并非指向精神超越性的伦理道德,而是指向强制性的伦理道德。“激情评判”对反思传统文化、引进西方文化、创造新文化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中国处于全球现代化进程之中,社会面临多重转型,各地发展不平衡、不充分。汶川现代化是中国现代化的组成部分。因地震灾害,原有的发展进程被打断,十年重建,各种现代化元素迅速涌入,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多种因素交织,形成新的"历史的合力"。现代与传统并非二元对立。要促进汶川城乡均衡发展,实现人的幸福生活,应根据文化的不同层次、功能,探索汶川文化重建路径。考察汶川文化特质,动员政府、社会和个人力量,为汶川发展提供文化价值指引,为汶川人民提供更具文化适应力的生活方式。  相似文献   

7.
1949年以降,中国进入了全新的社会文化语境。翻译活动被纳入国家体制,高度计划化和组织化,以服务于新型的社会主义文化生态。主流批评话语声讨新中国成立前的翻译"乱象";政府积极创办翻译刊物,创设翻译出版机构及召开全国性的翻译会议,其意均在建构新的翻译文化秩序。这一系列的建构手段,对"十七年"(1949—1966)的翻译和翻译批评活动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计划化和组织化成为翻译批评话语中的核心叙述,它既建构起了翻译工作技术层面的操作规范,又满足了政治层面创新翻译文化话语的战略谋局,成了维护国家政治文化安全的必要手段。  相似文献   

8.
主持人语     
<正>民国历史文化视角包含对民国政府的审视,但并非仅限于此,也包含对民国历史时期远比政府要复杂得多的政治、经济、军事、外交、文化、教育、新闻传播、民族、宗教、艺术等方面的考察,只有把文学置于如此广阔的背景下,才能看得更为全面、深入、准确。本期刊出两篇论文,一篇对《新华日报》副刊的方言入诗进行深入探讨,指出方言入诗不仅出于文学发展的内部需求,而且亦有意识形态的背景;另一篇对国民党官方文艺的两种形态之差异与矛盾进行辨析,有助于准确认识文  相似文献   

9.
苏颂文化符号的同安建构始于南宋,历经元、明、清、民国,影响深远。同安的"海滨邹鲁"之称并非源于朱熹,而是苏颂。苏颂对同安故里产生深远影响,从而引起朱熹的关注,积极建构文化符号。揭示苏颂文化符号的建构过程,分析其建构原因,对新时期历史名人与地域文化研究具有一定的启示。  相似文献   

10.
1949年到1976年中国历史呈现出转型并曲折前进的态势,政治斗争是社会发展的主要维度,革命文化的走向充分反映了这一特征。这段历史时期,中国共产党在文化领域进行了许多积极探索,革命文化整合社会心理,成功建构起一元的意识形态体系。通过建国之初破立并举的开拓和八大前后"双百"方针的实行,革命文化建设取得了宝贵的成绩。但由于指导思想的"左"倾错误,革命文化逐渐偏离健康发展的轨道,经历曲折,文化政治化、革命化程度随着每一次批判运动不断加深,最终归于政治斗争,造成了文化建设史上的一些失误。研究社会主义建设30年中革命文化发展各阶段具有典型代表意义的文化事件,藉此分析革命文化发展的总体趋势,可以得出一些当前文化建设的启示。  相似文献   

11.
伊犁塔兰奇社会历史文化概论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伊犁塔兰奇是我国新疆维吾尔族的一支独特的重要民系。伊犁塔兰奇形成于清代,兴盛于民国时期。塔兰奇社会特色彰著,塔兰奇历史文化是伊犁地方多元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伊犁地方发展史上曾经产生过重要影响。本文对清代至民国(1760-1949)近二百年间伊犁塔兰奇社会的形成发展及其历史文化诸方面,进行初步梳理和论述。  相似文献   

12.
吕东哲 《下一代》2008,(12):18-20
从我爷爷的爷爷……祖太爷那辈往回数,到我父亲这辈,大约经历了一个多世纪。从民国开始到解放前,再从1949年建国到1976年"文化大革命"结束,这段历史是动荡不安,艰难曲折  相似文献   

13.
中国学前教育政策的不断变革反映了中国学前教育的发展历程。中国学前教育政策发展历史可划分为解放前(1903年-1949年)、解放初至“文革”前(1950年-1965年)和改革开放初至今(1978年至今)三个时期,其中解放前又可分为清末(1903年-1911年)、民国(1912年-1949年)以及时间上与民国并行的老解放区(1927年-1949年)三个阶段。在不同的历史条件与背景下,各个阶段的学前教育政策各有其不同特点。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教师专业发展中的文化问题正受到美、英研究界越来越多的关注."千年小子文化"、 "数字文化"以及"DIY文化"问题的提出,启发人们把目光转向教师专业发展的文化侧面,同时也提醒人们,科技快速进步的社会所带给教育的并非只是技术问题,而且还有文化问题;在许多时候,教师专业发展中的不少症结并非因技术而生,而是源自文化.  相似文献   

15.
固原是一座有着两千多年悠久历史的文化名城,固原历史文化灿烂辉煌,其中不乏固原妇女的创造和贡献。民国时期编纂的一部较为完备的地方文献《民国固原县志》中就再现了民国时期的固原妇女广泛参与各类经济社会活动的状况,对民国固原社会的进步、经济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她们有着较强的独立意识,并非人们想象中传统的"妇道人家",大门不出二门不迈,手无缚鸡之力。人们对女性的理解往往滞留在男性制定、灌输的观念中,事实上,正如马克思所说人民群众是人类历史的创造者一样,历史不全都是男性的历史,女性应该是而且也同样是历史的创造者和书写者。  相似文献   

16.
陕西乡土文学是当代乡土文学最活跃的部分,作家以"编年史"的方式书写陕西乡村社会,为巨变的中国留下了百年乡村记录,具有连贯性和完整性。《白鹿原》对家族文化、社会政治与人性的多重书写,是民国乡村历史的真实再现;建国后30年乡村史或者是作家们政治话语下乡村的想象,或者具有批判反思色彩;改革开放初期的乡村是多元渐变中的中国乡村的写照;21世纪的乡村呈现出城市化进程中的衰败过程。陕西作家的史诗性乡村书写,始终坚持现实主义创作手法与中外文化的兼容并蓄,从而使他们获得了成功。  相似文献   

17.
"京津冀一体化"有历史渊源。"京津冀区域"是首都及周边地域交叉又跨行政区划的新型区域概念,注重多元联系、综合互动的"社会文化生态史"是区域史研究的新视角。河北省会1870至1949年间在保定、天津、北京之间移动流转11次,平均7年变动一次,变换频率之高、次数之多、间隔之短,为全国史上独一无二,是近代剧烈政治变动的共震连动效应,形成了近代京津冀区域的特殊社会生态,也是区域一体化的历史基础。京津冀区域的政治、经济、文化等资源流动与配置变动,造成社会流动的结构、流向、范围与数量发生变化,社会流动与文化生态形成互动效应。天津和保定先后成为近代最早的军事学校集中地,培养了最早一批近代军事、政治人才。蒋介石在保定的军校生活,反映了清末全国人才向保定集中的跨地域流动,形成同学、师生新的群体关系,构成了近代政治军事人才关系网络,保定及京津冀区域文化生态变化对中国近代社会产生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18.
<正>近年来,各种版本的民国教材(即在1912年—1949年间出版的教材)被重印,并热销开来。民国教材往往融入伦理道德和做人的道理,承载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民国教材的文体有文言文、白话文,文白相杂;内容编排的艺术性很高,使读者眼前一亮。品读民国教材,研究其理念、原则和方法,发现其中所蕴含的德育方法、原则和理念至今仍值得借鉴。一、民国教材的德育方法"民国时期的道德教育在教  相似文献   

19.
1949年新中国成立,国家秩序的变动,催使政治经济、社会文化、思想学术等各个领域发生全面性的变革。马克思主义史学取代实证主义史学居于主流地位。在新旧时代转换之际,京津地区李光璧、杨生茂、张政烺等七位同仁主动创办《历史教学》,为建国初期史学工作者搭建唯物史观指导的教学交流平台。他们这些从民国步入新中国的"旧史家"群体,在马克思主义学术体制化的背景下,无论其教学实践还是史学研究逐渐从服膺史料考证转向在史料基础上运用唯物史观治史的新路径。而此治史风格的转向,不仅由于外在政治压力所致,更是知识分子群体的自觉选择。此外,现代史学脉络的演进趋势或也是他们治史转变的重要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20.
民国初期为了振兴和发展资产阶级新教育,培养各类新式人才,以适应政体变更后中国社会政治、经济和思想文化各个领域的需求,政府对教育制度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各类教材也应用而生。针对教科书,政府实行了审定制度,虽然这一制度受到当时历史条件的限制,具有明显局限性,但还是为教科书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今天,我们在审视这一现象时,应该客观公正地予以评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