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曹宏 《现代教育》2012,(10):44-47
和谐大学校园文化是社会主义和谐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和谐大学校园文化,是实现校园和谐稳定的保障;现代社会多元文化的融合需要和谐校园文化作载体;和谐社会建设需要和谐大学校园文化。构建和谐大学校园文化,要建构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融合的教育价值观;培养具有时代特征的大学精神,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大学精神构建;开展多层次的校园文化活动,倡导和谐、文明的校园行为。  相似文献   

2.
文章从大学的发展进程和比较教育的角度,简述了大学的含义和大学理念的历史演进过程,并联系“大学城”现象,分析了理性主义和工具主义对大学办学实践和教育决策的影响。从理论上认识理性主义与功利主义、人文主义与科学主义大学理念的冲突与融合,正确认识大学城的功能、属性及其特征,有利于在实践上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调整大学城建设的价值取向,从而实现大学理念和办学行为的统一与和谐。  相似文献   

3.
安阳市七中把"和谐育人"作为自己的办学理念及办学特色加以强化,在学校人文制度管理、打造高效课堂模式、构建书香校园等方面融入"和谐"的理念,以此推动学校工作的全面发展。作为全国和谐教学重点实验学校,安阳市七中实现了人与管理制度、人与课堂教学、人与校园环境之间的和谐,学校教育教学质量优秀,逐渐成为豫北地区一所特色鲜明的窗口学校。  相似文献   

4.
确保大学城的和谐稳定,不仅有利于高等教育资源集聚效应的充分发挥,更能为维护所处区域稳定发展产生积极的辐射作用.大学城面临人员摩擦冲突增多、与外界关系日益复杂化、服务和管理工作易于条块分割以及文化氛围同质单调等特殊性难题.应探寻统筹、共享、联动、多元等"办城"理念,切实推出建设和谐大学城的举措,为促进大学城人文生态协调平衡,实现健康和谐发展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5.
从中外教育史的发展进程和教育比较的角度,阐述了大学的含义和大学理念的作用,联系“大学城”现象,分析了理性主义大学理念和工具主义大学理念对大学办学实践和教育决策的影响。认为先进教育理念的缺失或贫乏是办学水平和教育质量提高在认识论方面的主要障碍之一,因而从理论上、实践上认识理性主义与功利主义、人文主义与科学主义大学理念的冲突与融合,正确认识大学城的功能、含义及其特征,在实践上用科学发展观指导和调节大学城建设的价值取向,实现大学理念和办学行为的统一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6.
教育在现代化建设中具有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的作用,是社会、经济、文化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是科学发展的内在动力,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实现教育的和谐发展,笔者认为应摆正人文性与科学性的关系。人文性与科学性是社会、经济发展的两翼,人文性指导科学性的发展,科学性促进人文性的发展。我们在构建教育质量体系时,要强调人文性与科学性的和谐发展,使科学性为人文性服务,人文性指导科学性。我们要积极开设科学性较强的课程,也要开设人文性较强的课程,  相似文献   

7.
校园文化彰显校园特色和办学理念,是重要的学校教育资源,是催生教师专业成长和学生生命发展的深厚土壤,是学校人文传统和优良校风的根本之源。构建和谐校园旨在为学校教育发展提供助力,依托人文素养提升构建和谐校园需要全校师生共同努力。本研究以初中学校教育工作为例,分析提升人文素养、构建和谐校园的关键路径,希望研究观点可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以学生为本,构建和谐高职校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铸  梁光第 《文教资料》2011,(18):230-232
以学生为本构建和谐高职校园,是高职教育实现规模、结构、质量和效益的协调发展,是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的重要途径。本文从明确办学目标、营造教育氛围和人文教育素质环境三方面就职业院校如何构建和谐校园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9.
和谐教育应是建立在使受教育者在德、智、体、美、劳各方面得到全面发展这一认识基点上的全面素质性教育。而要实现这一教育目标,就需要针对不同的受教育人群来形成体现全面和谐的教育措施体系。针对高等教育受教育人群的特点来形成包括教育布局模式在内的各方面措施并实现体系化,才能体现其在和谐教育上的有效性。英国将教育设施与城市生活设施进行一体化构建的“大学城”布局模式对高等教育具有多方面的和谐作用,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10.
广东省佛山市华英学校是一所有着悠久历史、良好传统的国有民办学校。学校确立“以绿育人”的先进办学理念,构建了文明儒雅的校园文化,实施科学与人文并举,规范与个性并存的绿色生态教育,实现学生、教师、学校三者可持续地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1.
近10年,高校举重债办学,在一定意义上支撑着高校扩招,使我国高等教育在短时间内实现了由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的过渡.但是,由于高校贷款扩张速度快,数额大,涉及面大,债务重,不仅影响到高校自身的可持续健康发展,而且将影响到我国和谐社会构建的大局,需要高度重视.从债务负担、社会根源、法律政策、解决对策等多维视角透视高校贷款问题,求得广泛社会共识,并最终推动问题的妥善解决,是教育和谐发展乃至社会和谐发展之必须.  相似文献   

12.
张伯苓是我国近代著名教育家。他创造性地构建了包括南开大学在内的私立大学模式,为我国民办高等教育的发展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即秉持正确的办学宗旨,不以营利为目的,培养救国建国之人才,以谋求全社会的进步;坚持实用的办学理念,主张把科学应用于实际,教育为社会发展服务;广泛筹集、灵活运用资金,以经营收入滋养学校。  相似文献   

13.
教育和谐是对传统的教育价值观、功能观进行重新整合定位,以人与自然、人与人、人自身和谐为教育的目标,以推动和维护整个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创造人类的新文明为使命。本文从大学教育的内涵、和谐发展的现实性、传统文化和谐思想的作用、学术自由与社会责任的大学理念、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融合的培养模式、和谐发展目标的实现等方面阐述大学教育和谐发展的迫切性。  相似文献   

14.
高校成人教育必须走社会化办学道路,努力拓展新形势下的生存发展空间;现代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需求为高校成人教育社会化提供了广阔的舞台和现实的可能性;高校成人教育应通过进一步开放办学,有效地整合社会资源,形成社会化的办学机制,在实现社会化的过程中为和谐社会建设发挥更好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论大学和谐课堂建设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在中国高等教育走向大众化并与国际接轨的今天,建设大学和谐课堂对于提高教学质量、培养高素质人才是十分必要的。构建大学和谐课堂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构建人与课堂活动环境的和谐,二是构建人与人的和谐,三是构建大学课堂与社会的和谐。  相似文献   

16.
服务和谐社会构建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价值目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和谐社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内涵,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服从服务于和谐社会建设,既是和谐社会发展战略的需要,也是思想政治教育本质的要求。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应以追求和谐为价值目标,自觉探索和谐社会建设中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与实践,重构体现时代特征、符合教育规律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和谐体系。  相似文献   

17.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提出,要完善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中国现代大学制度的建设是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必然要求,应遵循如下路径:实现学术权力和行政权力,大学自治与自主办学,大学制度与社会责任的和谐。  相似文献   

18.
以人为本,既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根本要求,也是构建和谐高校的一项基本原则。为此必须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用科学发展观统领学校发展全局,在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人才支撑、知识贡献和文化条件的同时,实现自身和谐,促进学校事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9.
立法价值决定了立法的方向、内容设计与实际效果。为指导高校校园立法,提高高校立法合理性,有必要确定当前高校立法的价值取向。本文从我国依法治国的政治治理环境、和谐社会的社会建设目标、以人为本的文化价值理念、全球化的经济发展趋势、科学至善的高等教育责任五个方面对高校校园立法的影响出发,并以高校学生申诉制度的制定为例,分析了高校立法应当具备监督权力、保障权利;和谐公正、以人为本;改革创新、科学向善的基本价值取向。  相似文献   

20.
大学是促进和谐社会建设的一支重要组织力量,人文和科学是推动教育发展、社会进步的车之两轮,大学不应该因大众化时代的到来而丧失其对人文品格和精神的追求。只有将科学与人文、文化与功用融合并举.大学才能真正承担起它对和谐社会应负的历史使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