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王金龙 《现代教育》2005,(11):104-105
2005年6月中旬,我的人生履历浓墨重彩地添上了这样一笔:34岁,自考大专毕业。尽管妻取笑说我是一个“老大学生”,但我却不以为忤,相反心情格外愉快,我为我所取得的进步自豪:在历经4年半艰苦奋斗之后,我终于如愿以偿地办理了梦寐以求的山东大学新闻学自考专科毕业证。心中那份喜悦是无法言喻的:我不仅通过刻苦自学提升了学历。增强了能力素质,而且有了一段充实的人生体验和与之相随的生命感悟。  相似文献   

2.
一次失败的赛课经历 那是2000年的5月,我受学校的重托参加了“省小学数学首届教学优质课评选活动”,当时已有13年教龄的我,已经多次执教了省、市的各级公开观摩课,并且也有了一次省赛二等奖的经历,从各方面来说都应该是比较成熟了。那时校教科室主任李光国老师已临近退休,再度让我“进省”,就是期望我把省一等奖的荣誉拿回来,同时给他的退休画上一个圆满的句号。在参赛教师中已是“老教师”的我压力特别大,却也踌躇满志、志在必得。  相似文献   

3.
在语言的长河中,“我”从不被人重视,因为“我”貌不惊人,是“短词小字”,但“我”在口语中使用频率却很高。见面时用“我”,分别时也用“我”,请人吃饭时还用“我”;形容有生命的东西用“我”,形容无生命的东西同样用“我”。总之“我”是被人们广泛运用在很多场合的一个词。  相似文献   

4.
胡斌 《湖北教育》2006,(11):53-53
记得上初中时,读鲁迅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兴奋了好几天,其一是因为故事既有趣又亲切,仿佛在讲述儿时的经历,其二是因为优美的笔已能为我所欣赏。二十多年过去了,当我经历了二十年的教书生涯再来读这篇章时,却再也找不到那曾经有过的欢愉,代之却是一种常常萦绕于心、挥之不去的凝重和抑郁,不是因为年龄的增长而了无童趣,也不是因为化“高”了而眼界出俗,而是从这篇章中我想到了一个严肃的问题,那就是中国当代教育是否只能从“百草园”和“三味书屋”中作出非此即彼的艰难选择。  相似文献   

5.
开学初,我发现刚接手的一个班里有两位同名同姓而成绩却相距较远的女生——沈莉。我曾想,今后课堂提问“沈莉”时,是否会有麻烦呢?结果一段时间下来,却也相安无事。每当我叫“沈莉”的时候,站起来的却只有一个学优生沈莉,根本不存在什么干扰。课堂教学中这一“平静”的细节,时刻困扰着我:难道我们这些担负着教书育人的教师,就这样让另一个“沈莉”永远沉默了吗?难  相似文献   

6.
时间是衡量个体生命长短的标志.但一个人的生命质量却未必与时间成正比。一个人的生命质量取决于什么呢?取决于“我的时间我做主”.取决于在“我做主”的时间里的积极创造。我不知道我的时间还有多长.但我已在庸庸碌碌浑浑噩噩中混过了58年。这58年中,有很多时间不属于我,特别是现在。  相似文献   

7.
大器之材     
1965年,我在西雅图景岭学校图书馆担任管理员。一天,有同事推荐一个四年级学生来图书馆帮忙,并说这个孩子聪颖好学。不久,一个瘦小的男孩来了,我先给他讲了图书分类法,然后让他把已归还图书馆却放错了位的图书放回原处。小男孩问:“像是当侦探吗?”我回答:“那当然。”接着,男孩不遗余力在书架的迷宫中穿来插去,小休时,他已找出了三本放错地方的图书。第二天他来得更早,而且更不遗余力。干完一天的活后,他正式请求我让他担任图书管理员。又过了两个星期,他突然邀请我上他家做客。吃晚餐时,孩子母亲告诉我他们要搬家了,到附…  相似文献   

8.
当别的孩子还在母亲的怀里撒娇时,我已学会在爸爸的臂膀里玩耍;当别人的妈妈在儿女的额上印下一个吻,在耳旁轻呼:“你是我的唯一”时,我的妈妈却冒着生命危险穿梭于生死两极。记得小时候,有一次学校举办邀请父母与孩子同乐的活动,其他同学都在“快乐三人行”,而我只能握着爸爸的手,那种滋味……唉!所以,妈妈!请听我说!那是漆黑的夜晚,爸爸出差在外,而你又忙于工作。我独自一人在家中学习,冷风徐徐吹来,我却无力将窗子关上,只因我已饿得动弹不得了。最后连老天也和我做对,下起了倾盆大雨,家里的灯也在一明一暗地闪个不停…  相似文献   

9.
课程改革在我校已实施两年,起初我对课标中倡导的“数学教学要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的教学理念,把握不准,常常是顾此失彼。或是有了教学的“生活味”,却少了“数学味”;或是有了“数学味”,却少了生活的真实性。通过对小学数学第三册“统计”一课的教学实践,使我懂得了“生活数学”和“数学问题生活化”的内涵。现摘录如下:  相似文献   

10.
第一次步入北京城市学院表演学部西红门校区的校园,是在2011年金秋的一个上午。那时,我刚刚从中央戏剧学院毕业,心中对未来还充满着渺茫迷惘。学部领导齐士龙先生、陈琳老师给全体新老教师总结了学部和学校在过去一年中取得的成绩,并展望了今后的发展方向。齐先生慷慨激昂的言辞,陈琳老师秀外慧中的气质,给我留下了难忘的印象。散会后,坐在校区里古朴典雅的中式小庭院中,我感受着秋风的温软,这秋风不是春风却胜似春风;我望着柿子树上满枝的秋实,它们红彤彤的好像一个个小灯笼。我心中的迷惘顷刻间荡然无存。我想,这是一个畅旺的校园,是一个生机勃勃的地方。果不其然,这个学校经过了30年凝神聚气的发展,已连续三年蝉联“中国民办高校排行榜”冠军,进入了一个稳重成熟的阶段。在北城任教三年的时光,我也深深地感受到了这所学校在发展中积淀下来的以“学”为核心的、特殊的内在气质,那就是“志学”、“敬学”、“乐学”。  相似文献   

11.
2013年的夏天,是上海近141年有气象记载史以来最热的一个夏天,而此时的我,却已打点行装准备远行,开始人生中第9次野外考察——搭乘“东方红2号”科学考察船开展东海大陆架夏季科考。还记得,在那为期一个月的航行中,疲惫与单调一直是我生活中的主旋律,但在这之余,大海总能以其独特的方式,时不时地震撼着我的心灵。或温柔如蓝色丝绒,或狂暴似凶猛野兽,当然,还有那令我难以释怀的,烙在海洋之上的片片触目惊心的“伤疤”。  相似文献   

12.
童年趣事     
童年有许多令人难以忘怀的事,三岁时:一个秋天的上午,我和爸爸一起去农校玩儿,我一下子“瞄”住了那个有三、四米高的秋千,往下一站,抬头望望,前面好像是一个庞然大物,而我却显得如此渺小。我站在秋千上,爸爸一国扶我,一边往前送。我高兴得一拍手,就从秋千上“飞”到了有半米高的草堆里。[第一段]  相似文献   

13.
高剑琴 《学前教育》2010,(12):46-47
教育生涯中夹杂着一些记忆,让每一个认真走过的人,在回首凝视时,都有无尽的“假如”。在一个个相似却不相同的日子里,一些充满“遗憾”的经历和往事,至今让我记忆犹新。  相似文献   

14.
2006年11月30日 在一年多的班主任生涯中.在不断的摸索和探讨中.我也明白了这样一个道理,教育应该是象大禹治水一样.以疏导为主。我的家乡是在一个偏僻的小山村,但我却有善良博爱的父母亲。在我的整个幼年和少年时期。除了学校教育以外,我的父母常常讲一些如“融四岁,能让梨”,“头悬梁,锥刺股,彼不教,自奋勤”,[第一段]  相似文献   

15.
对孩子施以爱的教育,对孩子要公平,老师要和蔼可亲,善待每一个学生,充分发挥每一个学生的个性,……在教育界,在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这早已是人尽皆知、无须再论的道理。然而,前几天与一位小学教师的谈话,却让我大吃一惊。这是一位刚从某师范大学毕业、参加工作仅一年的老师,她却告诉我:“对待学生一定要严厉,稍有笑脸,以后学生就难管教。”“看到长得好看的、听话的、学习好的、或是家长给老师送礼的学生,没办法,就是喜欢。”…… 这番话,引起了我深深的思考。目前,我国对教育理论的研究,可以说已比较深入,研究的成果已…  相似文献   

16.
魏巍在《我的老师》一文中,回忆了自己的小学老师蔡芸芝先生。魏老写这篇文章时已是中年,但时隔几十年,他却能够清晰地记得蔡老师的音容笑貌、举手投足,这的确值得我们中小学教育工作者深思。蔡老师也“体罚”学生,但她却把教鞭轻轻得“落”在“我”的身上,我会心地“用手一挡”,“老师笑了”,“我也笑了”。整个过程充满了浓浓的人情味。可现实中,我们有一些老师却放弃了师德修养,做出了许多令学生不解、家长失望,让同事蒙羞,遭社会唾弃的事情。  相似文献   

17.
罗尔夫·穆勒(Roll Mueller),德籍仿生物理学专家,2005-2008年被聘为山东大学物理学院全职教师;2008年,获得山东大学“泰山学者”荣誉称号。他加盟山东大学物理学院时带来了经费达30多万欧元的欧盟资助重点国际合作项目——定型智能生命启发阵列系统(CILIA)。该项目历时四年半,已在穆勒教授的悉心指导下顺利完成。同时,穆勒教授还承担了中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由蝙蝠耳轮和鼻叶推导仿生自适应波束模型的研究”,为山东大学乃至全国开辟了一个崭新的学科方向——仿生声纳学——一个既与基础科学相关(集合了生物学、物理学和工程学),又有着潜在应用价值的新学科。穆勒教授于2008年10月受聘于美国弗吉尼亚理工大学后,仍花费大量心血和时间指导山东大学学生和教师的科研工作,积极推动双方人员交流、科研合作、远程教学、联合培养、语言训练等学术交流与合作。在2010年举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友谊奖颁奖大会中。共有50名外国友人获奖,穆勒教授就是其中一位。为深入了解这位德国学者的研究经历以及山东大学与美国弗吉尼亚理工大学的合作交流现状,本刊专访了罗尔夫·穆勒教授。在访谈中,穆勒教授指出。在山东大学的教学经历坚定了他在中国开展研究的决心,并认为弗吉尼亚理工大学与山东大学之间的教育合作是切实有效的。在长期的教育实践活动中,他体会到不同国家的高校各有优势,应立足本国,取长补短;教学与研究相辅相成,缺一不可;搭建国际平台,开展联合培训,有助于提升教师教学、研究和管理水平;国际化的背景经历有助于开阔研究视野,拓宽研究思路;快速学习新事物是进行交叉学科研究的关键素质;研究能力重于应试能力。语言成绩并非出国留学的决定性因素。  相似文献   

18.
批评的艺术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任育才小学校长时,有一个“四块糖果”的故事。有一天,陶先生发现学生王友用泥块砸同学,当即就制止了王友的行为,并让他放学后到校长室。放学后陶先生来到校长室,发现王友已在门口等待多时了。陶先生态度和蔼地掏出一块糖果送给他:“王友同学,这是奖给你的,因为你按时来到这里,我却迟到了。”当王友用怀疑的目光接过糖果时,陶先生又掏出了第二块糖果放在他手里:“这也是奖给你的,因为当我不再让你打人时,你立即就住手了,说明你很尊重我。”接着,陶先生又掏出了第三块糖果塞进王友的手里:“我调查过了…  相似文献   

19.
学会暂停     
我家有一只黑色的纽芬兰猎犬——麦琪。本来收养它的是我儿子,但遛狗最后却成了我的责任。我赶紧给麦琪报了一个幼犬训练班,学习“坐”、“来”和“暂停”这三个遛狗时最常用的指令。[第一段]  相似文献   

20.
时间,如同一张过滤网,当杂质都留在网上,被丢弃后,剩下的便都是精华了。蓦然回首以往那上千次的“一节课”,却惊异地发现,印在脑海中的,寥寥无几。最使我难忘的那节课,是一节班会课,距今已快七年了。那是我人生中第一次探讨有关情感的问题———“爱”的一堂课。爱是一个多么沉甸甸,又是多么深沉的问题呀!即使是饱经风霜的老人、鼎鼎有名的大哲学家,也把不准她的脉搏。可到了我们这些一年级孩子的嘴里,却成了简单得不能再简单、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事情。我想就连老师,也猜不到我们会有什么结论。当老师提出你爱谁时,一只只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