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纳西古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纳西古乐是古城文化的灵魂与象征,是丽江古城一道典雅的风景。纳西古乐是唐宋以来的一些词牌和曲牌音乐。在明朝中期以后,这种音乐就陆续地传到了丽江。这种音乐在中原地区早已成为绝音,但自传至丽江后被广泛地传播开来,在乡村在小镇随处都可听到这美妙的声音。纳西古乐保存至今,还有22个曲目,其中有的融进了纳西族自己的思想感情和演奏风格。纳西古乐被中外学者和广大音乐爱好者称为“音乐活化石”、“和平之音”、“仙乐无音”。聆听纳西古乐使人真正感受到“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能有几回闻”的意境。纳西古乐  相似文献   

2.
丽江古城     
丽江古城是云南省丽江纳西族自治县的中心城镇,海拔2400余米。地处玉龙雪山之阳,横断山脉南麓。位于云南省西北部,地理坐标为东经100°14′,北纬26°52′。是—座风景秀丽,历史悠久,文化灿烂的名城,也是中国罕见的保存相当完好的少数民族古城。丽江古城始建于宋元,盛于明清,明代著名旅行家徐霞客的《滇游日记》曾写丽江古城中木氏土司宫邸“宫宣之丽,拟于王者”。城区则“居房骈集,紫城席谷”、“民房群落,瓦屋栉比”,可见当时丽江古城已有名,丽江古城曾是明朝丽江军民府和清朝丽江府的府衙署所在地,明朝称大研厢,清朝称大…  相似文献   

3.
丽江,因地处万里长江第一湾河套地区而得名,纳西语称其为“依古堆”,意为金沙江转弯的地方,是古代羌人的后裔——纳西族的故乡。丽江古城海拔2400米,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之一,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  相似文献   

4.
丽江古城位于中国西南部的云南省丽江市,又名大研镇,坐落在丽江坝中部。丽江古城历史悠久,风光秀丽,自然环境优美,是古代羌人的后裔——纳西族的故乡。  相似文献   

5.
《考试周刊》2017,(58):194-196
云南历史悠久、少数民族众多,同时也拥有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丽江是当今纳西族的主要聚居区,纳西族文化作为云南少数民族文化的典型代表之一,其独特的纳西族文化以深厚的精神底蕴和丰富多彩的相貌,描绘了整个纳西族的人文历史和纳西人所创造的灿烂文明。本文从云南纳西族文化的历史和现状进行分析与思考,对丽江纳西族文化如何与时俱进的应用与可持续性发展进行了思索与探究。  相似文献   

6.
文章从旅游人类学的视角对丽江纳西族的典型饮食文化“三叠水”宴席进行阐释.以对“三叠水”宴席的文化内涵、社会功能和文化价值分析为基础,提出将纳西饮食文化与旅游活动相结合,提升纳西族的文化,促进纳西旅游业和纳西文化传承与发展的新思路,也为传播纳西文化提供了一个新的视野.  相似文献   

7.
我国伟大的地理学家、旅行家徐霞客,于明崇祯十三年(1639年)正月二十五日,在其《滇游口记——六》中说丽江纳西族是“官姓为木,民姓为和,更无别姓者”。丽江土知府木公在明嘉靖年间所写《述怀》一诗中也说:“丽江西尔西戍地,四郡齐民一姓和”。长者言:古称纳西族只有“和、木”二姓,“和”又叫丽江“和”,表示纳西族特有之姓氏。笔者最近对丽江纳西族姓氏的初步调查资料表明,在纳西族的姓氏构成中,占全国汉族人口55.6%的十九个大姓中,除两个姓氏不祥外,其余纳西族都有;占全国汉族人口87%的  相似文献   

8.
纳西族的“养花” 云南丽江纳西族人喜爱 栽花,家家庭院里栽满 了各种花卉,素有“家家流水,户户养花”的美誉。白族的“插柳枝”云南大理白  相似文献   

9.
纳西族饮食民俗既是历史传统中约定俗成的,也是在不同时代背景下得以重构而不断扬弃下沉淀生成的。纳西族饮食民俗按其内容可分为日常饮食、节庆宴席、娱乐休闲饮食等等三个类型,其风味食品以丽江粑粑、丽江黑凉粉、米灌肠为代表。纳西族饮食民俗特征主要有实用性、协调规范性、伦理审美性、发展变迁性。纳西族传统文化中强调 “和合”思想,其传统宗教———东巴教主旨在于协调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如何和谐相处,表现在饮食文化及思想上,也主张调和五味,兼容并包,这与中华文化的“中和”思想是一脉相承的。  相似文献   

10.
旅游业的迅猛发展,让越来越多的纳西族女性以不同的角色参与到旅游的各行各业中,同时这也对她们的家庭地位产生深刻影响.文章通过问卷和深度访谈的方法,选取丽江古城纳西族女性为研究对象,探讨旅游发展对当地女性家庭地位变迁的影响.调查显示:旅游业的发展对丽江古城纳西族女性在家庭事务决策权、个人自主权和婚姻自主权方面呈现出权力不断增强、家庭地位逐渐提升的态势.  相似文献   

11.
在云南纳西族聚居的丽江地区,有唯一活着的象形文字和人类最早用图画文字记录下来的舞乐谱;有独具风格、保存完好的古城建筑和“洞经”古乐;还有历史悠久的东巴文化,这些文化传承越来越引起世人的关注和人类学家的兴趣。要了解一个民族,首先要了解这一民族的文化,而要了解文化,又必须先了解其语言。语言是文化的载体,也是文化的表现形式。本文从语言学、语法学以及文化语言学的角度来探讨纳西族学生英语学习的有关问题,通过这些问题的研究和探讨,一方面帮助纳西族学生学习掌握英语,另一方面让人们更多的认识和了解这个古老优秀的民族。  相似文献   

12.
春回大地,万物复苏,又到了植树造林的好时机。我国各民族对植树造林都非常重视,长期以来便形成了一些独特的植树风俗。春回大地,万物复苏,又到了植树造林的好时机。我国各民族对植树造林都非常重视,长期以来便形成了一些独特的植树风俗。纳西族的“花卉”纳西族的“花卉”云南丽江纳西族喜爱栽花,家家的庭院里栽满了各种花卉,云南丽江纳西族喜爱栽花,家家的庭院里栽满了各种花卉,素有“家家流水,户户养花”的美誉,只要进入纳西人的庭院,一阵柔和的香风便会扑面而来。白族的插柳枝我国云南大理白族,立春前要举行“插柳枝”活动,成群结队的人…  相似文献   

13.
以丽江古城为研究对象,运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和调查法对纳西族打跳运动与当地旅游业互动的基本情况做了论述,并从各自发展的角度详细论述了纳西族打跳运动与旅游业互动的必要性。目前来看,丽江古城中打跳运动与旅游业的互动发展使得双方实现了双赢,为全国各地树立了榜样。  相似文献   

14.
因为父母在云南经商,所以我每年都要去云南,也经常去丽江。丽江是纳西人聚居的地方,还记得第一次到丽江时,我在街上看到纳西人身上总背着一个篮子(纳西人叫它背篓)。我很好奇,不知道那是干什么用的,就去问妈妈,妈妈说:“你自己观察吧。”在丽江住了一两天,我很快发现纳西人购物并不用塑料袋,买了东西后都用自带的背篓背着,既省力,又省事,更重要的是环保。妈妈说:“尽管纳西人生活在偏僻的地方,可他们的环保意识比大城市里的人还强呢!他们懂得白色垃圾会给生活带来危害,所以把传统的背篓继续沿用下来。在丽江古城,当地居民和外地游客也受了他…  相似文献   

15.
纳西族民居建筑从其外观形态、结构空间、材质取舍、布局形式和装饰艺术元素诸多方面来看融合了汉族、白族、藏族建筑的精髓,从而形成了独特的建筑艺术风格和魅力,是纳西族人勤劳智慧的物态展现。经过长时间的实地调研和数据测量分析,可以得出丽江本土的少数民族建筑都有自己独特的建筑布局形式、结构空间和装饰艺术元素。而纳西族民居建筑在其规模与形制及传承与保护方面独树一帜,建筑文化视觉语言的有效保留,装饰艺术元素的合理借鉴应用,形成了丽江大研古镇纳西族民居建筑区域集中量最大,建筑文化及构件保存最为完整的状态,是世界研究人类文明不可复制的重要历史文化遗产。教学模型设计制作把二维的纸制平面图转换成三维模型,通过对色彩、材质、工艺、触感、理念、空间思维等以微缩的比例再现了实体建筑面貌,对学生亲身感受和提高对丽江本土民居建筑结构与装饰性元素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东巴文化     
历史靠文化衔接,民族靠文化凝聚,文明靠文化推动、愚昧靠文化驱赶。民族与民族的区别在于文化,城市与城市的区别在于文化。丽江无穷无尽的魅力在于它独特的文化——东巴之化。东巴文化泛指纳西族传统文化,它以东巴教为载体,以东巴经为主要记录方式,是伴随着纳西族漫长历史发展逐步形成和演化,至今仍在发展的文化。东巴是纳西族的“智慧”,其衣钵世袭相传,不脱离生产生活,是集巫医、学、艺、匠于一身的民间文化的重要传承者。1400多个东巴文字是目前世界上唯一“活着的象形文字”,用象形文字书写并保留下来的经文共有两万余册,涉…  相似文献   

17.
丽江纳西族拥有着丰富的文化资源,包括语言、宗教、礼仪、饮食、服饰、民俗、节日、建筑、医学、体育、艺术等。文章从幼儿园教育五大领域着手,论述了对纳西族文化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旨在通过对纳西族文化的探索和研究,让生活在丽江这片土地上的儿童,在接受主流文化教育的同时,仍然能传承和保留自己的民族文化,认同自己的民族身份,使幼儿园的多元文化课程成为民族文化传承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8.
东巴文化以云南丽江纳西族古代民间的东巴教信仰为载体,构成古纳西文化的重要部分。东巴文化影响到纳西族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东巴文化是纳西族的灵魂。她既是传承了近千年的纳西古文化,也是延传至今的人类文明的活态文化,通过智者东巴们的口传身授,世代传承。东巴文化适应纳西人的需要而存在,也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变迁。东巴美术的当下处境表现为以下方面:旅游业与东巴美术的商业价值、东巴美术在当下的商业价值。  相似文献   

19.
三摄 《红蜻蜓》2023,(12):18-21
<正>小档案站点:丽江古城种类: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位置:云南省丽江市关键词:建筑、桥、木府、纳西族、东巴文、服装、火把节等丽江古城始建于宋末元初,到今天已经有八百多年的历史了。明清风格的瓦屋小楼、宛若江南的小桥流水、花草扶疏的墙角、披星戴月的纳西姑娘、融合了各民族文化的独特风情……共同组成了这个极具魅力的古城。1997年12月4日,丽江古城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相似文献   

20.
丽江纳西族传统体育产业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各种访谈、调查及文献查阅,在"十二五"期间旅游业仍将是丽江经济的支柱产业,并且在把丽江旅游做大做强的同时仍然需要不断寻找新的旅游资源。丽江纳西族传统体育项目众多、资源丰富,合理的开发利用纳西族传统体育资源并使其能形成产业化运作,是丽江旅游业稳步健康增长的需要。本文通过对丽江纳西族传统体育产业资源的开发利用、发展模式等相关问题的探讨,给出一种丽江纳西族传统体育产业可持续发展的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