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彭俊昌 《新高考》2010,(1):12-14
光的干涉是指两列频率相等、相差恒定的光波在李间替加时,产生的有的地方光的振动加强,有的地方光的振动减弱的现象.产生明显干涉现象必须要有两列相干的光波叠加,如双缝干涉装置中用靠得很近的“双缝”产生两列相干的光波,那么薄膜干涉现象中的相干光波是怎样产生的呢?  相似文献   

2.
当满足相干条件时,光波会表现出相干性,在两列光波相遇的区域光强形成稳定的分布。光波的振动方向、光源的单色性都会影响相干条纹清晰程度。本文计算了高斯型频谱分布光源下双光束干涉的光强分布,并得出了气体激光器或单谱线蒸气灯发出的光的非单色性对杨氏双缝干涉的影响可以忽略的结论。  相似文献   

3.
光的干涉现象指的是在两列相干光源发出的光相遇的区域内,浆些区域的振动加强、某些区域的振动减弱,且振动加强和振动减弱的区域总是相互间隔的现象.观察光的干涉现象的关键是设法获得相干光源.实践表明,一切成功的干涉都是采用“一分为二”的观点.把一个光源发出的光分离为两列光波的方法获得相干光源的.托马斯·杨的双缝干涉实验中通过将一束单色光先经单缝再经双缝的方法巧妙的获得了相干光源,从而可以在屏上观察到明暗相间的干涉条纹.[第一段]  相似文献   

4.
当满足相干条件时,光波会表现出相干性,在两列光波相遇的区域光强形成稳定的分布。光波的振动方向、光源的单色性都会影响相干条纹清晰程度。本文计算了高斯型频谱分布光源下双光束干涉的光强分布,并得出了气体激光器或单谱线蒸气灯发出的光的非单色性对杨氏双缝干涉的影响可以忽略的结论。  相似文献   

5.
光的干涉中两个疑难问题的解释上海市高行中学潘群德两列频率相同、相差恒定、振动方向相同的光波相遇时,在其相遇区域里某些点处,振动始终加强,在另一些点处,振动始终减弱,从而呈现稳定的明暗相间条纹,这种现象称为光的干涉.教学中有人对光波干涉的成立条件和光波...  相似文献   

6.
1 考点理解 1)双缝干涉 ①两列光波在空间相遇时发生叠加,在某些区域总加强,在另外一些区域总减弱,从而出现亮暗相间的条纹的现象叫光的干涉现象.  相似文献   

7.
在光的干涉知识的教学实践中发现 ,不少学生对光的干涉实验存在一些似是而非的错误认识 ,而且这些错误认识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和迷惑性 ,现讨论如下 .佯谬一 双缝干涉图样是一组直线状条纹 ,那么双孔干涉图样是一组圆环状条纹 .在高中《物理》(试验修订本·必修 )第三册第 2 6面图 2 1 - 2中 ,若 S1、S2 为两个相干点光源 ,其间距为 d,屏离挡板距离为 z.P1为两列光波在叠加区域中的任一点 ,设入射光线波图 1长为λ,r1、r2 分别为两光波到达 P1点的光程 .现以点 S1、S2 的中点 O为坐标原点 ,x 轴沿S2 S1方向 ,y轴垂直纸面向外 ,z轴水平向…  相似文献   

8.
文章对实际的多光束干涉问题进行了合理的简化,建立了多光束干涉的理论模型.通过对多光束相干光波的复振幅相加,得出了多光束反射光的强度公式.由此讨论了干涉条纹随折射率的变化情况,进一步指明了在实际应用中多用透射光的原因.并解决了透射光干涉条纹的锐度,即干涉条纹的宽窄问题.  相似文献   

9.
我们知道双缝干涉实验中,当用单色光源照射时,屏上各点的明暗是由双缝S1、S2发来的光在各点的位相差决定的.而两列光波在空间某点的位相差又是由它们由光源传播到这点的路程之差决定的,因此屏上各点的明暗,就由S1、S2到各点几何路程之差δ=r1-r2来决定.如图1所示,对某些位置,若δ是λ的整数倍,两列光波同位相,迭加后的光强最大;  相似文献   

10.
检查精密零件表面是否有凸凹的方法是利用薄膜干涉法。薄膜干涉又称为等厚干涉 ,原因是厚度相等的地方 ,光程差一样、干涉情况一样 ,即某一处反射回来的两列波叠加 ,光振动加强 ,产生亮点 ,那些与这处厚度相等的地方都是亮点 ,它们连起来组成亮条纹。在其它厚度处两列波叠加 ,光振动减弱 ,产生暗条纹 ,因此厚度变化情况决定了条纹的形状。如果被测表面是平整的 ,它与标准样板间形成一个厚度均匀变化的“楔形”空气薄膜 ,薄膜上与交线平行的任一条直线上各点的厚度相同 ,干涉的明暗情况一样。由于其厚度是均匀变化的 ,所以它的单色光干涉条纹…  相似文献   

11.
大自然有许多神奇之处 ,肥皂膜的彩色条纹就是其中一例 .我们知道白光照射到肥皂膜上后 ,会看到膜上有许多彩色的条纹 .你知道它们是如何形成的吗 ?当光照射到肥皂膜上后 ,从膜的前后两表面分别反射的光在前表面处相遇 ,由于它们来自同一列波 ,频率相同 ,满足干涉条件 ,于是就出现了光的干涉现象——膜上的彩色条纹 .又由于普通的日光是复色光 ,所以出现的是彩色条纹 .那么 ,具体的干涉亮 (暗 )条纹又是如何形成的呢 ?竖直的肥皂膜 ,由于受重力的作用形成了上薄下厚的楔形 ,即沿竖直方向 ,不同位置的膜厚度不同 .于是在某些地方 ,两列波反射…  相似文献   

12.
两列相干光波在交迭区域迭加的结果,有的地方出现相长.有的地方出现相消.迭加后的光强出现了明暗分布的情况.这种光强分布的现象满足能量守恒吗?为了回答这个问题,本将讨论光的干涉光强分布与能量守恒的关系.  相似文献   

13.
本从光的相干加强、相干减弱的条件入手,以声波干涉为例进行具体分析讨论及定量计算,总结出由两列相干波的波程差确定屏上出现相干加强、相干减弱的干涉条纹数目多少的行之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4.
由于光波的特殊性,在光的干涉的三个基本条件的基础上,再补充两个特殊条件,两束光波方能发生干涉。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从光的相干加强、相干减弱的条件入手,以声波干涉为例进行具体分析讨论及定量计算,总结出由两列相干波的波程差确定屏上出现相干加强、相干减弱的干涉条纹数目多少的行之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6.
用数学方法对迈克尔逊等倾干涉图样进行了分析,获得了干涉条纹的条纹半径和条纹宽度随干涉图样级次的变化规律以及条纹宽度随两平面镜之间距离的变化关系.  相似文献   

17.
光波波长连续分布与不连续分布对干涉条纹的影响不同,应区别分析;在杨氏双缝干涉实验中,由于光源的非单色性而引起的干涉条纹位移极小,肉眼不可分辨,因此以杨氏双缝干涉实验为例去谈光源的非单色性对干涉条纹的影响是不恰当的.  相似文献   

18.
在光的干涉现象中,缝宽α远小于光波波长λ,每个小缝相当于1个线光源,光的干涉是有限的这几列线光源的相干叠加;而在光的衍射现象中,缝宽α与光波波长λ可相比拟,狭缝处波面上的各点都可以认为是发射球面子波的波源,光的衍射就是从同1波面上发出的这无限多个子波的相干叠加.光的干涉和衍射现象在本质上是统一的,都是相干波的叠加,证明了光的波动性.  相似文献   

19.
刘风华 《教师》2008,(2):113-114
观察到光的干涉现象,关键是如何获得两个相干光源。薄膜干涉获得相干光的方法是把同一光源发出的光波由透明薄膜的两个表面反射,将入射光波的强度(振幅)分成两部分,再使它们叠加发生干涉。显然,同一光波按这种方法所分成的两部分,它们之间必然是相干的。  相似文献   

20.
光的干涉和衍射现象,都表明光具有波动性,都是光波叠加的结果.在大多数演示光的波动性的实验中,干涉现象和衍射现象通常是同时出现的.由于历史原因,人们通常将由有限个分立的相干光源发出的光波的叠加称为光的干涉,所产生的图样称为干涉图样,而将由无数多个连续分布的相干光源发出的光波的叠加称为光的衍射,所产生的图样称为衍射图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