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出生于湖北黄冈回龙山镇林家大院的“林氏三兄弟”林育英、林育南、林育容(林彪),都是同曾祖父的兄弟。林育英比林彪大10岁;林育南生于1907年,是林彪三伯父林协甫的儿子,比林彪大9岁。三人的祖父是亲兄弟。  相似文献   

2.
肖华,13岁任少共兴国县委书记,17岁任少共国际师政治委员,22岁任八路军东进抗日挺进纵队司令员兼政治委员,39岁被授予上将军衔,不仅身经百战、累建奇功,他创作的《长征组歌》更被誉为"红色经典"。1968年初,时任中央军委副秘书长、解放军总政治部主任的肖华突然从人们的视线中消失。七年后,肖华又作为中央领导突然出现在天安门城楼的国庆观礼台上。原来,只因不耻与林彪、江青为伍,他被秘密囚禁了七年。拒上林彪"贼船"在1966年8月1日至12日召开的中共八届十一中全会上,根据毛泽东的提议,将林彪置于中央政治局常委第二位,  相似文献   

3.
文化大革命中林彪等人出于他们的政治需要,伙同江青制造了"华北山头主义"冤案。这起冤案起始于:1968年3月24日晚,林彪在人民大会堂宣布了"杨余傅事件"。林彪在讲话中说道:"杨成武的主要问题,是山头主义,杨成武、傅崇碧长时期在华北、北京军区工作,华北山头主义有历史性,从晋察冀时期就有。有这个问题就会发生这样、那样的问题,就会发生叛党的行为,反党的行为……""杨余傅事件"后的第二天,林彪于3月26日  相似文献   

4.
在北京人的记忆中,曾有一所育英学校,就是1864年由美国基督教公理会首创的育英学堂,后改名"育英学校"。那是北京第一所教会学校,校址在东城区灯市口路北。在北京市档案馆馆藏的北平和平解放档案中,对这所育英学校的情况有详细记载。"育英"的校名,取自《孟子·尽心章》中"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君子传道、育人所获得的快乐,即能得到天下的优秀人才并对他们进行教育,从而使君子之道遍传天下、造福社会。"这所老育英学校,跨越三个世纪,从办学初衷、育人理念、育人环境都折射出中国教育的新旧对照,也昭示着中华文化的浴火重生。  相似文献   

5.
媒体管家     
<正>黑龙江报业推出两大APP产品及移动车媒体10月12日,由黑龙江日报报业集团历时半年开发的"劲彪新闻"、"掌上龙江"两大APP产品及移动车媒体,正式上线启动。据了解,"劲彪新闻"由黑龙江知名记者肖劲彪率领"劲彪新闻工作室"运营,是国内首款以记者个人名字命名的、由主流媒体集团推出的新闻客户端。"掌上龙江"APP是黑龙江日报报业集团面向广大网民打造的综合服务类平台。融合新闻性、权威性、灵活性、趣味性、互动性和服务性等多种功能于一身,设有  相似文献   

6.
我与图书馆     
我的读书生涯是从1973年开始的.那时我在部队服役,正赶上"文革"时期的"批林批孔"运动,上级发了许多大批判材料,主要是16开的活页文选,左边一页是孔孟之道,右边一页是林彪反动言论,大意是说孔子"克己复礼",要复辟奴隶制,林彪反党叛国,要复辟资本主义.  相似文献   

7.
大智者,若愚. 今年95岁的贾若瑜,赤水人,原名贾若愚.1937年,罗瑞卿建议他将若愚改为若瑜.父母当初给他取这样的名字,大概是希望他不要太过锋芒,但他为人处世,确有一点"若愚":庐山会议彭德怀挨批,上级要军事博物馆把彭德怀的陈列全部撤掉,馆长兼党委书记的他顶着不办;林彪风光无限时,他在会上只字不提军博要突出宣传"副统帅",为此获罪入狱;林彪出事后,让他揭批,他却说,"我在监狱,什么都不知道".他不怕权势,也不信权威.他一生做得最出彩的事,除抗战时期被誉为"游击大王"外,就是敢于坚持真理.  相似文献   

8.
中国共产党早期领导人林育南深受陈独秀主编的《新青年》的影响,积极投身新文化运动,在恽代英的指导下,于1919年3月创办了《新声》半月刊。这是"武昌第一个新文化出版物","亦是全国响应北大新思潮的先驱者"。①正是从创办《新声》的实践中,林育南广泛阅读宣传包括马克思主义在内的各种社会主义新思潮的书籍,通过反复实践与比较,最终选择了马克思主义作为自己的终生信仰,坚定地走上了社会主义革命道路。  相似文献   

9.
刘伯承,第二野战军的代表,军事生涯仅次于朱德。有人认为他在军事指挥和学术上都有很高的成就,甚至比林彪还高出许多,称他为现代“孙武”、“军种”。白崇禧也称他足“共军第一号悍将”,但毛泽东却对他别有看法,为何?其实,如果熟知党史军史的话,就不难理解了。  相似文献   

10.
杨菁 《浙江档案》2001,(3):37-38
之江大学是由美国基督教会在中国创办的一所大学,它经过多次的拓展、合并、调整而逐渐形成.之江大学的前身是育英书院,其渊源可追溯到美国北长老会于1845年设在宁波的崇信义塾.1867年迁来杭州,改名育英义塾.1897年,学校改名为育英书院,分设正科、预科.正科相当于大学,学制6年,设置英文、化学两个专科;预科相当于中学,学制5年.校长为美国长老会传教士裘德生牧师.  相似文献   

11.
白化文先生新作《人海栖迟》收录近年所撰文章五十余篇,内容多涉及北京近代掌故,史料价值很高。白化文先生曾就读北京私立育英中学,而我也是育英中学的毕业生,只不过我毕业时已改为公立北京二十五中而已。他自1943年考入育英中学(当时,北平沦陷,日本当局将美国教会办的私立育英中学没收,改名八中,但整个学校的情况并没有多大实  相似文献   

12.
何朝育先生和夫人何黄美英女士赠巨资兴建的育英图书馆,已在温州大学落成。育英图书馆为四层楼房,由馆务、书库、阅览、报告厅及大厅五个大部分组成。建筑面  相似文献   

13.
黄公略声名显赫,与林彪、伍中豪并称"朱毛"麾下的"三骁将".后来,蒋介石经常用"朱、毛、彭、黄"来指代中央红军.黄公略才华横溢而又英姿潇洒,彭德怀与他结成生死之交,朱德称赞他智勇双全,毛泽东多次把他写入诗词之中,称誉他为"飞将军".  相似文献   

14.
由河北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大爱无疆--林秀贞采访手记》,前不久获中宣部第十届精神文明建设 "五个一工程·一本好书"奖.该书是一部报告文学,是作者九次采访"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之一"--林秀贞的采访手记.  相似文献   

15.
"《十亿中国人民久已盼望的正义审判的日子到来了》""《九亿人民的审判》"读者诸君:上面引的是两条关于审判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的标题.第一条载于一九八○年十一月二十一日《解放日报》的头版头条.第二条是一九八○年十一月二十二日《解放日报》转载的《人民日报》社论的标题.审判林彪、"四人帮"人心大快,但看了这两条新闻标题以后,不免大吃一惊.两个标题登在一家报纸上,而且只时隔一日,十亿人变成了  相似文献   

16.
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忠诚的无产阶级革命战士、原中共中央华北局候补书记、原北京市委书记邓拓,受林彪、"四人帮"和康生的迫害,于1966年5月15日含冤逝世,终年54岁。邓拓是福建闽侯县人。他青年时代就献身革命,1930年参加左翼社  相似文献   

17.
武田毅雄是日本谍报机关的创始人之一,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问策划了很多绝密行动.但是,战后日本情报机关经分析发现,凡是有武田毅雄参与的秘密项目全部以失败告终……认识林育英加入共产党武田毅雄,原名王毅雄,1904年4月28日出生于中国辽宁旅顺.父亲是中国人,母亲是日本人.1925年,父亲去世后,母亲改嫁给一个名叫武田弘一的医生,由此王毅雄加入了日本国籍,并改名武田毅雄.  相似文献   

18.
长江同志是三十年代升起在中国新闻界的一颗明星.他不仅以他自己杰出的工作,为新闻采访开创了广阔的天地,而且带动了不少青年新闻记者,驰骋于枪林弹雨之中,金戈铁马,出生入死,为民族的解放,祖国的新生作出了不懈努力.他的传奇式的采访经验,万里跋涉,百战艰难,不是一篇短文可以写完的.这里回忆到的,只是长江同志平常同我讲到的几条基本经验:一曰深入基层;二曰广交朋友;三曰有备无患,写出来供大家参考.一九七○年十月,长江同志受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迫害,含冤去世.这样一个人,本来是可以大有作为的,然而极"左"路线和"十年浩劫",他也终于难逃此劫.在审判林彪、江青反  相似文献   

19.
画坛两大师     
"猴王之父"--万籁鸣 有"猴王之父"、"动画之父"之称的万籁鸣先生,仙逝于1997年10月7日,时年98岁.他也是中国美术电影的创始人.1926年万氏四兄弟,拍摄制作了我国第一部动画片<大闹画室>;1941年9月万氏兄弟编导制作的<铁扇公主>是我国,也是亚洲第一部动画长片.  相似文献   

20.
正版语文     
宋美龄姊妹几个? 如果我问你:"宋美龄姊妹几个?" 你肯定毫不犹豫地回答:"三个."但是,按照中国很多地方的语言习惯,正确答案应该是六个,而非三个.对,宋美龄姊妹六个,按照序齿排列分别是--宋蔼龄、宋庆龄、宋子文、宋美龄、宋子良、宋子安.这个答案可能会让你困惑,怎么把宋氏三兄弟也划到"姊妹"行列里去了?我们今天探讨的就是"姊妹"一词的用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