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43 毫秒
1.
《中国教育现代化》2004,(7):112-113
“飘扬的粉笔灰,渐渐染白了您满头鸟发”,这句学生习作中对“园丁”最为经典的咏叹,鲜活地勾勒了人类由来已久的“黑板 粉笔”的黑白课堂教学场景。上百年来,教师日日呼吸着飘扬的粉笔灰,学生天天面对着单调的黑白线条。这与其说是一道别致的风景,还不如说是传统课堂教学模式的无奈。每个教师和学生的内心深处,无疑都渴望课堂教学模式实现一场深刻的变革。世纪之交以来,在惠普等中外投影厂商合力推动下,投影机正作为大屏显示设备以空前的速度走进课堂。以投影机为核心构建的多媒体教学环境不仅让教师从纷飞的粉笔灰中解脱出来,还极大地丰富了教学手段,将学生带人了一个色彩纷呈、鲜活生动的全新学习体验中,推动人类课堂教学模式从“黑白时代”走向“多彩时代”。  相似文献   

2.
在“同上一堂课”浙江省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交流评比活动中,叶柱老师精心细腻的预设、真情灵动的引领,成功演绎了“两位数乘两位数笔算”的课堂教学。其间,叶老师从策略、算法、算理三个层面沟通教学的联系,并以“策略先行——明确算法——沟通算理”为主线,由表及里、逐层深入地对计算课作了精彩的诠释,犹如三重门徐徐开启,凸显得清新自然、脉络鲜活。  相似文献   

3.
笔者认为思想政治课堂教学贵在一个“活”字。根据几年来的教学实践,笔者在课堂教学改革方面进行了一些探索并取得了一些成效.主要体会如下:运用灵活的教学模式,培养学生兴趣,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结合课程体系,把握时代脉搏,增强思想政治课堂教学的活力;合理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善于营造鲜活的问题情境,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  相似文献   

4.
粉笔灰是白色的,它玷污了老师的衣服,粘满老师的头发和眉毛,长年累月地站在粉笔灰的尘雾中,岁月悄然流逝,老师也就真的“老”了!而教室里的学生们,也就看到老师生命的辛苦,开始礼赞他们的崇高与伟大,长大后也就成了老师。  相似文献   

5.
在课堂教学中,“预设”固然重要,但是从本质上讲,教学“预设”应当承认和尊重学生的人格、个性差异。教学过程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多向交流的动态建构过程,充满了多元性、不可预测性和不确定性。这就要求“预设”有弹性、有留白、富有动态,教学活动也就要用“动态生成”的观点来审视“课堂教学”.达到“预设目标”与“动态生成”的和谐统一。因此.作为充满灵性与人性的课堂教学不再是教师按照预设的教学方案,机械僵化地传授知识的线性过程,而是在课堂特定的生态环境下,教师因势利导地组织起适合学生参与的、自主创新的教学活动,让学生在获取知识的同时,产生自己的学习经验,获得丰富的情感体验,使凝固的课堂变成鲜活生动的画面。那么,怎样用“动态生成”的观点来审视“课堂教学”呢?  相似文献   

6.
王飞 《学苑教育》2012,(7):18-19
如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课堂教学“鲜活”起来,是新一轮课改需要解决的问题。在化学课堂教学中,通过创设探究情景、营造探究氛围、优化探究习题等途径,使学生在课堂中积极参与实验的思考、设计、操作、分析,使课堂变得鲜活,实现有效教学。  相似文献   

7.
本文结合实例及图片,分别阐述网络环境下农村初中英语课堂教学真正落实“多元化、多样化、多层次”的教学方式,激活学生内驱力,使学生更好地掌握英语知识,提高英语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六种教学法的尝试,从探求实践的角度构筑了一幅幅鲜活的英语教学课堂场景。  相似文献   

8.
一听到“课堂教学文化”,突然脑海闪现了长城,出上的陶器上歪歪扭扭的文字,似乎与课堂教学没有什么关系。细思量后,我心释然,我们每一天所传承的不就是几千年文明积淀的文化,我们所塑造的那一个个鲜活的生命不正在延续着古老文明而走向新的时代吗?课堂教学是课堂文化的主阵地,课堂文明是课堂文化的主战场。课堂文化任重而道远。  相似文献   

9.
在大力提倡课堂教育素质化的今天,让学生在课堂教学活动中主动高效地获取“有活力的知识”已成为时代赋予我们的神圣职责。然而不少课堂教学仍是按照“老师讲,学生听”、“老师问,学生答”的模式进行,使学生学习态度逐渐由热忱变为冷漠、由自信变为害怕。那么怎样让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动”起来呢?下面从语文教学方面谈几点做法。  相似文献   

10.
漆昌琼 《教书育人》2009,(12):75-75
从教二十二年,听惯了稚嫩的童声向我说“老师好”,也时刻记着自己的身份是老师。回望来时路,学生时代的记忆已是渐行渐远,惟有中学时代的两位恩师形象仍鲜活地留存在我的记忆里。  相似文献   

11.
现行苏人版《思想品德》教材最大的亮点,就是贴近时代生活,贴近学生成长社会环境,从德(道德品德教育)、心(心理健康教育)、法(法律知识普及)、情(国情教育)四方面人手,由浅人深、循序渐进地安排三个年级的教学内容。教材运用了大量鲜活生动的新闻资料、人物事例、名人名言以及图片,使教材文本内容与时俱进,不落俗套。在课堂教学中,...  相似文献   

12.
张顺华 《考试周刊》2012,(77):135-135
语言是教学的主要工具和手段,教学中语言表达的好坏,直接影响到课堂气氛和教学效果,为了使政治课堂鲜活而有趣.政治教师应从教学语言上下工夫,不失为“激活”课堂教学的一条实用方法.并且能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相似文献   

13.
吴琼 《辽宁教育》2007,(11):16-17
一听到“课堂教学文化”,脑海里就闪现了长城、出土的陶器上歪歪扭扭的文字,它们似乎与课堂教学没有什么关系。细思量后,我心又释然——我们每一天所传承的不就是几千年文明积淀的文化?我们所塑造的那一个个鲜活的生命不正在延续着古老文明而走向新的时代吗?课堂教学是课堂文化的主阵地,课堂文明是课堂文化的主战场。课堂文化任重而道远。  相似文献   

14.
随着我校教改的不断推进和深入,数学课堂教学展现了明媚的前景,特别是参与式教学的应用与推广,得到了数学教师的晴睐,数学课堂的教学发生了翻天复地的变化,呈现了许多“迷人景观”:情境创设“千姿百态”、探究活动“百花齐放”、生活数学“花样百出”、教学评价“百般呵护”.鲜活的数学课堂让学生尽情地参与和学习.自从接受参与式教学之后,  相似文献   

15.
课堂教学是一个动态生成的过程。化学新课程加大了学生探究活动,新增了许多实验内容,充分体现了学生为主体的教育理念。课堂应是鲜活的、变化的,是师生共同成长的生命历程。然而,鲜活的课堂必定给教师带来前所未有的挑战,即不可避免地遭遇一次又一次的“意外”。正确处理这些突如其来的“意外”是新课改下课堂教学的关键。教师应根据出现的“意外”问题及时、有效地调整教学策略,在课堂上进行二次备课,使备课变为一种动态的、发展的、多样的、生动的备课,“与时俱进”地实施教学。  相似文献   

16.
赖冠梅 《教师》2020,(10):85-86
与小学生生活实际相关的时事“大事件”是小学思品课堂教学中的鲜活教材,具有较强的亲和力和针对性。教师将时事“大事件”融入思品“小课堂”,是高质量地开展小学思品课堂教学的重要手段,也是实现新时代思品课堂教学目标的重要途径。文章首先介绍了时事“大事件”融入思品“小课堂”的主要意义,然后提出了具体的教学策略:用好网络资源,让网络与课堂“连起来”;用好社区资源,让学生从教室“走出来”;创设形式多样的思品活动,让课堂与学生“活起来”。  相似文献   

17.
上课铃响过,新来的女教师推开教室门。突然,从门的横框上掉下一个饱含粉笔灰的黑板揩来,不偏不倚落在她头上。一股按捺不住的怒火,从她的心头直往上涌。但是,对学生心理的透彻了解,使女教师控制住自己。地弯腰拾起黑板揩,放到讲台上,然后轻轻掸掉头上的粉笔灰,情绪平稳地开始了她的第一堂课。造事的“淘气包”原以为新教师一定会手忙脚乱,甚至停课追查。怎么也想不到老师竟这样从容、沉着,这样宽厚,他有些“后怕”了。但此后也看不出老  相似文献   

18.
每一位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都存在过程“平淡”和过程“鲜活”的两重性。所谓的“平淡”,是因为其体现大众性、普遍性的特点,教学方法为大家所熟知、所常见,并不是因为它不必要呈现、不重要,而是不很吸引听者的眼球。所谓“鲜活”,是因为教学过程体现了让人耳目一新的感觉,突出了一个“新”字,有利于吸引听者的眼球。一堂课,不可能都是鲜活的过程,倘若具有一个鲜活的片断,便很足够。  相似文献   

19.
课堂教学是常规的教学手段,也是学生获取知识的主要途径.有时教师备课不可能面面俱到,而教学过程因为有学生的参与,会有一些不可预知的细节发生;有时教师又需要“横生枝节”来帮助学生理解掌握知识.如何更好地处理这些细节,形成丰富而鲜活的课程资源,使课堂教学更有效,笔者在日常教学工作中作了如下探讨,与同行分享.  相似文献   

20.
九十年代末,地处粤北山区连平县小学生的教科书和城市小学一样,随着时代的发展从黑白升级到彩色。精心设计的彩色教科书图文并茂、色彩斑斓,深受师生喜爱。如,在有彩色插图的课文中讲授“日出江花红胜火”、“映日荷花别样红”的教学效果就是不一样。彩色教科书对小学教学工作无疑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