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福州雁门萨氏是福州有名的世家大族,家族屡代科第不绝,到清代,登科第者50余人。雁门萨氏以诗词世家、藏书世家、海军世家、科技文教世家闻名于世,如大家所熟知的萨镇冰、萨师俊、萨本栋等。萨氏家族之所以取得如此大的成就,是与其诗书传家分不开的。  相似文献   

2.
闽县叶氏是福州有名的世家大族,自闽县叶氏第16世叶观国起,科甲连绵,世宦相继,可谓极一时之盛。曾创下五世八翰林的记录,这在福建科举历史上是空前绝后的事。叶氏家族之所以取得如此大的成就,是与其诗书传家分不开的,闽县叶氏是福州著名的藏书世家。  相似文献   

3.
由南开大学图书馆藏<金琬钗>首页所钤"益津张氏藏书之印"一路追索,"益津张氏藏书"逐渐浮出水面,它是晚清河北霸州张氏的家族藏书,以张震和张文田为代表,收藏活动下限在1917年之后.益津张氏藏书是北方家族藏书的一个代表,进一步挖掘其藏书规模,对于晚清民国河北藏书史研究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4.
临朐冯氏家族为明清之际山东著名的文学与科举世家,冯溥为其家族的杰出代表人,而关于其家族藏书至今未有人研究,冯溥有《佳山堂书目》一卷流传于世,以书名简目形式记载冯溥藏书,本文试图通过相关文献探讨其家族藏书、刻书情况,同时介绍《佳山堂书目》版本及内容特点。  相似文献   

5.
庐江刘氏家族是收藏世家。文章考述了刘秉璋及其子刘体信、刘体智、其孙刘国瑞、刘耋龄的藏弆种类和流传情况。  相似文献   

6.
关于"三舍刘氏",曾有数位学者给予关注。吕妙芬先生说,"刘邦采、刘文敏所属的刘氏家族对于阳明学在安福地区的发展也有极大的贡献",安福北乡彻源邹氏与南乡三舍刘氏是明代安福讲会的主要组织者。张艺曦先生也说:"王学势力在江西迅速窜起,但分析其进入吉安并能深植地方的关键,还在于取得当地势家大族的同情和信任。诸如安福的刘氏家族、邹氏家族的拥护,  相似文献   

7.
明代嘉兴项氏家族科甲联第,创造了五世进士、三世五进士之佳话,是典型的簪缨世家、书香门第。项氏家族中进士藏书、刻书有成者10余人,其中万卷堂、宛委堂刻书极富精品,流传有绪,泽被当今,蜚声华夏。  相似文献   

8.
龚易图是清末福州著名藏书家,其所建的大通楼是清末民初福州乃至福建藏书量最大的藏书楼。本文以时间为序,将龚氏家族藏书积累的过程及其散佚、现存状况进行梳理,描述了大通楼建成到鼎盛、衰败、直至消失的始末。  相似文献   

9.
绍兴梅墅祁氏家族是明清二代著名的藏书世家。文章记述了民国时期绍兴县修志委员会对其史料的收集与整理过程以及《祁忠敏公日记》出版经过,以期存史留真,纪念先贤,传承文化。  相似文献   

10.
中国藏书文化源远流长,历史上藏书家层出不穷,尤以江浙一带居多.据吴晗《江浙藏书家史略》统计,自晋至清末,仅以私人藏书家计,就达399人,其中海宁有藏书家38人.蒋氏便是这海宁钟灵毓秀之地崛起的藏书世家之一,其家族有 200多年的藏书历史,藏书者达十余人,藏书量最高时达20余万册,并建有多处藏书楼.在历经了收藏、出版和护书的艰难过程后,蒋氏后人在解放初把所剩的十余万册古籍捐给国家,为图书事业作出了贡献.  相似文献   

11.
苏州为历史文化名城,文脉源远流长,人才辈出,藏书之风享誉海内外,其中藏书世家有数十家.苏州藏书世家传承了丰富的文化典籍,也传承了苏州的历史文化,他们是吴文化的承载和传播者.  相似文献   

12.
在近代浙北古镇--湖州南浔镇上,曾经诞生了一个极有影响的刘氏家族.至清末民初时,刘氏家族已聚财2000多万元,相当于清政府全年财政收入的1/3,成为南浔镇上俗称"四象"的四大富户之首.刘锦藻及其子刘承干在投资经商的同时,也十分热心于文化事业.  相似文献   

13.
《史记》列世家以叙卿相诸侯,世俗言世家以称豪富大族。此所谓藏书世家,特指历代收藏图书富埒中秘,合家为业为宝,累世相聚相传的著名藏书氏族。这是文化事业中的豪富大族,这是真正的书香门第。它们对中国的文化学术发展有着特殊的贡献,在中国藏书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相似文献   

14.
天一阁是我国现存历史最久的藏书楼,但它的藏书又是不让人阅读的.本文对比古代西方私人藏书的开放性,从古代中、西方社会制度和文化比较的角度,探讨范氏家族暨中国古代私人藏书"私而不公"的原因.指出宗法制度和建立其上的儒家文化,导致我们的古人没有公共意识,只有家族权力认同,范钦藏书实为文化荒诞.  相似文献   

15.
民国间,有"晚清四大藏书楼"之誉的海源阁藏书因连遭匪劫而散佚,成为中国"私家藏书深受兵燹之祸的代表".其间流入国外的藏书一直是个难解之谜.经考,确知共有珍贵宋本七种流入外国,除一种转归国内外,其余六种至今仍然流落异域,成为国人心头憾事.  相似文献   

16.
在中国近、现代史上,湖南省隆回县的罗洪邹氏世家罗洪乡中罗洪村有个邹氏家族,被史学界誉为"舆图世家".  相似文献   

17.
浙江海宁私家藏书活跃,藏书名家、名楼蜚声东南,享誉华夏,其中海宁蒋氏藏书家族甚为典型。蒋氏家族藏书名家辈出,藏书名楼不乏宋椠元刻,收藏甚丰。蒋氏来青阁、别下斋、衍芬草堂及西涧草堂藏书世代相承,衍芬草堂藏书更是历经六世递藏,绵延二百余年,诸多善本精品悉数捐与国家,可谓流传有绪,泽被当今。  相似文献   

18.
《陆心源遵捐国子监书清单》抄本,藏上海图书馆。该抄本由两部分组成,前者为捐书目录,后者为章梫的手跋。卷首钤"吴兴刘氏嘉业堂藏书记"朱文长印,知为刘承幹原藏。而《文澜学报》"浙江文献展览会专号"亦记载该清单  相似文献   

19.
在清朝道光、咸丰年问,上海金山县有一个钱氏家族,从事藏书、刻书事业,尤以刻书为盛。所刻《守山阁丛书》、《指海》丛书、《小万卷楼丛书》、《珠丛别录》等,有名于世。在近代文化史上,钱氏家族作出了贡献,颇具影响。现略考其史迹,缕述如下:  相似文献   

20.
明清时期江苏南部地区出现过众多的私人藏书家、藏书楼,与此同时,这一地区还出现了不少藏书家族。所谓藏书家族,即其藏书的目的不是为了满足个人的收藏或利用,而是为了整个家族的文化需要。家族藏书和作为藏书家的个人的藏书有联系也有区别。其主要区别在于:藏书家的目的在于“藏”,家族藏书的目的则主要在于“用”;藏书家藏书注重书的版本,家族藏书注重书的内容。藏书家更突出典籍的文献价值,家族藏书则更注重发挥典籍的文化价值。当然两者的区别不是绝对的。家族藏书是由个人来实现的,个人的藏书事业通常也由家族来延伸和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