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 九年义务教育三年制初中语文第二册73页在介绍《并列短语》时说: 词和词组合起来,成为短语(也称词组)。短语的构成方式,与合成词的构成方式基本上是一致的。例如“朋友”是由两个语素组成的并列式合成词,“亲戚朋友”是由两个词组成的并列短语;“广场”是由两个语素组成的偏正式合成词,”广阔的场地”是由两个词组成的偏正短语;“管家”是支配式(动宾式)合成词,“管理家务”是动宾短语;“认清”是补充式(动补式)合成词,“看得清楚”是动补短语;“自信”是陈述式(主谓式)合成词,“自己相信”是主谓短语。因此,只要掌握了合成词的构成方式,就不难理解各种短语的构成。 这段教材所引用的“语素”概念,教材中并未介绍,学生并不了解“语素”是一个什么东西。用这种学  相似文献   

2.
动宾式合成词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动宾式合成词,也有人称之为“支配式”合成词,张寿康先生在《构词法说略》一文中则表述为“支配(动宾式)”。就笔者所见,关于动宾式合成词的定义大体有两种:第一种是:“两个词根有支配和被支配的关系,前一个词根表示动作,后一个词根是动作的对象。它们的构成方式很象动宾词组。”第二种是:“前一词素表示动作、行为,后一词素表示动作、行为所关涉的事物。”应该说,这两种定义是有不小的差别的,只是笔者迄未见到进一步的论述。而我们认为,这种更进一步的深入细致的研究,能使我们对于动宾式合成词内部多种多样的深层语义关系有更为具体而确切的了解。这无疑对汉语的教学、研究和应  相似文献   

3.
汉语语法     
《小学语文教学》2007,(7):59-59
汉语语法,研究汉语结构规律的学科,包括词、短语、句子的结构规则。古汉语词 以单音节为主,现代汉语词以双音节词为主。双音节词中的单纯词比例很小,绝大多数为合成词。合成词有多种构词方式:并列式,如“语言”;偏正式,如“四季”;动宾式,如“司令”;  相似文献   

4.
在合成词和动词短语这两个语言单位中,由两个单音节的语素构成的支配式合成词与由两个单音节的词组成的动宾短语很相似,怎样来鉴别它们呢? 首先从构成二者的语言单位上鉴别。支配式合成词是由语素构成的,动宾短语则是由词组成的,二者构成的语言单位不同。如“战士”,“开心”分别由“战”,“士”和“开”、“心”两个语素构成的。“打洞”、“提水”则分别由“打”、“洞”和“提”、“水”两个语组成的。(分析词的组成和分析短语的组成时,切入的角度不同,前  相似文献   

5.
合成词中的语素是按一定的语法关系组合成词的,如“眼红”属陈述式、“司机”属支配式、“火车”属偏正式、“揭露”属补充式,“代替”属并列式。前四种语法关系跟语素的排列次序密切相关,次序颠倒后原来的语法关系就不一定继续存在。其结果不外两种可能:或者不能成词,或者能成词,但改变了结构关系和意义。并列式的合成词呈现另一种情  相似文献   

6.
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词,在意义搭配合理的基础上,按照一定的语法手段组合起来,作为一个临时性的整体,活跃在句子之中,充当句子成分的语言单位,就是词组。词组不同于词。词是语素组合起来的,词组是词组合起来的。但词除了“实素”跟“实素”组合起来的“并列式”“动宾式”“偏正式”“主谓式”“后补式”等合成词外,还有加词缀(前缀或后缀)的结构类型,词组里却没有这种结构类型。但是,词组里却有“实词”跟“虚词”组合,比如“‘的’字词组”“‘所’字词组”“介词词组”等,这又是合成词中所没有的形式。词组也不同于句子。词组不能表达一个  相似文献   

7.
汉语中的偏正式合成词是以后边的语素为主,前边的语素修饰、限制后边的语素构成的一种合成词。本文为叙述方便,称前边的语素为“偏”,称后边的语素为“正”。 有的偏正式合成词在造词之初运用了比喻的方法。本文试就比喻在汉语偏正式合成词构成中运用的具体情况,以及运用比喻方法构成的偏正式合成词在词义色彩和表达功能上的特点等问题,略作分析。  相似文献   

8.
《荀子》词汇总量丰富。其中,单音词占优势地位,复音词居次要地位,但复音词所占的比例也已比较大。其复音合成词的结构方式多种多样,有联合式、偏正式、附加式、主谓式、动宾式等,联合式构词法和偏正式构词法是合成词中最主要的构词方式。《荀子》词汇是先秦汉语词汇发展史的一个重要环节,其地位比较重要。  相似文献   

9.
人们常说,这地方亮堂堂的,那东西亮晶晶的。“亮堂堂”和“亮晶晶”都是形容“亮”的形容词,看起来很相似,但两者的语法结构却不相同。这涉及到两类词的结构区别。词的结构有主谓式、动宾式、并列式、偏正式、补充式、附加式、重叠式等。“亮堂堂”是由“亮堂”和“堂”构成的,属于重叠式。重叠式有多种形式,“亮堂堂”属于“ABB”式。“亮晶晶”则是由“亮”和“晶晶”构成的,属于补充式。  相似文献   

10.
在现代汉语中,大多数偏正式复合词是前一词根修饰、限制后一词根的,但也有后一词根修饰、限制前一词根的现象,我们称其为偏正式复合词的定语后置现象。本文讨论了偏正式复合词中名词词根的定语后置结构,对这一现象作了细致的分析,并简要阐述了其成因。  相似文献   

11.
离合词探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离合词探析吴登堂在现代汉语中,有一种似词非词的语言结构,如:①改革开放以来,不少外商来华投资。②他在这个项目上投了不少资。例①中的“投资”是由两个语素构成的动宾式合成词。而在例②中,“投”和“资”却被拆开,均以“词”的面目出现。在通常情况下,“资”是...  相似文献   

12.
现代汉语中,名词一般不能作状语,就是说,名词不能够作为修饰性成分放在谓语动词之前,但是,在语素构成合成词时,却存在着“名状”现象,即名词性语素可以放在动词性语素之前,修饰动词性语素,构成一类特殊的偏正式合成词,我们可以把这种合成词称为“名状型偏正式合成词”。  相似文献   

13.
所谓合成词,是指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语素构成的词。这些语素在组合成词的过程中,由于它们组合能力的不同、表义功能的不同、词性和组合语序的不同,所组合的语法关系或逻辑关系也有不同,于是就构成了不同类型的合成词。这些类型看起来似乎简单,但实际分辨时却有一定困难,尤其是遇到一些特殊词语,要想从实质上把握其类型,单靠一般教材上讲的那点合成词的常识,是远远不够的。比如“房顶”,到底是主谓式。还是偏正式?这仅靠合成词的常识,是  相似文献   

14.
宋洪民 《学语文》2004,(1):45-45
“老头儿”一词在结构上是附加式还是偏正式?学生常常提出这个问题,教中学语文的朋友也问过我。本文想讨论一下这个问题。显然,它与附加合成词“老师”、“老鼠”不同,因为后者将前缀“老”字去掉其理性义是不变的,而“老头儿”的“老”字则绝不能去掉;与此相似,附有后缀的附加  相似文献   

15.
在现行统编教材中,对于语法知识中的偏正式合成词举了不少例子(1987年版第260页),其中有两个是“雪白”“笔直”。虽然举例正确无疑,但学生往往把握不好。以致视之为”陈述式合成词。”  相似文献   

16.
分辨合成词的构成方式,有如下四种方法。 1.语义法语义法就是把合成词中的两个语素拆开,分析它们的含义,看他们之间是什么关系。用这种方法容易分辨偏正式和并列式的合成词。如: 第一组:红旗春耕壁画内部驼毛深入这组词的特点是,第一个语(词)素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来修饰、限制第二个语素。如“红旗”的“红”是从性质的角度来限制“旗”的;“春耕”中的“春”是从时间上修饰“耕”的。这组词用语义法解释可以判断为偏正式合成词。第二组:语言智慧思想群众树林脱离这组词的特点是,两个语素在意义上完全并列,可以互相解释。如“语言”中的“语”和“言”,两语素在意义上差不多,都同“说”有联系;“脱离”中的“脱”和“离”,语义相同,可以互相解释。这组词用  相似文献   

17.
多音同义词,是指汉语中一个词有两种读音而意义相同或相近的词。这类词在表情达意时由于意义相同而又读音有异,很容易误读。其实,多音同义词的读音是有“章”可依的,它们往往根据其不同的语言环境和句法功能来表示不同的读音。下面试举几例: 薄,读“bó”,又读“báo”,都有物体不厚的意思。这个词的读音应根据其不同的构词方式和句法功能而定。①当“薄”构成联合式合成词或在成语中出现时,应读“bó”,如“薄弱”、“浅薄”、“淡薄”、“日薄西山”等。②当“薄”构成偏正式或主谓式合成词时,应读“báo”,如“很薄”、“不薄”、“薄纸”等。③当“薄”和其它语素组成合成词在句子中充当定语时,“薄”的  相似文献   

18.
请比较下面三组合成词,注意它们各自的构词特点: (一)地震性急国庆雪崩夏至 (二)雪白笔直火红瓦解瓜分 (三)纸捻气焊电视皮冻地瓜烧不难看出,以上三组词都是由“名素 动(形)素”构成的,但分析起来,它们的构词方式是有差别的:第一组是主谓式,两语素间是陈述被陈述关系;第二组是偏正式,两语素间是修饰被修饰关系;第三组也是偏正式,但都由“名素 动素”的形式构成,排斥“名素  相似文献   

19.
认为汉语中有叠音式构词法构成单纯词者多喜欢举"姥姥"等词为例,但是考察发现"姥姥"是偏正式合成词,而不是叠音式单纯词。实际上,不仅"姥姥"不支持汉语里有叠音式构词法构成单纯词的观点,而且其他被举以为证的例词也都不是以叠音式构词法构成的。汉语里有没有构成单纯词的叠音式构词法还需要学界继续研究。  相似文献   

20.
现代汉语里有这样一类合成词:构成这类合成词的两个语素之间,本来不存在支配和被支配的动宾关系,但是,如果在词的中间加入某种成分,进行一下有限度的扩展,那么,这些本来不存在动宾关系的合成词就具有了动宾结构的特征。这种语言现象,常见于口头交际,也往往出现在文学作品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