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近几年来,语文教育兴起一股"国学热",推崇者认为增加"国学"内容、让学生"读经"可祛中小学语文学习低效之弊,且有助于拯救世道人心。这样的论调让人不免有太阳底下无新事之叹。"国学"与语文教育、中学生语文程度的关系,现代语文教育发展史上早有公论。1933年朱自清在《独立评论》第65号上发表《高中生国文程度一斑》,针对社会上批评高中生国文程度"远不如二十年前的中学生",指出:  相似文献   

2.
如何提高学生的读书能力,尤其是阅读国学经典的能力,是当前语文教学的重要课题。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利用好课内外国学经典文本,肩负起引导的责任,先澄净自己的心灵。俯下身来,了解学生阅读取向;同时也要尊重学生身心特点,在国文经典中为学生寻找成长的支撑点和契合点;感性与理性并举,完善学生思维品质。一方面,教师有意识地引导,使学生的阅读取向渐变,爱上国文经典;另一方面,学生在教师的引领下,诵读文化经典,积淀人文素养。  相似文献   

3.
教科书的内容是"四书"台湾一直沿用过去的说法,将"语文"称作"国文"。台湾的高中国文教科书包含三种:《高中国文》、《中国文化基本教材》和《国学概要》。也许有人担心,要  相似文献   

4.
<正>【人物小传】阮真(1896~1972),著名语文教育家。长期从事语文教育工作,积累了丰富的语文教学经验,撰写了大量的语文教育论著。早年与张闻天、沈泽民等创办《南京学生会联合日报》,宣传新思想、新文化。在长期的语文教育创新实践中,提出"国文教学目的观"、"国文学程教学观"。主张中学语文教学标准化,试图通过制订和实施中学国文  相似文献   

5.
<正>叶圣陶先生说过:国文是语文学科,国文教学的重心在于语言文字。虽然国文教学富有"教育意义",但这不是它的"专任",国文学科自有它独当其任的任,那就是阅读与写作的训练。语文阅读课教学因其在语文教学中最常见、占比最大,所以研究制定好合适的阅读课教学内容非常重要。从宏观来说,是达成语文课程功能的基本元素;从微观来说,是每一节语文阅读课是否有效的前提。  相似文献   

6.
"国学经典诵读进课堂"活动,是为了让学生从中华博大精深的文化体系中受到熏陶,提高学生语文素养,从而提升语文教育教学质量。国学教育能激发学生阅读兴趣及想象力,有助于学生增长知识。在我们的语文教学实践中,学生的自主发展与教学目标的实现,都与国学紧紧相连,需要语文教师从自身做起,加强学习,提高素质,以爱促学,指导学生扎扎实实走好语文学习的每一步。  相似文献   

7.
叶圣陶先生曾说:"国文教学的目标,在养成阅读书籍的习惯。"《语文新课程标准》中也强调:"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可见阅读教学在语文教学中占首要地位,"读"的能力在读、写、听、说能力中占首要位置,阅读能力的强弱是语文基本素质的标度,所以阅读能力的培养和发展对语文基本素质的提高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一日之计在于晨",晨读独领学生学习生活中的黄金时间。那么如何科学合理地利用好这黄金时间指导学生读书,  相似文献   

8.
国学是中华文化的精髓,将国学经典与学校教育结合在一起不失为一种对学生进行熏陶教育的有效途径。在语文教学中,恰当地将《少年王冕》中"孝文化"和"勤文化"渗入教学中,不仅能使学生体会到王冕的精神内质,还能得到国学的熏陶。  相似文献   

9.
一、以"独当之任"重新审视"非语文""泛语文"现象 叶老的话:"国文教学自有它独当其任的任,那就是阅读与写作的训练." "语文学科是多重属性、多种关系、多向互为作用而构成的复杂的统一体." 叶老也说:"国文是各种学科中的一个学科,各种学科又像轮辐一样辏合于一个教育的轴心,所以国文教学除了技术的训练外,更需含有教育的意义."然而,我们往往在语文教学中专重精神和思想一面,而忽略了"言语形式"的重要性.缺乏相关的阅读和作文的训练,导致学生了解和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没有得到应有的发展.尤其有些教师将一些富含人文性、思想性的语文课上成了生硬而浅薄的道德课,这种理性化、抽象化、概念化的教学,不但与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背道而驰,也并不利于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  相似文献   

10.
在课程多样化的今天,融国学经典于语文教学,借国学经典来提升能力,已经成为彰显语文学科特点、提升学生语文素养的一种尝试,也是让语文教学实践"文"起来的一种策略。一.巧编《精选国学经典》课程,丰富语文课程资源,把点滴的积累和点滴的渗透作为滋润学生心田的甘霖,巧选经典,妙用经典。  相似文献   

11.
近百年来,语文教学经历从经学到单独设科的国文、从文言文教学到白话文教学、到1949年革命语境中的"语文"、再到言语(语感)教学的种种变化,可以说是语文教学目的从侧重"思想教育"向侧重"言语能力培养"的变化,思想教育也从语文教学目的变为附带功能.这种变化所具有的曲折过程,是与文化现代化变迁的曲折历程相一致的.  相似文献   

12.
"语文"是"国语"和"国文"的舍称,也是"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的合称,它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创造性劳动的产物,凝聚着中华民族的风俗、文化、气质.在语文教学中,应加强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相似文献   

13.
国学教育是提升学生语文素养的重要平台。我们要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国学教育,让学生在国学识字中丰富自己的语文积累,在国学诵读中感受语文情感,在国学解读中提升语文素养。  相似文献   

14.
语文学科具有人文性和工具性,语文教学的目的之一就是增加学生的语文知识积累,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国学是以儒学为主体的中华传统文化与学术,语文学科具有人文性,是让学生学习祖国的语言文字和传统文化的学科,在语文教学中当然要让学生继承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因此,本文针对语文教学中的国学教育,进行了一系列的理论和实践的研究,包括在语文教学中加强国学教育的必要性,并提出了在语文教学中强化国学教育的措施。  相似文献   

15.
杨玉凤 《山东教育》2012,(Z4):54-55
语文课程是基础课程,语文课堂是提高学生听、说、读、写等能力的主阵地,语文教师承载着引导学生积累语言、学习表达、陶冶性情的责任。传统的语文课堂教师要拿出四分之三的时间用于精讲细析,学生是被动的听众,经常一节课上下来,不知所学,听、说、读、写等语文能力训练成了阅读的衍生品。殊不知,语文教育的目标应放在阅读积累上,应放在言语表现上。叶圣陶先生说过,"国文是语文学科,国文教学的重心在于语言文字。虽然国文教学富有‘教育意义’,但这不是它的‘专任’。国文教学自有它独当其任的任,那就是阅读和写作的训练。"他还说过,"教育者要尽许多义  相似文献   

16.
国学经典在当代发光发热,是当代教育的新潮流。无论是国学还是经典对于小学语文教学来说意义重大。然而对"国学经典"之理解千差万别,对国学之重要性解读也是良莠不齐,对国学经典在小学语文教学之中的四种范式进行分析:感知教学方式,咏美式教学,吸收式教学,阅读式教学,提出三个策略:"言传身教"为教学提供保障,"取其精华"为教所用,"搭建平台"为国学与语文教学创造机会。  相似文献   

17.
畅谈语文     
一、语文的流变清朝末年废科举、兴"新学"之后,产生了一门叫做"国文"的功课;教的是文言文,中学、小学都读文言,作文也写文言。五四运动发起了白话文学、白话文和国语(相当于现在说的普通话)运动。在这个运动的推动下,上世纪20年代初,小学"国文"改称"国语",侧重白话文,提倡教学内容要接近儿童的实际语言(尤其是在低年级);小学仍称"国文",读和写仍然侧重文言文,但是  相似文献   

18.
缪先红 《甘肃教育》2020,(6):147-147
我国具有几千年的历史,博大精深的国学文化生生不息。随着时间的推移,流传至今的传统文化都是我国文化的精髓。为此,在小学阶段让学生学习国学有利于学生传承我国的优秀文化,且在语文教学中融入国学教育对学生正确三观的形成具有深远的意义。为此,在现如今的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应积累并总结教学经验,从而实现国学教育和小学语文教学的高度融合。  相似文献   

19.
何成东 《成才之路》2020,(10):79-80
国学经典是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也是宝贵的精神财富。开展语文教学可以进行国学经典的渗透,既有利于弘扬我国优秀传统文化,也有利于提高学生的道德素质,进而提高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教师可遵循生动性和差异性的原则,运用情境教学法、生活化教学法、细节教学法充分渗透国学经典,丰富语文教学的内容。  相似文献   

20.
王永太 《学周刊C版》2020,(12):154-155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和发展,学校越来越重视学生综合素质的教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国学经典,可以帮助学生陶冶情操、健全人格、提升智力、铸造精神,在提升学生文化水平的同时,还可以加强学生的道德品质和综合素养。本文主要阐述了国学经典的概念,详细分析了国学经典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意义和原则,并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对国学经典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有效应用策略,进行了深入探索和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