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命题作文是我国传统的语文教学与考试方法,也是中考作文试题长期延用的题型.在话题作文热极一时之后,纵观近两年我省及全国多个省市的中考作文试题.命题作文又有升温趋势. 笔者对2007年30个省市的中考作文试题进行了统计,在命题作文、半命题作文、话题作文、材料作文、选题作文五大题型中,命题作文共9个,另外,在选题作文中,出现命题的有5个.2008年,命题作文所占比例又有所提高,在笔者所了解的30个省市的中考作文试题中,命题作文有8个,选题作文中出现命题的有11个. 命题作文为何受到命题者的青睐,我们又该如何应对命题作文呢?  相似文献   

2.
2004年全国中考作文题目既保持了近几年中考作文命题的一贯风格,又有较大幅度的改革。笔者搜集了2004年全国各省市60多份中考作文试题,通过与往年作文试题的比较,发现2004年中考作文题具有以下一些特点:一、题目类型丰富多彩,话题作文占据主流。2004年中考作文题目既有传统的全命题作文题目,又有半命题作文题目,也有材料作文,而话题作文的开放性注定了它在2004年全国各地中考作文题目中仍然是一枝独秀,十分走俏,占据主流。笔者所见到的60余份试题中话题作文题目将近50个,大约百分之八十的省市采用了话题作文形式命题。二、内容更加贴近现实,…  相似文献   

3.
写作导航标近几年来,尽管不少人对命题作文颇有微词,然而每年中考依然有不少省市采用命题作文,2004年上海、长春等13个省市中考也是命题作文,且是佳作迭出。命题作文有不可比拟的优势:能较好避免抄袭或宿构;有利于科学公正阅卷;它还减少了学生拟题之苦,让学生有更多的时间构思和行文;无论是话题作文、材料作文,还是半命题作文,最终是以命题作文的形式呈现,“万丈高楼平地起”,命题作文是其他作文的基础。尤为可喜的是,在话题作文、材料作文日益走俏,依然有不少省市改革作文命题方式:内容上,让命题能切入学生生活,引发学生的写作欲望;形式上,…  相似文献   

4.
2004年的中考作文题可以说异彩纷呈,内容无不突出对自我生活与美好情感的关注,命题风格日趋成熟,且逐渐与高考接轨。聚焦北京、上海、山西等20多个省市的68道中考作文题,四大特点最为分明:一、考题格局有变化前几年虽然也是命题作文、半命题作文、材料作文、话题作文“四足鼎立”的格局,但各自所占比重相差甚远。前三种题型不多,而话题作文则凭借文体不限、题目自拟、立意自定的优势,占据主导地位。这种格局在2004年开始有了明显改变。透过这68道作文题,我们会看到三大变化:一是命题、半命题作文明显增多,共19道,约占28%,且命题形式有所改进…  相似文献   

5.
命题作文是一种传统的作文命题形式。近几年来受高考作文的影响,中考作文中话题作文开始盛行,但命题作文在中考中的霸主地位似乎并没有因此而动摇。纵观2009年全国中考作文题,大概70%左右的省市都选择了命题作文形式。  相似文献   

6.
笔者收集了一些2014年全国中考作文题目,发现命题作文、半命题作文、材料加命题,占了79%之多,这一比例,比2013年又有了上升。可见,命题作文、材料加命题、半命题作文将在一段时间内,占据中考作文命题制高点。但是,从写作内容上看,中考作文主要针对现实生活、社会热点、个人成长、情感思想等方面进行考查,这一点几乎没有多大变化。中考作文主要有三个命题特点:第一,贴近生活,考生有话可写;  相似文献   

7.
2004年各地中考作文题可以说是异彩纷呈。作文命题风格日趋成熟,内容无不突出对自我生活与美好情感的关注。综观北京市、上海市、天津市、山西省等20多个省市的68道中考作文题,四大特点最为突出。一、考题格局略有变化前几年,命题作文、半命题作文、材料作文、话题作文所占比例相差很大。前三种题型所占比例不不大,而话题作文则凭借文体不限、题目自拟、立意自定的优势,占据了主导地位。这种格局在2004年发生了变化。透过这68道作文题,我们看到三大变化:一是命题、半命题作文明显增多,共19道,约占28%,并且命题形式有所改进。多数地区不再拘…  相似文献   

8.
黄怡 《中文自修》2005,(4):17-20
当2004年中考尘埃落定之后.人们收集起五湖四海的作文命题.关注着东西南北中的中考作文命题走向。在近60个省市级的中考作文题中,多的是“以读引写”的材料型命题作文;多的是“话题作文”;多的是“二进一”的形式。  相似文献   

9.
2002年中考作文题,各省市既保持了近年中考作文命题的一贯风格,同时又进行了较大的改革。我们了解这一命题趋势,对于预测2003年中考作文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通过对2002年全国40多个省市中考作文题目的分析,不难看出,2003年中考作文命题将呈现五大特点:一、文体:将由单一的“文体不限”的话题作文写作转向对多种文体写作能力的考查。与前几年相比,2002年中考作文容量明显增大,往年单一的命题作文、话题作文将被“大作文+小作文”的形式所取代,一般会由两三道作文题组成。湖南益阳市的中考作文由两道题目构成,第一道题要求同学们…  相似文献   

10.
要有效地预测2012年中考作文命题趋势,就不得不关注近几年,尤其是2011年中考命题作文的特点。翻检百余道中考作文题,无论是形式还是内容,都表现出相对稳定和延续:命题作文“稳坐江山,笑傲江湖”。笔者所收集的130多套中考作文题中,有76道命题作文,  相似文献   

11.
一、作文形式:四种命题形式并存,话题作文一枝独秀在102套2004年中考作文试题中,60个省市采用了话题作文,占59%;12个省市采用了命题作文,占11.8%;19个省市采用了半命题作  相似文献   

12.
2002年中考作文题,各省市既保持了近年中考作文命题的一贯风格,同时又进行了较大的改革。通过对2002年全国四十多个省市中考作文题目的分析,不难看出,2003年中考作文命题将呈现五大特点:一、文体:将由单一的“文体不限”的话题作文写作转向对多种文体写作能力的考查。与前几年相比,2002年中考作文容量明显增大,往年单一的命题作文、话题作文被“大作文+小作文”的形式所取代,一般会由两三道作文题组成。湖南益阳市的中考作文由两道题目构成,第一道题要求同学们“阅读一段文字,然后谈谈对这段文字的感受,不超过300字”。这一小…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近三年全国各省市118道中考作文试题的统计,半命题作文2007年17道(占14.4%),2008年21道(占17.8%),2009年22道(占18.6%)。半命题作文以限制性和灵活性兼具的特点,正逐渐成为中考作文命题者的“宠儿”笔者相信,2010年这种命题形式将会出现突飞猛进的强悍势头。  相似文献   

14.
2004年中考作文题可以说是流光溢彩。内容无不突出对自我生活与美好情感的关注,命题风格日趋成熟,且逐渐与高考接轨。聚焦北京、上海、山西等20多个省市的68道中考作文题,四大特点十分分明: 一、考题格局略有变化前几年,虽然也是命题作文、半命题作文、材料作文、话题作文“  相似文献   

15.
<正>芳林新绿催陈叶,犹见革新如潮涌。近五年中考作文命题相对保持了各地考区作文命题的连续性、稳定性,稳中有变,变中出新,在变化中体现了应用性、灵活性。全命题作文、半命题作文、话题作文、材料作文、选题作文五种形式并存。全命题作文的考查形式一直稳坐中考"考坛",半命题作文越来越受命题者青睐,材料作文以创新的面孔呈现,话题作文逐步退居幕后,选题作文不断"升温",且注入了新的活力。近五年中考作文命题"稳中有变,  相似文献   

16.
最近几年话题作文很“走红”,但是作为传统命题形式的全命题作文并未因为话题作文的崛起而退出历史舞台,一些省市“坚守阵地”,按照自己的理念进行探索。  相似文献   

17.
[题型概说] 半命题作文是中考作文命题的常规题型.从近年命题情况看,全国各地作文命题中半命题作文所占的比例比话题作文低,比全命题作文高.目前,各地中考半命题作文的形式较以往有所改进.基本上形成了命题 提示的形式.也就是说,命题要求被补充的部分,提示中会给出几个备选内容,因而考生不存在大的审题障碍,能迅速完成补题任务.  相似文献   

18.
语文中考改革是全面推进初中毕业、升学考试改革的突破口 ,其形式与内容的每一次出新都引起很大反响。改革至今 ,作文已占语文考试命题的半壁江山 ,故而人们更加关注中考作文今后的走向。以下就中考作文的改革趋势做一些展望。大量信息和有关资料表明 ,目前国外母语考试大多以“自由反应式”为主 ,近年全国高考作文多以“话题”为主 ,受此影响 ,几年来全国中考作文以“话题”为命题的占大多数 ,即使没有采用“话题”作文的省市 ,其中作文考题内容文也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这些变化表现在 :1、“不限文体”或“文体不限”的作文命题方式已经…  相似文献   

19.
《初中生》2002,(9)
纵观2001年全国各地中考作文试题,在受到话题作文、半命题作文等开放式命题强烈冲击的时候,北京市海淀区(“美在我身边”)、天津市(“我的另一片天地”)、辽宁省大连市(“其实,我真的挺棒”)、吉林省(“我们这些少男少女”)、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启迪”)、湖南省长沙市(“我要说声‘谢谢你’”)等地依然固守着全命题作文形式。应当承认,全命题作文在统一评分标准、避免宿构等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从这一点上说,它作为考试作文命题形式和平时作文练习命题形式是具有长久生命力的。同时,我们要看到,为了让全命题作文打破封闭局面,步入选材自由和立意多元的开放状态,保证学生人人都有话可说、有事可写,许多省市拟题者变“文题+要求”的命题形式为“提示语+文题+要求”的命题形式。这一变化,显示出拟题者与时俱进的追求和鼓励广大考生尽情发挥的良苦用心。在此番变革中,提示语无疑就担负起让文题走向开放的重任。具体说来,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一、多方列举可写内容。传统型全命题作文讲究最佳选材、最佳立意,束缚了学生的思维,无形中助长了说假话风气的蔓延。正因为如此,去年全命题作文的提示语中常列举出若干可写内容,启发学生从多个方面选材构思,大胆表达出自己对生活的看法。下面,且看北京市西城区2001年中考作文在出示了题目“我在生活中学语文用语文”之后的一段提示语:  相似文献   

20.
半命题作文介于话题作文与全命题作文之间,既有所限制又不失开放,在立意、选材、构思等方面给考生适当的选择余地,“把风筝放飞在蓝天下”就是对半命题作文生动恰当的评价。半命题形式既便于考生放飞个性的风筝,又能较好地避免宿构和猜题押题,还便于教师客观公正地评分,近两年来越来越受到命题者的青睐。笔者统计的200年100多套中考作文题中,半命题19套,占18%;2005年70多套作文题中,半命题1套,占27%,其占比紧随命题作文之后,表现出紧追不舍的气势。所以,2006年中考作文命题形式看好半命题应是明智之举。近两年中考半命题作文显现出哪些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