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一、活用教材,促说写1.利用插图,练说写苏教版小学语文课本,可谓图文并茂,每篇课文都配有精美的插图,我们在利用插图帮助学生理解课文的同时,还可以把插图作为对学生进行说写训练的工具。叶圣陶先生说:"图画不单是文字说明,且可以开拓儿童的想象。"我们可以让学生根据插图说话,并且把话说具体。在识字教学中,有很多识字课文,可以让学生利用其中的词串加上适当的想象连成一篇篇优美的短文,如第四册识字2,在教学中,学生  相似文献   

2.
想象力是一个人智力活动的重要因素,想象是一个人再创造的过程。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应为学生搭建想象的平台,让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在精神世界里自由自在地翱翔。利用插图,可以打开学生想象力的大门;结合课文,可以展开学生丰富的想象力;融入自然和社会,可以使学生体验到想象的乐趣。在实际教学中,我通过以下几种方式来训练学生的想象力:一、利用插图,诱发想象我国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图画不单是文字的说明,且可拓展儿童的想象。”根据小学语文教材图文并茂的特点,在教学中,充分利用插图,让学生说说自己从图上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  相似文献   

3.
想象是人脑在已有知觉材料的基础上经过加工改造产生新形象的心理过程。想象力是创造性思维的重要基础。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注重学生想象力的培养,对学生学习知识、增强技能、提高语文综合素质等都有重要意义,而在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更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良好契机。一、从课文插图着手在小学语文教材中,不仅有看图学文,还有配着插图的课文。根据这些课文图文并茂的特点,充分利用插图,启发学生想象,或让学生绘声绘色地叙事,或让学生神形兼备地写人,或让学生谈谈自己进入插图的感受……总之,就是尽力引导学生身临其境,让学生展开想象…  相似文献   

4.
听话、说话训练是小学语文教学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阅读教学则是教师培养学生说话能力的重要途径,在教学的同时,引导学生想象,对培养学生的说话能力也具有不可低估的作用。通过多年的教学实践,现谈谈我对学生说话能力培养的一些做法。 一、利用课文中的插图训练“说” 低年级的课文很多都有形象有趣的插图,中高年级的课文也有相当数量的插图,这些插图都是训练说话的好素材。我在教学中较注意使用插图,由图入手,充分进行“说” 的训练。如《小木船》一课,我是这样指导学生观察插图并利用它较好地进行“说” 的训练的:把插图挂在黑…  相似文献   

5.
【教学片断】在公开课《北大荒的秋天》中,这样一件事让我记忆犹新:在教授“小河清澈见底”这个片段时,我让学生结合课文插图想象:为什么小河如同一条透明的蓝绸子?学生各抒己见。  相似文献   

6.
小学语文课本中,大部分课文都配有一幅或几幅插图。这些插图是编者根据课文的内容精心安排绘制的,或表现课文中心,或揭示课文重点,或是课文难点的直观图示,或描绘人物形象,或展开故事情节,或表现自然现象……插图与课文有机结合,构成一个整体,是重要的教学资源。在教学中充分重视课文插图,合理利用插图,对学生的学习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然而,很多教师忽视了这些插图的价值,尤其是随着多媒体技术广泛应用于教学,课件越做越复杂,而插图却倍受冷落。教学中,教师必须重视并利用好这一宝贵的教学资源,让“小插图”发挥“大作用”,让语文课堂因插图而更加精彩。  相似文献   

7.
课文插图是文本的第二语言,是一种非常宝贵的课程资源。合理开发、利用课文插图,在激发学生阅读兴趣,理解文本的语言,领悟文本内涵,拓展学生的想象空间方面,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教师在教学中,应该研读"课文插图",开发插图中蕴藏的宝藏。  相似文献   

8.
在小学低年级语文教材中有许许多多栩栩如生的课文插图。然而,部分教师却对这些插图视而不见。受到心智发展水平的影响,相比于抽象的文字而言,小学低年级学生更喜欢这些栩栩如生的课文插图。通过让学生阅读这些课文插图,不仅能够让他们更加透彻地理解文章内容,还能够培养他们的想象能力和观察能力等。本文将在借鉴相关理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结合自身教学实际,浅显论述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中课文插图的有效运用。  相似文献   

9.
通过课堂教学渗透素质教育 ,是当今教学改革的一大课题。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 ,应强化课堂练习 ,培养学生能力。我的做法是 :  一、观插图 ,拓展图意 ,培养学生观察想象能力  插图能生动形象地把文章重点内容具体化、直观化 ,给学生学习课文、理解内容提供了方便 ,并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满足学生的感观要求。但如果把课文插图的作用理解为仅此而已 ,是远远不够的。因此 ,在教学过程中 ,要让学生通过观察图意 ,拓宽思路 ,培养他们发散性的思维 ,提高想象能力。如古诗《寻隐者不遇》 ,插图中展现了“松下问童子”的画面 ,但诗人是如何…  相似文献   

10.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可利用插图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丰富学生想象并灵活运用插图,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充分利用课文插图,还可进一步提高学生思维的兴趣,培养他们的鉴赏能力。  相似文献   

11.
想象描述法是通过言语的描述和插图的描绘,诱发学生在头脑中形成相应历史画面的教学方法;是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知识,有机渗透国情教育的重要手段。如何在小学历史教学中诱发学生的想象描述? 1、运用画面唤起想象。课文插图、教学挂图一般都与课文内容紧密联系,往往是历史瞬间的形象表现。让学生按顺序,对历史场面进行观察想象、描述,然后对照历史课本弄清历史事实,借助想象描述以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如《北京人》用教学挂图让学生从图上的自然风光,人物特征、场面、社会状况去引导学生想象描述,变静态为动态。使学  相似文献   

12.
训练学生讲故事的方式多样,笔者以统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为例,探究"复述故事"的教学方法:借助课文插图激发学生想象,利用故事结构特点和关键词语理清课文条理,抓住课文留白和结尾等让学生创造性地复述故事。  相似文献   

13.
爱因斯坦认为,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是无穷无尽的。在语文教学中不能缺少想象,丰富的想象能带着学生感受大千世界的过去、现在和未来。我在语文教学中从下面几个方面培养学生的想象力。1.观察插图,展开想象在初中语文课本中,配有很多插图,这为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提供了充分的感性材料。我们在教学时,可以让学生看图,根据课文展开想象,用与课文相近或不同的语言来进行描述。  相似文献   

14.
课文插图是语文教材的有机组成部分,往往显示了教学的重点、难点。教学时,充分地发挥课文插图的作用,可以有效地突出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切实提高教学实效。教学苏教版国标本五年级下册《司马迁发愤写〈史记〉》第3自然段时,我在学生抓住“重于泰山“”轻于鸿毛”“一定要活”“一定要写”等关键词语,感悟出司马迁的高贵品质之后,引导学生观察课文插图,大胆想象人物所处的环境、背景及人物的外貌、神态、语言、行动等,使人物形象刻在脑海之中,人物品质震撼自己的灵魂。如此处理,充实、拓展了课文的具体内容,培养、发展了学生的想象能力,…  相似文献   

15.
课文插图是语文教材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应合理利用,巧作安排,这些插图能锦上添花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突出课文重点,引导学生想象,突破教材难点,同时也能帮助学生积累语言.  相似文献   

16.
一、创设情境,展开想象的翅膀1.利用插图,启发想象.苏教版语文教材中的每篇文章都有优美的插图,与文字水乳交融.教学中,我凭借课文插图,指导学生仔细看图,边看边想,启发他们进行大胆想象.  相似文献   

17.
初中语文教材中的精美插图在教学中有着独特的作用,它是激发兴趣的动力,是沟通学生与课文的桥梁,是引发想象的催化剂。教师应利用课文插图,正确把握图文之间的联系,充分发挥插图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小学生起步作文,片断训练是十分重要的。怎样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联想能力,在三年级进行扎扎实实的片断训练呢?1.利用课文插图进行片断训练三年级课文的插图多,这也就是编者有意培养学生多观察的素材。在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和插图的前提下,“剪下”插图的某一组画面,让学生进行片断的训练。例如,《放风筝》这幅图画的是“我和哥哥”及  相似文献   

19.
课文插图是教材的第二语言,是小学语文教学中最直观、最简便的"教具"和"学具"。对低年级学生而言,课文中色彩鲜艳、生动活泼的插图具有很强的吸引力,有助于拉近他们与文本的距离,激发兴趣,帮助学文识字,培养观察、想象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教师应充分开发和利用这一现成的教学资源,让它为课堂教学服务。本文根据第一学段教学特点,结合教学实践,探讨低年级语文课文插图资源的开发与应用。  相似文献   

20.
皮丕琴 《湖南教育》2002,(15):51-51
利用课文插图,诱发想象。形象生动的课文插图,具有情节浓缩性的特点。如果就图讲图,学生的想象会受到插图内容的局限。因此,我们必须设法引导学生推想插图中未曾出现的内容,为学生开辟想象的广阔天地。如《小音乐家杨科》的插图,突出了小杨科渴望得到小提琴,而胆怯地走向地主食具间去看一看地主仆人的小提琴的过程。我要求学生根据图中内容和课文内容,进行人物心理活动的补充描述。学生们的思维一下子被激活了,他们展开了想象之翅,生动、形象地描述了小杨科进到食具间的心理活动。学生李文是这样写的:“杨科已经进到了食具间,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