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在分析我国图书馆为视障读者服务的现状和视障读者阅读特征的基础上,就公共图书馆如何为视障读者提供人性化服务,提出建设性对策,以保障视障读者的基本文化权益。  相似文献   

2.
概述国外图书馆视障服务。以河南省为例,分析我国公共图书馆视障服务的现状与主要问题,指出我国应在政策和经济上支持公共图书馆开展视障服务,图书馆应加强盲人文献资源建设,重视视障服务宣传,多开展视障读者活动,以提高我国公共图书馆的整体视障服务水平。  相似文献   

3.
视力障碍者由于行动受限更渴望通过阅读丰富生活,了解社会。视障阅读包括触觉阅读、视觉阅读和听觉阅读等方式。不同视障阅读方式可适应不同视障人群的需要。科技的发展为视障阅读提供了新机遇,但也需解决视障读物出版、版权保护、图书馆特殊服务等问题。  相似文献   

4.
调查发现,由于先天或后天的生理缺陷,视障少年对公共图书馆存在明显的隔阂。基于此,河南省图书馆将“爱心阅览室”定位于主要为视障读者服务,并施行适合视障少年的服务模式,为其开辟第二课堂,以彰显公共图书馆的社会价值,促成视障教育的社会参与,增长视障少年的社会自信,光大对残疾人事业的社会爱心。  相似文献   

5.
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对重庆市盲校视障儿童展开问卷调查,分析视障儿童阅读现状及特点.以重庆图书馆自建“视障未成年人阅读数据库”为例,通过无障碍信息交互的方式,让视障儿童简单、便捷地掌握数据库的使用方法,探索公共图书馆视障儿童网络信息服务新策略.  相似文献   

6.
如何使得视障读者充分、合理地利用图书馆,让他们接受最好的信息服务,是每个公共图书馆应尽的义务。本文初步探讨了一下公共图书馆如何更好地为视障读者服务,建立一个专门针对视障读者特点的阅览室,到社区建立视障读者读书点,上门为他们服务。参考文献4。  相似文献   

7.
从公共图书馆开展视障读者阅读推广的意义出发,以佛山市图书馆为实证研究,探讨图书馆为视障读者开展服务的有效举措,在分析创新性的基础上,提出了视障读者阅读推广的设想。  相似文献   

8.
结合为视障读者服务的实践,分析视障读者的"悦"读现状及"悦"读特征,就图书馆如何最大限度满足视障读者"悦"读需求,提供多样化、人性化的文化帮扶进行深入探索和研究,提出创建视障读者、志愿者、图书馆三者联合的服务模式及举措。  相似文献   

9.
视障群体是公共图书馆的重点服务对象,由于资源和技术局限,目前图书馆的视障服务对象主要是那些具备一定阅读能力,特别是掌握了盲文技能的成人视障读者,而对视障儿童的服务缺乏针对性。为了让视障儿童如健视儿童一样享有绘本阅读的权利,促进身心发展,在现有的绘本无障碍服务实践基础上,针对视障儿童阅读绘本的困难,探讨了将绘本引入视障儿童服务,针对视障儿童不能解读图画的问题,提出了公共图书馆面向视障儿童的绘本无障碍服务策略。  相似文献   

10.
从公共图书馆视障读者活动的意义着手,从以图书馆为阵地打造视障活动品牌、和社会相关机构合作做好特定视障节日活动、与平行文化机构合作及关注精神生活等方面分析了视障读者活动的模式,进而从创立活动品牌、建立个性化服务档案、主动推送文化活动和加强多方合作等方面对视障读者活动的延伸和拓展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1.
公共图书馆在如何加强视障人士的阅读工作上付出了巨大的努力,但是我国视障人士的阅读现状却不容乐观,对于视障读者来说阅读习惯的培养存在着内因、外因等不利因素的影响,读者活动的开展可以帮助视障读者克服心理障碍感受阅读乐趣;发挥图书馆服务优势让视障读者感受便利阅读;让视障读者学会使用图书馆;提高全社会对视障人士的关注度,改变阅读现状,满足阅读需求。  相似文献   

12.
来自西安市盲哑学校的盲人女孩吴潇潇一大早就来到陕西省图书馆,在视障阅览室里借阅了一本盲文图书,专注地阅读起来。12月3目正式开放的视障阅览室为陕西省的视障人士提供了干余册盲文读物。  相似文献   

13.
5月16日是全国第二十个助残日,浙江图书馆盲人图书室推出“听书器”外借服务,吸引了众多视障读者的关注,数十名视障读者还参加了“听书器”使用方法培训,并借出了首批听书器。图书馆党员志愿者为视障读者提供一对一的现场指导,确保每一位视障读者都能灵活使用听书器。  相似文献   

14.
从国内视障读者数字阅读的现状着手,从数字视障服务的内容、视障专属网站和数字资源的共建共享等方面分析国内公共图书馆数字视障服务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并从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和专项经费投入、拓展盲用电脑培训的广度和深度、促进高科技在数字视障服务中的推广和使用、建立资源共建共享机制等方面分析改进数字视障服务的对策,最后提出建立视障数字服务联盟的构想。  相似文献   

15.
文章以视障读者阅读为研究对象,在阐释视障读者群体特征、厘清智慧阅读概念的基础上,分析了智能阅读设备的优点及存在的不足,探讨了视障读者的智慧阅读前景,提出了一些相关建议,以期为图书馆开展相关工作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6.
从对视障读者的人文关怀角度探求公共图书馆如何增强为视障读者服务功能及人性化服务。  相似文献   

17.
[目的/意义]视障学生作为数字原住民中的特殊群体较普通大众更渴望对新事物、新资讯及交流联系等的获取,分析视障学生有声阅读的影响因素,为进一步完善有声阅读提供有益参考。[方法/过程]对长春大学特殊教育学院视障学生使用有声阅读的现状和行为选择进行问卷调查,采用t检验、线性回归等数理统计分析调查数据。[结果/结论 ]基于视障学生对有声阅读APP有用性和易用性的认知,建立视障学生使用有声阅读影响模型。对视障学生有声阅读接触媒介偏好、阅读种类偏好、使用习惯偏好、选择因素偏好4个层面展开分析,并从构建全场景服务模式、优化产品内容、完善平台人机交互模式和开发视障人群专属APP 4个角度提出视障学生有声阅读推广策略。  相似文献   

18.
[目的/意义] 总结视障用户信息查寻行为研究现状,提出视障用户信息查寻行为研究中值得关注的问题,为以后的研究提供参考。[方法/过程] 通过梳理国内外视障群体信息查寻行为的相关研究成果,在明确相关概念的基础上,对视障用户的信息查寻行为特征、信息查寻障碍和信息查寻行为模型等方面进行归纳和总结。[结果/结论] 现有研究多集中于视障用户日常信息查寻行为;对视障用户的信息查寻行为模型,信息查寻影响因素以及合作信息查寻行为的研究不够深入。  相似文献   

19.
公共图书馆面向视障用户的多元化服务兴起于20世纪末.目前,各国面向视障用户的服务项目以视障用户的信息无障碍获取为出发点,并取得了较为蓬勃的发展.从范围、方法、成果等方面对不同国家的相关研究实例整合分析,我国需采取面向视障用户的图书馆以及相关机构的服务运作模式,从而为我国的信息无障碍建设提供研究经验,为推动我国信息无障碍支持体系的建设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20.
随着《马拉喀什条约》在我国的正式生效,视障群体获取文化服务的权利将得到更好的保障。文章梳理了国内外公共图书馆视障群体服务的研究进展,分析了《马拉喀什条约》对公共图书馆视障群体服务产生的影响,总结了公共图书馆视障群体服务存在的问题,并结合我国公共图书馆视障群体服务提出完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