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1 毫秒
1.
在英国文学史浩如烟海的文学名著中,有两部具有截然不同风格的小说作品,一直耀眼夺目.一部是浪漫主义女作家达芙妮·杜穆里埃的作品<蝴蝶梦>;另一部是批判现实主义作家萨克雷的作品<名利场>.这两部风格炯异的作品,立足于19世纪的英国上层社会现实,从不同的角度着力刻画了有着惊人相似命运的两个女性;<蝴蝶梦>中的女主人公吕蓓卡;<名利场>的女主人公蓓基.本文作者力求解释出,英国19世纪社会现实外在的繁华背面有血泪的控诉;女性本身的悲剧命运根源于资本主义制度这一社会现实问题.  相似文献   

2.
托马斯·哈代(THOMAS HARDY,1840-1928)是19世纪英国的一位优秀而产生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他一生共发表了15部长篇小说中、4个短篇小说集.哈代被评论家誉为"英国小说中的莎士比亚".哈代擅长刻画人物形象,尤其是女性人物形象.本文运用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的理论和方法,系统分析哈代的最有名的五部小说中的女性人物形象,即<远离尘嚣>中的芭思希芭、<还乡>中的游苔莎、<卡斯特桥市长>中的露赛妲、<德伯家的苔丝>中的苔丝和<无名的裘德>中的淑,从她们的生存环境、性格特征、悲惨命运等方面揭示出哈代的女性观.  相似文献   

3.
托马斯·哈代是英国最伟大的作家之一,他一生写了大量的著作,其中<德伯家的苔丝>与<无名的裘德>被看作是哈代的姊妹篇.这两部著作往往给人以很深的印象,因为他们是关于下层人民悲剧的独创.这两部小说的创作很相似.文章就其人物塑造方面的相同点进行探讨,也就是苔丝--<德伯家的苔丝>的主人公与<无名的裘德>的主人公裘德之间的相同点.  相似文献   

4.
<蝇王>是英国作家威廉·戈尔丁荣获诺贝尔文学奖的作品.传统主题的解构、寓言文体的改写、互文与反讽的运用,使戈尔丁的<蝇王>具有了超越当时审美经验的崭新元素,成为一部具有后现代萌芽的寓言杰作.  相似文献   

5.
新发现的清初小说<姑妄言>,是一部在内容和形式、思想和艺术上均有创新的章回小说,是介于<金瓶梅>与<红楼梦>之间的又一部世情小说杰作,是集中国古代小说性描写之大成的奇书.本文仅就<姑妄言>的思想内容作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6.
学术界普遍认为<鹿鼎记>是一部反武侠小说,并因此而认为<鹿鼎记>是一部脱离了通俗小说范畴的小说.事实上,<鹿鼎记>没有脱离通俗小说的范畴,它是一部体现了市民意识、市民文化精神的小说,是市民意识形态最为经典的表现,所以笔者认为它是一部市民文化神话.  相似文献   

7.
2000年7月1日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是我国经济领域的一部基本法律.这一法律的形成与修订的历史过程,它的基本内容,实施<会计法>的基本办法;学习<会计法>,落实<会计法>,发挥<会计法>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参照维多利亚时代英国妇女社会地位改善的进程和女性主义批评理论,论证<远离尘嚣>是一部反映维多利亚时代妇女生存状态的史书.  相似文献   

9.
19世纪英国著名作家奥斯卡·王尔德对英国文学的最大贡献,在于他的戏剧创作.那是英国自莎士比亚之后最瑰丽灿烂的一块宝石.<莎乐美>是王尔德用法文写成的一部独幕悲剧.为当时的剧坛注入了新的活力.  相似文献   

10.
<九章算术>是中国古代一部最重要的数学经典著作,影响深远.通过对<九章算术>的研究发现线性方程组的矩阵解法与<九章算术>中的"方程术有完全相似之处.说明线性方程组的程序化解法最早出现在中国.  相似文献   

11.
发现漏罪的并罚问题,我国刑法第70条以及相关司法解释作了具体规定,但也存在着大量的漏洞,给刑事司法实践带来了困惑,影响法院判决的统一性、严肃性和权威性,这些问题总体说来还是属于对法律条文的理解和运用问题。对它进行深入的探讨,对司法实践具有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2.
企业形象发展的新趋势--企业绿色形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企业的无形资产——企业形象在企业的竞争中日益起着决定性的作用。那么,21世纪的企业究竞应该塑造什么样的形象?毫无疑问,“企业绿色形象”必将成为未来企业形象发展的主流。  相似文献   

13.
认为古方言“伯都”中的“都”当通“虎”;《韩非子·五蠹》“耿介之士”中的“耿”当通“战”;提出对于上古牙音①与舌音之间的关系,应从语音实际出发,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这将有助于对上古音的正确认识,进而有效地指导音训实践。  相似文献   

14.
作为詹姆斯?库珀所著《皮裹腿故事集》中最为知名的一部作品,《最后的莫西干人》描绘了18世纪中叶英法殖民者为了侵占美洲领土而展开的残酷掠夺.在小说中,主人公“鹰眼”和他的莫西干朋友钦加哥之间的友谊是作者描述的重点,而在1992年的电影版本中,导演描述的重点则转到了“鹰眼”与科拉的爱情上.《最后的莫西干人》从小说到电影的改编反映了文化背景的变迁.  相似文献   

15.
宪法实施是宪法作为根本法的内在要求,也是各宪法主体的交互行为。知晓并理解宪法则是各宪法主体交互行为有效发生的逻辑前提,由此要求宪法必须以"公开的大众知识"和"被广泛知晓的法律常识"品格出现,才能使知晓和理解宪法成为可能。两种品格的形成过程本质上就是宪法社会化的过程,其有助于宪法实施文化基础的形成、实施实效的巩固以及实施主体能动性的提高。不同的宪法主体,宪法社会化的媒介与方式也存在差异性。  相似文献   

16.
娱乐节目如今在国内各电视台已成为与新闻、电视剧比肩而立的主打节目。本文从审美的角度对我国电视娱乐节目在新旧交替以及同世界接轨的过程中出现的一些现象进行梳理,正是娱乐节目中的诸多娱乐元素与受众审美需求的奇妙契合,成为娱乐节目火爆荧屏的关键。  相似文献   

17.
中国共产党领导地位的确立是中国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是历史作出的公正裁决,是人民大众意志的选择,也是共产党自身的本质特点所决定.  相似文献   

18.
论共和末叶至帝国初期罗马对行省的治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行省是罗马对被征服地区及其居民实行统治的主要管理形式。它对于罗马国家的稳定和罗马经济的发展都起了非常显著的作用。然而 ,罗马对行省的治理并不是一成不变的 ,更不是没有缺陷的。它是时代发展的产物 ,同时又随着时代的变化而有所变化。共和末叶至帝国初期正是罗马行省管理由不成熟走向成熟的关键时期 ,对其加以研究不仅能够进一步加深我们对罗马行省制度的理解 ,而且对于我们更加深入地了解罗马历史的发展也有相当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国务院印发了《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之后,基础教育改革中出现了"选科"和"走班"两类新的问题,"选科"的结果是"定向"(或分流),"走班"是"选课"的结果。科学的"选科"是基于能力倾向测验的分类决策,"选课走班"是基于学业评价的安置决策。这两种测验的目的不同,优秀的标准不同,施测的时间不同,效度要求不同,参照的选择不同,编制的依据不同,计分和结果呈现的方式不同,结果的解释不同。  相似文献   

20.
本文通过对响堂山石窟的类型进行分析,得出分期结论并总结其不同的特征。进而通过对响堂山石窟与东魏-北齐其他石窟的比较,发现东魏-北齐初年响堂山石窟的独特性极为鲜明,到北齐中期以后,响堂山与其他地区石窟特征趋同,形成所谓的"响堂样式"。而这一变化过程正是高氏家族由"胡化"转为"汉化"的最好证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