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依据小学神话类文本的教学价值,通过相关课例进行分析,总结归纳出神话类文本教学的有效教学策略与建议:从神话作品出发,解读故事背后的寓意;根据儿童的年龄和思维特点,致力于想象力培养;在文本品读中培养民族文化的认同感;结合神话的语言特点,提升审美能力。  相似文献   

2.
神话类文本该如何教学神话类文本有别于其他体裁的文本,其独特的文体特征决定着教学侧重点也应表现出一定的独特性。但纵观多年来的教学状况,神话类文本混同于其他类文本展开教学还是主流。近年来,基于对文本类型和教学设计关系认识的逐步加深,一些教师对神话类文本的教学做了积极探索,本刊特组织一组文章,供大家学习讨论。  相似文献   

3.
神话类文本既具有神话的超验性、形象性以及崇高性等特质,又具有文学所特有的召唤性结构等。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根据神话类文本的特质展开教学,让学生复述、想象、思辨等。通过对神话类文本的教学,学生能领略到远古时代神话文本所独有的浪漫情怀和诗性气质,感悟远古文明的博大精深。  相似文献   

4.
神话是小学语文教材中散发着独特魅力的奇葩。人教版大部分神话类文本集中在中段。中段神话类文本的教学要侧重于引领学生走进神话故事中,品析人物形象,感悟神奇,激活想象,获取神奇的体验。这样让学生学会读神话,领略我国的民族文化,积淀语文素养。  相似文献   

5.
神话中蕴藏的民族精神和民族文化有着永久的魅力,神话教学不仅要利用精彩的神话故事情节进行语言实践,也要关注神话文本的内涵,感悟其文字蕴含的精神世界,把握鲜明的人物形象和精神追求,重视神话中蕴含的人类古老民族文化的理解与习得.通过聚焦情节、想象神奇和比较阅读来品读经典神话、感悟和理解文化,唤醒学生的民族文化自觉和自信.  相似文献   

6.
正"嫦娥奔月"的故事从远古一路"走"来,在数千年的流传中得到了人们的喜爱。那么,当这样的故事被选编进教材,成为课文,教师应如何根据神话的文体特征和文本特点,确定其教学核心价值呢?一、有什么:神话文本的解读神话是一个民族语言文化的载体之一。将神话编进小学语文教材,不仅能让学生感受民族文化,也能让学生感悟民族语言的魅力。从教材编排的特点上看,低年级神话的情节、结构简单,人物单一,  相似文献   

7.
小学语文教材中的神话类文本究竟应该如何解读?我们应该如何把握它们的语文教学价值呢?我想厘清这个问题,执教者至少要从两个方面进行思考:一是理清神话和神话文本的概念;二是明确及落实神话文本的教学目标(解决教什么和怎样教的问题)。研读小学阶段的几篇神话文本,我认为小学神话文本的教学目标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去达成:复述课文,把握故事之情节;品读想象,感悟文本之神奇;分析人物,体认民族之精神;补充材料,感受母题之源头。如此,才可领略神话文本的教学价值。  相似文献   

8.
神话是人类最早的幻想性口头散文,是人类童年的产物,文学的先河。神话的价值一方面在于其幻想的语言为学生的文化建构创造了自由的天地,另一方面它能对学生的精神审美产生强大的感召力。那么,神话题材的文本其教学的价值取向是什么?我认为神话教学应让学生留下语言,留下形象,留下文化,留下梦想。  相似文献   

9.
作为学生喜闻乐见的一种文本体裁,神话源自传统传说,有着自身创作的规律和特点。它是学生透视文明的一扇窗户,更是接纳、审视古人精神的有效阶梯。在教学中,要还原神话本质,感悟神话的神奇魅力;浸润神话世界,感悟神话的言语精妙;链接生活经验,补白神话的精心留白,从而提升神话文本的教学效率。  相似文献   

10.
神话文本是语文教材重要的组成部分。神话故事以跌宕神奇的情节、鲜明神秘的人物形象深受学生的喜爱。教学神话故事,复述故事情节是主要的教学内容。在复述故事的过程中,应该抓住动作、情节和想象等方面的内容,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感知神话故事的内在之"奇",真正理解感悟神话文本的艺术魅力,传承民族文化。  相似文献   

11.
神话是契合儿童心理特征的文化母体,是满足儿童审美情感的文学样式,是发展儿童言语能力的语文文本。在教学中,师生应该驶向彼岸——遨游神奇的想象世界,回到此岸——融入自我的语文生活,在往返之间——打开神话的“生命气口”,从而彰显神话的独特魅力。  相似文献   

12.
"黄帝四面"神话究竟应该作何种解读?自古以来一直存在分歧。这固然与神话本身的多义性有关,同时也与人们对神话解读存在局限性有关。以往的解读者多着眼于具体的文化(历史)现象,而没有关注到背后一以贯之的东西,即某个能够给予这些文化(历史)现象以普遍性理论支持的哲学世界观或文化元观念。通过对古代神话文本与哲学文本的对比研究并结合对神话得以发生的经验原型的具体分析即可发现,"黄帝四面"其实是一个与古代天道模式有关的神话隐语,各种与"黄帝四面"神话有关的文化(历史)现象只不过是作为文化元观念的天道模式的具体表现而已。由此,这个古老的神话就获得了忠实于神话原意的解读;而且,由于引入了文化元观念这一概念,从而有助于加深人们对中国古代神话、哲学以及文化之间一体性关系的理解。  相似文献   

13.
神话作为小学语文教材中重要的文体类型,是阅读教学的重要范畴,更是促进学生言语生命和语文素养提升的重要凭借。因此,在文体理念观照下,神话类文本教学要依循这样的教学思路:在初读中概括,整体把握文本内容;在精读中叙述,补充神话故事细节;在总结中评析,体悟神话人物品性,从而提升神话文体的教学效益。  相似文献   

14.
张宏兵 《江西教育》2022,(15):49-50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神话类文本深受学生的喜爱,但由于解读的偏颇,神话类文本阅读常常处于高耗低效的状态,学生无法真正把握神话文本的特质.本文从三个方面提出融合性的教学策略,旨在助推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发展.  相似文献   

15.
彝族史诗《梅葛》、《查姆》是流传在云南省楚雄州彝族中的两部重要的史诗,本文以文本内容为依据,对《梅葛》、《查姆》创世神话的神灵系统、创世神话的文化符号体系、创世神话的历史文化意蕴、创世神话的展演语境等进行比较研究,通过对这些神话要素的分析比较来探寻两部史诗创世神话的异同。  相似文献   

16.
李颖 《成才之路》2021,(13):38-39
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不断增强,汉语热持续升温,对外汉语教学受到高度重视。文章从中国神话对中国文化的影响、中国神话在对外汉语文化教学中的导入原则、中国神话在对外汉语文化教学中的功能等三方面,阐述中国神话在对外汉语文化教学中的应用,并选择神话故事《精卫填海》制定一份教学设计方案。  相似文献   

17.
神话故事是文化的源头,也是学生语文能力生长的重要资源。把握好神话类文本的教学,就能对学生进行语言训练和文化熏陶。教学中,教师可引导学生通过提炼,梳理故事情节;通过想象,感知人物形象;通过练笔,对照不同版本;通过拓展,丰富阅读积累。  相似文献   

18.
神话类文本深受学生的喜爱,是历练学生语用能力、提升学生语用水平的重要载体。在教学中,教师要从语用的视角审视文本,努力开掘神话文本中的语用素材,让学生在语言品析、实践运用、提炼复述、拓展延伸中提升语用能力,为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奠基。  相似文献   

19.
阅读教学内容的确定是影响语文教学目标落实的关键性问题,语文教育专家提出了语文教学本体性内容、依据文本体式确定教学内容等具体的语文教学理念。当前使用范围较广的人教版、苏教版两种小学语文教材都安排了较多的神话篇目,如何确定小学神话教学的内容,需要教师比较清晰地认识神话的文体特征,比较准确地把握神话的教学价值,对神话教学设计的关键要素有着比较到位的领会。  相似文献   

20.
<正>一、"讲":讲关键字词,梳理故事情节1.串联故事线索,熟读文本,抓关键字促进复述小学低段学生处于儿童期,对教材中的神话特别有兴趣。在教学中,教师要让学生充分感受故事的"神奇"之处。笔者曾经对低年级学生进行了一次问卷调查,有80%的孩子是因为神话故事的神奇喜欢上神话的,说明低年级的学生比高年级段的学生对神话这一文体更容易接受。因此,在神话文本的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厘清神话发展的经脉,提炼文本的核心词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