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如何判断(或计算)溶液中水电离出来的氢离子浓度[c水(H+)]或水电离出来的氢氧根离子浓度[c水(OH-)]的大小,如何找出C水(H+)与C水(OH-)的物料守恒关系,是本篇要探讨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要解决离子浓度的大小问题,必须牢固地掌握以下知识点:电解质的电离、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盐类的水解、溶液的导电性与离子浓度的关系、电解质问的相互反应。另外还要掌握3个守恒关系:物料守恒(物质的量或物质的量浓度守恒)、电荷守恒(溶液中各阳离子的正电荷总量与阴离子的负电荷总量相等)、质子守恒(水电离出的氢离子与氢氧根离子浓度相等)。  相似文献   

3.
电解质溶液中离子浓度大小比较问题是高考的"热点"之一.这种题型考查的知识点多,灵活性、综合性较强,有较好的区分度,能有效地考查考生对强弱电解质、电离度、水的电离、pH、离子反应等基本概念的掌握程度.解决离子浓度大小比较这类问题的基本策略是:用三大"守恒"思想(电荷守恒、物料守恒、质子守恒)引领,以两大理论(电离理论和水解理论)为支撑,理清思路,分清类别,找准切口,规范答题.解题中不断引导学生建立微粒观,提升学生的化学素养.  相似文献   

4.
一、矛盾的次要方面和主要方面发生转化 NaHCO3溶于水后,HCO3^-既可以水解,又可以电离,且以水解为主、电离为次.因而NaHCO3溶液呈碱性:HCO3^-+H2O=H2CO3+OH^-,HCO3^-=CO3^2-+H^-.NaAlO2溶于水后。AlO2^-只能水解,NaAlO2溶液呈碱性:AlO2^-+2H2O=Al(OH)3+OH.  相似文献   

5.
所谓守恒法就是指选择化学变化过程中始终保持相等的两个量或化学反应前后保持不变的某微粒的数量作为解题依据的方法。守恒法主要有质量守恒法、电荷守恒法、电子守恒法、质子守恒法等。例1表示0.1mol/LNaHCO3溶液中有关微粒浓度关系的式子正确的是()A.c(Na+)>c(HCO3-)>c(CO32-)>c(H+)>c(OH-)B.c(Na+)+c(H+)=c(HCO3-)+c(CO32-)+c(OH-)C.c(Na+)=c(CO32-)+c(HCO3-)+c(H2CO3)=0.1mol/LD.c(Na+)+c(H+)=c(HCO3-)+c(OH-)+…  相似文献   

6.
电荷平衡法是指溶液中阴、阳离子的总电荷数相等.在NaHCO3溶液中,阴离子有CO32-、HCO3-、OH-;阳离子有Na+、H+;但与一个CO32-歹相平衡的十1价离子的浓度是CO32-离于浓度的两倍,故溶液中的电荷平衡关系为:[Na+]+[H+]=2[CO32-]+[HCO-3]+[OH-]又如BaCl2溶液中存在如下电离及平衡:BaCl2=Ba2++2Cl-H2OH++OH-BaCl2是强酸强碱盐,不发生水解,溶液呈中性,电离出Cl-的浓度是Ba2+浓度的两倍,即:上式即为BaCl2溶液中的电荷平衡关系.物料平衡是指某一组分的原始浓度应等于它在溶液中各种形式存在的浓度之和…  相似文献   

7.
解决溶液中离子浓度大小的比较,这类问题应该把握两个原则和三个定量关系,这两个原则是:(1)弱电解质电离产生的离子的浓度比被电离的微粒的浓度小;(2)水解生成的微粒的浓度比被水解的离子的浓度小.三个定量关系是:(1)物料守恒(即微粒数守恒);(2)电荷守恒(即溶液是呈电中性的);(3)质子守恒(即水电离产生的H^ 和OH^-的物质的量相等).常见题型及解题方法如下。  相似文献   

8.
在电解质溶液里由于电解质的电离,构成了电解质微粒份子和离子)与离子电荷之间一定的数量关系、以清晰的思路和简洁的方法分析推导出电解质溶液中微粒与电荷间的相互关联,不但能迅速地掌握此类习题的解题方法,而且对于培养学生逻辑思维和动态思维能力是十分有益的.咧INa。CO。溶液里存在哪些平衡?微粒间存在哪些等式关系?除棉*。。*0。溶于水完全电离:*。t。*O3=ZNa"+CO扩.且存在着如下平衡:()C()3--+11、O。HCO三十()H-(2)HC0i干H、O=11、*O3十011-(3)HZ()7土H十十OH一在*。。c()3溶液里…  相似文献   

9.
中学化学中,经常出现比较电解质溶液中离子、分子浓度大小关系的问题,学生常感到棘手,解答非常困难,本文对解答这一类试题给以概括。例如,在Na2 C O 3的水溶液中存在电离和水解反应:H2 O H OH-Na2 CO3=2Na C O 32-CO32- H 2 O HCO3- O H-HCO-3 H 2 O H2 C O 3 O H-在其中各分  相似文献   

10.
复分解反应概念中“相互交换成分”的具体含义可理解为:反应物的阴阳离子互换后有难溶性物质、不稳定的易分解的酸或碱或难电离的物质如水生成。即有部分离子不能共存,要从反应后的溶液体系中脱离出来。可见溶液中离子能否大量共存是判断复分解反应能否发生及应用的前提条件,本文就溶液中离子共存问题加以探讨并综述归纳如下:一、同一溶液中,所有弱酸根与H+不能大量共存,如CO3-、SO3-遇到盐酸、硝酸、硫酸均会发生化学反应生成气体而不能大量共存K2CO3+2HCl=2KCl+H2O+CO2↑Na2CO3+H2SO4=Na2SO4+CO2↑+H2O 二、同一溶液中…  相似文献   

11.
一、引 言水是极性分子,大多数离子化合物和强极性的共价化合物都能溶于水,其溶解度随着分子的极性增大而增大.对于水溶液酸碱度的计算,可用物料平衡和电荷平衡进行,从而得到精确的数值.物料平衡指某物在溶液中平衡时,该物质的各种型体浓度之和,必然等于该物质的量浓度.例如物质的量浓度为Cmol/L的Na2CO3,溶液中存在下列几种平衡:    Na2CO3=2Na++CO2-3    CO2-3+H2OHCO-3+OH-    HCO-3+H2OH2CO3+OH-则有  [CO2-3]+[HCO-3]+[H2CO3]=C电荷平衡指在水溶液中正电荷的总浓度和负电荷的总浓度相等.例如上例中,除…  相似文献   

12.
一、基本反应原理 CO2与NaOH的反应,实质上就是碳酸(H2CO2)与NaOH的反应。当n(CO2):n(NaOH)≤1:2时,发生反应①CO2+2NaOH=Na2CO3+H2O,溶液中的溶质为Na2CO3和NaOH,或只有Na2CO3;再向其中通入CO2,则发生反应②Na2CO3+CO2+H2O=2NaHCO3;  相似文献   

13.
<正>1.单一溶液的质子守恒的写法质子守恒可以由最简单的H_2O谈起,在H_2O中H_2O得到H+生成H_3O+生成H_3O+简写为H+简写为H+,H_2O失去H+,H_2O失去H+生成OH+生成OH-,因为失去的H-,因为失去的H+应等于得到的H+应等于得到的H+,所以得到H+,所以得到H+的H_3O+的H_3O+应该与失去一个H+应该与失去一个H+生成的OH+生成的OH-浓度相同。故质子守恒就是溶液中得到的H-浓度相同。故质子守恒就是溶液中得到的H+的浓度等于失去的H+的浓度等于失去的H+的浓度,下面我们来看几种代表性物质的"质子守恒"。  相似文献   

14.
盐溶液中不仅存在着盐的电离、水的电离,还存在着某些离子的水解,溶液中的离子浓度间的关系较复杂。其实,在任何电解质溶液中微粒间都存在着一定的守恒关系,例如,在0.1mol·L-1的Na2S溶液中存在着下列电离和水解:Na2S=2Na++S2-,H2OH++OH-,S2-+H2OHS-+OH-,HS-+H2OH2S+OH-。一、电荷守恒任何电解质溶液都是电中性的,因此,溶液中阳离子的总电荷量与阴离子的总电荷量的绝对值相等。例如,在0.1mol·L-1的Na2S溶液中有下列关系:c(Na+)+c(H+)=2c(S2-)+c(OH-)+c(HS-)。二、物料守恒电解质溶液中,由于某些离子的电离或水解,使某种元素…  相似文献   

15.
一、对反应物溶质的质量分数的讨论 例1将CO2通入100g未知溶质质量分数的NaOH溶液中,可能发生的反应有:(1)2NaOH+CO2=Na2CO3+H2O,(2)Na2CO3+CO2+H2O=2NaHCO3.反应完成后NaOH已无剩余,且溶液的质量比原来增重13.2g.求原NaOH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相似文献   

16.
水是最常见的物质,从电离的角度看水是一种极弱的电解质。水的电离方程式为H2O==H++OH-,不论在什么条件下都有水电离产生的c(H+)水=c(OH)水,且在一定的温度下,任何稀溶液中水的离子积Kw=c(H+)·c(OH-)为定值,Kw仅受温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一、溶液中微粒浓度必然满足的等式关系1.电荷守恒:即溶液中所有阳离子所带的正电荷总数等于所有阴离子所带的负电荷总数。如在Na_2CO_3溶液存在 Na~+、H~+、CO_3~(2+)、HCO_3~-、OH~-,各微粒浓度的等式关系为:[Na~+]+[H~+]=[OH~-]+[HCO_3~-]+2[CO_3~(2-)]2.物料守恒:即溶液中某元素物质的量总量等于溶液中所含该元素的微粒的物质的量之和,亦即溶液中的溶质(除 H、O 元素外)的元素守恒。(由于存在水的电离,所以不存在 H、O 元素守恒)如在0.1mol/LNa_2CO_3溶液中,原 Na_2CO_3中所含Na~+以 Na~+存在,而 CO_3~(2-)以 CO_3~(2-)、HCO_3~-、H_2CO_3三种  相似文献   

18.
1.NaAlO2溶液与NaHCO3溶液反应的实质是什么?错误分析:两种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AlO2-+HCO3-+H2O(?)Al(OH)3↓+ CO32-,在该反应中,AlO2-因结合H2O电离出的H+而生成Al(OH)3沉淀,HCO3-因结合H2O电离出的OH-而被中和成CO32-,反应实质为  相似文献   

19.
1溶液中离子浓度大小比较的规律1)多元弱酸溶液,根据多步电离分析.如H2CO溶液中:c(H )>c(HCO3-)>c(CO23-).多元弱酸的正盐溶液根据弱酸根的分步水解分析,如Na2CO3溶液中:c(Na )>c(CO23-)>c(OH-)>c(HCO3-).2)不同溶液中同一离子浓度的比较,则要注意分析溶液中其他离子对其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针对"CaCl2溶液能否与NaHCO3溶液发生化学反应"以及"CaCl2溶液能否用于鉴别Na2CO3溶液和NaHCO3溶液"这两个问题展开探究。实验发现:CaCl2溶液能与NaHCO3溶液反应,生成白色沉淀和无色气体。由此推测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Cl2+2NaHCO3=CaCO3↓+H2O+CO2↑+2NaCl。由于不同浓度的Na2CO3和NaHCO3溶液分别与CaCl2溶液反应的实验现象存在差别,因此可利用CaCl2溶液来鉴别Na2CO3溶液和NaHCO3溶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